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邢含薇 黄碧霞 江莹 郑舟军 龚戬芳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疲劳量表- 14对326名浙江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为20.2%;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每天睡眠时间、饮酒、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是否规律、对现学习环境满意程度、娱乐活动频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在性别、年级和专业分布上有差异;每天睡眠时间、饮酒、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是否规律、对现学习环境满意程度、娱乐活动频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而工作压力、遇到烦恼时是否会向他人求助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无关。
关键词:大学生 慢性疲劳综合征 影响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7.8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Xing Hanwei Huang Bixia Jiang Ying Zheng Zhoujun Gongjianfang(zhejiang eas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zhoushan 316004)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26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ast China s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using fatigue scale - 14. Spss 11.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college students was 20.2 %. There was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mong diff erent sex, grade and major students ( p < 0.05 ).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leep time, drinking,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diet,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frequency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were related to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p < 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college students is diff erent in gender, grade and specialty distribution. Sleep time, drinking,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diet regularity,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entertainment frequency are related to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while working pressure, whether encounter troubles will turn to other people for help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rrelevant.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Factors aff ecting the Analysis
慢性疲勞综合征(CFS)[1]是一组长期自觉疲劳,休息难以缓解,同时伴有相应的生理功能紊乱和心理精神症状的症候群。自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这一病症广泛地存在于整个人群中。虽然许多研究中提示青少年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比率要低于成人,但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日本文部省报道,约2.8%的初中生因患慢性疲劳综合征而被学校拒绝[2]。孙彩虹等对哈尔滨市132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确诊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学生高达14.6%[3]。当今社会,大部分大学生都面临着高压力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脑力活动相对丰富而日常的健康锻炼较少[4],这一切都使慢性疲劳综合征成为在大学生中易于发生,并且影响其生活、学习的一种病症。因此,为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现状,探究其患病的影响因素特展开此调查,为制定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年级为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在校大学生336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排除标准:正在参加其他研究且该研究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共发放问卷336份,其中一年级98份,二年级131份,三年级107份,收回336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326份,问卷有效率为97.02%。
1.2 调查问卷
参照美国CDC制定的CFS诊断标准[5],自行设计“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大模块。一般情况:性别,年级,专业。CFS相关影响因素:包含生活方式、学习方面、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共8个问题。疲劳量表(FS-14):采用封闭式与两分制问题形式统计得分,共包含14个条目,第1~8个条目的分值相加即得体力疲劳分值,最高8分;第9~14个条目的分值相加即得脑力疲劳分值,最高6分;体力与脑力疲劳分值相加即得疲劳总分值,最高14分。分值越高,代表疲劳程度越重[6]。CFS筛查标准:凡具备主要症状,且有大于等于4项次要症状或体征即可判断为CFS疑似病例[7]。为了控制调查质量,课题组成员先使用研究用具简单随机抽取30名研究对象进行第一次测量,时隔三个月后以大于等于预抽样本10%的比例,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结果的一致率Kappa系数为0.89。
1.3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发放“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当场收回,调查员为课题组成员。为确保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填写前调查员向受试者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现场监督和解疑。调查完成后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统一初查,剔除无效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統计软件中的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a=0.05水准上,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
在326位在校大学生中,检出CFS患者66例,检出率为20.2%。CFS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中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三年级段学生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中文系学生检出率高于其他学院学生(P<0.05)。见表1。
2.2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单个因素的比较
以CFS检出与否为因变量,以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3个方面8个问题为自变量,进行单个因素的比较。结果显示,每天睡眠时间、饮酒、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是否规律、对现学习环境满意程度、娱乐活动频率与CFS相关(P<0.05),工作压力、遇到烦恼时是否会向他人求助尚可认为无关(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检出率为20.2%。说明在大学生中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不在少数,与有关研究结果相近[8]。在校大学生CFS的高检出率可能与部分在校大学生熬夜、饮酒、较少参加体育锻炼、饮食不规律、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娱乐活动较少有关,并逐渐发展成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生CFS检出率不同,其中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三年级学生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中文系学生检出率高于其他学院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考虑与男、女生的生理差异有关,女生的体力、精力均低于男生。另外,大三的学生面临就职的选择,在校时间长,课余活动较大一、大二明显减少,体育活动减少,导致肌肉僵硬,身体素质下降。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在校期间会选择参加较多的课外培训,长期应对学业与培训,导致其生活方式改变[9],每天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营养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部分学生经常饮酒,对胃肠消化造成负担,疲劳未通过适当方式疏散,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如此诸多因素,疲劳长期存在,对其体能、精神也是一大挑战。
