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亚物”:展望新个展再探“物之边界”

    时间:2020.7.25

    

    在任何物品身上,现实原则永远可以被放入括弧。只要失去了具体的作用,物品便可以被转移到心智用途之上。换句话说,在每一件真实的物品背后,都有一件梦想中的物品。「1」

    ——让·鲍德里亚《物体系》

    “物”不单是实体对象,背后带有指示性,也就是说,其符号特征更具隐藏的力量。那么,“埃迪亚物”是什么物?“埃迪亚”是谁?大多数人的第一直觉都会被这个略近“翻译腔人名”的主题词所吸引,“埃迪亚”一词听上去是接地气的,尤其经由英文主题“Objects of Idea”的启发后或得以恍然大悟,簡单词组刻入脑海,“埃迪亚/idea”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关系的巧妙转换,从主题上就能窥见艺术家及展览精妙设定的思路,也带来了开门见山的“辨识度”。

    

    

    展望个展“埃迪亚物”(Obiecfs of ldea)长征空间展览现场

    原定在3月开展的“展望个展——埃迪亚物”(Objects of Idea)于7月25日在长征空间举办,这是艺术家继“第八十六尊圣像”(2008年)、“无所遁形”(2012年)、“应形”(2014年)后,在该馆举办的第四次个展。展览选取了自1990年至今其艺术实践中的23件(组)作品,展望称之为23种“埃迪亚物”——这些“物”呈现着艺术家在材料、工艺、语言上的多样性探索、以及思考与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论。

    “观念和制作”两个要素是贯穿创作中重要的两个命题,二者与“物”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艺术家所阐述的“反现成品”方法论如何保留创作本真?在艺讯网的专访中,展望吐露他极为注重生活经历和感受带来的体会,创作强调源自切实经历、注重制作过程的感悟,那么,“埃迪亚物”又是如何将思维(念头/idea)与行动(实验)相结合的呢?剥离与空壳:观念与“物”的缘起

    

    艺术家展望,2020年7月24日于长征空间展厅

    “埃迪亚”(idea)是自由地游弋于“想法”、“思想”、“理念”乃至“观念”等词的意义疆域之间,代表灵感的降临、思维的生发、艺术家个体的思考。在专访中,艺术家进一步阐释了有关idea的想法,“concept(概念)的意思太过宏大,更贴近观念艺术的大概念,idea英文原意比较宽泛,但又区别于中文的让人容易误解和局限的点子,主意,包括物的边界等标题都太大,落在具体的作品上的主题名是不容易的,埃迪亚物在这个阶段比较恰当地总结了展出的这23件创作的含义。”

    

    《地下》1990年,泥、综合材料,16×16×16厘米

    展望1962年生于中国北京,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至今任教于中央美院雕塑系,也是国外较早注意到的中国雕塑家之一,90年代至今,他一直保持着对艺术实践创作的旺盛精力。

    据展望回忆,1993年他开始尝试一种空壳雕塑,试图将壳中的“肉身”剥离,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衣服”外表来包裹“空心”,便彰显了符号的所指意义——集合政治符号、文化特征、思维模式、共同记忆的“中山装”——成为他以艺术创作对社会现象展开批评思考的开始,之后“躯壳、中空、边界、矛盾、记忆…”等艺术家个人知觉体验保留,渐渐融散入此后的创作脚本里,尽管衍生出不同的变化形式,但“壳”“肉”“心”这些关键的要素几乎都可在其后的作品中觅得一丝线索,观念的“物”便成为艺术家“idea”的外化的结果。

    

    《中山装躯壳1#》1994年,青铜、土,80×72×39厘米

    

    《假山石164#(六面假山石)》2013-2019,不锈钢、六面造型与六面底座

    

    “不锈钢假山石”局部质感细节

    “如果说之前创作的‘中山装系列作品是从艺术介入社会角度展开的思考,那“假山石”系列体现的则是关于我和文化的关系。”90年代末,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商业经济变化迅速,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文化的发展相比之下未能跟上,从现如今仍旧寻求着的文化层面“自信”脚步也可以体悟到,“经济与文化”发展之间的不均和错落。

    用不锈钢翻拓假山石,对于展望来说,“像是将这个时代的复杂问题浓缩为一种符号,也是一种纪念方式”,通体散发着不锈钢光泽的山石,携带了一种强烈隐喻,“假亦真时真亦假”?山石真假之辩,折射了时代变迁中光怪陆离之现象,精彩华丽的外表与“华而不实”的内核形成强力对比——当他开始用镜面不锈钢复制天然假山石的时候,吸引他的主要是这种材料的“当代”视觉特征和与环境互动的象征意义,它貌似贵金属但实际使用的是一项廉价工业材料——其“晶亮浮华”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展望语)十分符合流行于当时的一种既浮夸又实际的梦想。

