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编辑的把关职责
史力
【摘 要】由于记者在前方采写,受时间和个人视角的约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种瑕疵甚至错误。一旦带有错误的新闻见报,轻则让新闻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重则会酿成新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编辑是新闻活动的后期阶段,编辑的一大职责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把关”,确保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准确无误。本文对编辑如何做好“把关人”进行探析。
【关键词】编辑 把关人 职责
谈到新闻工作,通常会用“采、写、编、评”四个字来概括整个新闻活动,可以说,这四个字极其精炼地表达了新闻活动的主要过程。从字面意思看,都很好理解,前期的两个阶段——采访与写作,一般是记者完成;而后期的编辑与评论则交与编辑审稿(这里包括报社最高一级的老总看板、签样)和专门的评论员(有的记者也会担当评论员的角色)发表评论,对某一新闻事件做更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理性和全面的了解。
近年来,在个人的新闻实践中,笔者越来越体会到,由于记者在前方采写,受时间和个人视角的约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种瑕疵甚至错误。而一旦带有错误的新闻见报,轻则让新闻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重则会酿成新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而作为一名记者,在与后方编辑的日常工作联系中,对新闻编辑的把关作用也逐步有所了解,收获不少。笔者对于新闻编辑的核心概念的理解,还要套用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核心概念就是“把关”,因为编辑是新闻活动的后期阶段,编辑的一大职责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把关”,以确保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准确无误。具体来说,如何做到准确无误,也即如何把好关,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基本新闻事实的“把关”——力求准确
这是新闻编辑们把关的第一步,也是把关的基础。
所谓基本新闻事实,就是组成某一新闻事件的单个新闻事实。我们都知道,现在报道的新闻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单个的事件,而通常都会由几个子新闻(或曰单个新闻)组成。因为现在的受众对新闻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知晓当下发生的事件外,还要求对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有所了解,这就要求编辑们在审阅记者的稿件时,对新闻背景、新闻由头都要有所知晓。笔者经常会接到夜班值班编辑的电话,反复核对文中的一些基本信息,小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大到该事件的背景等等,不放过任何一个基本的信息点,力求做到对基本新闻事实的准确报道。
二、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把关”——整体真实
新闻报道,首要的要求是准确。之所以强调准确,是为了做到对整个新闻事件客观、真实的报道。也就是说,在对单个新闻事实做到准确把关的基础上,编辑们还要将整个事件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来判断这一新闻事件整体的真实准确性。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好,往往一个新闻便会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而且会将真相遮盖。最鲜活的例子莫过于新疆的“七五事件”了,境外媒体居心叵测地将该事件中发生的单个事实有选择性的组合到一起,企图制造出一种“中国政府强力镇压正当示威游行的群众”的新闻假象,误导境外受众,达到妖魔化中国的目的。
因此,编辑们的把关任务不仅仅是核实基本信息那么简单,他们还要掌握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求对整个新闻事实做到正确的判断,把握好整体的真实,这是在基本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
三、严把政治方向关——政治正确
在我国传媒的语境下,政治方向始终贯穿着新闻活动的始末,而严把政治方向关,是编辑们必须具有的本领,这也是全体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都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人们常说,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要有强烈的政治敏感,从记者到编辑再到评论员甚至媒体领导,如果政治方向把握不准,那么新闻工作可能就不适合你。我国新闻工作方针中就明确要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而这里所说的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就是政治方向的问题。
编辑是众多“把关人”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他们是直接对记者稿件进行审读的人,记者的很多错误甚至是政治方向的不正确,都是编辑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的。因此,对于编辑的政治敏感度要求是要高于记者的,而这也恰恰是“把关过程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政治方向的对错,将直接导致接下来舆论引导的正误。
四、把好舆论导向关——正确引导舆论
