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匠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

    胡芝

    摘 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取向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落到实处,需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方面的实践上入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务必要做到清楚阐述、严密论证、细致推理,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3.021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3-103-04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育、弘揚工匠精神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如果没有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此意义上,工匠精神的培育、弘扬,事关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事关“中国梦”、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理应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的成长、发展、成才,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

    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的新责任、新使命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目前正向“强起来”迈进,“工匠精神”则是中国迈进“强起来”的深层动力。

    (一)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的实现有赖于大量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培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提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中国、质量中国等目标,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意味着,我们下一步必然会持续地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中国品牌。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构建,都只有通过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没有工匠精神就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题中之意。社会进步是通过不断的问题解决而实现的,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然而,没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发现问题。由此可见,工匠精神不仅是国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劳动者的人生追求,更是国家发展的引擎和动力。“落后挨打”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务必要以不断追求卓越、求精求新的工匠精神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前,中国虽然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但必须心中有数,制造业大而不强仍然是我们当前的实际,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许多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品质不高,无法形成品牌效应。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虽然已经解决了物质匮乏的问题,物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然而,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它们的品质、技术含量都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意味着,与世界发达国家或者老牌工业国家相比,我们的劳动者们普遍尚未形成工匠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只有培育了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千千万万能工巧匠的努力打造,才能支撑起解决新时代发展所需的技术成果、产品品质。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批示中指出:“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未来接班人的机构,必须自觉地担当起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任,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传承和弘扬。

    (二)培育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工匠精神、敬业精神是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主要是通过高校这一主渠道进行培养,因此,高校就成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敬业精神人才的主阵地。然而,综观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少高校“重结论轻论证”、“重权威轻批判”、“重讲授轻练习”等现象依然严重,从而使学生不仅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知识掌握、理论素养也不怎么样。马克思指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目的是使世界更好地满足人的生存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本着培养改变世界的人才的宗旨而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高校改革、建设,着力培育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具有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劳动者通过改变世界而获得的。因此,高等学校应当突出和强调“改变世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真正破除以往仅仅培养“知识容器”的瓶颈。换而言之就是,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劳动者,更要培养不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劳动者,从而创造出品质更高、种类更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高校的转型发展、创新提升,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敬业创新精神,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培养能够创造更多、更高品质产品的人才的期待。高等学校也只有从此着力,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回应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策略。

    (三)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不是自生的、自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社会主义一代一代的建设者、接班人脚踏实地、不辞辛劳地、不断创新地制造出来。因此,工匠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进步,实现共产主义的内在动力。没有工匠精神,就谈不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没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次充好、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就会盛行。以次充好、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盛行的社会,必然会走向崩溃、没落。工匠精神内蕴的求精、求卓、敬业、创新等内容,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应该具备的崇高的社会担当。就此而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人才,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责任、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實践。”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要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要向中国品牌转变,没有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有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一方面要使学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者,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求精求卓工匠精神的劳动者。

    二、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操作性方案

    有人认为,“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因此工匠精神培育只能依赖企业。事实上,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诗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先后经历由“到”“过”“入”“满”到“绿”的过程。如果诗人没有工匠精神,那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精美的诗句。有人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工匠精神的作用,但由于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仍然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生产、制造,从而使他们所开药方、措施往往流于空泛。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把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落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当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的具体实践。工匠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精神。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树立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与工匠精神、意识是有所区别,但我们可以在树立学生形成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教与学的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工匠精神来实施“教”的活动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主导作用。“导”字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工匠精神尽管离不开知识,但它主要是指一种行为、实践、习惯。孔子说:“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榜样示范对受教者良好行为、实践、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具有工匠精神的行为、实践、习惯,首先要求教师必须以工匠精神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就是说,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不仅要坚持并善于求精创新,落细落小,而且还应当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产品”的角度来精心设计、策划、布局讲课的程序、步骤、过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这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摈弃过去那种单纯知识呈现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严密论证、详细分析、细致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更要深入理解原著,掌握理论产生的背景,掌握理论产生的过程,掌握理论的论证、推理以及检验过程。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严密论证、细致推理而得出的理论结论,才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清晰阐述、严密推理、扎实论证实质上就是教师求精求新、踏实敬业的工匠精神的体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认识到理论的科学性、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的需求、欲望,而且还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形成过程中精益求精、踏实敬业、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的作用与意义,从而使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成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目前,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与其教学组织活动缺乏工匠精神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缺乏工匠精神,那么他就会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把教材的内容重述一遍之外,别无他法。这样的教学毫无疑问不可能吸引学生。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多次强调指出“要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目的之一就是想通过阅读原著,不仅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理、内涵,而且还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证推理过程、依据,从而使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理内涵,而且还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证推理方法去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工匠精神来组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更有助于为学生形成工匠精神提供了活生生的榜样。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工匠精神来进行“学”的实践