    

    《非对称假山石》2017年,不锈钢

    本次展出的不锈钢表皮系列作品,延续着这种语言,《一平米地皮》(2015年)源自艺术家搬迁工作室时,对唯一带不走的地面“撬动”而来,变成框在相框里的“架上绘画”,平米的作品价格戏谑地对应着北京的房价,此材质再度重述90年代那些“浮夸又实际”的梦想,放在21世纪新时代,似乎仍旧不过时?小型《六面假山石》(2013-2019年)通过雕塑与底座的多维恰接模式展现着“从宇宙看石头是没有正反的概念”的想法;《非对称假山石》(2017)遵循自然界没有一块石头是重复的定理,将拓印的两块相同的石头反向对接,形成非镜像的关系,对“假”的人工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不锈钢假山石”一直是被大众广为熟知的代表系列作,展望对雕塑创作工艺的分享毫不掩饰,他乐意将众多艺术家眼中的“秘密制作”法则一一道出,“假山石”的翻拓过程是由裁切成小块拼接的,小作品约20-30块,大作品高达上百块,拼接后由粗砂纸到细砂纸反复打磨,翻拓石头高点得来的“小片”包含了人为寸寸丈量“自然物体”的过程,从观念、制作到实物,是艺术家与“石头物”的对话、再用“不锈钢物”与观众对话的方式。

    

    《一平米地皮》系列2015-2018,不锈钢,100×100厘米(展览供图)

    他特意为“用不锈钢板制作石头的方法”申请了专利,“艺术的原创性其实是很难证明的,用申请技术发明专利的方法是否可以间接证明艺术的原创呢?”不难发现,这既是对艺术制作手法的重视,也对艺术实验中确保原创的驱动力提出了高要求,对“原创性”的呼吁是一个艺术家能够长久立足的核心能量。有形与无形:石隐、隐形、应形、分形

    

    立放的“隐形”系列作品之一及细节表面,2017年,数学算法生成,不锈钢敲制

    需要指出的是,从idea(念头)产生的“objetcs(物)”,可以是一种物质、材料、实体,也是影像、记录、行为、事件、实验等等。对象“物”是有边界的,边界意味着度量、平衡、比较和区别,也包含了似是而非、有形与无形、看见与看不见等概念对照。譬如《应形》(2010-2014)系列,展望对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作出了相反的诠释,截取自不锈钢材质表面的所反射的人体图像,而他专门采用一种类皮肤的质感对原始进行处理,原本的“从物到形”变成了有形(不存在的)后有物,这之中有对中国文人造物方式的反问和重构,也有对虚拟之“像”到实物转换之间的带艺术家个人强烈风格的处理法则。

    

    《隐形6#(火山石)》2018年,火山石、3D打印雕塑,88×52×250厘米

    《禁忌》(2007-2019)作品源于其阅读新闻照片中打马赛克的婴儿,立体马赛克是对图像的反问,也正提示着人们“禁忌”这件事情存在的本身;《双系统》(2009)是容易被观众忽略掉的“佳作”,而拥有学院派共同经历的人或许会被该作品的批判精神着迷,原本艺术家并不把这当作作品,而是摆放在工作室的两组物件,时刻提醒艺术家两个头脑思考的“比照”符号一—左边正常的圆柱体、球体、正方体等等象征了西方理性哲学,右边如被风吹过的倾斜体积,长时间观察会感觉世界的流动,更具有东方的艺术精神,是“形而上的、玄学的、思想的”,作品的“物质”出奇简单,几个简单的几何体,但越是简单的东西凝结的观念批判却越是有力。

    

    《禁忌》2007年,任何材料,尺寸可變(展览供图)

    

    《双系统》2009年,石膏,尺寸可变

    

    《石膏像》2015年,石膏,193×107×130厘米

    同样,另一件《石膏像》,也把天然假山石翻制成为教具,石膏像作为研究世界的假定模型,成为人们观察和想象世界的载体,假山石的石膏像也是对学院创作中一系列“大卫像”“人物头像”等等的反问。这些作品一方面是对于长久以来人们抱定的“学院派”“理性”“模本”等绝对标准、真理的再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认识世界本质方法论的个人思考和艺术实验创造。

    

    《石隐2#》2012年,亚克力树脂,180×73×38.5厘米

    

