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的考察视野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曹华清 黄戈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格局,视野,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55-07
在2016年5月举办的全国高师历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选手黄戈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课教学以其考察新中国外交的独到视野赢得了评委认可,并荣获一等奖。现将备课思路及课后的思考整理出来,供讨论批评。
一、本课课文内容特点分析
本课内容有三个显而易见的特点:
一是课文知识点多,内容量大。课标对本课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四项学习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其他版本的教科书用了2-3课编写此内容,而岳麓版教科书则是用1课的篇幅容下了课标的四项要求。课文内容纵跨60余年,按照时间顺序完整呈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领域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再到“务实多边外交”的历史过程,其中既有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也有具体外交成就的展示,内容宏富,涉及的重要知识点不可谓不多。课文按照时序编写,线索清晰,阶段明确,有利于学生梳理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发展的基本过程。
二是从教学难度上看,本课内容似易却难。就内容而言,一方面,主要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在初中历史课及政治课中大多已学习过,时政新闻也屡屡涉及,一部分学生对诸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区域合作等概念几乎是耳熟能详;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及成就意义的探讨虽属运用水平的高层次学习要求,但从学生已有基础出发,难度也不算大。另一方面,如果回归历史问题的内在属性分析,外交本身是极为复杂的政治,所有外交政策的调整都受制于变幻莫测的国际格局、地缘政治、国家不同时段的利益诉求等因素,正如基辛格所说:“成功的外交政策有一项内容不可或缺:一个基于通盘分析的长期战略观。”理解外交谈何容易!而新中国建立以来所面临的空前复杂的内外环境更增添了理解新中国外交的难度,对此,有研究者强调“谈及新中国外交时,有三点必须记住:一是需要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二是对待有争议的问题,不宜过早下结论;三是要冷静和实事求是地认清中国身份”,这三点要求对于中学课堂同样适用。所以,尽管中学教学应当降低难度,但外交本身的复杂性、新中国建立伊始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高中历史课程目标都决定了本课内教学是有难度的。此外,由于本课的基本内容学生熟悉,教学设计方面要出新也比较困难。
三是岳麓版教材对于新中国外交这一内容的单元归属独特。人民版和人教版教材都是将新中国外交这一内容作为中国当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新中国政治建设(内政)单元之后,自成一单元,“内政”与“外交”并列。但岳麓版教科书将新中国外交直接归属到最后一个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中,显而易见地是要突出外交与世界格局的关系。这一特点在备课及教学设计中都应有足够重视。
二、备课中的思考:以何视野理解新中国外交的复杂性
在笔者所见的“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中,或多或少感到中学历史课堂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存在简单化和庸俗化理解的倾向:教师常常试图让学生感到新中国外交政策在意识形态驱动下的自主性、必然性以及相应的自豪感、自信心。这样的设计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很难体会到新中国建立之初在西方世界封锁遏制下的外交困境,无从体会新中国外交在困境中谋求突破的智慧与无奈;其次,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在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的前提下,为什么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却又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并与苏联交恶;最后,这样的教学也不完全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不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认识视野也会在“必然”的历史中变得狭窄且简单。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备课时即确定要跳出传统藩篱,以更广阔的视野为学生呈现新中国外交的复杂性,并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作为备课着力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是授课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的问题。
问题一:高中教学应当从什么角度考察新中国的外交?