在中国,新闻报道从来都与舆论引导分不开。我党在革命时期曾经将新闻等同于宣传,而宣传就是为了正确引导舆论团结人民群众。如今我们早已进入信息时代,虽然“新闻更多的是要传递信息而非宣传”这一论断已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但是经历了我党办报的年代,一些办报的老传统我们还是继承下来了,如今我们谈新闻工作,不论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党管媒体”的核心指导理念,这也正是笔者为何在第三点反复强调“政治正确”的原因。
有人认为,引导舆论,不应该是编辑的职责,而应是评论员的职责,其实非也!我们看新闻工作,虽然开头笔者提到分为采写编评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者各司其职,但是在整个新闻活动中,四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并且很多职责是全体媒体人员要共同承担的。比如第三点的政治方向关,记者难道不需要把握好这一关卡吗?评论员乃至报社的老总,都要严把这一关。同样,引导舆论也是媒体人员共同的职责,而落实到编辑这一块,就是对于记者稿子中出现的错误舆论导向进行把关和纠正,特别是涉及到负面报道时,这个把关就显得极其重要。
举个例子,某记者采写了一篇关于社会某组织进行非法集资的报道,不少群众上当受骗,该组织却不见踪影,记者将此事报道出来后,早已失去理性的受骗群众便集体去政府机构讨要说法,这无疑是“病急乱投医”。一方面对政府而言,有损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常说的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虽然对于此事,记者没有歪曲任何事实,编辑也做到了对事实的把关,但是事件报道出来的后果,却并非他们所能预期,这次事件发生后,该市的宣传部立即批评了对此事的报道,很多涉及该报道的新闻人员也被批评。而这种事情并非孤例,在实际新闻报道中,这类事件屡见不鲜,它往往在报道阶段都是按正常步骤运作,但是新闻一旦报道出来后,引起的社会后果却令新闻从业者无法估计。因此,当下的新闻编辑们在引导舆论这一关头上,还是要多留心眼,这也是在新闻把关中最难做到、却又是最重要的要求。
作为一个成功的“把关者”,编辑们不光要做到以上几点,还承担着对记者稿件细节的处理。所谓细节处理,就是对稿件的语句、标点等都要认真审读,首先句子要通顺,其次语法要正确,标点也要用对,更不能有错别字出现。当然,对于这种细节的处理,不仅仅是编辑一人的职责,记者自己也要对稿件的这种细节负起责任,同时,报社里的校对人员还会在经过记者、编辑两轮审看后,进行最后的“把关”,但是校对只负责纠正错别字,所以最大的工作量和责任,是由编辑担当的。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也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和数字媒体,同时也对编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完成以上任务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运用报纸编辑软件,直接进行报纸的版面编排,并且要同步在网络上发布新闻。可见,在这个媒介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中,对报纸编辑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做一名合格的编辑,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周蕾
【摘 要】由于记者在前方采写,受时间和个人视角的约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种瑕疵甚至错误。一旦带有错误的新闻见报,轻则让新闻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重则会酿成新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编辑是新闻活动的后期阶段,编辑的一大职责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把关”,确保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准确无误。本文对编辑如何做好“把关人”进行探析。
【关键词】编辑 把关人 职责
谈到新闻工作,通常会用“采、写、编、评”四个字来概括整个新闻活动,可以说,这四个字极其精炼地表达了新闻活动的主要过程。从字面意思看,都很好理解,前期的两个阶段——采访与写作,一般是记者完成;而后期的编辑与评论则交与编辑审稿(这里包括报社最高一级的老总看板、签样)和专门的评论员(有的记者也会担当评论员的角色)发表评论,对某一新闻事件做更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理性和全面的了解。
近年来,在个人的新闻实践中,笔者越来越体会到,由于记者在前方采写,受时间和个人视角的约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种瑕疵甚至错误。而一旦带有错误的新闻见报,轻则让新闻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重则会酿成新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而作为一名记者,在与后方编辑的日常工作联系中,对新闻编辑的把关作用也逐步有所了解,收获不少。笔者对于新闻编辑的核心概念的理解,还要套用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核心概念就是“把关”,因为编辑是新闻活动的后期阶段,编辑的一大职责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把关”,以确保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准确无误。具体来说,如何做到准确无误,也即如何把好关,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基本新闻事实的“把关”——力求准确
这是新闻编辑们把关的第一步,也是把关的基础。
所谓基本新闻事实,就是组成某一新闻事件的单个新闻事实。我们都知道,现在报道的新闻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单个的事件,而通常都会由几个子新闻(或曰单个新闻)组成。因为现在的受众对新闻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知晓当下发生的事件外,还要求对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有所了解,这就要求编辑们在审阅记者的稿件时,对新闻背景、新闻由头都要有所知晓。笔者经常会接到夜班值班编辑的电话,反复核对文中的一些基本信息,小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大到该事件的背景等等,不放过任何一个基本的信息点,力求做到对基本新闻事实的准确报道。
