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历史理解的一个视角

关键词 文化传统,历史理解,德国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63-06
2016年9月重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部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①这就需要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形成对世界各国文明的“理解与尊重”的态度,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共同积淀而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民族“获得性的,积累起来的遗传”。笔者以德国文化传统为例,从文化传统视角谈谈对中学历史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解。
美国学者戈登·A. 克雷格曾经说:“对德意志这个国家来一个概括,人人都感到很难,大概是因为德意志人总是不像其他各族人民那样服从逻辑法则。”②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也承认:“德国人确实是难以断定的民族。”虽然德意志民族不可捉摸,不可预测,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其文化传统的内在性、彻底性、秩序性、矛盾性等基本特征中加以审视。
1.内在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条件不仅养育一方人,更深刻地影响了“一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趋向等文化传统。从自然地理看,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北、中、南部分别为平原、丘陵地带、阿尔卑斯山脉,这种条块分割的地形助长了封建割据和邦联政治的倾向。更为不利的地理条件是整个德意志基本上没有天然的边界,东、西、北各个方向都是开放的,南面为阿尔卑斯山脉,但也无法阻挡恺撒们扩张的步伐,自然界线未能构成政治界线。从人文地理看,德意志处于拉丁民族群、斯拉夫民族群、日耳曼民族群三大民族集团的中间位置,宗教上德意志则处在基督教三大支系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中间地带,各种宗教势力势同水火。
从地缘政治看,中间地带的德国处于强敌环伺、易攻难守的不利境地。西部的法国、东部的俄罗斯、北面的瑞典曾经是军事强国,给德国施加过巨大的压力。历史上欧洲列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都想方设法让德国成为“软心”,地理上的开放性和“中部位置”的后果是德意志地位长期处于欧洲战争的战乱中,民族国家迟迟没有统一。这一切使得历史上的德国在现实中没有退路可走,只好被迫转向内心,形成了“内在性”的民族文化传统。内在性让德国人在行动上成为一个“迟到”的民族:民族认同感迟迟未形成,民族国家迟迟未统一,频繁的战争、“被包围”的感觉带来不安全感和恐惧意识等负面情感,形成了“德国人的恐惧”。为了寻求安全与庇护,德国人只能求助于一切给他们带来安全的强权人物以及他们的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形成了崇拜权威的“顺民意识”。从正面的角度看,中间位置使德国成为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与桥梁,虽然屡遭战争袭扰、政治角逐、宗教纷争,但仍展现了德意志民族旺盛的创造力。“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使德国思想发达而深邃,哲学家群星璀璨,音乐家争奇斗艳,为人类创造了最具内在性的文化高峰。
2.彻底性
彻底性與深刻性、纯粹性、本质性、绝对性等概念异曲同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德国式”文化传统。这一特征通常指德国人在一些本来不必那么较真的事情上过度拘泥,追求完美,也指坚持贯彻某些原则,当这个概念与沉思关联起来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对“根本意义”的追寻。19世纪德国思想家艾辛多夫说过:“德意志民族是欧洲各民族中最彻底、最有内涵、最沉思的民族。”①18世纪作为“北方的魔法师”的哈曼成为德国深刻思想的代表人物,而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几乎成为德国深刻思想的注册商标。而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的哲学,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存在”的探究,转而向“存在的本原”“起源”迈进成为德国思想“深谷”的代名词。作为德国文学的代表,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人物形象,终其一生,是一个致力于追求深刻的本质的典型德国人。歌德诗作《遗嘱》以“本质不会消灭,永恒将一如既往”的句子开头,更显示出本质的典型的德国神韵。
德国人不仅思想文化上追求纯粹性、深刻性、彻底性,而且经年累月之后对民族性格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沉思的德国人”“最好的士兵,最糟糕的情人”,都折射出德意志民族思辨、理性、深刻、严谨、严肃的性格。日常生活中,德国人事无巨细,严谨认真,烧饭做菜时都要根据程序进行,甚至煮一个鸡蛋也要上好闹钟。德国人对“清洁”不仅局限在物质层面,更带上精神上的意蕴,可以转义为“洁净”“纯洁”“纯粹”的意思。比如500年前德国人对啤酒的精纯追求而颁布了苛刻的《精纯戒律》,规定只能用大麦(麦芽汁)、水及啤酒花生产啤酒,德国啤酒成为所谓纯正的代名词。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极端是,纳粹时期把反犹情绪发展成为了对犹太人有计划的种族灭绝,酿成了600万犹太人被屠杀的惨祸。
3.秩序性
“神圣的秩序,泽被苍生的女神;自由、轻松而欢快地联系着相同,她创建了城市,她从风景中来……那是对故国的情怀!”席勒的这首《钟之歌》对“秩序”以“女神”般的信仰,在其他民族文化中是难以想象的。诗中的“秩序”指的是一切有意思的规则的集合。在德国人的日常语用中,“秩序”则表示严格的遵守事先约定的顺序、规律和规则。德国人在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场合也对秩序有着非同寻常的渴求,甚至只是为了遵守秩序而遵守秩序。纳粹德国时期更是将“秩序性”发展至极端,那为什么正好在这一发展期上出现了问题呢?
