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本课程
梅洪建
当下,无论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班本课程都似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出现了。说争先恐后,自然不算过分,因为事实如此,因为每个有作为的班主任都怕落在别人的后面。
当教育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之后,就出现了所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自然,班本课程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在众多的课程挤压了孩子们本不多的自由空间之后,班本课程的出现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呢?
当前班本课程的误区
笔者有心“百度”了一下,结果让人颇为惊诧——这些“班本课程”要么是把活动本身当作课程,要么是不成系统的碎玉乱珠,要么是虽成系统但却担不起“课程”二字。
前二者暂且不论,下面以成系统却担不起“课程”二字的“班本课程”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笔者能“百度”到的此种类型“课程”最多的是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似乎除此之外鲜有其他。此类所谓课程,自然是成系统的,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众多,例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于是,每一个节日到来时,班主任就会对所在班级的孩子进行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以清明为例,通常教师做的是以下几项工作:
结合介子推或者其他典故说说清明的由来与文化价值;
向学生介绍寒食和清明的区别,顺带介绍寒食的风俗和清明的活动;
找来一些有关清明的诗歌让孩子们背诵或者来场朗诵比赛……
教师美其名曰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确,孩子们是了解了与清明有关的相关文化,介子推的精神或对先人的追念意识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留下印记……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这一次”的活动,都只是在人的心理表层做一次调节而已,很难影响到人内在心理的稳定结构。清明活动的举办是让孩子了解了一点文化,但很难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中去,毕竟这是“这一次”的活动。教育者没有将清明的文化活动延续下去,至少延续到可以让孩子形成习惯的21天。诚然,此类“班本课程”的设计者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要将之深入到人的灵魂需要有时间的保证。似乎在“设计师”的意念里,他做的这些就足以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了,或者说是否能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不重要,他更关注的是这个“课程”环节是否开展了。
既然不能影响孩子的内在灵魂,倘若来场辩论,请问如果不开设这个所谓的课程,是不是孩子以后就不了解关于清明的文化了呢?笔者当年没有参与过这样的课程,也敢说了解得很透彻。诚然,这里有斗嘴之嫌。只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活动的结果是什么?它真的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吗?反过来说,如果孩子不了解这些,真的就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吗?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不只是让人了解知识或记住知识,它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如果这个知识了解与不了解对当下或将来的发展没有影响,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不大(笔者不是否认清明文化的价值,而是否认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何况按照此类“课程”设计,清明节后的下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就是端午了。端午和清明的联系是什么?众所周知,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系统性,没有系统性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任何试图通过一两次活动、一两节课就可以教育好或者改变学生的做法都是一种幻想。
行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最浅层次的习惯养成也需要21天。
把两个在内容上毫不关联的节日放在一起,以为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以为就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了,这同样是教育幻想。
课程没有内在的系统性就无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自然是没有价值的课程,应该说,根本就不是课程。
不是课程,又没有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会挤压孩子们的自由空间,面对“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的孩子们,我们如何忍心再占用他们的时间呢?那么,这些课程为什么会如雨后春笋呢?
班本课程的四个要素
班本课程有必要吗?或许真有,因为不少教师带班往往跟着感觉走,根本无暇考虑什么是教育,不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倘若真有一个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系统的班本课程,不就改变了此种尴尬,走向了真正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道路吗?
这个世界上不缺该如何做的道理,缺的是如何做的具体实践。
曾在自己的脑海里做过一个详细的规划,或者将之称为我将来要做的一项“班本课程”,现在我把它呈现出来。
课程主题:我的节日。
具体而言是让班上每个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节日,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可以取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名字,如王小明礼貌节(日)。设立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都有那么一个日子是自己的舞台。诚然,其他节日自己也是配合其他孩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设立过程:
1.让每个孩子说说自己所设立节日的名称和目的。
2.每个孩子设计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
3.规划其他相关事宜。
自然,无聊的主题不会被通过,设立节日的目的必须是传递正能量为主,兼顾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节日整合:若一个班上有36个孩子,一定会有36个节日。这36个节日一定会出现同种类型,例如关于公益活动的。此时班主任可以将关于公益活动的节日组织在一起。
假如共有6个节日是关于公益活动的,36个节日,每学年大致9个月的时间,平均每月会有4个节日,也就是说每周都会有1个关于公益的节日活动。通过6个节日、共计一个半月时间持续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是不是就有可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了呢?
倘若一个班级的孩子更多,那么节日的密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更长,当然,效果也会更好。
何况,一年中月月都有节日,这样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活动开展:
1.主题被整合后,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处的月份,选取具体日子。
2.节日方案由节日发起人制订,但开展具体活动时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配合。让每个孩子因为自己的节日而成为师生聚焦的人物,找到尊严感和存在感。一个孩子为主、众人参与的节日活动,既是对个体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全体孩子的能力锻炼和意识培养,自然,这就形成了课程所具备的系统性,更带来了孩子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果您认同节日的整合是对孩子成长培育的系统化,而活动的开展是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的话,我觉得您可以认同这就是课程了,它是孩子发起的、教师参与组织的、为孩子成长服务的、属于班级的课程。
孩子发起(贴近孩子生活),教师参与组织(系统化),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具有发展性),属于班级(班级独有),我以为,具备了这四个要素的班本课程,才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核心构建的班本课程。
(责 编 卢丽君)
当下,无论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班本课程都似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出现了。说争先恐后,自然不算过分,因为事实如此,因为每个有作为的班主任都怕落在别人的后面。
当教育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之后,就出现了所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自然,班本课程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在众多的课程挤压了孩子们本不多的自由空间之后,班本课程的出现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呢?
