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报纸副刊的新闻文学品格
张聪聪
【摘 要】本文以《成都商报·大周末》为研究对象,从话题选择、语言风格和报道方式三方面解读报纸副刊的新闻文学品格。副刊新闻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文化创造,满足文化欣赏,实现文化建构,丰富报纸整体个性,体现地域文化内涵。
【关键词】市民文化 符号狂欢 体验式报道 文化建构
副刊通常为报纸的固定版面、栏目或随报发行的附刊,具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富含文艺色彩。而报刊史上的“新闻文学”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最初的报纸文字中的评论记事部分,到内容写实、形式文艺与新闻相配合的文学作品,再到发表于副刊上文艺性作品,“新闻文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如今,我们把凡是内容或形式适应于报纸及其副刊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都归为新闻文学。①相较于一般的文学,新闻文学对作品新闻性和通俗性的要求明显更高,一方面它要能够迅速、真实、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满足受众获取资讯的需要,另一方面,它还要兼顾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阅读水平,做到通俗易懂。
本文以《成都商报·大周末》为研究对象,对其副刊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大周末》的话题选择、语言风格、报道方式三方面解读当代报纸副刊的新闻文学品格。
一、话题选择:立足市民文化,雅俗共赏
《大周末》在每周周六、周日出刊,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类:生活推荐、家庭琐事、常识科普、历史文化、趣事分享,涉及“名流生活”、“不亦乐乎”、“边走边吃”、“都市情商”、“太太做主”等二十余版块,传递风俗人情,热举街谈巷议,映射世间百态,为市民创建大众生活的“真实域”,在传播大众文化的同时兼顾高雅的艺术品位。
《大周末》副刊选题广泛,内容翔实,呈现出以下特点:以生活服务类报道为主体,增强副刊的便民性、贴近性;以常识科普类报道为补充,夯实副刊的知识性、科学性;以历史文化类报道为升华,提升副刊的文化性、艺术性。三者相互结合,使副刊可读性大幅提高。
其中,生活服务类报道选题轻松而具活力,趣味性强。例如,“该怎么打扮你,我的矮个子男人”向市民介绍了矮个子男人的穿衣策略,话题充满现代感,又不失实用性。“那些让你瞬间崩溃的淘宝评价”抓取淘宝购物中的有趣现象,有助于吸引报纸市场受众中的年轻群体。
而历史文化类报道则是副刊承担传播美的文化、美的艺术责任的具体体现,书法、漫画、艺术品鉴赏、摄影均是《大周末》报道的常见的内容,如“为什么古典油画中的女人大多都肥胖”、“秦门·半醒斋里的水墨师徒”等既弘扬了中西方传统文化,又满足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求知需求。历史文化类报道从整体上提高着报纸的文化品位,是报纸文化性、艺术性的集中体现。
副刊的发展与当地文化传统及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大周末》的话题选择与成都独特的市民文化和城市气质息息相关。从生活方式上看,成都盛行休闲之风;从文化资源上看,成都集古蜀文明、独特的饮食文化、地方戏剧文化等于一体。悠闲缓慢的生活节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是商报对成都人阅读兴趣做出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因而,《大周末》在报道选题上雅俗共赏,既囊括成都人的吃喝玩乐、家长里短,又涉及本地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语言风格:都市化、方言及散文化
相比于报纸“正版”新闻报道语言准确、客观、简约的严肃之感,副刊新闻文学语言表现形式更为灵活自由,可叙事,可评论,亦可抒情,甚至允许能指和所指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与重组,形成符号的狂欢。《大周末》副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网络流行语、方言和散文话的广泛运用。
1、网络流行语:彰显都市化和时尚感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其来源渠道颇为多样化,或取自于文学作品,或取自于流行影视剧,或取自于方言。作为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流行语似乎与主流、严肃、正统的报纸格格不入,但却可以活跃在传统与新兴相补充的报纸副刊上。
