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李胜强
[摘 要]实习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可以采取“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实习教学;贴近课程;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39-02
实习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大力倡导产教融合的形势下,重视和加强实践实习环节,提高实践实习环节的培养质量已势在必行。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必须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整体工程素质。
一、目前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实习教学采取的模式大多相同或相近,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素质的培养还不够突出。这些实习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经费、师资等实习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1][2]
近年来,大多数地方院校迅速发展,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但是学校实习经费并未显著增长,这就导致了实习开展时,教学内容及实习地点的选择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此外,投入到实习中的师资力量有限,实习指导教师疲于应付,达不到实习指导的深度要求,也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例如,测量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必需开设的实习环节,但是由于地方院校生师比通常偏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合班指导实习。理论课程的教学适当合班也许可行,但是实习时进行合班指导,就只能顾此失彼,很难达到实习效果。
2.实习形式单一、实习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目前,土木工程实习教学的形式大多以集中实习为主,实习过程由指导教师组织和管理。这种单一的实习形式严重影响到了实习效果。例如认识实习,由于一个实习基地常常要同时接纳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参观,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听清指导教师的讲解,只能跟随教师走马观花。这种实习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实习效果,只能流于形式。而实习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指导教师选择和确定。实习过程仍然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与现场技术人员深入交流的机会不多,缺乏一个较长时间参与工程实践的过程,难以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3.实习时间不足,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3]
受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土木工程专业集中实习的时间一般较短。例如,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最为重要的实习环节,却只能安排几周实习时间。而一般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常常以年为时间周期,学生在短短的几周时间内,所见所学内容受到很大的局限。另外,由于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学生数量多,管理难以完全到位,学生如果自控能力较弱,不主动参与实习,则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实习效果就更加得不到保证。
4.实习内容不完整、不系统
由于存在实习时间短与项目建设周期长的矛盾,学生无法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学习,只能碎片化地了解一个或几个分部工程的建设过程,没有全过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生产实习,如果实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实习内容必然是不完整、缺乏系统性的,实习效果根本无法实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
二、“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以及现阶段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提出了“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
(一)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工程师培养教学理念
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增设实习基地并签订细化的实习合作协议,切实保障实践实习教学条件。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实践实习环节的安排上,突出工程师培养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习内容有机融合,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技术人员定期开办讲座;在实习时,实行“双导师”制,在安排校内指导教师的同时,还聘请在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现场实习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的实习能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工程实践。
2.实习内容贴近课程体系,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
在安排实践实习内容时,我们增加了与理论课程相关的一些小实习。如认识实习除了原有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外,还针对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等课程安排了课程认识实习。教师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实习。这种实习根据课程的不同,安排的时间略有不同,一般安排6-12学时。生产实习除了原有的六周实习时间外,还结合第六、七学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安排了每周至少一次的项目施工跟踪实习。通过以上实习教学改革,实习内容能紧贴理论课程,并与理论教学进度相互协调,这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都能得到提高。
3.采用“项目式”跟踪实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
“项目式”跟踪实习模式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实践实习内容完整、系统。土木工程专业有大量的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在安排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时,尽可能安排同一个项目(或课题)的内容供学生完成,使学生在完成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后,对工程项目有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2)生产实习等重要实习,要求学生进行“项目式”跟踪实习,将4~6周集中实习时间分散到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学生通过对同一个项目进行连续跟踪实习,基本参与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全面学习了解工程的施工技术、现场管理以及造价控制等內容,实习内容系统完整。此外,实习时课堂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实习采用“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为辅”的方式
目前普遍采用的集中实习方式对学校及指导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学校及教师需要为大量的学生联系适宜的实习项目,难度很大;而且实习管理困难,指导教师往往忙于管理而疏于指导,造成实习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进行了实习方式改革,除了认识实习、测量实习仍采用集中实习外,其他实习以学生自主联系、分散实习为主,这种实习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习开始前,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在联系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而且可以为就业打下了基础。由于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及地点各有不同,分散实习后,每个实习地点接收的学生数量较少,这不仅满足了实习单位安全管理的需要,而且学生实习效果也较好。在实习质量保证方面,实习项目需得到指导教师审批才能开展;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定期巡视检查。由于实习单位为学生配备了专业的现场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相互配合指导实习,这有效地保證了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实习模式改革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保证了实习内容的完整、系统,保证了实习时间,让学生能深入生产一线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实习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进度相互协调,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
2.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人才[4],有效推动了专业发展
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客观上加大了产教融合的力度,扩大了校企合作的空间,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的开展,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双导师”制的实行,使校内外指导教师密切配合指导实习,增加了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的机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提高了学校和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
通过实施“项目式”跟踪实习,大量的学生能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教师增强了与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的联系,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这些都能较好地提高学校和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三、结语
实习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晓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环节教学实践与探讨[J].福建建材,2014(3):110-111.
[2] 王玉山,袁康,等.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0-31.
[3] 龚冰冰.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习现状调研[J].台州学院学报,2014(6):90-96.
[4] 马彦飞.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建设及管理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4):123-125.
