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马晓青
以往到了九年级,为了应对中考,教师传统的做法是删减部分现代文,以快速结束课程,留出近一学期的时间进行复习,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为了突破这种方式,保质保量地完成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我大胆针对教材,采用“语文主题学习”提倡的围绕主题、单元推进的学习方式,在九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进行了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我知道它提倡的海量阅读可以让学生拓宽眼界、增强语感。然而,我们县区缺少九年级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学习教材中的课文,并让有限的文章发挥无限的能量呢?连续两年带初三的我,开始借助“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尝试进行整合教学。
1.单元整合,省时高效
“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对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整合,以整本书的阅读快速推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感觉在我现有的条件下,必须梳理教材各单元知识要点,宏观把握教材,明确每个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才能有效整合。其实,每个单元前面的主题介绍已经非常清晰地告诉了我们其知识点,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我反复研读教材,发现教材中单元内的文章之间都可以寻找出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多角度探究,无论你从哪个角度、主题都可以讲得通,这促使我带领学生进行教材内的单元主题学习。
我首选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小说单元,把《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放到一起比较阅读,因为两篇小说的背景相似,都展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人生境遇,都对人性进行了透视。而对《孤独之旅》和《心声》,我则从少年心理认知的层面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自己人生之路的选择和行走方式。这种比较阅读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思考的天地。
隋欣芮同学在学习完之后深有感触地写了《那一刻,改变了我》一文:“在我的初中生活中,是你让我懂得了换个角度去想问题,让我明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笑对人生……”学生在学习之后对人生有所思考,说明我的尝试初见成效。我赶紧趁热打铁,将第四单元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三篇说理性文章整合,用“如何求知”来引领学生的思考,要求学生自读并在文本中找出依据,效果也很好。
这样运用整合的方法,围绕主题进行比较阅读,删繁就简,每次只用两节课就解决了近一个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既掌握了本节课的要点,又学到了学习方法,还节省了不少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2.名著阅读,长文短教
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智取生辰纲》和《杨修之死》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比较两部名著的写作风格有何不同,原因何在。在对比中,学生发现教材中选文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智取生辰纲》更注重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并且伏笔运用得很巧妙;《杨修之死》则倾向于用事实说话,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个性。为了更好地感受描写的作用以及伏笔的妙趣,我请学生们尝试对《智取生辰纲》进行改写,可以改变故事发生的环境或人物的性格和计谋等。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热情高涨,版本各有不同,可谓是妙笔生花,百花齐放。尤其是郑智同学的《新编智取生辰纲》让我眼前一亮:
……五七日后,行至偏僻山岭之处,人家渐少,行客又稀,接连又是崎岖山路,加之酷暑难耐,杨志一行人便在林中稍息片刻。杨志频频向周围望去,见四周毫无异常,才肯放心。抱着朴刀,倚于树下,闭目清神,歇息近一刻钟后,正欲前行,忽闻求救之声,由远及近。杨志一阵紧张,连忙吩咐手下警惕起来。只见一赤发大汉,手持朴刀,横冲直撞,追杀三个平民。那大汉武艺极高,一脚便将其中一人踢翻在地,又一刀砍断了那人的斗笠,倒地之人看见杨志,便手持半截斗笠,匆匆滚爬至杨志身前,急急求救:“官人,救救自家兄弟,小弟在此给你叩首了。”
……杨志坐在凳子上,看着桌子上的鼎炉,好不奢华,釉台底座黄金镂空,上面飘出缕缕轻烟,气味清香,沁人心脾。环顾四处,又见案边台上挂着一把绚丽的宝剑,长三尺八寸,剑身满布菱形的暗纹,铸有鸟篆体铭文“蝶恋花”三字,又铸有盘龙刻边,极尽霸气,鱼纹尾又添儒雅之气,端的是把利器!杨志不禁动心,拔剑出鞘欲试剑,殊不知,拔剑之际,鞘身里又散发出一阵清香,杨志一行人便渐渐昏沉起来。此时,阮氏三兄弟退至一旁饮那茶水,却毫无头昏之感。杨志发觉中计,但为时已晚,自己先瘫软了下去,接着一行人竞相倒去。
如此融古韵与现代气息的改写,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无穷潜力。方法的改变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了,这就是整合教学带来的成功。
此外,我发现比较阅读也是妙处无穷的。它可以促进学生初步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让人物形象在完整的故事情节及特定的环境下更加鲜明、生动,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这些反映在日常写作中就是写作技巧与思想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作文不仅生动,也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3.交错整合,一文多用
尝试的成功让我更有信心,也更加放开了思想,不再拘泥于本单元或本册书的限制。我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范进中举》与《香菱学诗》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从人物的社会环境、出身以及读书目的等方面比较阅读,再与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刻画人物的角度进行比较,进而理解读书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作者为了让人物更富有个性,用了夸张等手法,学生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借鉴此类方法。再如将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与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蒲柳人家》进行比较阅读,可以理解伏笔和铺垫的妙处。
这样的整合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弥补学生阅读量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打破禁锢,整合文言
现代文的成功整合,让我开始思考,文言文是否也可以整合。当我把文言文单元通读后,发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隆中对》与《出师表》是非常合适的组合。于是我将两文横向联系起来,在主学《出师表》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隆中对》,解决《出师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先帝之殊遇”指的是什么?“先帝之遗愿”是指什么?“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益州疲弊”为什么会危及蜀国存亡?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解决。这样,学生们对于《出师表》的理解也更加容易了。
此外,我又打破上下册的限制,将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唐雎不辱使命》与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大智慧:善辩善谏”为主题,进行比较学习,从而让学生领略古代名士的风采。而九年级下册其他文言文都归为“读诸子散文,品墨香致远”这一主题,通过横向学习,学生们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更加明确,对他们的说理及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有了清晰的认知。
由此,我体会到了主题学习的好处。它为我解决了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首先,解决了学生没有时间读书的问题。到了初三,学生作业更多,读书的时间更少了。为了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我将自读课文的任务放到了课堂上。学生带着任务围绕主题读书,省时高效。其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最后,这种学习对学生备战中考、学方法习能力、提高写作技能也有很大帮助。当然,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单元整合或者同题材的课文比较阅读,要力争每课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获。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在教育这方田园中,教师只有改变教学理念,才能带动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的改变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的教学实验初步成功,内心非常高兴,但我知道探索之路才刚刚迈出了微小的一步。我相信:只要秉持着踏实教学、一切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理念,大胆走下去,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在教学改革这条路上本没有现成的模式,只有教师自身不被思维定式禁锢,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对多元智能理论支撑下的合力教

    常琳翠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有力推进,各个学校越来越注重合力教育,而在多元智能理论支撑下的合力教育更能体现对学生人性化的关怀,促进

  •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生活经验的

    张兰兰【摘 要】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期间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期间指导学生们进行作文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