关于CFS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目前尚存在争议,但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大,经常熬夜,长期睡眠质量差,很少有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无法通过运动或娱乐方式得到舒缓,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疲劳,如精神焦虑、情绪低落、精力不足;同时持续睡眠不足,易使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引起头脑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等,从而导致躯体疲劳,严重者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行为紊乱。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产生问题与困惑,遇到烦恼时向他人求助可认为与疲劳综合征无关(P>0.05)。疲劳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向他人倾诉烦恼或许可以减轻精神压力,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仍旧长期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症状体征表现出来。
因此,在校大学生应重视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限制饮酒,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科学地运动。除了生活方式,学习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疲劳程度,学生对环境不满意,外在条件无法满足,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精神兴奋性下降,烦躁不安,对学习环境越不满意,疲劳越容易产生。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高效率的投入工作,应选择令自己感到舒适、自在的学习环境,转变学习心境,减轻疲劳程度和学习环境对疲劳的影响。有研究表明[10],尽管目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方法有许多,但疗效普遍欠佳,运动对人体不但有增强体力和改善心理方面的作用,而且在刺激神经因子的表达,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生理节奏等方面有很好的功能,加上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特点,成了目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首选方案。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学生对疲劳的耐受低,肌耐力差,在大强度运动后会加剧疲劳症状的发展,因此运动强度应以中、低水平为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循序渐进,可以采用英国的 “阶梯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性锻炼。
本研究仅针对浙江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横断面研究,今后有待于进一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并进行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 Holmes GP,Kaplan JE,Gantz NM,et al.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J].Ann Intern Med, 1988,1(8):387- 389.
[2] Milk T ,T omoda A,Jhodoi T ,et al.Learning and memorization impairment in childhoo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anifesting as school phobia in Japan[J].Brain and Develop,2004,26(2):442
[3] 孫彩虹,夏薇,张昭,等.哈尔滨市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968- 970.
[4] 陈秀.体育专业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刍议[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 (2):88- 91.
[5] 魏红,梅胡松,王燕,等.青岛市黄岛区高校教师慢性疲劳综合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52(2):164- 168.
[6] Chalder T,Berelowitz G,Pawlikowska T,et al.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 esearch,1993,37(2):147- 153.
[7] Fukuda K ,Straus E,H ickie I,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4,121(12):953- 959.
[8] 赵红勤.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体适能特征及运动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4):25- 28.
[9] 王冬,吴娴波,陈清.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5):444- 446.
[10] 刘杰.大学生面临压力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6):80- 83.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疲劳量表- 14对326名浙江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为20.2%;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每天睡眠时间、饮酒、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是否规律、对现学习环境满意程度、娱乐活动频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在性别、年级和专业分布上有差异;每天睡眠时间、饮酒、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是否规律、对现学习环境满意程度、娱乐活动频率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而工作压力、遇到烦恼时是否会向他人求助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无关。
关键词:大学生 慢性疲劳综合征 影响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7.8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Xing Hanwei Huang Bixia Jiang Ying Zheng Zhoujun Gongjianfang(zhejiang eas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zhoushan 316004)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26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ast China s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using fatigue scale - 14. Spss 11.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college students was 20.2 %. There was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mong diff erent sex, grade and major students ( p < 0.05 ).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leep time, drinking,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diet,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frequency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were related to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p < 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college students is diff erent in gender, grade and specialty distribution. Sleep time, drinking,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diet regularity, th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entertainment frequency are related to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while working pressure, whether encounter troubles will turn to other people for help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rrelevant.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Factors aff ecting the Analysis
慢性疲勞综合征(CFS)[1]是一组长期自觉疲劳,休息难以缓解,同时伴有相应的生理功能紊乱和心理精神症状的症候群。自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这一病症广泛地存在于整个人群中。虽然许多研究中提示青少年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比率要低于成人,但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日本文部省报道,约2.8%的初中生因患慢性疲劳综合征而被学校拒绝[2]。孙彩虹等对哈尔滨市132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确诊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学生高达14.6%[3]。当今社会,大部分大学生都面临着高压力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脑力活动相对丰富而日常的健康锻炼较少[4],这一切都使慢性疲劳综合征成为在大学生中易于发生,并且影响其生活、学习的一种病症。因此,为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现状,探究其患病的影响因素特展开此调查,为制定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年级为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在校大学生336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排除标准:正在参加其他研究且该研究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共发放问卷336份,其中一年级98份,二年级131份,三年级107份,收回336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326份,问卷有效率为97.02%。
