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唐地区乡镇产业化进程中的经济性动力因素分析

    刘甦

    摘 要:近年来,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当前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情况和特殊性,深入分析了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经济性动力因素,并进一步剖析其经济性动力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中经济性动力加深培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经济性动力因素;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京津唐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转向城镇化。京津唐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其农村城镇化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联。近年来,京津唐地区的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并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京津唐地区的农村经济基本上彻底摆脱了单一农业生产的局面,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已经建立起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一、二、三产业统筹联动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一、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经济性动力因素

    1.农村工业崛起的推动。随着京津唐地区乡镇工业迅速发展,为突破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而进行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改革,进一步获得先进的生产要素、提高产品的质量、树立优质的品牌。同时,乡镇企业为获得产业竞争优势,乡镇企业的凝聚也成为乡镇工业发展的重点。乡镇工业的二次创业将进一步提高乡镇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乡镇工业在广阔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稳定、持续、较快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持续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2.城郊第三产业兴起的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动力。对于京津唐地区的近郊农村而言,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具有突出的优势。这些乡镇,特别是城市的近郊农村往往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发展为城市服务的交通、旅游、娱乐、饮食、健身、运输等第三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环境的面貌,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变革。北京市和天津市是我国北方最为重要的两个大城市,这两大城市近郊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明显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推进了农村城镇化。

    3.区域专业市场发展的引导。随着京津唐地区农村经济的日益活跃,市场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市场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强,市场的性质已经从一个小规模的本地市场转变为一个区域专业化市场。此时市场的经营利润明显高于产品的生产利润,农村的商业规模迅速扩大,商业则成为农村的主导行业。在如此商业经济的带动下,京津唐地区农村纷纷以专业市场为载体,开发本地优势和特色产品,打造独特品牌,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将专业化市场打造成具有现代商业功能的商品集散中心。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京津唐地区的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加快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4.土地流转集中的推动。近年来,京津唐地区经济相对提速较快,而农民在农业上的收入相对较低,农民则不再以土地作为谋生的唯一手段。因此,大多数农民愿意把土地转让出去,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合理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可以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彻底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全身心投入到非农业生产活动中去,向城市和小城镇集中,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中经济性动力的不足之处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性差。京津唐地区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还很大,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约着农村向城镇之间的转化。并且,农村居民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且劳动力自由流动性较差,农村的劳动力尚得不到较为充分地利用,用于农村各产业发展生产的资金也较为有限,农村科技发展比较滞后,这些都影响着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此外,由于城镇规模较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较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城镇功能的提高。

    2.城镇间发展不平衡,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京津唐地区乡镇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除几个中心城镇发展较好外,其他乡镇的综合实力一般,环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环城区和近郊区各乡镇的工业基础雄厚,城镇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比较快。而远郊区小城镇发展缓慢,农村社区景观变化缓慢,影响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城镇体系不完善,一方面未能形成一个公认的区域经济核心,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在城内发展差异大、差距大,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力不断加大。所有这些,也都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像天津市宁河县,由于地处远郊,受交通、产业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多方面制约,城镇化建设一直动力不足,对天津市整个城镇化率的整体提升有较大影响。

    3.不健全的农村土地制度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近年来,京津唐地区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用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大量的土地被闲置、土地利用率较低。不健全的农村土地制度使得土地变动频繁、人地关系不稳定,引发土地纠纷等问题。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使用者不能够依照法定程序自主地有偿转让、出租、抵押土地,因而大大阻碍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同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模糊了土地的产权定位,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不充分,依旧限制着劳动力转移,限制着农村产业资源的整合,不利于进一步的城镇化进程。

    4.投融资机制不畅,城镇化建设面临“缺血”危机。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城镇化发展的大问题。从北京市、天津市和唐山市全市来看,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筹措城镇建设资金的道路。目前,京津唐地区大部分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导致城镇建设滞后,基础设施短缺严重,普遍存在交通拥挤,供排水不畅,环境污染严重,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和服务效率低等问题,小城镇难以全面发挥中心城镇的聚集和带动作用。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不足。投融资机制不畅,制约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影响了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进程。

    三、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中经济性动力加深培育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从实际出发,发挥京津唐地区农村的优势和特色,面向全国大市场,全面了解行业市场,完善专业市场的整体配套,开拓新的交易平台,制定优惠的政策,办好各类市场,逐步规范市场行为和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高层次和较强辐射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京津唐地区乡镇也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城市和专业市场为载体,采取分类指导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产业的多元化模式,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并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京津唐地区农村专业市场和乡镇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不但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还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京津唐地区农村的经济活动和农民的社会生活方式正在转向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2.健全农村产权制度,推动农村市场化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京津唐地区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基础也在农村。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村产权制度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农村的市场化改革还很滞后,农民并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因此,启动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市场化改革,引入农业担保、投资和保险机制,使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农民可以自由的支配土地,平等地参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合理配置和优化。农民通过农村土地的流转,有效的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增加了农民在农业上的收入,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通过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村资源转变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中去,让土地更大规模的实现自由流转,推动土地合理集中和农村市场化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合理建设,推动农村向城镇化方向转变。

    3.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针对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这一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单一依赖财政投资的旧格局,逐步建立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首先要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财政公共支出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对交通、教育、卫生、环境治理、社会保障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投资,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抓住当地的优势,科学规划当地的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要创新公共领域投融资机制,努力增加城镇化建设投资。本着“市场融资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和“谁投资、谁受益,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建立和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和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带动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4.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各项配套改革。京津唐地区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的各项综合配套还不到位,农村的各项体制还不完善,需要创新农村城镇化政策机制体制,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一是要着力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采取逐步改革的方法,放宽农民户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具备一定条件后迁移到小城镇落户,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结合京津唐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为主体,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在内的多功能保障体系,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创新城乡管理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当前,京津唐地区乡镇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权力权限比较分散,有些乡镇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各地区乡镇都要明确领导机构、工作机制、目标措施、考核办法等,按照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原则,建立城乡管理新体制,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城镇化的综合配套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四、结束语

    中国目前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转型期, 城镇化的建设从而被推出观众的注视焦点, 积极而有序地推动和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京津唐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区域, 在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全面进步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京津唐地区农村城镇化中经济性动力因素、不足之处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促进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平卫英.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因素分析—以京津唐地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4)

    [2]姚士媒.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3]贾文章.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3):45-46.

    [4]李芳,刘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2):83-85.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行走嘎玛沟

    三羊西藏嘎玛沟长期与世隔绝,在国内鲜为人知,但在国外驴友界却声名显赫。早在上世纪,美国和英国探险家相继对嘎玛沟进行了考察,都被这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