“具体的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等,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它们所構成的历史联系决定历史的独特面貌。”‘纵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揭示历史联系也是历史解释的内在要求。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要认识新中国外交的独特发展面貌,必须将它置于世界格局大变动的环境中去考察。持这样的考察角度有三点用意:首先是可以充分体现岳麓版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前已述及,岳麓版教科书将“新中国外交”编人“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这一单元中,紧接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之后,并将主标题命名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立足世界看中国外交的编写用意非常明显。其次,高中课标强调的“世界意识”培养绝不仅仅是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就能达成的,更重要途径是将中国置于世界中去认识,考察世界中的中国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次,从历史逻辑出发,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历程确实与国际格局的变化密不可分,因而只有在变动不拘的国际格局中,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新中国建立之初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又在建国不到10年时即已在实际上放弃了“一边倒”的政策,并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了正常外交关系;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在今天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何以能够独立且自信自主。
问题二:为什么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外交既确定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又提出“一边倒”政策?“一边倒”政策究竟是基于意识形态的自主选择还是迫于形势的一种不得已的被动应对?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制定比较好理解,一般没有疑问。需要特别思考的是:为什么基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会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这三大外交政策。
据笔者所见,本课教学设计有两个误区比较普遍:一是将上述三大外交政策视为毛泽东在同一时间里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阐释;二是将“一边倒”视为国际形势与意识形态的共同产物。仅从常识来推论似乎很有道理,但就历史的逻辑而言,并不准确。本课的备课需要把这个历史原生问题搞清楚。
翻捡历史不难发现,三大外交政策的构想其实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就已成形。抗战后期就有关于“另起炉灶”的一些争论,不过,当时是针对内政提出的;作为外交政策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则酝酿于1948年辽沈战役时的领事事件,后在1949年3月5日的中國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接下来的关键是对“一边倒”政策的理解:究竟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还是国际形势变化下不得已的选择?在1944年8月的一份《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曾有这样的表述:“在经济方面,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我们欢迎国际投资与技术合作。”事实上,由于当时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特别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排斥美国,且有与美国建立良好战略合作关系的期待,甚至可以说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将美国视为外交战略的中心。抗战结束后,因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中共领导人才放弃了对美国的幻想。可见,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在外交战略中将意识形态作为考量因素。到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基本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及美国的扶蒋政策,1949年4月1日,毛泽东在与张治中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两大集团的冲突,是根本的冲突;两大集团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一边是社会主义,另一边是帝国主义,当今之世,非扬即墨,不是投身苏联一边,就是倒向美国一边,绝无例外。”这是最早对“一边倒”的表述。根据这个谈话,“一边倒”在新中国建立前就已提出来,其最初主要是指向国内政治道路问题。新中国建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对新中国采取不支持、不承认、不接触的政策,这样,新生的中国尽管在外交公函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但在国内严峻的经济困难及对峙的国际格局面前,外交展开空间极其逼仄,从而在事实上走上了“一边倒”之路。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边倒”政策是新中国在特定国际形势下不得已的外交选择,而不是意识形态使然。也正因为此,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后,新中国即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问题三: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余年里,外交政策演变的线索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备课中容易被忽视的、应该厘清的问题。教科书实际上是将新中国的外交分成20世纪50年代的起步、70年代的突破、80年代以后的发展三个阶段来讲述的。
对于这三个阶段外交的教学组织,除了要求学生知道具体的外交成就、探讨影响因素外,还有一条暗线应当引起注意:那就是外交经历了一个从逼仄空间里的被动应对到逐渐主动展开再到自主搭建外交大舞台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尖锐而复杂的国际环境确实没给新中国的外交展开留下多少空间,加上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内困难重重,使得50年代初执行的以“一边倒”为特征的外交政策其实是当时的唯一选择,非常被动,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到70年代,一方面,新中国已逐渐成长起来,综合实力(尤其是国防力量)大大提高,在解决一些局部冲突问题时也展示出了相应的能力,从而为主动寻求外交突破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70年代的国际局势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其中,日益明显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岳麓版将该课放在“世界多样化趋势”一课后即与此相关)以及两极对峙态势反转(从美攻苏守到苏攻美守)对美国传统政策的挑战都给中国积极主动寻求外交突破提供了机会。到八九十年代,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如环境问题、反恐问题),国际社会彼此依赖,世界对中国的需要显著增强;对中国自身而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以“推动建设和谐安宁世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为支柱,进入了积极主动交朋友、自主搭建外交新平台的新时期。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这条暗线,整体把握新中国外交在“自主”方面的成长历程。
三、教学设计:突显中国外交与世界格局变动的关系
在教学设计环节,紧扣前述备课中的三个问题,突出两个方面:整体认识、国际视野。以下即简单呈现教学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一)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地整体呈现三个时代的外交嬗变。
导人新课设计中,抓住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中的三个不太引入注意的握手细节,整体呈现外交发展的三个时代。
教师进行说明,并指出:从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主动伸手与周恩来相握,再到2000年的江泽民主席与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领导人共同握手,你从中看到中国的外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反差极大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将学生引入思考场后,顺势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主要是出于三点考虑:首先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比较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不同历史时段中国外交发展的态势,以整体视野纵向感知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二是借助反差大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思考;三是握手是最常见的交往礼仪,贴近学生经验。
(二)新课教学:透过三组问题看新中国的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
设计思路:新课内容的教学设计上,着重引领学生感知、理解、探讨国际格局变化与新中国外交演变的关系。为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根据新中国外交展开三个阶段的特点设计了三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略),以新中国为主体,形象展示新中国与三方面力量的关系,这三方面的力量分别是:美国为首的一极、苏联为首的一极以及其他主权国家。在示意图直观呈现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系列问题引领学生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变迁的依据,完整揭示发展演变的逻辑与脉络,提升基于具体的时空背景阐释历史的能力。
下面着重展示三个阶段所设计的三组问题。
第一组问题:有关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外交选择的问题
对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我们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习:
问题1:请结合本单元第一课内容思考:新中国开展外交工作面临的国际形势是什么?(突出两极对峙)
问题2: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中,我们能自由选择“朋友”吗?为什么?(结合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内形势,引导学生理解:外无和平的国际环境,内无强大的国力支持,何以自主选择?)