《大周末》中,诸如“萝莉、御姐、屌丝、2B青年”等身份识别流行语、“纠结、不明觉厉、累觉不爱”等心理活动流行语,以及“雷、囧、汗、控、给力”等状态描述流行语屡见不鲜。
灵活使用流行语对提升副刊可读性、建立报纸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打破读者对报纸呆板、保守的固有印象,形成愉悦、轻松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树立报纸外向、开放的性格和时尚、现代的观感。毫无疑问,流行语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其所带来的戏谑性、吐槽感也进一步增强着副刊的趣味性。报纸不再是高大上的说教者,而成为与时俱进、平等交流的分享者。
2、方言:重筑身份认同
作为语言分化的结果,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较一般的普通话词语,方言更具有表现力。通过方言,副刊特别是地域性文化副刊能够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其对一方水土的熟悉感、依恋感和自豪感。②《大周末》中四川方言颇为常见,如:“天上掉相因 肯定要抢噻”,“你害儿嗦”,“为什么他们出去耍不带妈妈去啊”,“你晓得阿姨干啥子了不”等。总的来看,诸如“噻”、“嗦”、“嘛”等语气词,“安逸”、“巴适”等形容词,“耍、晓得”等动词蕴含着更多的信息量,在表达词本身意义的同时还体现出主体的神态、情绪、性格等。
适量使用方言有助于营造副刊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语言美感和浓厚的“风土人情味儿”,促进文化传承和艺术审美的实现。同时,它进一步增强了报纸的亲切感,提升受众群体黏性,构筑市民身份认同感。这不仅是对方言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地域审美色彩的重拾。
3、散文化:创建审美定势
随着报刊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副刊上的文学作品体裁越来越多,包括诗歌、杂文、连载作品、报告文学等,散文化写作手法是成都商报副刊的重要特色,通常表现为风趣,夹叙夹议,借物抒情等,《大周末》中的小品文和随笔是其典型代表。
施蛰存认为小品文应“风趣,隽永有味,能表现出名家人格和对文学的意见”。③《大周末》上的小品文数量颇具规模。如“秦门·半醒斋里的水墨师徒”评价了巴蜀传统绘画大师秦天柱的艺术造诣,介绍了其教学方法,配以秦老师授业语及风格迥异的秦门十弟子简介,内容翔实生动,叙中有议,展现名家风彩。
而随笔作为一种散文体裁,主要用以回忆往事,借物抒情。商报副刊中有着大量随笔性的文章。例如, “暖暖的被窝,吸收掉了我的意志力”就“冬季早起”一事发表感想:与其早起失败承受巨大的精神折磨,不如睡个懒觉迎接高效且高兴的一天。文章叙事风格如谈心聊天般亲切,或抒或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却依旧动人心弦,引发共鸣。
这种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创建着受众的审美定势,作品的题材类属能够唤取一系列由过去的阅读经验和教育学习形成的诸多美学规范与结构模式。④当散文化成为受众头脑中既成的、熟谙的规范和模式,它会成为读者期待中的认知参照和审美参照,副刊语言风格新的审美尺度由此而生。
三、报道方式:体验式报道与立体化情感表达
在报道方式上,商报副刊倾向于采用体验式报道,记者以观察者、参与者的视角获取第一手具有实感的材料,增强现场感和读者接受度。在情感表达上,《大周末》常寓庄于谐,庄谐并作,在戏谑中实现观点升华,增强副刊的思想性,并引发读者共鸣。
1、“体验”中实现“贴近”
鉴于副刊文化性、艺术性的特征,适度的体验式报道能够调动各种感性材料和现场静物,更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笔也更为真切动人⑤。
《大周末》的体验式报道集中出现于生活推荐类话题中。如 “嘿,重庆小面50强之一开到成都了”讲的是记者的试吃体验全过程,由于参与者即为采访者,新闻素材丰富且详细,文章细节描述尤为生动。
生活推荐类话题的体验式报道以细节反映真实,让受众虽在事外却若置身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报道的画面感和读者的参与感,增添贴近色彩,增强报道说服力。
2、立体化情感表达:寓庄于谐,庄谐并作
作为文化的“软”栖地,副刊通过描述读者身边之人,身边之事,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映射人情冷暖,世间百态,从对人生和社会的反思中,揭示人生哲理,生发人文情怀。
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大周末》报道的情感表达方式趋于委婉,更加立体化,比较常见的是“寓庄于谐,庄谐并作”,捕捉当代人真实复杂的心态,以戏谑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例如,临近年底,小偷凶猛,“万万没想到啊 笨贼一箩筐”搜罗整理了2013见诸报端的笨贼故事,虽为笑料但凸显社会问题;“只要你家附近有个孩子出息了,以他家为圆心的一片孩子就悲剧了”反映子女教育误区,诙谐背后引人深思。
