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沟通,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编者按: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素质。做好沟通的根本不在于语言,而在于心。与特殊学生的沟通更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做好,比如后进生,比如表现反常的学生。李婧玲和李巧枝二位老师对沟通的思考与实践,让我们体会到,教师要用心去看清学生的心,细心呵护学生的心。“心心相印”,自然会成就教育的美好。
每个班级里都有个别后进生。后进生在学习或纪律等方面与班上其他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后进生还有逆反心理。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我认为与他们沟通要做到“抓时、适度、得法”。
“抓时”,是指与后进生沟通必须注意抓住时机。刚接手新班时,新学期开始时,后进生取得进步时,他们的情绪、行为反常时,他们明显地对某种事物、活动特别感兴趣时,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时,他们遇到困难希望得到帮助时……这些都是好时机。谈话前,班主任要对后进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特长及思想、心理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找准谈话的切入点。
“适度”,是指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时的态度、情感、语言等要有分寸,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握好三个“度”:第一要把握好与后进生谈话语气的“度”,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第二要把握好谈后进生不足的“度”,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第三要把握好爱护后进生的“度”,既不能袒护,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得法”,是指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时要注意方法:第一是应因人而异,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那种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后进生,要采取“温和式”“触动式”谈话;对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后进生,要采取“商讨式”“谈心式”谈话。第二是在指出后进生的不足与缺点时要得法。根据实践,我发现用赞扬替代批评,即巧妙地用后进生的某一长处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效果很好。谈话时还要尽量少用“但是”,多用“如果”。试想你在批评后进生时先用赞扬,紧接着来一个大转折“但是”,学生一听就反感:原来你是为了批评我才表扬我的。其效果不言而喻,不但起不到批评的作用,就连前面的赞扬也完全没有效果了。多用“如果……那么……”的句式说话,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记得去年刚接新班时,班上有个男生总是对其他同学抱有敌视态度,经常与班上同学发生矛盾,对各科的学习没有多少信心,在班级各项活动中也十分敏感自卑。针对他的状况,我时常找他谈心,拍拍他的肩膀,轻声与他交流,让他说说自己内心的渴望,让他动手为班级做一些小事情……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需要,这本来就是人们体现自我存在感的一种良好愿景。为了帮助他,我还特别组织召开了一次班会,班会主题是“我们一起牵手,不让一个同学落后”。在班会课上,同学们对他为班级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分肯定,并对他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最后他抽泣着请求大家原谅他以往的冲动所犯下的错误,希望大家一起监督他、帮助他、宽容他,给他进步的力量。当同学们的掌声响起时,无助与迷茫的他,终于在大家的关爱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很欣慰。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自控能力得到了提高,心中有困惑的时候总能主动找我交流,以往冲动失控的言行也减少了很多。现在的他,还在持续进步中。
我不会放弃班里的任何一个孩子。我知道,只要用心做好沟通,他们内心那股向上的力量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素质。做好沟通的根本不在于语言,而在于心。与特殊学生的沟通更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做好,比如后进生,比如表现反常的学生。李婧玲和李巧枝二位老师对沟通的思考与实践,让我们体会到,教师要用心去看清学生的心,细心呵护学生的心。“心心相印”,自然会成就教育的美好。
每个班级里都有个别后进生。后进生在学习或纪律等方面与班上其他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后进生还有逆反心理。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我认为与他们沟通要做到“抓时、适度、得法”。
“抓时”,是指与后进生沟通必须注意抓住时机。刚接手新班时,新学期开始时,后进生取得进步时,他们的情绪、行为反常时,他们明显地对某种事物、活动特别感兴趣时,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时,他们遇到困难希望得到帮助时……这些都是好时机。谈话前,班主任要对后进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特长及思想、心理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找准谈话的切入点。
“适度”,是指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时的态度、情感、语言等要有分寸,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握好三个“度”:第一要把握好与后进生谈话语气的“度”,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第二要把握好谈后进生不足的“度”,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第三要把握好爱护后进生的“度”,既不能袒护,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得法”,是指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时要注意方法:第一是应因人而异,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那种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后进生,要采取“温和式”“触动式”谈话;对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后进生,要采取“商讨式”“谈心式”谈话。第二是在指出后进生的不足与缺点时要得法。根据实践,我发现用赞扬替代批评,即巧妙地用后进生的某一长处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效果很好。谈话时还要尽量少用“但是”,多用“如果”。试想你在批评后进生时先用赞扬,紧接着来一个大转折“但是”,学生一听就反感:原来你是为了批评我才表扬我的。其效果不言而喻,不但起不到批评的作用,就连前面的赞扬也完全没有效果了。多用“如果……那么……”的句式说话,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记得去年刚接新班时,班上有个男生总是对其他同学抱有敌视态度,经常与班上同学发生矛盾,对各科的学习没有多少信心,在班级各项活动中也十分敏感自卑。针对他的状况,我时常找他谈心,拍拍他的肩膀,轻声与他交流,让他说说自己内心的渴望,让他动手为班级做一些小事情……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需要,这本来就是人们体现自我存在感的一种良好愿景。为了帮助他,我还特别组织召开了一次班会,班会主题是“我们一起牵手,不让一个同学落后”。在班会课上,同学们对他为班级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分肯定,并对他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最后他抽泣着请求大家原谅他以往的冲动所犯下的错误,希望大家一起监督他、帮助他、宽容他,给他进步的力量。当同学们的掌声响起时,无助与迷茫的他,终于在大家的关爱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很欣慰。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自控能力得到了提高,心中有困惑的时候总能主动找我交流,以往冲动失控的言行也减少了很多。现在的他,还在持续进步中。
我不会放弃班里的任何一个孩子。我知道,只要用心做好沟通,他们内心那股向上的力量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