    在教育过程中,尽管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教育效果最终却取决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话很好地阐述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目前,高校一些学生只重视“学”而不重视“思”。重视“学”只能是知其然,忽视了“思”,则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结果,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实无多大用处。这种情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较为普遍。一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只求通过、不挂科,不求扎实掌握、严密论证以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应付考试往往突击强记一两个星期,考试结束也就忘完了。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应付考试的学习,正是缺乏工匠精神的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结论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严密论证、细致推理而得出的,那么这种结论就会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合理性而为学生所内化。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务必以工匠精神来指导学习。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会自动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导性。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发挥他的主导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工匠精神呢?我认为,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以工匠精神展现、演示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为学生树立以工匠精神来指导“教”的实践的榜样之外,还应做好如下指导:

    1.课堂练习中应该让学生自己重复理论思想的论证、推理过程,使学生在依样画瓢中体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以工匠精神复现了理论思想的形成、论证、推理过程,但学生仍然以一个旁观者或知识接受者看待教师的教学,那么教师的工匠精神的教学活动未必起到实际作用。现实中常常可以看见,尽管教师精心组织了课堂教学,但效果依然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为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应该要求学生重复理论思想的论证、推理过程,使他们在重复理论思想的论证、推理过程中了解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通过课外作业、课外练习训练学生的工匠精神。由于高校学生课程普遍较重,课外作业、课外练习次数不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不多的课外作业或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要求教师应该摒弃过去以教材中的思考题为课外作业或练习的作法,也应该摒弃为学生命题作业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论证,自主解决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作业或练习帮助学生改进论证、推理、分析,使学生在自主作业、练习,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形成做事的工匠精神。

    3.在考试考查中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任何一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学习课程情况的了解、考察,通常以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试很多情况主要侧重于了解学生对客观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在行事上是否形成工匠精神考察不够。而考查课程,由于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視,因此,考查很多情况形同虚设。实际上,无论是考试还是考查,都应该为培养、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服务。要使考试方式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服务,应该或是减少客观知识的考查,增加主观问题的论证、推理能力考查,或是虽然考查客观知识,但要着重考查学生对客观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推理、论证考查,而不仅仅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客观知识。在以考查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学生的课程作业或课程论文,必须按照作业或论文的论证是否严密、推理是否细致作为评价的依据,不能敷衍塞责,对于东凑西拼的学生则应坚决施以惩戒,决不能让其蒙混过关。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重视,以工匠精神来完成课程学习考查任务。

    认为单纯靠某门课程或单纯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就可以培养、形成学生的工匠精神,这种思想是不科学的、不现实的。高校要完成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任务,应该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学活动都要按照工匠精神来组织实施。同时,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

    参考文献:

    [1]王蓉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

    [2]汪中求.工匠精神核心就是追求完美做到极致[N].佛山日报,2016-03-08.

    责任编辑:秦利民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一带一路”语言战略规划与政策

    梁昊光 张耀军<br />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是全球语言多样性最为丰富、文化差异性最为突出的地区。做好“一带一路”语言战略规划,平衡沿

  •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摘 要 随着网络消费的迅速发展,网络购物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和传统购物不同的是,网络购物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