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
古兰丹·乌斯曼
引言
声乐作品本身就是感觉与思维的结合,从心理学上看,感觉是客体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反映,人与动物皆有,而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在思考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观。换句话说,感觉是人最直观的第一反映,而不同的感觉与经历、思维、认知结构等有关;思维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认识进行加工,思维与逻辑习惯、知识结构等相关。所以,演唱者运用感觉与思维正确理解和把握作用,从而把作品中的情感演绎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力。演唱者既是架起作品与观众情感之间的桥梁,也是通过自己感觉与思维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自身的情感表达给予听众视听享受与情绪宣泄。一、感觉与思维对声乐演唱活动的影响
演唱者通过感觉感受作品的情感与意境,从而提高音乐作品的感染力,让听众投入演唱的情感之中。另一方面,演唱者通过思维分析作品中的内容表达与逻辑演绎,从而唤起观众更大的共鸣。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感觉与思维对演唱者有一定的指引作用,给予听众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正是优秀声乐作品能够被人们喜欢的原因,让听众感受到作品的魅力,触及灵魂深处。值得一提的是,演唱者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感觉感受到相应的意境,同时融入自己思考后去表达情感,从而提升作品的感染力。那么不同的演唱者由于自身的感受与理解不同,表达的也是不同的情感,而真正要演绎出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感情,就需要演唱者对作品的创作背景、理念以及情绪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自身也具有对作品中美的感知能力,这样才能在演唱中更加完美地将歌曲中的含义带给观众,利用感觉与思维和声乐作品进行交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向观众传达作品中的情感。
在声乐演唱中,表演者自身的感觉非常重要,在伴奏、观众等氛围的作用下,把自己投身于作品中,抓住作品中表达的感觉,这是演绎的基础。在此,把自己的思维和演唱技巧加入到演唱中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而对于不同的人之间有着不同的认知,即使是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也是正常的,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个体在面对同一声乐作品时能产生共鸣,是因为情感是相通的。尽管听众的经历、知识、职位、环境等各有不同,但是在面对情绪中的大悲大喜时却是相通的。也就是说感觉既是思维的基础,同时也是越过思维之后的又一重境界。演唱者在学习时认真体验歌曲所带来的感觉,提升对歌曲认知度,然后在演唱中,演唱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将所表演的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二、聲乐表演中感觉与思维之间的联系
感觉和思维在演唱中都会影响到演唱效果,而且作为第一阶段的感觉在演唱中伴随始终。在演唱中各种作用与情感互动的情况下,演唱者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并且用自己方式演绎出来给予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与享受,这就实现了思维到第二阶段感觉的跨越。
具体说来,第一阶段的感觉是演唱者对作品的直观感悟,而思维所表达的是整个表演中所追寻歌曲本质的规律,并引导演唱者更好地去进行演唱,第二阶段的感觉是结合了自己的理解之后与作品情感共通之后的感觉。演唱者首先从第一阶段感觉出发,对歌曲有一定认知和理解之后,通过思维对歌唱的引导,最后完全投入到演唱之中到达第二阶段的感觉。无论哪一阶段,感觉和思维之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在演唱中,感觉和思维会直接影响到演唱效果的好坏。真正把作品演绎好而且与观众保持共鸣。则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歌曲表现出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完美的演唱表演,最后带领观众完成音乐艺术感受。三、声乐演唱中如何运用感觉与思维
演唱者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培养对音乐的感觉,也就是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除此之外,还需要时刻关注生活、情感,保持自己对情感的敏感性,从而感受到最细腻的感情。看似感觉是一刹那的感受,没有依据可循,事实上它是演唱者全部的感受,没有大量的音乐训练、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是很难找到对音乐的感觉的,所以说,声乐演唱中的感觉是通过培养得到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作品,通过自己的音乐技巧表达作品。也就是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都需要演唱者的学习与训练以及自己的感知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素养等,既关注情感的内部世界,也关注自己生活的外部世界,并且将两者联系起来,再通过对作品的感受表达出来,将演唱技巧和感觉思维融合到一起,去达到完美的效果,要提高声乐演唱艺术,除了声乐技巧外,还需要运用歌唱者感觉和思维获得支持。四、小结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感觉与思维相辅相成,通过演唱者自己对作品的感觉,同时借助音乐专业的思维感知作品的情感与意境,然后用自己的演绎把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进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给予观众感觉。第一阶段的感觉是对歌曲的简单认知,而思维是引导演唱者如何表达情感及意境的高级认知,进而进入第二阶段的感觉实现共情,使观众体会到声乐带来的情感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