当前班本课程的误区
笔者有心“百度”了一下,结果让人颇为惊诧——这些“班本课程”要么是把活动本身当作课程,要么是不成系统的碎玉乱珠,要么是虽成系统但却担不起“课程”二字。
前二者暂且不论,下面以成系统却担不起“课程”二字的“班本课程”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笔者能“百度”到的此种类型“课程”最多的是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似乎除此之外鲜有其他。此类所谓课程,自然是成系统的,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众多,例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于是,每一个节日到来时,班主任就会对所在班级的孩子进行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以清明为例,通常教师做的是以下几项工作:
结合介子推或者其他典故说说清明的由来与文化价值;
向学生介绍寒食和清明的区别,顺带介绍寒食的风俗和清明的活动;
找来一些有关清明的诗歌让孩子们背诵或者来场朗诵比赛……
教师美其名曰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确,孩子们是了解了与清明有关的相关文化,介子推的精神或对先人的追念意识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留下印记……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这一次”的活动,都只是在人的心理表层做一次调节而已,很难影响到人内在心理的稳定结构。清明活动的举办是让孩子了解了一点文化,但很难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中去,毕竟这是“这一次”的活动。教育者没有将清明的文化活动延续下去,至少延续到可以让孩子形成习惯的21天。诚然,此类“班本课程”的设计者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要将之深入到人的灵魂需要有时间的保证。似乎在“设计师”的意念里,他做的这些就足以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了,或者说是否能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不重要,他更关注的是这个“课程”环节是否开展了。
既然不能影响孩子的内在灵魂,倘若来场辩论,请问如果不开设这个所谓的课程,是不是孩子以后就不了解关于清明的文化了呢?笔者当年没有参与过这样的课程,也敢说了解得很透彻。诚然,这里有斗嘴之嫌。只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活动的结果是什么?它真的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吗?反过来说,如果孩子不了解这些,真的就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吗?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不只是让人了解知识或记住知识,它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如果这个知识了解与不了解对当下或将来的发展没有影响,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不大(笔者不是否认清明文化的价值,而是否认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何况按照此类“课程”设计,清明节后的下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就是端午了。端午和清明的联系是什么?众所周知,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系统性,没有系统性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任何试图通过一两次活动、一两节课就可以教育好或者改变学生的做法都是一种幻想。
行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最浅层次的习惯养成也需要21天。
把两个在内容上毫不关联的节日放在一起,以为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以为就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了,这同样是教育幻想。
课程没有内在的系统性就无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自然是没有价值的课程,应该说,根本就不是课程。
不是课程,又没有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会挤压孩子们的自由空间,面对“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的孩子们,我们如何忍心再占用他们的时间呢?那么,这些课程为什么会如雨后春笋呢?
班本课程的四个要素
班本课程有必要吗?或许真有,因为不少教师带班往往跟着感觉走,根本无暇考虑什么是教育,不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倘若真有一个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系统的班本课程,不就改变了此种尴尬,走向了真正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道路吗?
这个世界上不缺该如何做的道理,缺的是如何做的具体实践。
曾在自己的脑海里做过一个详细的规划,或者将之称为我将来要做的一项“班本课程”,现在我把它呈现出来。
课程主题:我的节日。
具体而言是让班上每个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节日,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可以取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名字,如王小明礼貌节(日)。设立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都有那么一个日子是自己的舞台。诚然,其他节日自己也是配合其他孩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设立过程:
1.让每个孩子说说自己所设立节日的名称和目的。
2.每个孩子设计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
3.规划其他相关事宜。
自然,无聊的主题不会被通过,设立节日的目的必须是传递正能量为主,兼顾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节日整合:若一个班上有36个孩子,一定会有36个节日。这36个节日一定会出现同种类型,例如关于公益活动的。此时班主任可以将关于公益活动的节日组织在一起。
假如共有6个节日是关于公益活动的,36个节日,每学年大致9个月的时间,平均每月会有4个节日,也就是说每周都会有1个关于公益的节日活动。通过6个节日、共计一个半月时间持续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是不是就有可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了呢?
倘若一个班级的孩子更多,那么节日的密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更长,当然,效果也会更好。
何况,一年中月月都有节日,这样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活动开展:
1.主题被整合后,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处的月份,选取具体日子。
2.节日方案由节日发起人制订,但开展具体活动时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配合。让每个孩子因为自己的节日而成为师生聚焦的人物,找到尊严感和存在感。一个孩子为主、众人参与的节日活动,既是对个体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全体孩子的能力锻炼和意识培养,自然,这就形成了课程所具备的系统性,更带来了孩子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果您认同节日的整合是对孩子成长培育的系统化,而活动的开展是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的话,我觉得您可以认同这就是课程了,它是孩子发起的、教师参与组织的、为孩子成长服务的、属于班级的课程。
孩子发起(贴近孩子生活),教师参与组织(系统化),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具有发展性),属于班级(班级独有),我以为,具备了这四个要素的班本课程,才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核心构建的班本课程。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