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 高职之高

摘 要:大学是天空、是海洋。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大学之大在于包容;大学之大在于文化。高职是高山、是大地。高职之高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高职之高在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职之高在于高就业率,高就业率是第一吸引力。不论是大学,还是高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是成功育人之道。
关键词:大学;高职;文化;科研
大学是天空、是海洋。大学是社会文明的摇篮,先进文化在这里聚集、生产和发扬;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类知识在这里交汇和碰撞;大学是时代精神引领者的聚集地,这里有大师引领的教师团队,也有正在成长的学生团队。大学胸怀宽广,包罗万象,求真、求善、求美,对学术而言它有不受约束的天地;对学子而言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大学自身而言,百川汇入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这里所说的大学主要是指本科院校。
1 大学之大何以为大
社会呼唤大学,大学需要大师。诚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对此,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大学是一个花园,花园里面应该生长不同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园丁的责任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使这个人在校园里得到最好的成长,但是每个人又有不同的个性。
(一)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和学生的质量,大学之大乃大师之大。”可见师资的重要。大师是一所大学的学术灵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每一个学科,每一种专业,都应当有其代表人物能够为学术代言、给学生引路、为发展指明方向,大师是一个学科能够屹立不倒、不断前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大学不应该缺少大师。
大学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吸引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的人才,只有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梅贻琦在这方面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他不是泛泛地议论大学要有名师,而是从办学目的出发,从实现办学目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出发进行具体实在的分析。他认为:“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而要实现这两个目的,就需要设备和教授。设备方面有钱就不难办到,“可是教授就难了。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后来梅贻琦又一再重申这种观点,“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
如今,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的管理体制还有一些瓶颈,例如大学不可避免地还有政府化的倾向,大学中的行政干部是有级别的,我觉得这对提高大学的工作效率是有影响的。大学的管理部门,如果过多掌握行政资源配置权,会减弱服务功能,而让一个教授在处长面前低声下气,这不像一个大学。
(二)大学之大在于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是大学之大的重要依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质是要包容不同的学术,兼容不同的学派,宽容不同的学人,它需要办学者、管理者、教学者有包容的胸襟、宽容的雅量、兼容的勇气、共荣的追求。这其中当然有领导对学者的态度问题,也有学者对学者和学者对领导的态度问题,还包括领导、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大学要承认科研的差异性,“和而不同”,要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追求和谐,所以要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标准。大学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摇篮就应当具有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不仅可以容纳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知识结构,还应该可以包容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样才体现了大学之大气,才有利于大学的人才培育、学术发展。
大学只有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者、不同学派的学者,才能氤氲出学术自由风气;只有激荡着学术自由的风气,才有不同思想的交锋和竞争、不同学术的探索和争鸣;只有不同思想的相互砥砺切磋,新学术、新文明才得以孵化、孕育,真理才能在与谬误的争论中脱颖而出。只有这样,大学才能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大学之大在于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电视大学、网络大学层出不穷。它们有没有可能替代有传统的大学?专家的看法是,“电视、网络能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好的教师请来上课,但培养不出一个整体完整的学生。因为学校教育最本质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熏陶的过程。同一個中学的孩子考到不同的大学,一年下来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什么使他变化了?不仅是课本的内容,而是这个学校的文化力量使他变化了。因此,大学文化的重要性是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有校园生活的大学也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大学重要的竞争力,也是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办学资源。
一所大学的文化体现在它的历史和传统中,也表现在这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一种内在的办学特色,特别是那些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对于这个大学来说比较成功的办学经验和思路。大学教育虽然具有一种专业教育的特点,但现代大学教育越来越强调和重视通识教育,越来越把文化素质作为评价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大学教师虽然更多地属于一种学科方面的专家,但从教师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素养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就大学本身而言,它的文化品味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大学的办学视野和境界,制约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的方向和质量标准。大学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为大学的基本定位。大学本身是学术性机构,但从人才培养的基本含义而言,大学最根本的定位仍然是一个文化机构。学术可以促进人们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但它可能并不能够完全保证人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化和提高,而学校与教育机构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正是这种成长方向与价值观的教育。这也就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
2 高职之高何以为其高
高职是高山,是大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了以规模扩张、新校区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为主要内容的外延建设任务,开始转向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这里所说的高职主要是指高职高专。2014年6月22日,中国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内涵,指明了前进方向。可以说,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推动引导全社會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这已成为国家层面上的一种共识。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学校必须研究、关注企业需要,研究技能型人才的产出规律。因为只有企业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以及这些员工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学校应根据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课程,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工作的内容来设计实训的流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所谓“零距离”上岗,主要指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特别是专业实践技能,基本上能在其所学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直接顶岗工作。