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王芳
摘要: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日常一些习作教学中存在几种低效现状:习作教学目标不清晰,习作动力不足;习作教学手段单一,习作讲评流于形式;习作教学模式化,条条框框限制了写作自由。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习作课的有效策略:创一些情境,激发兴趣;选一个角度,突出重点;给一些时间,尽情书写;搭一座桥梁,取长补短;找一些例文,总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性
淮北市教育局承办的2019年小学语文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中,淮北名师陈金龙老师、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老师、江苏特级教师高子阳老师以及淮北梅苑学校的张飞老师等名师汇聚一堂,带来了一场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饕餮盛宴。在这次习作教学研讨会上,笔者受益良多,反思了自己在日常习作教学中的不足,并思考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习作教学常见的几种低效现状
1.习作教学目标不清晰,习作动力不足
习作课上,教师习作教学目标不清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随意性较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或者不符合习作要求的情况。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会觉得无话可写。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善于观察和思考,缺少积累,作文的题目太大太空,有写作失败被批评的经历等都可能是学生不乐于动笔、不易于表达的原因。很多学生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写”。
2.习作教学手段单一,习作讲评流于形式
老师们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其生活经验和积累,会先让学生围绕习作主题进行交流,但交流时间过长,导致习作指导喧宾夺主,习作讲评流于形式。
在习作讲评环节,有的老师会选出写得较好的同学的习作进行展示和评改,但是那些写得不好的同学却不能从这些范文中获取多少写作心得。笔者认为,那些写得不好的同学更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3.习作教学模式化,条条框框限制了写作自由。
为了降低写作难度,也为了让学生们写出“像样”的作文,老师们研究习作方法并加以指导,出示例文或下水文,给学生以参考和借鉴,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的方式。问题是,什么时间出示例文比较好呢?笔者认为,对于刚步入习作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过早出示下水文或例文,在学生写之前就开始过多地讲习作方法和要求,可能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思路和自由表达的愿望。
二、提高习作课有效性的策略
1.创一些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也就是说,学生亲身经历或者感兴趣的事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那么,如何让情境创设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呢?
笔者认为在习作之前,应让学生主动去生活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准备习作材料的过程。例如,张飞老师在执教《我有一个想法》时,提前布置学生写一周的觀察日记,要求其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在课堂上以记者采访的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看法,接着写出自己的想法。
根据习作的类型,可以布置不同的观察任务:写人的文章就提前布置观察不同的人;写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现场观察,或者写观察日记;写事的文章就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做、去感受。如写《我的植物朋友》,就提前让学生养一株植物,每天写观察日记,这样他们在写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
也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陈金龙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习作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时,就以编者的身份,以自己想要出版一本书为由,向学生征稿。这极大地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有了动力,学生就会认真想、认真说、认真写,习作成功的概率就大,教师在讲评时可圈可点的地方就多。学生一旦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产生“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自信心”的内驱力。激发习作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办班级“作文小报”、创建作文公众号、在同学们面前朗读优秀作文等。
2.选一个角度,突出重点
三年级的习作课目标该如何定位?课标中关于中段习作课程的目标指出: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写清楚”就是三年级习作课的教学重点。那么,该如何写清楚、从哪几个方面写清楚呢?
陈金龙老师执教的《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给了笔者很大启发。为了指导学生写清楚,他首先出示一些描述人物特点的词,比如“小书虫”“表情包”“智多星”等,问学生想到了谁、为什么想到了他,引导学生想清楚。然后让学生说他想到的有特点的人和想到这个人的原因,引导学生说清楚。最后才引导学生试着通过一件事或平时的表现把人物特点写清楚。学生习作既然是先认识再表述的过程,那么想要写清楚,首先得“想清楚”和“说清楚”。陈老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写清楚”的教学目标落实得很到位,重点突出。
习作需从哪几个方面写清楚呢?笔者认为,一是遣词造句方面用词需准确,句子要通顺,语言表达要规范、清楚明白;二是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是要把人物、事物、想法写清楚,把思想感情表达清楚。
3.给一些时间,尽情书写
习作课上,老师的指导是一方面,但更多时间应该是让学生写,写才是关键。高子阳老师说,让学生坐在驾驶座上学开车,而不是坐在副驾驶上学开车。学生写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组织书面语言的过程,是调动知识积累、实践习作方法的过程,是体验写作乐趣的过程。张飞老师执教《我有一个想法》的过程中,留给学生写的时间第一次是13分钟,第二次是10分钟,他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写的过程。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修改错别字、标点符号、遣词造句等,力求使语言表达更清楚。当然,老师还要注意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书写,让学生将每一次习作的过程都当作练字的过程。在课堂上写作,还可以避免抄袭行为。
4.搭一座桥梁,取长补短
课标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习作时,指导学生进行一般修改和重点修改。陈金龙老师执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时,除了让学生对错别字、遣词造句、标点符号进行一般修改之外,还针对三年级习作的目标——写清楚,进行了修改和提升。他指导学生对“写清楚这个人是谁”“写清楚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把这个人的特点写清楚”进行重点修改,既规范了语言表达,又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把话写清楚以及写清楚的好处。通过学生自改,四人一组商量修改作品,教师点评作品、借鉴例文的方式,取长补短,学生积极性很高。
5.找一些例文,总结方法
教材中的单元习作,一般会给出一些例文,提示孩子写作的方法。教学时,例文可以是教材中的,可以是老师写的下水文,也可以是学生的范文等。但是例文是在学生习作前,还是习作后出示呢?
教无定法,张飞老师是先出示例文。陈金龙老师是先让学生写,接着展示并讲评学生作品,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修改作品,之后才出示例文,总结方法后再让学生修改,最后展示。两位老师的课表明,什么时候出示例文,可以根据学生所写作文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对于较难一点的作文,老师可以先出示例文,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对于简单的写人记事的作文,可以先让学生写,草稿写好了,再根据作文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去指导。这个时候可以出示例文,让学生对比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借鉴例文中的一些方法和表达的方式,进行修改和提升。
总之,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写作的起步阶段,应降低写作的起始难度,增加写作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其喜欢上书面表达。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