二、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把关”——整体真实
新闻报道,首要的要求是准确。之所以强调准确,是为了做到对整个新闻事件客观、真实的报道。也就是说,在对单个新闻事实做到准确把关的基础上,编辑们还要将整个事件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来判断这一新闻事件整体的真实准确性。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好,往往一个新闻便会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而且会将真相遮盖。最鲜活的例子莫过于新疆的“七五事件”了,境外媒体居心叵测地将该事件中发生的单个事实有选择性的组合到一起,企图制造出一种“中国政府强力镇压正当示威游行的群众”的新闻假象,误导境外受众,达到妖魔化中国的目的。
因此,编辑们的把关任务不仅仅是核实基本信息那么简单,他们还要掌握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求对整个新闻事实做到正确的判断,把握好整体的真实,这是在基本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
三、严把政治方向关——政治正确
在我国传媒的语境下,政治方向始终贯穿着新闻活动的始末,而严把政治方向关,是编辑们必须具有的本领,这也是全体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都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人们常说,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要有强烈的政治敏感,从记者到编辑再到评论员甚至媒体领导,如果政治方向把握不准,那么新闻工作可能就不适合你。我国新闻工作方针中就明确要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而这里所说的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就是政治方向的问题。
编辑是众多“把关人”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他们是直接对记者稿件进行审读的人,记者的很多错误甚至是政治方向的不正确,都是编辑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的。因此,对于编辑的政治敏感度要求是要高于记者的,而这也恰恰是“把关过程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政治方向的对错,将直接导致接下来舆论引导的正误。
四、把好舆论导向关——正确引导舆论
在中国,新闻报道从来都与舆论引导分不开。我党在革命时期曾经将新闻等同于宣传,而宣传就是为了正确引导舆论团结人民群众。如今我们早已进入信息时代,虽然“新闻更多的是要传递信息而非宣传”这一论断已成为了我们的共识,但是经历了我党办报的年代,一些办报的老传统我们还是继承下来了,如今我们谈新闻工作,不论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党管媒体”的核心指导理念,这也正是笔者为何在第三点反复强调“政治正确”的原因。
有人认为,引导舆论,不应该是编辑的职责,而应是评论员的职责,其实非也!我们看新闻工作,虽然开头笔者提到分为采写编评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者各司其职,但是在整个新闻活动中,四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并且很多职责是全体媒体人员要共同承担的。比如第三点的政治方向关,记者难道不需要把握好这一关卡吗?评论员乃至报社的老总,都要严把这一关。同样,引导舆论也是媒体人员共同的职责,而落实到编辑这一块,就是对于记者稿子中出现的错误舆论导向进行把关和纠正,特别是涉及到负面报道时,这个把关就显得极其重要。
举个例子,某记者采写了一篇关于社会某组织进行非法集资的报道,不少群众上当受骗,该组织却不见踪影,记者将此事报道出来后,早已失去理性的受骗群众便集体去政府机构讨要说法,这无疑是“病急乱投医”。一方面对政府而言,有损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常说的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虽然对于此事,记者没有歪曲任何事实,编辑也做到了对事实的把关,但是事件报道出来的后果,却并非他们所能预期,这次事件发生后,该市的宣传部立即批评了对此事的报道,很多涉及该报道的新闻人员也被批评。而这种事情并非孤例,在实际新闻报道中,这类事件屡见不鲜,它往往在报道阶段都是按正常步骤运作,但是新闻一旦报道出来后,引起的社会后果却令新闻从业者无法估计。因此,当下的新闻编辑们在引导舆论这一关头上,还是要多留心眼,这也是在新闻把关中最难做到、却又是最重要的要求。
作为一个成功的“把关者”,编辑们不光要做到以上几点,还承担着对记者稿件细节的处理。所谓细节处理,就是对稿件的语句、标点等都要认真审读,首先句子要通顺,其次语法要正确,标点也要用对,更不能有错别字出现。当然,对于这种细节的处理,不仅仅是编辑一人的职责,记者自己也要对稿件的这种细节负起责任,同时,报社里的校对人员还会在经过记者、编辑两轮审看后,进行最后的“把关”,但是校对只负责纠正错别字,所以最大的工作量和责任,是由编辑担当的。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也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和数字媒体,同时也对编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完成以上任务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运用报纸编辑软件,直接进行报纸的版面编排,并且要同步在网络上发布新闻。可见,在这个媒介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中,对报纸编辑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做一名合格的编辑,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