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角度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原苗 李晶 邢冬梅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较为弱势的群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有可能出现极度焦虑、悲观、郁闷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高校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做好贫困生就业压力疏导工作等方面加强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关 键 词]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就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07-01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时期和高校毕业生年年屡创新高,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日趋严峻,“毕业就失业”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就业时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关注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及时做好心理干预,是摆在每个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时产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自21世纪起,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電视、媒体每年都在强调“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庞大的学生就业大军中,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会比普通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和悲观,甚至对社会和自己的父母产生怨恨心理,严重者有可能导致心理扭曲甚至心理病态。

    首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绝大部分贫困生表现为情绪异常焦虑。主要表现为面对“就业有可能就失业”的严峻就业形势,大部分贫困生内心苦闷,对未来充满了担忧,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关系支撑和心理疏导,部分贫困毕业生甚至有可能从焦虑情绪发展到心理状态异常,出现躯体症状:失眠、心神不宁、坐立不安,严重者可能发展为心理障碍。

    其次,悲观情绪蔓延。本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远远大于非贫困生,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让他们心理上存在着自尊与自卑并存、焦虑与抑郁共存、自我封闭与自我防御并存等问题。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他们有些人在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又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意愿,但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贫困大学生的内心苦闷、压抑或者悲观的负面情绪若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又没有缓解压力的正确方式,将会产生行为上的退缩,消极的心理暗示较多,在找工作过程中表现为缺乏自信、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最后,贫困大学生面对找工作中遭遇的挫折,容易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贫困大学生最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自尊与自卑并存,其自卑心正是在现实状况与强烈的自尊心碰撞中产生的。由于经济上、生活上的压力以及少年老成的生活阅历,绝大部分的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本就比普通大学生要更加多思、多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时,有可能产生心理失衡,自尊心变得异常脆弱和敏感,同时对国家、社会产生失望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即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干预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工作,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

    首先,高校应当健全毕业生就业机制,通过建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落脚点,在深入调研市场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做出科学的预测,并以此为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的依据。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压力自然也就减少了。

    其次,重点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工作。心理咨询的工作重点是排查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针对就业过程中贫困学生出现的焦虑、悲观、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要做好及时的疏导排解工作。心理咨询室还可以通过开通热线电话、提供网络在线咨询平台等方式,为贫困生提供一条倾诉心声、排解困扰的渠道。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抗挫能力训练等方式,提高贫困生的心理韧性。

    最后,建立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生涯规划不等同于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包括了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四年,要求高校在大一时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大二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在正确了解自身能力,清楚自身特长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做好生涯规划;大三、大四开设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同时注意在系统讲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一个好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准定位、提升能力、提升自信,最终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这是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的治本之道。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年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万人大学越来越多,贫困生人数也逐渐增多。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高校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做好贫困生就业压力疏导工作等方面,加强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炎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17).

    [2]郭志达,华菊翠.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11):56-60.

相关文章!
  • 浅谈高考化学后期复习

    摘 要:化学作为高考的一门学科,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目前,化学考试采用的是全国卷,学生需要对考试大纲有所了解,对考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语”惊四座,“文”采出众

    秦玲【摘 ?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程重点学习项目,教师要注重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改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