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人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曾琴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人事工作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原有的人事工作方式被逐步改革,而这种改革过程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为此,首先对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人事工作的转变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人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多个方面着手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人事工作的发展方向,最后进行了总结,以期能为学校人事工作更好地进行信息化改革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学校人事工作?问题?对策

    在科技创新及全球化的浪潮下,人工智能(AI)、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等议题成为当今瞩目的焦点,也无可避免地让人联想到未来学校人事工作的发展。究竟“人事工作的未来、未来的人事工作”会如何改变,是目前学校人事部门及人事工作人员刻不容缓的思考议题,同时也是一个涵盖学界、实务及政府层面,关于国家的人才培育及未来竞争力的议题。而探讨此议题前,可能须先探讨未来的人事工作专业人才应具备怎么样的能力,从而再思考学校人事工作的未来。依笔者之见,未来学校人事工作发展,须具备多元性(Diversity)、流动性(Mobility)、团队合作(Collaboration)及科技力(Technology)等四種能力,且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一、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人事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工作员工的信息化意识有待提升

    学校人事工作信息化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包括:一方面,目前电脑软硬件的配置相对老化,不少软硬件系统尚有待更新,也缺乏专门针对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特性的人事工作软件,这不仅使得电脑运行速度慢,也导致了强行采用人事工作信息化模式甚至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人事工作人员仍较为热衷于传统的人事工作方式,虽然知道信息化工作方式,但对于人事工作的信息化开展方式仍未引起重视。另外,信息化必然带来额外风险。目前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虽然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在人事工作中的巨大应用前景,但却并不能清晰地把握好信息化的人事工作模式可能出现的风险,这不利于提早关注到信息化的人事工作模式风险迹象,弱化了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快速识别出信息化的人事工作可能潜在的风险类型与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

    (二)学校人事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学校人事工作信息化工作目前缺少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当前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没有对评价指标做详细分层,也没有针对不同的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这些问题使得评价体系不能够对人事信息化工作的效果做科学的评判,既不利于人事工作信息化的推广使用,也不利于它的创新发展。另外,人事工作优劣影响学校各项具体业务的效果与效率,这意味着盲目采用信息化的人事工作模式存在着风险的危害性大、波及面广的特点,必须从制度层面事前构建起较为可行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然而,目前学校在信息化的人事工作模式风险管理制度上却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信息化的人事工作模式进行风险防范的科学性。

    (三)人力资源人才信息化技能有待提升

    人事工作信息化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既懂人事工作知识,又具备娴熟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巧与能力。目前学校人事工作信息化人才存在短缺状况,导致虽然努力完善了各项人事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但却并没有充足的人才来利用这些设施开展工作,显然极大地约束着这项工作的工作效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学校人事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多元性:培养专业及多元背景的人事工作人才

    当前科技及商业模式发展趋势,造就人事工作人员必须养成多重专业,以适应变迁的环境。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人事工作人员面临更多的职场竞争及挑战,包括来自在不同国家就业所需的外语能力及产业所需的专业。目前,科技变迁已不可阻挡,也难以预测,不论是谈T型人才或π型人才,只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就是未来的人才不可能只具备一项专业就足够。事实上的现在,多元专业在人事工作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上,也必定有着相当的优势。这个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强化学校人事工作员工综合素质。

    一方面,采用“人事+信息”培训模式。随着科技及商业进步,计算机信息系统(如ERP系统)早已取代大部分人工工作,传统人事工作可能已不符合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因此,人事工作员工除具备传统人力资源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的收集、分析及诊断异常数据的基础知识。近年来,人事部门也积极向理工知识转型,以为未来应用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的人事工作专家播种。尤其,针对有信管或计算机背景的相关员工,如果同时具备人事工作基本技能,定然会成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人才。另一方面,采用“职场教育+多元证书”模式。从教育层面来看,我国人力资源教育特色,是以专业考试为导向,较注重专业科目的培养,相对忽略业界实习及跨界学习的经验。另外,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会选择继续攻读本专业研究生,而反观欧美国家学生,则较常见选择其它领域研究所或先投身职场一段时间,再依兴趣及需要选择研究所领域,考虑点为可以与跨领域同学交流研究及互补长短,并依个人意向发展其它专长。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对学生到业界实习虽多给予鼓励或提供选修,但仍非必修,也导致学生与职场实务接轨不足。因而应当加强职业教育改进,以更好地输送出信息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校也可思考人事工作员工多元化专业证书的需要。