德国早期的历史可以说是开端良好,但发展迟滞。962年奥托一世由教皇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1438年改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与英德较早形成民族国家相比,德国历史的发展却隐患重重:一是封建割据,邦国分治。到18世纪末德国曾被分裂为300多个小邦国,“小邦国的数量超过了一年中的天数”,帝国有名无实。二是皇权与教权纷争不断,并最终沦为“教皇的奶牛”。三是宗教改革引发的宗派分裂。北部以新教为主,南部以天主教为主,助长了邦国势力扩张。三十年战争使帝国再受重创,成为一块“打满补丁的地毯”。长期的动荡、战争使德国民族心理产生了缺少安全稳定的、可信赖的生活规则和国家秩序的阴影,这样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比席勒所说的“神圣的秩序”更重要的了。从组织个体角度看,德国人天生的职责观念、崇拜权威、服从意识的品格就是秩序性的一个侧面。
4.矛盾性
历史上德国人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也成为受别人奴役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德意志”这个概念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意味着敏锐细腻、令人信任、尊崇上帝,但另一方面,这个概念又意味着残暴、毫无原则以及奴役他人。而这两种特点不但会在同时代出现,而且也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德国人充满矛盾的特征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德国地处欧洲“中间位置”,既不属于西欧国家,也不属于东欧国家,而是出于西方与东方之间的中欧国家,东西欧的分界线在德国中部穿过。这种“中间位置”的身份,使德国“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军队不停地在这一平原来来回回地拉锯,这破坏正常政治秩序的建立和制度化”。①也使其容易受到欧洲各种文化思潮尤其是西方式现代化思潮与东方式的现代化思潮的干扰,产生了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矛盾心理。德国人充满矛盾的性格深深根植于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之中。一方面,德意志南部、西部被罗马人征服过,在文明上接受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理性主义源、实用精神就源自古希腊、罗马。罗马人一直视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人在文明上低人一等,而日耳曼人也目睹了这些文明的伟大与绚丽,产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德意志北部地区的日耳曼人保持了野蛮和原始的精神:北欧民族的神话和传说中武士神族和农人神族的精神。北欧地区气候严寒,造就了日耳曼人冷静的头脑、坚忍的性格,体现为一种奋斗的、敬业的、服从的、彻底的、追求荣誉、崇拜权力与英雄的精神。
对于德国文化传统,我们可以从一些显性的文化符号加以理解,森林崇拜、勃兰登堡门、啤酒、音乐等具有典型的德国文化传统的特征。
1.森林崇拜
森林对于德国文化、德国人的意义之大,大概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望其项背。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德曼特认为:“森林和树木对于德国人而言,是他们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乡土的眷恋、他们的内心幸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可以与之相比。”②早在德国还远未建立的时代,森林就与日耳曼人结下不解之缘。公元9年日耳曼人在条顿堡森林打败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罗马军团,日耳曼的大莽林功不可没。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大流动,生活的流离失所带来精神上的“无根化”,德国人恋家的根性受到致命的冲击,故乡的丧失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森林被诗人描绘成一个远离尘世的喧嚣、远离世俗的功利、没有危险的世外桃源,对渴望在组织团队里生活的德国人来说,森林替代故乡成为流浪着的人们灵魂的庇护所。也正是由于“德意志森林”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所以在德国文化中,森林崇拜已经超出政治、等级、阶级、社会阶层的界限,甚至在现代德国,森林崇拜仍旧是跨越各种政治分歧和社会界限的全民诉求。无论左派还是右派,上层还是下层,都对森林顶礼膜拜。绿党的崛起也借着环保的潮流反映出德国人的森林情结。正是由于森林已经成为德国文化的重要載体,德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承载了太多的德国文化的内涵,所以德国森林在环境污染中枯死的现象,对于德国人来并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是关系到德意志民族心灵世界的完整性的大问题。
2.勃兰登堡门
