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理念的新视阈

解保军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这是我们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不同的维度加深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认识。基于此,本文考辨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学理脉络,探讨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学术渊源关系,阐发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需要理论;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18)04-0091-06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理论创新的累累硕果正是对这一理论品质的生动诠释。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方面,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给人深刻启迪。例如,在“人的需要理论”方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新理念,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和新需要的内容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把握,并在理论的层面上回应了人民群众需要新的变化。这样,在“人的需要理论”方面,一幅新的研究蓝图呈现在人们面前,极大拓展了“人的需要理论”的研究视阈,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一、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考辨
党的十九大报告理论创新成果颇丰,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新理念就非常引人注目。明确理念是理解理念的重要环节,要真正把握新理念的实质,就必须把新理念还原到特定的话语体系之中,找到它内嵌其中的学术背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强调了人的需要的新变化,“生态环境需要”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样,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普通大众。人民群众既是优美生态环境的创造者,也是优美生态环境的享用者。“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要,是人民群众期盼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选择。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要从量和质两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从量上讲,“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多方面的、整体性的和长期的,满足该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如蓝天、净水、绿地、安全食品和优美的人居环境等。从质上讲,这种生态环境必须是优美的、宁静的、和谐的、宜人的,人们可以诗意般的栖居其中,徜徉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再次,理解“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要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思想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思想。曾几何时,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长期执人类发展理念之牛耳,但随着“环境公害”灾难的降临,《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只有一个地球》等绿色经典著作似投出的利剑,直击西方现代化的“软肋”,人们普遍质疑并尖锐批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现代化的最新理解,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现代化理解范式,有针对性的擘画出非西方的现代化新路。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就是中国新型现代化理论的特色所在。西方现代化无疑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和发展,同时也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與“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应当具有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能力与担当,这样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迥异,前者是绿色现代化,后者是黑色现代化。最后,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美好生活需要”与“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分不开的,优美生态环境的确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人们的生存都将受到威胁,更遑论美好生活需要了。因此,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应当有生态环境的维度,对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应当从物质、精神层面提升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层面。报告中还提到,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日益增长的”,这意味着该需要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暂时的、零星的。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生态环境,就像提供物质和精神财富一样,是一项长期和持续的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是抽象停滞的,而是具体变化的,呈现出一种动态发展的样态。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化的阶段用“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加以概括,在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多表现在政治方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翻不合理的旧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扬眉吐气是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大需要。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现,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需要得到极大满足。在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重新恢复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需要观和利益观,将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满足上升为执政党的最高原则和执政理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什么成为了当时中国的“好声音”,是因为当时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多地表现在经济方面,“离开这个主要的内容,政治就变成了口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1](P150)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中国稳居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为满足人民经济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今天,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有了新的变化、新的追求,人们从求温饱转向了求环保,从求生存转向了求生态。这表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和精神的层面提升到生态环境的层面,赞赏环境、追求绿色、保护生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需要、新期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们党及时关注并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这表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有着清醒认识,深知优美生态环境在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时的重要作用,把“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视为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同样重要的,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在人民群众需要理论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执政为民的生态表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的需要理论”的新发展。
三、满足人的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十九大提出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是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寻其“源”,知其“流”。
关于“人的需要”问题,马克思有着丰富的论述。人的需要以及需要的满足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历史”是现实的人的历史,是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不断得到满足的历史,而这里的“唯物”显然包含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在内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优美生态环境也包含其中。所以,马克思是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来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67)“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P76)马克思还认识到,在实践中“已经得到的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P32)这说明,人们的需要是变化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基本需要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人们“新的需要”的产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状况,需要的层次将提升,需要的内容将扩大。在当今中国,人民群众在获得了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一定会产生“新的需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更基本、更真切的需要,它为人民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供给和满足奠定了自然前提和生态基础。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们的需要是他们的本质,人是一种需要的存在物。正常的需要是维持现实的人的生存的合理诉求。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曾经批判过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那就是旧唯物主义关注的人是抽象的人、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这样的哲学忽视了人的需要,进而导致对人的忽视,成为了“目中无人”的哲学,这样的哲学只能是僵化的、机械的而缺乏人性的光辉。
