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 要】目的:评判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参照组,每组均25例。实验组施行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溶栓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较,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施行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关键词】优化溶栓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177-01
急性脑梗死,为脑血供突然中断所致脑组织坏死,发病机制:血管异常、血液异常、血液动力学异常等所致大脑动脉狭窄、堵塞。临床症状:眩晕、头痛、半身不遂、吞咽困难、口齿不清等[1]。为保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均分为了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中男性病例数为14例,女性病例数为11例;病例年龄55~71岁,平均(63.7±2.3)岁。参照组中男性病例数为15例,女性病例数为10例;病例年龄54~70岁,平均(62.5±2.1)岁。实验组、参照组临床数据资料对比,P>0.05。
入选标准:①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②患者/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③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④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排除标准:①出血性梗死;②脑出血;③并发颅内肿瘤;④肝肾功能异常;⑤心功能不全。
1.2方法
1.2.1 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用药护理服务。
1.2.2 实验组施行优化溶栓护理流程,构建优化溶栓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临床医师、护士长、急诊分诊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前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技能培训中,然后根据护理工作执行情况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建立急诊通道,急诊护士接诊后进行初评、初检,再结合患者病情急救、记录。急诊科应遵循急性脑梗死应急流程操作,对患者实行相应的检查、化验。
溶栓护理,接到通讯中心急诊电话后立即准备好床位、相关设备、药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溶栓后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情况
1.3.1 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临床效果、NIHSS评分。
1.3.2通过NIHSS评分评判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NIHS评分<14分,显效;NIHSS评分<29分,有效;NIHSS评分>29分,无效。显效、有效之和/100%=溶栓有效率。
1.3.3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总分为42分,分数更高则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和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临床数据列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计数资料两组临床效果的对比,采取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NIHSS评分的对比,采取均数差x±s表示、t检验。对比结果显示P<0.05,可判定对比差异显著。2.结果
2.1 实验组及参照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溶栓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及参照组NIHSS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2d、3d,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2。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多种因素有机关,从而使患者脑组织供血中断、脑血管阻塞。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本文施行了優化溶栓护理流程,可在开展护理工作前成立溶栓护理优化小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如此一来可缩短分诊、转诊,以及相关检查的时间,为患者临床治疗节省宝贵时间[3]。然后构建急诊通道,经急诊护士接诊后实行初评、初查,并做好急救、记录工作。予以溶栓治疗、护理干预,利于提前将相关急救所需物品、药品准备好,减少各项操作的时间。
总之,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因此建议在临床方面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陶东霞,王延莉,马兰.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94-96.
[2]杨菲.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5):3071-3073.
[3]杨扬.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36.
作者简介:李弯弯(1989年1月),女,汉,安徽省淮南市人,本科学历,护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护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