    (二)落实各项信息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从制度层面规范学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推广的机制与体制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这不仅包括针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奖励与惩罚制度,更应出台系统性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与治理流程文件,使得在开展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像与学校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密切结合,从而得到高效率处理。

    第二,加强学校人事管理信息化考评机制完善。加强学校考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定与人事管理信息化工作切实相关的专项考评规章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考评指标。此外,将考评定期化、常态化,并将其与学校升职、职称评定、授奖、福利待遇与奖金挂钩。通过考评与激励制度,促进管理人员自主学习,增强其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的培育。

    第三,构建完善的学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员工培训体系。未来学校所面对的竞争是信息化的竞争,而信息化竞争的本质不在于先进的软硬件,而在于开发与应用这些软硬件的人才。因此,学校在开展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及时发现、引进与更新先进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工具,更重要的是围绕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体系应当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而具体的方式则可以采用委托外部单位培养、专家现场指导、会议培训等方式,目的在于确保现有的人事管理人员能够接收到先进的人事信息化操作技术,以及拥有信息技术的员工则能够掌握好人事管理工作知识。

    (三)用科技力量提升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AI)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大势所趋。如何应用大数据,效率化规划、精准化招聘及决策,是现今焦点议题。其背后所探讨的是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如何有效率去学习),以及通过设计思考,从根本去研究问题的本质,树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不是機器或人工智能可以轻易取代的。然而,在这股浪潮下,学校人事工作员工必须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建立基本科技能力,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有助提升工作绩效及表现。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兴起,创新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保障。当人事工作人员面对学校的新经营模式时,必须以信息服务模式去执行人事工作。人事工作员工必须持续关注社会及教育脉动,且不拘于过去的知识范畴,利用创新思考模式去面对崭新的学校经营模式,并充分涉猎相关法规及法令,通过对多元化信息的判断,分析学校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人事工作发展方向,进而配合改变自身的工作开展方式。

    三、结语

    总体而言,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办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事管理由原来的纸质化正在过渡到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化,这对于促进人事管理科学化、人员管理系统化、行政办公高效化、信息管理安全化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世界经济论坛(WEF)曾预言,在2020年,“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仍是职场人才最重要的技能。知识只是工具,解决问题才是专业,真正对问题提出洞察及创新的解决方案,面对复杂产业环境及相关法令,人事准则就无法跟上现今商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及技能外,更主要的还是自身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养成。在科技及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学习本能才是王道,具备不断自我学习及反思的能力,才不会被轻易淘汰。此外,未来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员工也将有更多学习的空间,需要具备更多元的才能,自我成长空间将十分宽广,学校人事部门必须认知且顺应这股潮流。另外,在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下,专业人才的基础思维能力仍然是最重要的,学校人事部门需要的人才将更着重在质而非在量,因而未来人事工作人员的技能必须要升级强化,必须学会拥抱科技,提升国际观及创造力,提升自身的多元技能,走出一条自己与众不同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张晓凡.人文关怀师德教育——谈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7,(10).

    [2]张弘弢.人事代理与雇员制视角下高校人事管理机制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6,(07).

    [3]王树珩.浅谈信息化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4,(23).

相关文章!
  •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地理自主合作

    王旭东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在物质条件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然而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

    林秋花【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育必须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要遵循素质教育要求,切实生本教育内容,尊重学生地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