戏谑的表达方式能够“软”化严肃、深刻、复杂的社会话题,使其更易为读者所接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拓展思想深度,发人深省,触发情感共鸣,这种立体化的情感表达无疑有助于形成更强的传播合力,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成都商报·大周末》的新闻文学品格主要表现为:话题选择上立足平民,兼顾高雅,以满足受众触媒的多重动机;语言风格上,灵活运用流行语、方言和散文话,行文涉笔成趣,增强副刊的文艺性;报道方式上,善用体验式写作和立体化情感表达,与社会大文本相链接,提升副刊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功能和属性的多元化使得大多数副刊正在或已经摆脱文化精英的高姿态,转而聚焦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心,以大众传播属性开辟读者市场。新闻文学通过其特有的方式改善读者阅读体验:它在淡化纯文学作品强烈精英色彩的同时,仍不失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情;在创建大众文本的同时生产精神文化,做到通俗易懂,风趣隽永,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在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副刊新闻文学通过进行地域文化创造,满足市民文化欣赏,实现城市文化建构。□
参考文献
①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华文出版社,2001:31-35
②范湘鸿,《精神寻根与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兴起》[J].《新闻界》,2008(2):67-68
③田建平 主编:《当代报纸副刊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164
④森茂芳等:《美学传播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43
⑤周胜林,《全面、辩证地看待“体验式报道”》[J].《新闻记者》,1998(4)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2级新闻学硕士)
责编:姚少宝
【摘 要】本文以《成都商报·大周末》为研究对象,从话题选择、语言风格和报道方式三方面解读报纸副刊的新闻文学品格。副刊新闻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文化创造,满足文化欣赏,实现文化建构,丰富报纸整体个性,体现地域文化内涵。
【关键词】市民文化 符号狂欢 体验式报道 文化建构
副刊通常为报纸的固定版面、栏目或随报发行的附刊,具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富含文艺色彩。而报刊史上的“新闻文学”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最初的报纸文字中的评论记事部分,到内容写实、形式文艺与新闻相配合的文学作品,再到发表于副刊上文艺性作品,“新闻文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如今,我们把凡是内容或形式适应于报纸及其副刊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都归为新闻文学。①相较于一般的文学,新闻文学对作品新闻性和通俗性的要求明显更高,一方面它要能够迅速、真实、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满足受众获取资讯的需要,另一方面,它还要兼顾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阅读水平,做到通俗易懂。
本文以《成都商报·大周末》为研究对象,对其副刊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大周末》的话题选择、语言风格、报道方式三方面解读当代报纸副刊的新闻文学品格。
一、话题选择:立足市民文化,雅俗共赏
《大周末》在每周周六、周日出刊,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类:生活推荐、家庭琐事、常识科普、历史文化、趣事分享,涉及“名流生活”、“不亦乐乎”、“边走边吃”、“都市情商”、“太太做主”等二十余版块,传递风俗人情,热举街谈巷议,映射世间百态,为市民创建大众生活的“真实域”,在传播大众文化的同时兼顾高雅的艺术品位。
《大周末》副刊选题广泛,内容翔实,呈现出以下特点:以生活服务类报道为主体,增强副刊的便民性、贴近性;以常识科普类报道为补充,夯实副刊的知识性、科学性;以历史文化类报道为升华,提升副刊的文化性、艺术性。三者相互结合,使副刊可读性大幅提高。
