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古燕飞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五部分,其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具有较大影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使他们在自主阅读中获得更多知识,提升其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中,中高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加大阅读教学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依然以知识灌输为重点,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扼杀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与兴趣。对此,教师应该深入反思,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引,优化阅读手段,来提升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也逐步增加。对此,教师应该以学生好奇心驱使为导向,结合其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将诸多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融合至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阅读比赛,让学生自主组成队伍进行比赛,比赛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如教师当主持人,同学当提问者,提问的内容可以围绕课文进行,让双方进行抢答,获胜的队伍将获得奖励。
二、巧妙设置悬念
由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天生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巧妙设置悬念”这一原则,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且长时间地进行阅读活动,保持一定的耐心和恒心。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讲故事就是一种学生十分喜欢的教学导入形式。教师通过有悬念的开头,能够引导学生迫切地想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所以,教师应当基于不同的文本内容,选取有趣的故事,为学生讲述或者播放出来,帮助学生自主地挖掘故事,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情感。
例如,在《秋天的雨》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见过秋天的雨吗?秋天的雨是否有颜色?如果有颜色你认为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学生1:“秋天的雨如果有颜色,那应该是黄色的,因为一场秋雨过后,树叶都变黄了。”学生2:“秋雨要是有颜色也可能是红色的,你看枫叶就是在秋雨中变红的。”学生3:“秋雨没有颜色,它落在泥上,上地还是黑漆漆的,并没有什么变化。”学生的回答稚嫩却充满想象,有效地补充了文木中的“空白”,为学生的发散式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中,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具备一定的教学优势。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沉浸在沁人心脾的音乐中,沉浸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在富有情感的朗读之下,通过阅读在脑海中构建一幅幅画面,自然会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学习。
综上所述,閱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摒弃单一的阅读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进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闵阳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62.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