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宏伟纪念碑

    邹健明

    摘 要:马克思一生的最大成就是撰写了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资本论》。《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创建十大理论、得出最终结论。当前,《资本论》仍然是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资本论》揭示的商品经济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阅读《资本论》能深刻理解和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里程碑;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3.001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3-05-05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诞生在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的首府特利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843年同燕妮结婚。马克思的父亲是位著名的律师,燕妮的父亲是特利尔城的枢密官、爵士,燕妮的哥哥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内务大臣。马克思凭借自己的高学历和非凡才能,以及显赫的社会关系,要在普鲁士政府谋个官职过上优裕的生活是非常容易的,但他却选择了投身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韧不拔、顽强奋斗,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资本论》。恩格斯说:“《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宏伟纪念碑。”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并特别强调:“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有意义的就是回望马克思,重读《资本论》,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适应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呼唤

    马克思是哲学博士,大学时代在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下,对思想、观念、精神的主宰地位深信不疑,而对物质因素和物质利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认识。正如恩格斯讲的,这时的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还一无所知”。是什么因素促使马克思从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呢?恩格斯说:“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1842年10月,马克思到莱茵省的省会科伦担任《莱茵报》的主编,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要发表意见,其中有两件事很突出:一件是所谓林木盗窃问题。在莱茵省,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林区,砍柴为生。但当时德国正经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地主把林区霸占为私有财产,并说农民砍柴是盗窃林木,驱赶农民。省议会还通过了“林木盗窃法”,诬良为盗,惩治农民。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旗帜鲜明地主持公道,维护农民利益,但根本无济于事。另一件是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问题。摩塞尔河地区农民,世世代代酿造葡萄酒为生,一年辛勤劳动,处境却很悲惨,他们的利润哪里去了?马克思在《莱茵报》上提出了这样的质问,开展了与官方的论战。但省总督冯·沙培尔认为,这是诽谤。很明显,总督是偏爱厂家而漠视农民利益的。

    类似这些事件使马克思认识到,对于社会上各种现象,对于人们的意志和言论,应当从物质利益、经济关系去寻找根源,才能得到深层次的本质认识,才能找到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正如列宁指出的:“办报工作使马克思感到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不够,于是发奋研究这个科学。”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碰到的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马克思必须从分析批判入手来阐明自己的科学观点,他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就是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不仅是理论家,更是革命家。正如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时说的:“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 ”他和恩格斯一起,把《正义者同盟》改造成《共产主义者同盟》;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工人为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在火热的斗争中他深深感到革命斗争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革命群众需要一部系统的科学著作来武装。他原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要出版六个分册,在出版第一分册以后,马克思根据斗争需要改变了自己的写作计划,决定从正面论述着手,系统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定名为《资本论》。马克思1867年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说:“我认为,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我这部著作所能提供的东西比我个人参加任何代表大会所能做的工作都更重要。”

    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科学态度和坚韧精神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从1843年起,到1883年逝世止,花了整整四十年时间,是马克思一生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马克思在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创作一部《资本论》比写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更重要。因此,他一方面参加火热的斗争,一方面潜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写作。马克思在流亡伦敦期间,一年四季都要到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在阅读时,由于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脚在地上摩擦,天长地久,在他坐椅下面的水泥地上竟磨去一层,留下了他的足印,人们称之为“马克思足迹”。正是这个“足迹”,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社会科学的高峰。

    马克思治学非常严谨,对自已的著作要求十分严格。他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并着手搜集资料,直到1857年才开始写作,于1859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了7年时间,即1866年完成了《资本论》1-3卷的手稿。再经过1年零3个月,在1867年才把《资本论》第一卷琢磨定稿正式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一方面对第1卷修改再版,另一方面继续整理第2、3卷,直到1883年逝世。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遗志,整整花了11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资本论》第2、3卷的整理工作,于1885年出版了第2卷,1894年出版了第3卷。正如列宁说的:“恩格斯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就是替他天才的朋友建立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上去了。”