其中,生活服务类报道选题轻松而具活力,趣味性强。例如,“该怎么打扮你,我的矮个子男人”向市民介绍了矮个子男人的穿衣策略,话题充满现代感,又不失实用性。“那些让你瞬间崩溃的淘宝评价”抓取淘宝购物中的有趣现象,有助于吸引报纸市场受众中的年轻群体。
而历史文化类报道则是副刊承担传播美的文化、美的艺术责任的具体体现,书法、漫画、艺术品鉴赏、摄影均是《大周末》报道的常见的内容,如“为什么古典油画中的女人大多都肥胖”、“秦门·半醒斋里的水墨师徒”等既弘扬了中西方传统文化,又满足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求知需求。历史文化类报道从整体上提高着报纸的文化品位,是报纸文化性、艺术性的集中体现。
副刊的发展与当地文化传统及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大周末》的话题选择与成都独特的市民文化和城市气质息息相关。从生活方式上看,成都盛行休闲之风;从文化资源上看,成都集古蜀文明、独特的饮食文化、地方戏剧文化等于一体。悠闲缓慢的生活节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是商报对成都人阅读兴趣做出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因而,《大周末》在报道选题上雅俗共赏,既囊括成都人的吃喝玩乐、家长里短,又涉及本地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语言风格:都市化、方言及散文化
相比于报纸“正版”新闻报道语言准确、客观、简约的严肃之感,副刊新闻文学语言表现形式更为灵活自由,可叙事,可评论,亦可抒情,甚至允许能指和所指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与重组,形成符号的狂欢。《大周末》副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网络流行语、方言和散文话的广泛运用。
1、网络流行语:彰显都市化和时尚感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其来源渠道颇为多样化,或取自于文学作品,或取自于流行影视剧,或取自于方言。作为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流行语似乎与主流、严肃、正统的报纸格格不入,但却可以活跃在传统与新兴相补充的报纸副刊上。
《大周末》中,诸如“萝莉、御姐、屌丝、2B青年”等身份识别流行语、“纠结、不明觉厉、累觉不爱”等心理活动流行语,以及“雷、囧、汗、控、给力”等状态描述流行语屡见不鲜。
灵活使用流行语对提升副刊可读性、建立报纸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打破读者对报纸呆板、保守的固有印象,形成愉悦、轻松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树立报纸外向、开放的性格和时尚、现代的观感。毫无疑问,流行语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其所带来的戏谑性、吐槽感也进一步增强着副刊的趣味性。报纸不再是高大上的说教者,而成为与时俱进、平等交流的分享者。
2、方言:重筑身份认同
作为语言分化的结果,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较一般的普通话词语,方言更具有表现力。通过方言,副刊特别是地域性文化副刊能够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其对一方水土的熟悉感、依恋感和自豪感。②《大周末》中四川方言颇为常见,如:“天上掉相因 肯定要抢噻”,“你害儿嗦”,“为什么他们出去耍不带妈妈去啊”,“你晓得阿姨干啥子了不”等。总的来看,诸如“噻”、“嗦”、“嘛”等语气词,“安逸”、“巴适”等形容词,“耍、晓得”等动词蕴含着更多的信息量,在表达词本身意义的同时还体现出主体的神态、情绪、性格等。
适量使用方言有助于营造副刊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语言美感和浓厚的“风土人情味儿”,促进文化传承和艺术审美的实现。同时,它进一步增强了报纸的亲切感,提升受众群体黏性,构筑市民身份认同感。这不仅是对方言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地域审美色彩的重拾。
3、散文化:创建审美定势
随着报刊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副刊上的文学作品体裁越来越多,包括诗歌、杂文、连载作品、报告文学等,散文化写作手法是成都商报副刊的重要特色,通常表现为风趣,夹叙夹议,借物抒情等,《大周末》中的小品文和随笔是其典型代表。
施蛰存认为小品文应“风趣,隽永有味,能表现出名家人格和对文学的意见”。③《大周末》上的小品文数量颇具规模。如“秦门·半醒斋里的水墨师徒”评价了巴蜀传统绘画大师秦天柱的艺术造诣,介绍了其教学方法,配以秦老师授业语及风格迥异的秦门十弟子简介,内容翔实生动,叙中有议,展现名家风彩。
