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孟志兴 王广斌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以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山西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出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41-02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教育部为了适应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而设立的新型本科涉农专业。山西农业大学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经济管理学院(原经济贸易学院)设立了该专业,到目前为止,山西有所有高校中只有山西农业大学开设有此专业。经过16年的办学实践,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等已逐步明确并日臻完善,整个教学内容也逐渐向科学化与合理化迈进,一些专业教材在有关教师的辛勤努力下相继出版。与此同时,学院按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和受教育规律,遵循高起点、有创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制定了符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师生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案,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教学方法和内容,构建出了符合我校及学院实际,专业定位准确和地域特色显著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一、针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均衡发展,同时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农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农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行政部门、各类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计算机与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決农村区域发展实际问题、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掌握发展战略和规划、发展项目管理、农业普及和推广、农村区域分析、经济社会调查等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实验与实训、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与科研训练、经济问题调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来完成。
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始终起作用的能力。基础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能力,准确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综合应用等能力。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是通过基础课程实习和四年教学期间频繁的专业性实习来完成的。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在相关领域熟练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农村区域发展的专业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经济预测能力和会计及统计能力。专业能力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实习、专业实训来培养。
(三)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指在新的环境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村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主要通过规划制图、社会调研、科研训练、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进行培养。
三、实施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途径
(一)构建“344”人才培养模式
在综合分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展理论教学体系的四大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抓好实践教学的四个环节,即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
(二)增加实践课时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2014年5月,立足于山西综改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学校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和本专业已有的学科优势,学院对当时执行的2010版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完成后的教学计划着重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学时和比重,强化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另外,学校在专业课中增加了实验实习环节,绘制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对各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组织方式、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方式及办法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使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都有固定的指导教师,基本做到了计划落实、大纲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
(三)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2014年底学院建成120平方米的仿真模拟实验室,可满足农村区域专业相关课程实验及专业综合实验使用。学院在太原市、运城市、晋中市等山西30多个县市建立产学研共建专业基地,与晋中明乐生态庄园、太谷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省阳城县屯留镇史三村等35家企业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这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又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4]学院尽可能做到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全程与社会接触,接受良好的职前教育和培训,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或设计四个环节。其中一、二年级以课程实验为主,以模拟、演示、案例分析、观看教学光盘等方式进行;二、三年级以教学实习为主,以模拟、演示、到实习基地实地参观等方式进行;四年级以毕业实习为主,实行导师负责制。专业实践一般在假期完成,科研训练在第6学期完成。
1.课程实验和教学实习。课程实验实习主要是专项实践,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自验证和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安排了实习环节,根据课程的特点,其形式也是多样化。
2.专业实践。专业实践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平时短期(如小长假)安排学生亲临“三农”,利用寒暑假主动参加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训练。学生的科研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首先,指导教师给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或方向,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后经教师指导拟订研究方案和计划。根据拟好的计划在暑假期间进行社会调研,开学后提交调研报告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查后,确定毕业论文的详细题目和研究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实行导师负责制。这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从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出发选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选题,从实践中选题。选题应符合专业特点,力求反映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并结合实际,难易适度。
4.毕业实习和和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是学生在科研训练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农村发展的研究方法来了解和熟悉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與实际做到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调查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毕业实习的内容是根据论文工作的计划,运用所学的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调查和搜集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同时参加农村发展实践活动, 了解和掌握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成功经验,为下一步论文的完成收集素材。
学院一般要求学生在所有科研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论文或设计,并仔细认真分析整理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的毕业论文(设计)。同时,学院通过《本科毕业实习指导手册》对论文的成文过程进行监控,通过查重、签写论文原创声明和诚信保证书等方式,加强过程管理。通过制定“本科学生科研训练与毕业实习导师制试行方案”,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形式上,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院提供论文、营销策划书、商业计划书多种文体供学生选择,指导教师严格把关,以保证论文(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5.科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遵循“方法创新,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课堂教学—实验室模拟—社会实践”三个教学环节,充分应用启发式、案例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学院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增强其感性认识。具体做法是:首先,开设足够多的实验课程;其次,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学生接触农村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最后,组织学生参观涉农企业。同时,学院制定了《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工作实施办法》,激励教师教科同步发展,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这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研相长、产学研结合。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工作, 学院的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加强,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学生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上述各方面的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能使他们在毕业后快速胜任工作,接受社会的挑战;同时,这也能为他们以后的职业迁移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许文娟,侯立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7):55-57.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

    祁大为摘 要:伴随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断充实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更高更强的能力,以适应当今时代飞

  • 浅析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

    施晓霞【摘? 要】阅读,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提升人们文化素养的一个极好的渠道。而到高中,随着学生的自我成长,自主性有一定的发展,但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