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阶段普及性舞蹈教育
赵亚楠
一、普及小学舞蹈教育的背景条件
(一)社会环境
无论是电视台的文艺晚会、各类茶话会还是院校文艺汇演,舞蹈总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舞蹈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舞蹈是由专业舞蹈团体呈现的,普通小学生参加得非常少,即便是有小学生参加的,也是由特定的几个在舞蹈方面比较突出的孩子参加,其他更多喜欢舞蹈的学生并没有机会参加,只能羡慕别人。怎样接受舞蹈教育,这也是目前比较困扰教师的问题,只有少数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文化馆、少年宫等地学习,更多的学生很难得到专业的指导,但是如果学校开设这门课,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还能为专业院校培养储备力量,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为新世纪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历史环境
“舞蹈艺术待普及”是秦安强老师在1989年提出的呼声,但是当时普及更多的是停留在传播和欣赏层面,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学习上。“建议在高中设置艺术必选课程——学生应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中选一门必修课,使高中学生的美育不致中断”这是张肖虎先生提出的观点。目前舞蹈教师或者是具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是每个学校不可或缺的,时代的发展需要舞蹈教育发挥作用来促进学生情感和素质的提升。二、舞蹈有自成体系的教育作用
在人类创造的艺术中,“舞蹈”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过程中,舞蹈和舞蹈精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宗白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他认为“一切艺术都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并指出在中国的艺术境界之中,“舞”是一种典型代表。在中国,无论是画法还是书法都与飞舞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建筑的飞檐也不例外。中国的戏剧、书法以及绘画,其中都蕴含着舞蹈精神,可以说在中国艺术教育中舞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推动小学生智力发展
爱动、爱跳是小学生的典型特点,同时他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是通过感知,依赖视觉表象完成,而青少年舞蹈则正好与之相符合。在节奏、动作和娱乐中,同学们的模仿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得到有效加深。可以说,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小学生往往能将动作的内涵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内心的感悟进行表现。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也能通过这些动作得以有效激发,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发展、观察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联想、幻想、感知等能力,进而使其智力得到有效发展。
(二)促进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小学生舞蹈中多是群舞形式,队伍整齐、动作一致是对其舞蹈整体美感进行衡量的标准之一。任何一个学生的差错都会使整体的美感遭到破坏。长期受到这种整齐划一的训练,小学生的纪律性能得到提升,也会更具集体意识,愿意去帮助别人。同学们活泼的个性和良好的毅力也可以通过青少年舞蹈得到培养。当前社会中独生子女居多,这一类孩子在家中备受宠爱,而在公众场合则会表现出一定的内向、娇气的特点。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现场表演的艺术活动,需要在现场进行人际交流,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征引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保持丰富的表情。在不断的排练、外出表演等活动中克服其内向、害羞的缺点。不仅能开阔眼界,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活泼乐观的性格。除此之外,学习舞蹈也是比较辛苦的,学习舞蹈必须要能吃苦、有坚强的意志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三)有利于增强体质,优化姿态,协调美化动作
青少年阶段正是身体快速发展的阶段,身体各器官、组织都在不断地发育完善,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可塑性,虽然体育也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但是其会有侧重的方面,使得身体某一部分得到显著发展。而在舞蹈的体形训练中,正反两方面都要注意到,能促进身体两侧均衡发展。对于男女不同的性别,其具有不同的角色定位,相对应的舞蹈特点也是不同的,但是体育仅仅是指标有所差异,其他方面男女是相同的。同时舞蹈还是与各种优美的音乐相伴,更能引起青少年的喜爱。
(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在接受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舞蹈独特的魅力,对中华民族舞蹈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拓展视野,增强民族凝聚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对中华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扬,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舞蹈中蕴含的深意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进行呈现的,是一种展现真善美的艺术形式,能够达到其他艺术教育形式无法实现的效果。三、普及舞蹈教育的可行性
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激发心智,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等,舞蹈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因此应当重视其在小學校园的开展,但是目前很多小学没有充足的专职舞蹈教师,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校园游戏调整为舞蹈
“跳皮筋”“踢毽子”“对脚”等游戏是现代校园中比较常见,且受学生欢迎的游戏,不难发现,这些游戏中都有丰富的舞蹈动作,作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加工,将游戏中的舞蹈因素进行突出,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协调性、统一性并且能有效普及、简单易学的舞蹈。
(二)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
在校园中,集体舞蹈是一种广泛的,群体性并且有组织的舞蹈活动,动作简单易学,并且很容易推广。例如常见的《拍手歌》《找朋友》《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等,参与这样的舞蹈,不仅能起到锻炼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友谊的增强、集体观念和纪律性的养成等等。
(三)歌编舞
在舞蹈教育中,歌编舞是一种很受少年儿童喜欢的形式,并且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只需要简单的音乐播放工具、学生喜欢的青少年歌曲再配上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即可。典型的就有《数鸭子》《娃哈哈》《金孔雀轻轻跳》等,加上简单形象的舞蹈动作,都能获得同学们的喜爱,参加这种舞蹈,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很好地满足其审美情趣。
(四)模仿并改编
模仿并改编指的是在青少年舞蹈集锦中挑选一些质量较好的成品舞蹈,组织学生们排练学习,对其进行简单的改编并有效推广。目前很多中小学舞蹈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创编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些优秀的成品舞蹈进行模仿并改编,取其精华,使之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应。
综上所述,在小学开始舞蹈课程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舞蹈教育的普及同样需要从小学开始,同时舞蹈教育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修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小学普及舞蹈教育虽然目前还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认识到其发展的重要性,将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扩大队伍建设,提升社会对舞蹈教育作用的关心、认可和支持,舞蹈教育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能逐渐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