在马克思看来,“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4](P514)这表明,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相同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的本能、本性,是人的类本质的展现。马克思还认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5](P130)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专门论述了人的需要、生产与动物的需要、生产之间的区别。“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產整个自然界。”[6](P96-97)可见,动物的本能、机能决定其需要只能是“直接的肉体需要”,而人的需要远远超越了生理本能需要的范围和层次。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人的生产就应当是“全面的”“真正的生产”,人应当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这种属人的生产一定包含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再生产,一定是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全面的真正的生产。
现实的人就有具体而真实的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党及时关注到人民群众具体真实需要的扩展和变化,强调“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表明,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上的生动体现。
第二,人的需要不是抽象、僵化的,而是具体、变化的,呈现出一种辩证发展,不断上升的趋势。“人的需要上升递进规律”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中,也是和谐、幸福、美好生活的应然状态。
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现实,就是人的本质。人性的丰富性就表现为需要的丰富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什么程度,他的需要就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需要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需要的层次和内容的提升和满足方式的变迁可以视为社会历史进步的标杆和尺度。人的需要是多维而复杂的。从需要内容上看包括三个方面,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从需要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大体上可以呈现出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不同的层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理论”也在与时俱进。因循着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现代西方出现了马斯洛和赫勒等人的需要理论,这些成果的出现无疑深化和拓展了“人的需要理论”的研究。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社会进步的阶段不同和研究主题的差异,已有的“人的需要理论”主要还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展开的,还没有提及“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问题,更没有详细阐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人的需要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我们党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的需要上升递进规律”,及时提出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个新理念,第一次在人的需要理论中增加了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容,这无疑是丰富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对人民群众期盼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社会诉求的理论回应。
第三,满足人的需要是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最终价值尺度,也是推动实践和认识活动持续发展的利益动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视为人们为自身的利益需要进行的创造价值的活动。
在谈到认识活动时,马克思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其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7](P393)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每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想”就是一种需要,一种求知的需要。可见,人类认识的发展与人的需要密不可分。
在谈到实践活动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价值尺度,就是人的需要的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特定内容的实践目标。列宁说:“人为了自己的需要,通过实践和外部自然界发生关系,人通过自然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8](P348)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加了一个重要的边注:“人体。需要和劳动”。在这里,人体的存在是前提和基础,人的需要是人体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劳动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强调了需要与劳动的辩证关系,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与方式,劳动创造了人的需要,也为满足人的需要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的需要反过来又提升了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推动着实践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旨趣为我们理解和掌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理解框架。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把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视为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同等重要的需要。我们要认识到,人的需要是现实的、动态的,原来的需要满足之后,新的需要一定会产生。所以,执政党不能仅仅陶醉于过去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满足了人民群众哪些需要,而应当时刻关注人民群众需要的新变化,敏锐地洞察并及时反映这种新变化。在理论上,加深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认识,探讨“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含义和特征,它的构成以及在人的需要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生态环境认识的新成果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实践。在实践上,加大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优美生态环境不是自然天成的,也是等不来的,而应当重在建设。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8](P229)只有把生态环境建设成宁静、和谐、美丽的状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才有前提和保障。
四、“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新理念的创新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以及马斯洛等西方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还没有明确提出“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概念,没有把人的需要延伸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范围,没有凸显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人的需要和人自由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敏锐认识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必然会有新的变化,增添新的内容。所以,我们党及时从理论上回应了人民群众需要的新样态和新变化,第一次提出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个新理念,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超越了以马斯洛为代表的当代西方的“人的需要理论”。同时,“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提出拓展了“人的需要理论”研究的新视阈,增添了人学研究的新内容。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的提出正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善于聆听时代声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意味着人民群众需要的新样态的产生,需要的新领域的扩展,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
面对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我们党已经看到,“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当下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土壤污染、水质污染、雾霾袭人、食品污染、垃圾围城等等生态短板效应的影响,使得“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了人民的新需要,时代的新呼唤。
人民有所呼,党和政府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P82)。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正是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生态期盼和环境追求,努力阐发“人的需要理论”中的生态意蕴,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视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美好生活需要”的范围拓展延伸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层面,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使“美好生活需要”范畴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
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是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新的需要理念,超越了当代西方的“人的需要理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个新理念、新观点,把“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开辟了人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研究的生态维度,把人的需要从政治、经济、精神、文化、心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层面延展拓进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层面。这样,围绕着什么是“优美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包含着什么内容,怎样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就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方面的研究将弥补传统需要理论存在着的特定的生态学阈限,把生态环境需要嵌入到“人的需要理论”当中,唤起“人的需要理论”中的生态环境因素,把人的需要同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整合结合起来。美丽中国、美好家园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和最大利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8]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相关文章!
  • 坚持文化自信 推动“三线”发力

    摘 要:峨眉文化旅游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规模不够大、效益不够高、发展不平衡。因此,我们要走好精品高端路线,增强前沿引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关于我中国中长期对外战略的几

    胡宗山<br />
    【摘要】面向本世纪中叶,中国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全球超级强国为总体目标,制定“三步走”的中长期对外战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