而随笔作为一种散文体裁,主要用以回忆往事,借物抒情。商报副刊中有着大量随笔性的文章。例如, “暖暖的被窝,吸收掉了我的意志力”就“冬季早起”一事发表感想:与其早起失败承受巨大的精神折磨,不如睡个懒觉迎接高效且高兴的一天。文章叙事风格如谈心聊天般亲切,或抒或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却依旧动人心弦,引发共鸣。
这种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创建着受众的审美定势,作品的题材类属能够唤取一系列由过去的阅读经验和教育学习形成的诸多美学规范与结构模式。④当散文化成为受众头脑中既成的、熟谙的规范和模式,它会成为读者期待中的认知参照和审美参照,副刊语言风格新的审美尺度由此而生。
三、报道方式:体验式报道与立体化情感表达
在报道方式上,商报副刊倾向于采用体验式报道,记者以观察者、参与者的视角获取第一手具有实感的材料,增强现场感和读者接受度。在情感表达上,《大周末》常寓庄于谐,庄谐并作,在戏谑中实现观点升华,增强副刊的思想性,并引发读者共鸣。
1、“体验”中实现“贴近”
鉴于副刊文化性、艺术性的特征,适度的体验式报道能够调动各种感性材料和现场静物,更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文笔也更为真切动人⑤。
《大周末》的体验式报道集中出现于生活推荐类话题中。如 “嘿,重庆小面50强之一开到成都了”讲的是记者的试吃体验全过程,由于参与者即为采访者,新闻素材丰富且详细,文章细节描述尤为生动。
生活推荐类话题的体验式报道以细节反映真实,让受众虽在事外却若置身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报道的画面感和读者的参与感,增添贴近色彩,增强报道说服力。
2、立体化情感表达:寓庄于谐,庄谐并作
作为文化的“软”栖地,副刊通过描述读者身边之人,身边之事,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映射人情冷暖,世间百态,从对人生和社会的反思中,揭示人生哲理,生发人文情怀。
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大周末》报道的情感表达方式趋于委婉,更加立体化,比较常见的是“寓庄于谐,庄谐并作”,捕捉当代人真实复杂的心态,以戏谑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例如,临近年底,小偷凶猛,“万万没想到啊 笨贼一箩筐”搜罗整理了2013见诸报端的笨贼故事,虽为笑料但凸显社会问题;“只要你家附近有个孩子出息了,以他家为圆心的一片孩子就悲剧了”反映子女教育误区,诙谐背后引人深思。
戏谑的表达方式能够“软”化严肃、深刻、复杂的社会话题,使其更易为读者所接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拓展思想深度,发人深省,触发情感共鸣,这种立体化的情感表达无疑有助于形成更强的传播合力,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成都商报·大周末》的新闻文学品格主要表现为:话题选择上立足平民,兼顾高雅,以满足受众触媒的多重动机;语言风格上,灵活运用流行语、方言和散文话,行文涉笔成趣,增强副刊的文艺性;报道方式上,善用体验式写作和立体化情感表达,与社会大文本相链接,提升副刊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功能和属性的多元化使得大多数副刊正在或已经摆脱文化精英的高姿态,转而聚焦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心,以大众传播属性开辟读者市场。新闻文学通过其特有的方式改善读者阅读体验:它在淡化纯文学作品强烈精英色彩的同时,仍不失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情;在创建大众文本的同时生产精神文化,做到通俗易懂,风趣隽永,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在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副刊新闻文学通过进行地域文化创造,满足市民文化欣赏,实现城市文化建构。□
参考文献
①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华文出版社,2001:31-35
②范湘鸿,《精神寻根与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兴起》[J].《新闻界》,2008(2):67-68
③田建平 主编:《当代报纸副刊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164
④森茂芳等:《美学传播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43
⑤周胜林,《全面、辩证地看待“体验式报道”》[J].《新闻记者》,1998(4)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2级新闻学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