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有关网贷的案例分析

董燕妮 章娉琪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p2p网贷公司通过各种竞争策略试图进入高校领域。然而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监管的真空,采取一些虚假宣传方式、增加分期付款期数、降低贷款门槛、提高可用额度、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导致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等负面事件的发生。本文以高校某学生深陷网络不良贷款的案例为考察对象,分析辅导员应该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掉进校园不良网贷的陷阱。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 网络借贷 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1 案例背景
某学生,男,22 岁,籍贯台州,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入学初期,该生旷课情况比较严重,且未按时缴纳学杂费,随即找某学生了解情况,他支支吾吾不肯说。通过和同寝室的以及关系较好的同学了解,得知其每天夜宿网吧,白天睡觉,精神很差,甚至说过想要退学。究其原因,从2017学年初,他受到社会上游手好闲人员的影响,迷上了网络赌博,在家里给的学费和生活费都赌输后,开始一系列的网络借款。深入详谈后,了解到该学生目前还在在6个网络借贷平台上欠款,欠款总计25091.41元。而这些平台的利息远远超过了银行借贷利息,甚至还有各种名头的费用,如服务费,滞留金等。在该学生不按时还款时,某些网站采用恐吓、骚扰、污秽言语谩骂等方式暴力催收。
2 案例分析
针对此案件,我在所负责专业内进行了一次大学生网贷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16份,问卷人群涵盖大一至大四。据统计,学生们的月生活费大致在1500元左右,30.89%的人群有使用网贷的现象,但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网贷的运作流程,也基本不了解借贷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综合问卷所得的数据,分析此案件,发现如下几个问题导致高校大学生深陷网络不良贷款之中。
2.1家庭因素
该学生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下成长,是独生子,从长辈到父母都非常的疼爱,他每月的生活费超过2000元。父母亲对其宠爱有加,满足其一切要求,导致该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使其金钱需求不断增加、盲目攀比消费。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价值观混乱,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从想要到最后无所不要,物质已经成为孩子的享受,家长不分实际情况,无休止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其实这样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也不懂的金钱来之不易,对物质的需求也是无底洞。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会让孩子感到幸福,相反是在将孩子逐渐推向深渊。在这件事情上,家长在发现孩子借款后应及时制止并对孩子加以监督教育。
2.2社会因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在大学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消费水平较高,且消费渠道远远大于之前。吃喝玩乐、旅游、网购、赌博娱乐、创业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进行网络借贷的理由。当生活费无法满足高额的享受消费时,学生们又羞于向父母要钱,或和朋友借钱无果,而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贷款时,仅需填写申请表,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全程线上操作,审核通过后,在短时间内会直接到账,方便快捷。种种因素就会导致学生选择各种网络借贷。
除此之外,目前的校园网贷审核机制存在缺陷,学生抵御风险能力较差,正好给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提供了条件。借贷公司通过校园网贷谋取暴利,学生在借款泥沼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当学生无力还款时,借贷公司就开始利用学生所给信息在其社交网上进行各种恐吓威胁。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和监管真空,所以网络借贷的不规范性问题很突出,打法律“擦边球”的现象很普遍,同时也给大学生网络借贷的权益保护增加了困难。
2.3 自身因素
此案例中,该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旷课、通宵上网吧是常态,作息无序,跟班级同学基本上没有时间接触。本来从不接触网络赌博的该生,在网吧认识了一个游手好闲的社会人员,为了和其寻找共同的话题,为了享受赌博带来的快感,本着好奇心加入了网络赌博的行列。该生自控力差,爱面子,导致之后越赌越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众多大学生因赌博进行网贷的事件中,学生存在两个共通的问题:一是自制力差;二是存在侥幸心理。在学校无心学习,跟着一些社会上的狐朋狗友赌博,刚开始赚了钱就心存侥幸,心想能赚更多,结果却是个陷阱。上瘾之后,越赌越大,甚至挪用父母给的学费,上网借贷,拆了东墙补西墙,利滚利的状态下,最后无力偿还。超额消费和超前消费的错误价值观只会让其越陷越深。
3 解决思路
通过案例分析,作为辅导员,应积极处理相关问题,并妥善引导学生理性消费、远离网贷。
3.1 及时发现,做好沟通
輔导员要定期调研排查学生参与校园贷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良校园贷苗头性问题,可以重点关注开学初学费未缴纳那部分同学。通过面谈、电话、短信、QQ等多种形式向相关人员获得第一手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阻止,早纠正。跟学生本人建立朋友式的良好关系,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感染他,认真倾听学生主动讲述的内容,适当的提些建议,引导其往正确的方向走。并把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该生家长的想法。同时,上报给学校,做好学校跟家长之间的桥梁工作。
3.2 日常关注,舆情监控