    展厅悬挂的“隐形”系列作品之一,2017年,数学算法生成

    《石隐》(2012年)如其名,乍看之下一大块透明材质将所有的细节省去,实际则是“透明包裹透明”——艺术家用透明材料翻制一块石头,抛光后再次注入同样的透明材料中,理论上最初的石头形象应该消失不见,但由于手工制作痕迹,光照下依稀可见里面隐藏的石头边缘痕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而《隐形》则是基于流体力学数学算法模拟人进入岩浆后的异变,随机生成的“人物”,表面受高温烤色散发出“惨烈的绚烂”,公式程序与随机生成,不定形状与浴火材质,所有的对立关系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艺术家与观众面对不定性有着完全开放的讨论。混沌与秩序:宇宙、仙山、永生

    无限与有限、单一与多元、实际与虚幻,展望的作品中都展现出深厚的东方玄妙的意味。因霎那间的“念”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使之附形成“物”,对物之边界的长期探索和辩证研究,到对与物的空间乃至浩瀚宇宙的探索是解读其作品的线索。2010年展望开始创造“宇宙系列”,陆续推出如《我的宇宙》(2010)《小宇宙》(2012)《空间弯曲的小宇宙》等作品,用艺术的方式重新解构了“科学”的宇宙,碎片、空间、聚集、发散、闪烁,留给人们对宇宙无尽的想象空间;一尊铸铜的《小仙山》雕塑被艺术家摆放在祭拜烧香的殿堂上供着,从2013-2019六年时间,铜面逐渐被熏黑,真实的祭拜环境成为雕塑材质的天然着色剂,在信仰的能量场围绕之下,雕塑本身被赋予“宗教”圣器的意义。

    

    《小仙山》2013-2019年,鑄铜、香火着色,90×45×55厘米

    

    《空间弯曲的小小宇宙》2019年,不锈钢黑钛板、不锈钢(展览供图)

    

    《一根不死的光》2013-2019年,汉白玉,176×20×6厘米

    另一件《一根不死的光》(2013-2019)与黑暗空间中的《无所遁形》(2012)相联系,当艺术家把虚渺的“光”制作成实体的“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有形的、长条的如粉笔一样的“光柱”向握不住的“视觉光”正发出质疑和挑战,“你以为都看不见,但你身在其中”,你看得见的,却不一定能够身在其中。

    

    《莫比乌斯环》整体及细节,2019年,嫦娥火箭3号碎片

    《莫比乌斯环》材料特殊,取自嫦娥三号火箭碎片,艺术家将残骸管状材料焊接,凹陷处存留科技“物”的燃灼凹痕,“我认为也是高科技距离原始就越近,犹如弯曲的空间,两端越远反而越近,”展望也在专访中讲述了该作品制作过程中,令他极为惊讶的不期而遇,“在这个前提下我为自己制定了创作规则:尊重材料,寻找他们之间的物际关系,避免强加任何预先的想法。”有的碎片很独立,那就独立着,把它们连起来,好像他们本来就应该的样子,而无序的环形管道竟然在焊接制作的过程中自然连成了头尾,似乎其中有冥冥指引,何其绝妙。

    

    对于艺术家展望来说,材料、技术、科技、算法都紧紧围绕在“idea”引导下的艺术实践和统一行径中,更重要的是包括翻模、焊接、打磨等制造的整个过程也是“创造”的一部分,最后才凝结在“物”(objects)之上,观众见到的或许仅剩下最后一个实体的“物件”,但远不止于此。

    想起鲍德里亚曾在《物体系》中提到“无论如何,不论物品的作用方式究竟如何,我们都会把它当作是我们的作用方式。不论哪一种效能模式,我们都会把自我投射在其中,即使它的模式荒谬如玩意儿。但其实也就正是因为它是荒谬的,才会有那个既魔幻又滑稽的著名说法,‘总会有用。有时物品真的有一个用途,但更多的时候,它们是绝对地有用,亦是绝对地无用,这时它的服务对象其实是:它总会有用(这句话本身)。”区别于消费日常品,排除“艺术品”的市场符合价值,艺术之物的启发性、思考性、观念性开启了一种故事的线索,观念先行,放在艺术的语境中,能够引发人思辨,却也是艺术“无用之用”的最大效用。

相关文章!
  •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建校于1949年,其前身为西北人民艺术学院二分部,1949年7月由山西临汾迁至西安市长安县兴国寺,更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

  • 安徽艺术学院

    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批准在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基础上设置安徽艺术学院。11月2日,省政府下发《关于设置安徽艺术学院有关事项的通

  •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音乐专业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