    马克思是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写作《资本论 》的。正如他自己说的:“《资本论》是一部经过千辛万苦写成的著作。”这位为无产阶级创立解放斗争学说的巨人,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无产者之一。1859年,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竟无钱买邮票把书稿寄出去。马克思很感慨地说:“未必有人会这样在缺货币的情况下来写关于‘货币的文章。”尽管生活艰苦,但写作《资本论》的意志坚定不移。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对于《资本论》,哪怕是整个房子塌下来压在我头上也要完成。”“只要《资本论》完成,即使今天或明天倒毙,也不要紧。”马克思把自己的一切都置之度外,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写作,因病痛不能坐着写就躺着写;病得太厉害不能动笔,就让夫人燕妮代笔。他为了不让大脑糊涂,病魔折磨得再厉害也不服止痛药。马克思就是这样以钢铁般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事《资本论》的写作。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与世长辞,书桌上摆放着是正在整理的《资本论》手稿。

    三、《资本论》是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三大卷,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博大精深,不仅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在经济理论方面,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创立十大理论、得出最终结论。围绕一个中心是指整个《资本论》是围绕剩余价值这个中心展开的。第一卷是阐述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是阐述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是阐述剩余价值的分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马克思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围绕剩余价值这个中心创立了十大理论: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供给和需求理论、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股份制理论、土地资本和地租理论,从而得出最终结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无可怀疑的知识作为绝对真理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揭示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规律,是具有普适性的。同时,在《资本论》中还直接阐述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和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个人消费品分配要以劳动为尺度,社会生产必须进行积累和建立储备等,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运用,同时也直接阐述了很多重要的哲学原理。比如,在第二版的跋中有这样一段精辟论述:“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所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科学社会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四、《资本论》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如果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喜马拉雅山脉,《资本论》就是珠穆朗玛峰,至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资本论》仍然是剖析现代资本主义锐利的理论武器

    自马克思的《资本论》诞生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格局;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但必须看到,现代资本主义呈现的这些新特点,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进行的,丝毫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即生产资料主要由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占有没有变;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没有变;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没有变;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经济危机没有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以后,《资本论》重新成了畅销书,众多民众、尤其是青年学者竞相阅读,许多银行家、企业经理以及一些国家的总统、财长都开始青睐《资本论》,成了马克思的粉丝,大家都想从《资本论》中找出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案。英国媒体说了这样一段有趣的话:如果马克思还在世,《资本论》的巨额版税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二)《资本论》揭示的商品经济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英国在14世纪末农奴制度就已经瓦解,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萌芽,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7世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18世纪完成产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英国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马克思以英国为例证写作《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同时揭示了发达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揭示了社会化生产运行规律。所以,《资本论》,同时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论、社会化生产论。

    在小商品经济时代,小生产者把产品拿到市场出卖,目的是为获取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即市场经济时代,生产者把产品作为商品卖出去,目的是为了增值,换成货币再去购买生产资料制造商品,谋求价值不断增加。这时在生产者手里的商品、货币、生产资料就具有了资本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仍然处于中心地位,必须充分认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商品资本、土地资本等实体资本的运行规律,也要充分认识股份资本、债务资本等虚拟资本的运行规律,而这些在《资本论》中都作了深刻的阐述。学习和实践这些原理和规律,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

    发达的商品经济,必然伴随着社会化生产,即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化生产有极其深刻的论述,如社会化生产是新的生产力的理论,社会化生产需要协调与平衡的理论,社会化生产必须强化监督和管理的理论等等。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走社会化生产的道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化生产的论述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三)阅读《资本论》能深刻理解和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根基是《资本论》,同时是对《资本论》的继承和发展。阅读《资本论》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加自觉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他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资本论》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个经济运动规律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为了人类的解放。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的跋中写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为了人类解放是一脉相承的。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资本论》科学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发展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是马克思商品生产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绿色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是马克思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开放发展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是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共享发展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同志提出新时代主要矛盾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高度契合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研究经济问题的矛盾分析方法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高度契合的。《资本论》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对象,从而揭示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是对《资本论》理论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资本论》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徐杰,陈乃圣.马克思与《资本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列宁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杨 静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类人机器人”的工具性与社会性

    陶庆<br />
    【摘要】人类社会一直把“人工智能”,甚至“类人机器人”,单纯作为自己的使用工具而发明、生产甚至创造出来,即“工具性”是其第一

  • 关于强制医疗程序的公诉实践与

    摘 要 强制医疗程序作为新刑事诉讼法新规定的“特别程序”,明确了对那些涉嫌暴力犯罪,但依照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涉案精神病人进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