1.2 调查问卷
参照美国CDC制定的CFS诊断标准[5],自行设计“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大模块。一般情况:性别,年级,专业。CFS相关影响因素:包含生活方式、学习方面、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共8个问题。疲劳量表(FS-14):采用封闭式与两分制问题形式统计得分,共包含14个条目,第1~8个条目的分值相加即得体力疲劳分值,最高8分;第9~14个条目的分值相加即得脑力疲劳分值,最高6分;体力与脑力疲劳分值相加即得疲劳总分值,最高14分。分值越高,代表疲劳程度越重[6]。CFS筛查标准:凡具备主要症状,且有大于等于4项次要症状或体征即可判断为CFS疑似病例[7]。为了控制调查质量,课题组成员先使用研究用具简单随机抽取30名研究对象进行第一次测量,时隔三个月后以大于等于预抽样本10%的比例,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结果的一致率Kappa系数为0.89。
1.3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发放“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当场收回,调查员为课题组成员。为确保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填写前调查员向受试者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现场监督和解疑。调查完成后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统一初查,剔除无效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統计软件中的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a=0.05水准上,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出率
在326位在校大学生中,检出CFS患者66例,检出率为20.2%。CFS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中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三年级段学生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中文系学生检出率高于其他学院学生(P<0.05)。见表1。
2.2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单个因素的比较
以CFS检出与否为因变量,以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3个方面8个问题为自变量,进行单个因素的比较。结果显示,每天睡眠时间、饮酒、是否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是否规律、对现学习环境满意程度、娱乐活动频率与CFS相关(P<0.05),工作压力、遇到烦恼时是否会向他人求助尚可认为无关(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检出率为20.2%。说明在大学生中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不在少数,与有关研究结果相近[8]。在校大学生CFS的高检出率可能与部分在校大学生熬夜、饮酒、较少参加体育锻炼、饮食不规律、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娱乐活动较少有关,并逐渐发展成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生CFS检出率不同,其中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三年级学生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中文系学生检出率高于其他学院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考虑与男、女生的生理差异有关,女生的体力、精力均低于男生。另外,大三的学生面临就职的选择,在校时间长,课余活动较大一、大二明显减少,体育活动减少,导致肌肉僵硬,身体素质下降。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在校期间会选择参加较多的课外培训,长期应对学业与培训,导致其生活方式改变[9],每天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营养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部分学生经常饮酒,对胃肠消化造成负担,疲劳未通过适当方式疏散,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如此诸多因素,疲劳长期存在,对其体能、精神也是一大挑战。
关于CFS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目前尚存在争议,但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大,经常熬夜,长期睡眠质量差,很少有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无法通过运动或娱乐方式得到舒缓,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疲劳,如精神焦虑、情绪低落、精力不足;同时持续睡眠不足,易使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引起头脑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等,从而导致躯体疲劳,严重者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行为紊乱。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产生问题与困惑,遇到烦恼时向他人求助可认为与疲劳综合征无关(P>0.05)。疲劳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向他人倾诉烦恼或许可以减轻精神压力,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仍旧长期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症状体征表现出来。
因此,在校大学生应重视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限制饮酒,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科学地运动。除了生活方式,学习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疲劳程度,学生对环境不满意,外在条件无法满足,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精神兴奋性下降,烦躁不安,对学习环境越不满意,疲劳越容易产生。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高效率的投入工作,应选择令自己感到舒适、自在的学习环境,转变学习心境,减轻疲劳程度和学习环境对疲劳的影响。有研究表明[10],尽管目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方法有许多,但疗效普遍欠佳,运动对人体不但有增强体力和改善心理方面的作用,而且在刺激神经因子的表达,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生理节奏等方面有很好的功能,加上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特点,成了目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首选方案。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学生对疲劳的耐受低,肌耐力差,在大强度运动后会加剧疲劳症状的发展,因此运动强度应以中、低水平为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循序渐进,可以采用英国的 “阶梯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性锻炼。
本研究仅针对浙江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横断面研究,今后有待于进一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并进行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 Holmes GP,Kaplan JE,Gantz NM,et al.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J].Ann Intern Med, 1988,1(8):387- 389.
[2] Milk T ,T omoda A,Jhodoi T ,et al.Learning and memorization impairment in childhoo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anifesting as school phobia in Japan[J].Brain and Develop,2004,26(2):442
[3] 孫彩虹,夏薇,张昭,等.哈尔滨市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968- 970.
[4] 陈秀.体育专业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刍议[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 (2):88- 91.
[5] 魏红,梅胡松,王燕,等.青岛市黄岛区高校教师慢性疲劳综合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52(2):164- 168.
[6] Chalder T,Berelowitz G,Pawlikowska T,et al.Development of a fatigue scale[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 esearch,1993,37(2):147- 153.
[7] Fukuda K ,Straus E,H ickie I,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4,121(12):953- 959.
[8] 赵红勤.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体适能特征及运动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4):25- 28.
[9] 王冬,吴娴波,陈清.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5):444- 446.
[10] 刘杰.大学生面临压力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6):80-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