辅导员要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跟他们进行深入的交谈,做到深入了解本质,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高校辅导员的温暖和亲切。可以时常和班级班委联系,了解班上同学的日常情况,包括寝室关系、上课出勤、生活状态等。还可以经常走进学生寝室,深入宿舍访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其中经常旷课的需要重点关注。另外,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QQ、论坛、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与他们进行交流、互动,融入学生当中,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预警,以便行动迅速、办法多样的应对和处理学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3.3 正确引导,适时鼓励
学生赌博网贷,总会伴随着学习成绩跟不上,无法融入周围群体的情况。同时,也要及时疏导网贷学生的心理压力,网贷学生面临的压力会更多一些,比如面临不能及时还款的压力,生活费捉襟见肘的压力,高利率和各种杂费收缴的压力。身为辅导员,应发掘学生的特点和爱好,投其所好的帮其参加各项学习、学术、文体、科创等活动,鼓动周围学生对其给予帮助。积极组织、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将其注意力转移到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学业观、消费观,从而彻底戒掉网络赌瘾,真正融入到同学中、班级里。
4 案例反思
针对不良网络贷款事件,应进行如下反思、总结。
4.1 做好工作记录
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敏锐的工作意识,及时发现各种突发状况,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及时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尤其是特殊学生,如家庭经济困难生、发生重大变故学生、成绩差学生、不缴纳学费学生、经常旷课学生、心理反常学生和家长谈话联络等工作记录。并对所带班级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具体包括学生人数、学业困难学生人数、家庭经济困难人数、四六级通过率、没缴纳学费人数、经常旷课人数等等,方便及时追踪了解并建立档案,定期实时更新。不要小看这些数据的收集,正是因为这些数据的掌握,可以帮助你真正实现“关注特情,精准帮扶”。从网贷学生案例发现,主要是一些不能及时上缴学费,家境一般甚至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因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工作记录,以便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悲剧的发生。
4.2 建设网络队伍
挑选思想成熟、网络媒体技术熟练的学生组成“网络辅导员”,通过微信、QQ、论坛、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典型案例,开展正确消费观再教育。尤其是大学新生,由于他们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对各种事情都充满着好奇,感觉新鲜,对网络借贷的内容更是无知,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开展网络教育,在发通知书时,一并将网络借贷的危害告知学生,将如何规避网络借贷这一专题作为专项教育,以求切实加强学生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和消费观,防止新生上当受骗,误入歧途。另外,建立健全网络制度,将这项工作纳入到大学生日常管理中来,进行定期排查学生参加网络借贷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良网络借贷问题,及时研判评估网络借贷潜在风险。
4.3 法律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辅导员在遇到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时,必要时可以提供一些法律援助帮助。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遇到问题不会使用法律思维来解决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一些必备的自我保护措施。这就要求辅导员本着对法律以及金融内容知悉,联同有关部门解决该生的根本性问题,灌输正确的法律及金融知识,通过各种公开讲座、案例教学、一对一心理辅导、主题班会、知识竞賽、辩论赛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网络借贷的危害,自觉抵制,帮助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及生活中来。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醒在校大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享受消费,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坚持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做起,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参考文献:
[1] 张跣.大学生网贷多维反思笔谈[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5):86.
[2] 李颖.高校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7(18):71- 74.
相关文章!
  • 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开展企业文化

    黄俊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03-01摘 要 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企业文明程度的展示

  • 信息化背景下动物谱系档案管理

    王羽佳摘要:本文以解决动物谱系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中的困境为目标,并从建立动物谱系档案收集归档机制、完善动物谱系档案著录模式、加强

  • 刘德璋美术作品欣赏

    人物简介刘德璋,1942年生,河南开封人。曾任海燕出版社美编室主任,美术编审职称。1982年始为中国美协会员,历任河南省美协第三届、第四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