有人说,了解德国应该从柏林开始;了解柏林应该从勃兰登堡门开始,勃兰登堡门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可见一斑。勃兰登堡门曾经是德意志国家主义、军国主义的见证。1735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修筑了柏林城,由于西门坐西朝东,通向国王家族的发祥地勃兰登堡而得名。1788年腓特烈·威廉二世统一了德意志帝国,下令重建此门。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为此门顶端设计了一套青铜装饰雕像:四匹飞驰的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战车上站着一位背插双翅的女神,她一手执杖一手提髻,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鹜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由此被命名为“和平之门”,战车上的女神被称为“和平女神”。1814年打败拿破仑后,普鲁士重新把被法国掠去的女神及驷马战车安放在此门顶上,并雕刻了一枚象征普鲁士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铁十字架,镶在女神的月桂花环中,“和平女神改称为“胜利女神”,逐渐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勃兰登堡门遭到严重损坏,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亦被盟军炸毁。1945年5月苏联红军正是穿过此门攻克国会大厦,宣告了第三帝国的灭亡。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围绕西柏林修筑了一道围墙。由于勃兰登堡门处在东、西柏林的交界点上,柏林墙便在勃兰登堡门后划了一道弧形并向左右两边延伸将整个柏林隔成两半,成了德国分裂的标记。198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根据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达成的协议重新开放勃兰登堡门。由于勃兰登堡门的特殊地位,德国人也通过不同方式来表达对它的钟爱。德国铸造的欧元硬币10欧分、20欧分和50欧分,用的是勃兰登堡门的背景图案。2006年德国世界杯夺冠后的庆功宴再次选择了勃兰登堡门,因为没有任何别的地方,更能让人想起德国。
3.啤酒
就像瓷器使人联想到中国,樱花使人想到日本,牛仔使人想到美国一样,啤酒让人想到的是德国。德国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德国人酷爱喝啤酒,因此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啤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和各式酿制方法,还有专属的节庆和舞蹈。北欧以前的传统由女性酿造啤酒,她们酿造出的酒被视为“不死之水”。这种习俗也流传到了德国北部,年轻女人出嫁时会带着不同的酿造嚣具到夫家。由于德国地处北欧,气候严寒,啤酒不仅可以御寒,还跟洋葱一样被当成药物,用来医治坏血病,加上严寒不能种植葡萄,啤酒便成了德国的饮料之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喝啤酒是德国人最爱的休闲活动。仅人口100万的慕尼黑就有3000多个每天都座无虚席的啤酒馆。德国各地几乎都有“啤酒公园”,只要太阳一露脸,人们就蜂拥至啤酒公园,尽情享受一下大自然。慕尼黑十月啤酒节闻名世界,开怀畅饮的同时,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并举行赛马、射击、杂耍等游艺活动。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4.音乐
德国以音乐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乡。德意志民族是一个酷爱音乐且极具音乐天赋的民族,它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无与伦比,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像德国一样造就了如此之多的音乐名家。巴赫和亨德尔是德国17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被称为维也纳最杰出的古典音乐大师;作为德国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与舒曼则是19世纪德国浪漫派音乐的杰出代表;19世纪下半叶决定德国乃至欧洲音乐发展道路的中心人物是瓦格纳;此外还有勃拉姆斯、勋伯格、米德米特等音乐名家。德国至今有许多艺术节或音乐团体就是为纪念这些艺术大师而专设的。如波恩国际贝多芬节、拜罗伊特瓦格纳文化节、献身巴赫音乐的盖兴教堂唱诗班和国际巴赫协会及不定期举行的巴赫文化节等。德国人非常重视对下一代的音乐素质的培养,儿童从小就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音乐熏陶。德国每年售出的本国和国际上生产的唱片、磁带和激光唱片就达2.4亿张。目前德国有1000多座公立音乐学校,4万多个合唱团。每年举办全国性青年演奏会、波恩德国音乐赛等比赛活动,还有厄申根音乐周、达姆施塔特国际新音乐假日班、汉诺威新音乐周及维滕新室内音乐之周等音乐活动。这一系列群众性的音乐活动、音乐比赛和它所提供的奖金,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现代音乐的发展和新一代音乐人才的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实践中,人们常常对德国史诸如为什么德国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统一、为什么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等问题感到疑惑不解。倘若借助文化传统这双“慧眼”,则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问题一:为什么说马丁·路德是“塑造德国性格的第一人”?
