谈班级文化建设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董庆珍

    【摘要】班级文化是在群体、集体环境下,形成内在的价值内涵和外在的气场;班级共同的荣誉目标,形成的外在气质是班级文化的较高境界。通过打造班级精神,健康学生人格等途径构建“崇法尚德,明理笃行”的班级文化。形成砥砺奋进,竞争协作的团队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融入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构建先进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 健全人格 作用

    文化者,以文育化之。文化是一種载体,是团体创新创造和精神的源泉,是一个群体被社会所认识的内涵,和社会所期待的内在内容。积极培育先进班级文化,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品牌,以文化培育努力学习,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学生。形成良好班级人际文化,对于促进班级特色,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班级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影响每一名学生,培育思想坚定,学习优异,心身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原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反应和反应的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按照勒温公式:B=f(P.E),社会行为B,是个体P所处的情境E的函数f.那么“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看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那么,构建班级文化的原理是什么?就是依据教育目标,依据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印象管理的心理学原理,通过班级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以班级整体形象影响(E)他人(P)对班级形象的认可,使班级形象符合学校、社会、家庭以及自我的期待(B)。另外,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以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从众心理,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要素。构建班级文化,打造文化班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现代班级文化,是教育、教学和班级建设的重要的手段,既具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具有丰富的物质内涵,既表现为外在形象,又表现为内在素质。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教育人、感化人、凝聚人的精神,通过班级文化的凝聚作用,培育、总结和提炼班级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仰,培育荣誉感。班级文化的凝聚作用,影响每一位学生维护班级形象,排斥不良、有损于班级形象的行为,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理想。

    (二)导向作用

    构建高尚的文化,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裹挟着那些亚文化者放弃不良文化引发的不良行为,进而追随主流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社会认可的行为。为此,班主任的倡导作用显得至关重要,通过悬挂格言警句、文明用语,建设文化长廊,班级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级文化。

    (三)约束作用

    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约束效能,集体的氛围下,不容许损毁班级形象的行为,通过班级印象管理,把个体的文化价值取向,非主流的行为排斥在班级形成的共同行为之外。这种班级文化环境培育着青少年规矩意识,法纪意识,将法纪文化、规则文化体现在班级各项管理中,渗透到广大学生言谈举止、落实到学习和班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使制度成为班级学生的自觉追求。

    (四)辐射作用

    共同的价值取向,会把健康的思想、情绪辐射到班级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面无不对每一位学生施加影响,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评价、指引和示范作用,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求知兴趣和认知能力,发挥班级文化的辐射作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竞争协作的价值观。班级文化的辐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分析原因,找出结症,使后进生明白自己学习的意义和独立学习的最佳方法,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完成作业,提高学习质量。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用现代法治精神,培育法纪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将履行“学生守则”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共同的行为标准,使学生认识到“学生守则”就是规矩,就是纪律。在目前以考试认定个体的环境下,学校在法治教育、普法教育方面,显得不足,甚至遗忘。为此,在班级文化方面法治精神的培育,显得非常必要,通过法纪文化的培育,使每一名学生明白遵守法律,遵守规矩是我们与他人、与外部世界、与社会交往与沟通的有效方式,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二)利用中华传统价值,培育儒雅文化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灿烂文化,我国《诗经》也有两千年的历史,根植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培育谦谦君子。端庄儒雅文化,就是培育中国人的贵族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容止若思,言辞安定,形端表正,德建名立,这些做人处事的价值观,有效培育着中国人的形象气质和内在的精神追求,正是中国人儒雅的风度所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儒雅文化气质,对于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品行具有积极意义。

    (三)拓展团队形式,培育社会道德文化

    班级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具备社会生活的功能,社会化结合班级工作实际,以“公民道德”为目标,健全完善班会、团会、报告会爱国主义,中华美德教育机制,通过班级文化,形成与自己身份地位相称的身份意识和角色意识,尊重他人,协调保留的品质。培育学生正确主张自己的权利,同时照顾他人的权利,关注他人的感受。

    (四)关注心理,培育健康人格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健康人格十分必要。通过班级活动,引导学会认知自己的内、外世界,调整人际关系,控制不良情绪,认知、感知他人,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身份,学会面对现实应对现实,做符合身份和角色的行为,自我激励,理解他人等品行人格。

    (五)发挥自主,培育创造文化

    人的思想具有主观性,思维具有主动性,行为具有自控性,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和组织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特殊作用,提高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和公益活动,既可以显露出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才干,又可以凝聚班级力量,增强整个班级团结,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建立有效行为,培育笃行文化

    行动胜过承诺。加强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在班级文化方面不仅仅教育青少年学生明确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在日常行为中付诸行动,积极营造奋发进取、庄重整洁、活泼活力的班级文化环境,培育行为得体,文明语言,做到言中矩,行有规。知行合一,促进笃行文化。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班级文化的培育,是从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班级人文化的管理,使学生深怀“我以班级为家、班级以我为荣”的情感归属、价值认同以及班级尊荣感,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和智慧,将班级整体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融入者.实现文化教育人、感化人、凝聚人的重要功效,从而打造人文化班级,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下,增强正能量,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

    五、结语

    班级文化建设是实现培育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切实解决当前青少年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升公民素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丰富及完善。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析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李建红摘 要:进入新世纪,全球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全球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也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拥有信息素养是每一个

  • 小学生语文写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姜雪梅【摘 ?要】在小学语文写作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因为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