[责任编辑:陈 明]
[摘 要]实习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可以采取“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实习教学;贴近课程;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39-02
实习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大力倡导产教融合的形势下,重视和加强实践实习环节,提高实践实习环节的培养质量已势在必行。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必须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整体工程素质。
一、目前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实习教学采取的模式大多相同或相近,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素质的培养还不够突出。这些实习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经费、师资等实习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1][2]
近年来,大多数地方院校迅速发展,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但是学校实习经费并未显著增长,这就导致了实习开展时,教学内容及实习地点的选择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此外,投入到实习中的师资力量有限,实习指导教师疲于应付,达不到实习指导的深度要求,也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例如,测量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必需开设的实习环节,但是由于地方院校生师比通常偏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合班指导实习。理论课程的教学适当合班也许可行,但是实习时进行合班指导,就只能顾此失彼,很难达到实习效果。
2.实习形式单一、实习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目前,土木工程实习教学的形式大多以集中实习为主,实习过程由指导教师组织和管理。这种单一的实习形式严重影响到了实习效果。例如认识实习,由于一个实习基地常常要同时接纳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参观,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听清指导教师的讲解,只能跟随教师走马观花。这种实习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实习效果,只能流于形式。而实习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指导教师选择和确定。实习过程仍然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与现场技术人员深入交流的机会不多,缺乏一个较长时间参与工程实践的过程,难以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3.实习时间不足,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3]
受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土木工程专业集中实习的时间一般较短。例如,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最为重要的实习环节,却只能安排几周实习时间。而一般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常常以年为时间周期,学生在短短的几周时间内,所见所学内容受到很大的局限。另外,由于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学生数量多,管理难以完全到位,学生如果自控能力较弱,不主动参与实习,则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实习效果就更加得不到保证。
4.实习内容不完整、不系统
由于存在实习时间短与项目建设周期长的矛盾,学生无法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学习,只能碎片化地了解一个或几个分部工程的建设过程,没有全过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生产实习,如果实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实习内容必然是不完整、缺乏系统性的,实习效果根本无法实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
二、“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以及现阶段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提出了“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
(一)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工程师培养教学理念
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增设实习基地并签订细化的实习合作协议,切实保障实践实习教学条件。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实践实习环节的安排上,突出工程师培养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习内容有机融合,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技术人员定期开办讲座;在实习时,实行“双导师”制,在安排校内指导教师的同时,还聘请在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现场实习的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的实习能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工程实践。
2.实习内容贴近课程体系,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
在安排实践实习内容时,我们增加了与理论课程相关的一些小实习。如认识实习除了原有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外,还针对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等课程安排了课程认识实习。教师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实习。这种实习根据课程的不同,安排的时间略有不同,一般安排6-12学时。生产实习除了原有的六周实习时间外,还结合第六、七学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安排了每周至少一次的项目施工跟踪实习。通过以上实习教学改革,实习内容能紧贴理论课程,并与理论教学进度相互协调,这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都能得到提高。
3.采用“项目式”跟踪实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
“项目式”跟踪实习模式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实践实习内容完整、系统。土木工程专业有大量的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在安排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时,尽可能安排同一个项目(或课题)的内容供学生完成,使学生在完成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后,对工程项目有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2)生产实习等重要实习,要求学生进行“项目式”跟踪实习,将4~6周集中实习时间分散到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学生通过对同一个项目进行连续跟踪实习,基本参与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全面学习了解工程的施工技术、现场管理以及造价控制等內容,实习内容系统完整。此外,实习时课堂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实习采用“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为辅”的方式
目前普遍采用的集中实习方式对学校及指导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学校及教师需要为大量的学生联系适宜的实习项目,难度很大;而且实习管理困难,指导教师往往忙于管理而疏于指导,造成实习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进行了实习方式改革,除了认识实习、测量实习仍采用集中实习外,其他实习以学生自主联系、分散实习为主,这种实习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习开始前,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在联系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而且可以为就业打下了基础。由于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及地点各有不同,分散实习后,每个实习地点接收的学生数量较少,这不仅满足了实习单位安全管理的需要,而且学生实习效果也较好。在实习质量保证方面,实习项目需得到指导教师审批才能开展;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定期巡视检查。由于实习单位为学生配备了专业的现场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相互配合指导实习,这有效地保證了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实习模式改革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保证了实习内容的完整、系统,保证了实习时间,让学生能深入生产一线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实习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进度相互协调,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
2.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人才[4],有效推动了专业发展
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客观上加大了产教融合的力度,扩大了校企合作的空间,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的开展,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双导师”制的实行,使校内外指导教师密切配合指导实习,增加了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的机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提高了学校和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
通过实施“项目式”跟踪实习,大量的学生能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教师增强了与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的联系,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这些都能较好地提高学校和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三、结语
实习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贴近课程体系的项目式”实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晓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环节教学实践与探讨[J].福建建材,2014(3):110-111.
[2] 王玉山,袁康,等.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0-31.
[3] 龚冰冰.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习现状调研[J].台州学院学报,2014(6):90-96.
[4] 马彦飞.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建设及管理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4):123-125.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