因此学校应根据专业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中的主要职业技能,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使之贴近企业对高职人才“零距离”上岗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中,要坚持“做学”结合,突出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坚持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做到“做学”统一,即以做带学,在“做”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强调“做”,通过“做”达到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目的。操作性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特征,要强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加大实践课时比例,确保职业技能训练的课时量;要针对高职实践教学的特点,采用科学、先进、适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突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要根据“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显著的综合性、职业技能性、岗位群针对性和先进性。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走开放式办学之路,立足区域,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就业。要坚持以特色铸品牌的方针和策略,在专业设置、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追求特色,追求专业品牌化,强调实践与技能,致力于培养拥有一技之长、勇于创新的学生。
(二)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发展之源,高层次人才更是高职院校整体发展、办学水平提升的核心力量。适时搭建高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平台,创新人才培养、选拔等机制,既是高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对职业院校发展要求的需要,对推动高职院校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与社会和人民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还有距离。企业迫切希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高质量及更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持续的生产技术升级与创新。人民群众也热切盼望办更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为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高层次人才队伍,才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切实保障,满足社会和人民的要求。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兴校,人才强校的必经之路。综观各职院之间以课题、试点专业、精品课程、实践创新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对人才的竞争。[2]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下大功夫,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多渠道引进海外人才,用事业吸引人才,用环境留住人才,用制度管好人才,促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快形成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力量等各自优势,加快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要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健全企业参与制度,不断夯实产教融合的发展基础,优化、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的环境。加大现有人才的国际交流力度,通过海外培训和研修、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等形式,促进本土人才国际化。提高待遇,让高层次人才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操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三)高就业率是第一吸引力
就业乃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是否能保持高就业率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率,使高职生能学有所用,是全社会乃至每所高职院校亟待认真解决的问题。从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状况分析,一方面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需要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新的产业岗位和社会职业流动群体提供新的就业知识和技术支撑。
科学合理的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高职专业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的基础。职业院校的专业主要按照职业分工与职业岗位(群)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强调职业性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基础性和就业适应性,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定位要准确,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格局是地方或行业的一线岗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体现学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服务”与“依托”的关系,要按照适应需求、条件可能、相对稳定、适度超前的原则设置高职的办学专业。要根据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必须从专业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重工两特大型兵工装备企业共建、合作办学近60年,两企业已成为学院兵工专业方向的办学依托,形成了“共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兵工专业的毕业生全部就业于两大型兵工企业,得到了国内专家的高度赞扬。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既是对职业教育属性的根本肯定,又是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所以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自己的一切工作,如坚定地实施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和改造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等,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高职的职责,并不单单是为特定的工作培养特定的技术工人,因此,高职教育是基于学生在充满变数的未来能获得成功,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综合知识,比如国学、哲学、语言和交际学等。跟20年前的经济情况的多半工作,目前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切都在飞速变化,“学会学习”要比学习单一的技能然后去从事一份特定的、可能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的工作要重要得多。换句话说,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需要从教育中获得的是全面而且扎实的基本能力培训,否则很难适应和学习新知识。大学也好,高职也罢,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二者紧密结合,不可有任何偏颇,俩手抓俩手都要硬,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是成功育人之道。
参考文献
[1]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2]罗碧华浅议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J]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6(2).
[3]李辉,刘传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30).
作者简介
武跃(1979-),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硕士研究生,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和高职教育研究工作。
相关文章!
  • 发挥新时代国企党建的创造力

    胡禹诚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42-01摘 要 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能更好地实现

  • 法国档案馆应用社交媒体创新档

    冯磊+黄霄羽进入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在各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法国档案界将目光投向社交媒体,应用Face? 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平台

  • 限购松绑是对“去泡沫化”的不当

    冯海宁房地产市场实施4年之久的限购政策,在2014年出现松动迹象。这次多个城市讨论限购松绑的可能性有三个背景:一是今年起楼市调控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