問题3:为什么在1949年10月1日外交部长周恩来致各国政府的公函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却又在外交实践中是“一边倒”呢?结合1949年4月1日毛泽东与张治中的谈话(见前文)分析。(此问是对前两问的总结。要求学生认识到,“一边倒”实际上是当时贫弱的社会主义中国迫于形势的一种不得已选择,并进而引导学生设想:“一边倒”的外交能否持久?)
问题4:(在学生讨论“一边倒”持久性的基础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设问)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变了什么?什么没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强调随着形势的变化,新中国外交在独立自主的平外交方针指导下,开始尝试在西方封锁下寻求新突破。)
[设计意图]这一组问题试图引导学生:体会在两极对峙博弈的严峻的国际格局中新中国外交起步的艰难与无奈(情感);学会将历史现象放到宽广的时空背景中去认识(能力);提升关注历史大格局的意识,拓展历史认识的视野。
第二组问题:关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的问题
有关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环境和我们的外交抉择,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来加以分析:
问题1: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中国外交的突破期。根据本单元前两课及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分析:20世纪7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给中国的外交带来怎样的影响?(要求学生从美苏实力变化、中苏交恶、多极化趋势出现等角度分析。)
问题2: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中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尼克松“伸过大洋”来握住的手向中国、美国和世界传递了什么信息?(要求学生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时期,代表性成就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及与美国建交。)
问题3: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变了什么?什么没变?(总结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趋势。特别引导学生关注:尽管中国的外交空间扩展了,但能否在外交舞台上自主,还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发展壮大。)
[设计意图]这一组问题的设计试图引导学生获得这样的认识: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既是被世界形势大潮所裹挟与推动的结果,同时又体现了基于国力增强而增强的自主选择能力,外交空间得以拓展。
第三组问题: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外交新时期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外交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是怎么开创出来的?结合以下三个问题来认识:
问题1: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对中国外交带来怎样的影响?(突出全球化和两极格局瓦解。)
问题2:你认为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设计此问是要强调: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只是为中国的外交展开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国际环境;决定中国外交选择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新中国外交真正进入了“自主”时期。)
问题3:90年代以后的新中国外交呈现出什么新特点?举例论证。(引导学生从基于国家利益务实灵活打开大门广交朋友、构建平台“自主”外交、融人世界主动担责等方面理解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设计意图]:这一组问题的设计除了基于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外,还在认识层面上试图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外交的质的飞跃: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中国主动敞开了大门,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缓和的国际形势为中国外交发展提供了条件。新中国外交从此进入了真正的“自主”时期。
(三)小结:总结趋势、反思升华。
本环节仍然以问题引导学习的展开,既整体把握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又从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中体会历史的智慧。问题如下:
问题1:联系导课中的三次“握手”,总结: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再到80、9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舞台上是如何一步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影响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2: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中,哪些给你留下的印象或感受最深刻?你从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上述两个问题中,第一个是半开放的问题。要求学生自行梳理新中国外交历程,认识新中国外交从“独立但难以真正自主”到“外交空间逐渐拓展”再到“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的过程,体会国际局势的变化、综合国力的强大、国家的利益需要在不同时期对外交抉择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带有反思性,是完全开放的问题。设计该问题既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还能引导学生“明智”地联系历史与现实,发挥历史的借鉴价值。
(四)结课
出示“握手”图片,教师指出:当两手相握时便有了彼此的信任,有了信任才会建立友谊,才有开门迎朋友。同时播放《北京欢迎你》。伴随音乐旋律,教师强调:“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常开大门迎朋友展示的是今天中国外交开放的胸怀、自信的心态和诚挚的期待。