路德在塑造近代德国的国民性格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个伟大而古怪的天才人物,这个野蛮的反犹主义者和痛恨罗马的人,这个暴烈的性格中既有日耳曼人的最优秀品质又有日耳曼人的许多最恶劣品质的人……对德国人生活的影响,无论从好的或坏的方面来说,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①第一,“因信称义”锻造了德国人高度发达的思维品质。“路德所倡导的宗教改革虽然没使德国人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却使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因此可以说,没有马丁·路德就没有近代德国文化。”②路德翻译《圣经》为统一的德语奠定了基础,使新生的德国文化模式有了语言的载体,使文化的独立发展具有现实可能性,为德国政治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两个世界”和“三种秩序”的理论塑造了德国人国家至上、服从权威、崇拜英雄、顺民心态的性格。根据路德的“两个世界”的理论,在心灵世界里争取绝对的自由,在世俗世界里服从权威,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一个显著特性。路德的“三种秩序”论为怎样恭顺地服从政府、教会、家庭三种权威提供了方法论。德国人的“权威情结”是德国国民性的根本特征之一。第三,路德的天职观塑造了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追求精致等德国人的工作观。路德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人们从事其职业的意义也不在于这件事本身,而在于通过自己的职业显示他对上帝的遵从和对邻人的关爱。
问题二:为什么德国被称为“思想家的国度”?
德国以其在哲学、自然科学上非凡的成就,在世界舞台上流光溢彩。德国是一个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哲学家的国度:康德、黑格尔、谢林、费希特、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等,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群星璀璨:开普勒、莱布尼茨、伦琴、普朗克、爱因斯坦等。据统计从诺贝尔奖设立到1940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前四名的国家依次是: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人在哲学、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绝非偶然,它是德意志文化传统蕴含的注重理性、善于思辨的产物。“中间地带”的地理位置使德国没有退路,唯一的退路是回到自己的内心。正如海涅在诗中写的:“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天空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③德国人重视教育、鼓励创新的文化传统为培养思想深刻、思维发达的人才创造了条件,这个民族将地理上的不幸和历史的灾难转化为思想内在性的动力,让内心的思想之树尽可能地向上生长,直到有一天,树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问题三:为什么德国会出现希特勒和纳粹主义?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多数人从凡尔赛和约的宰割、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和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的倾向、纳粹党蛊惑宣传等方面解释,这些分析无疑是中肯的,但是忽视了德国文化传统对民众的影响,总有“踩在空中”的感觉。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理性主义在文学、哲学、音乐等领域造就辉煌成就的同时,非理性主义思潮也一直相伴相生,涌现出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圣坛上的“疯子”,宣扬意志、欲望、直觉和盲目力量。黑格尔宣扬国家至上论,认为普鲁士是体现“绝对精神的最好国家”。叔本华的哲学显现出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尼采在其基础上倡导权利意志、“领袖原则”和超人哲学,成为纳粹主义的理论依据之一。必须指出的是,希特勒和纳粹党是通过议会选举的方式上台的,并不是由任意一个路人决定,而是整个民族都陷入集体的颠狂与迷失。据统计,1933年魏玛共和国第八次议会选举,希特勒的纳粹党共获得43.9%的支持率,到了1936年慕尼黑奥运会之后,就有2/3的德国人站到了希特勒一边。①德意志民族既追求精神自由又服从权威、既自卑又幻想崇高的矛盾性格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形成领袖崇拜、种族优越、国家至上的自我防御心理。
问题四:为什么二战后联邦德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被认为是“一个社会混乱、前途未卜的国家”。然而,仅仅从1948年到1952年联邦德国的工业生产就增长了110%。此后其经济始终保持高速而又相对稳定的增长,被称为“经济奇迹”。人们在探讨其原因时,从原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政治上进行民主化改革、经济上实行社会市场经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等方面分析,这是很有见地的,如果加上文化传统方面原因的分析,就会更全面地理解其原因。历史表明,以理性见长的民族是与对科学技术的贡献成正比的,德意志民族擅长思辨、分析、抽象、遇事爱刨根问底、遵循逻辑规则的品质,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大优势,而科技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更是毋庸置疑。德國有着重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传统,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公共道德和社会精神。普鲁士以“严守时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廉洁奉公”的作风闻名于世,因而成为不仅是德意志土地上,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优工作效率的管理机器”。②在注重理性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科技、教育、管理的优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也是推动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的深层文化因素。此外,马丁·路德的“两个世界理论”“天职观”塑造了宗教意义上的敬业精神。这种宗教性工作观所产生的强大自律与中世纪业已存在的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工作观二者结合,从而形成德意志人的勤奋敬业、认真严谨、忠于职守、追求高效的工作品质,培养出大量的“工作狂”,使许多人视工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这种工作观逐渐渗入德国文化,积淀在德国文化之中,构成德意志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
【作者简介】江松贵,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松阳一中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及高考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课堂教学中服务与被服务之角色

    关键词 教师,学生,角色转换,罗马法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52-05提倡素质教育已久,但纵观高中历

  • 以《顺乎世界之潮流》为例谈“历

    关键词 历史理解,近代思想解放,线索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46-06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从

  • 从四大发明看中国古代科技

    关键词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发明权,名称,传播效果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40-06【设计思路】三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