[设计意图]结课环节再用“握手”图片,有与导课相呼应的用意。另外,选用歌曲《北京欢迎你》是出于如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学生熟悉,贴近经验;二是这首歌在一定程度上唱出了真诚而自信的中国的外交形象与姿态;三是旋律优美的歌曲有助于缓解学生连续上课的疲劳。
四、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反思
前已述及,“新中国外交”这一内容的惯常教学立意是通过展示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新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以及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所取得的卓越外交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本设计试图在格局与视野上超越这一设计立意,彰显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第一,具体问題具体分析,突出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唯物史观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时,特别强调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认识规律,反对不问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构想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施诸万世而不惑的“超历史的”历史哲学理论。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论要求,全课设计贯穿回到特定历史环境认识历史的思想。具体而言,就是结合特定环境具体分析外交发展(政策调整)的内在因果联系,进而尝试探寻其发展趋势与规律,体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第二,拓宽历史分析视野,突显历史认识的时空观念。本课教学设计讲究从时空两个维度构建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纵横侧面,建立历史认识的时空联系。全课教学避免泛谈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影响因素,而是在时间上突出不同阶段的时代特点及变迁内容,纵向分析新中国外交在各时间节点上的特殊性及发展走向;在空间维度上,借助结构示意图,直观呈现国际格局与中国外交的关系,建立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具体时间、空间条件下完整理解历史的能力,同时避免“碎片化”“表面化”地简单罗列新中国外交成就。
第三,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理解历史的能力。历史课程因其对象的过去性、逻辑的严谨性、理解的多维性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事实上,国外历史课程一般都特别重视思考力的培养,如美国和英国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都突出了历史理解与历史思考力培养目标。为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以示意图与材料共同构建历史情境,然后依托情境,精心设计了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力图引导学生跳出入云亦云的认识窠臼,以理性之精神,转换观察视角,根据具体历史条件建构自己对新中国外交历史的解释。这样的思考力培养无疑将有益于助推今天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想,因为问题意识与思考习惯是万众能够“创业创新”的前提。
第四,在对新中国外交发展曲折历程的认识中,渗透家国情怀。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价值判断与塑造是其应有之义。钱穆先生说,对本国历史了解应怀有“温情与敬意”,笔者深以为然,担负“立德树人”使命的历史教育自应立此情怀。此项追求在本教学设计中具体表现为:从50年代逼仄的外交空间里感受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困难、无奈与自立信念;透过70年代的外交突破体会新中国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关系中寻求外交发展空间的智慧;在80年代后的外交新局面中感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认识国家发展强大对于独立自主外交的重要意义;从整个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中关注国家前途命运,进而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此外,本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有两个问题提出探讨:一是我们根据内容特点将教学设计基本思路定位为从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中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抉择,教学过程侧重于对新中国外交背景的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具体外交成就的识记。二是一般认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应着重从国家利益层面考察外交政策,而本设计在关注国家利益的同时,将考察重点放在了国际格局的变迁方面。这样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期待真知灼见和更多的实践检验。
最后要说的是: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格局与视野决定着多数学生的格局与视野;学生的格局与视野则决定着他们未来发展道路的宽窄与长短。因之,教学不可忽视格局与视野!
[作者简介]曹华清,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黄戈,参赛时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范生,现已入职山西太原五中。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宋元宰相制度的教材释疑与教学

    李秋芳王晓宇[关键词]宋元,宰相制度,教材,中枢机构,皇权,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40-

  • 人民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

    王英王叶军[关键词]小农经济,精耕细作,超稳定系统[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34-07人民版《古代中

  •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陈倩王珍珍[关键词]全民族抗战,川军,乡土教学[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3-0068-04抗日战争是进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