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捐赠行为现状及激励对策研究
杨咪
摘要:本文对目前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捐赠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重视老年人捐赠者的不同诉求,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激励档案捐赠行为;加大农村档案捐赠宣传力度,做好农村重点对象的跟踪走访;借助档案所有者的家乡情怀,主动上门征询捐赠意愿等对策。
關键词:档案捐赠综合档案馆档案所有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二条明确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法。”根据该规定,笔者将档案捐赠界定为拥有档案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将其保存的具有价值的档案无偿赠送给档案馆(室)等相关部门的行为。据笔者了解,现阶段档案捐赠已经成为丰富馆藏的重要形式。鉴于此,本文对当前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捐赠行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旨在促进档案馆获取更多的捐赠档案。
一、档案捐赠的重要意义
(一)档案捐赠是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的重要方式
现阶段,提高馆藏资源的方式除了正常的接收以外,主要有收购、征购、捐赠等方式。由于收购、征购档案需要大量经费,因此依靠档案所有者的捐赠成为丰富馆藏资源的主要方式。如2014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向北京市档案馆捐赠珍藏照片10000余张、原稿、书信、工作记录、录像带等档案资料387件;[1]原《人民日报》编辑、记者胡道源向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捐赠报纸、照片、个人收集等珍贵档案资料1123件(卷、册)。[2]由此可见,通过档案捐赠这种方式,对丰富馆藏资源和优化馆藏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档案捐赠是节省资金的有效途径
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其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要让珍贵档案入馆,对于档案馆来说其难度较大。以福建省为例,2016年经福建省政府同意,对全省8个未达标设区市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依财力状况分档按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标准予以补助;对22个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在其主体封顶后,参照《福建省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省级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的补助标准,依据财力状况分档按180万元、140万元、90万元、50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3]而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曾经拍卖的梁启超档案,拍出了6709万元的高价,[4]2013年,钟国康捐赠给广东省档案馆图书、照片、书法作品原件等40多件艺术档案,价值就有300多万。[5]因此,激励档案所有者进行档案捐赠,对于节省档案馆资金具有重要作用。
(三)档案捐赠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
许多散存在民间的家谱、侨批、照片、手稿、字画等资料既是档案,又是文化遗产,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这些档案大多通过纸质载体呈现,对于保管场所的温湿度、光照等条件具有一定要求,加上目前档案所有者缺乏档案意识,将档案随意存放或丢弃,造成档案的人为损坏较为严重。相较而言,档案馆作为专门保管档案的机构,配有专业保管与修复档案的仪器和设备,其管理方式与方法较为科学有效。如著名书法家陈羲明老先生向湖南省档案馆捐赠书法作品,[6]省档案馆为了保护好捐赠者的档案及作品,专门定做了字画柜用以存放不同规格的艺术档案,全天候对档案进行监控、定时消毒、严格控制字画保管的温湿度,使档案得到了较好的保管。
二、我国档案捐赠行为的现状
截至2016年12月10日,笔者以“档案”+“捐赠”作为关键词,在“知网”和“维普”网站上进行检索,通过去重,剔除受赠者为非综合档案馆的文章后,发现关于档案捐赠行为的文章共计290篇。
(一)从捐赠人群看,老年人是档案捐赠的主力军
在290篇文章中,关于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文章共计278篇,关于社会组织档案捐赠行为的文章有12篇。关于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278篇文章中,档案捐赠者为青年的文章6篇,占3.51%;捐赠者为中年人的文章22篇,占12.86%;捐赠者为老年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60周岁以上人群界定为老年人)的文章143篇,占83.63%。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将自己珍藏的档案资料捐赠给档案馆,老年人成为个人档案捐赠的主力军。
(二)从捐赠区域看,城市的档案捐赠多于农村的档案捐赠
在关于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278篇文章中,除去来自外国友人、华人华侨和港澳台胞捐赠的18篇文章外,仅有7篇是关于农村地区的档案捐赠,占总体的2.59%,而来自城市地区的档案捐赠文章253篇,占总体的93.70%。其中,来自城市的档案捐赠者身份多为党政界领导、各界精英和热心市民;来自农村的档案捐赠者身份主要为劳动模范、村领导干部以及革命军人或其后代。捐赠的档案内容主要是抗战和劳模类档案,同时家谱、照片、书信和祖传物件等档案资料也有涉及。
(三)从捐赠倾向看,捐赠者偏爱家乡档案馆
关于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278篇文章中,除去国外友人捐赠的文章8篇,档案所有者将档案捐赠给工作地点所在档案馆的有36篇,占个人档案捐赠行为文章总数的13.33%,而捐赠给家乡档案馆的有234篇,占个人档案捐赠行为文章总数的86.67%。档案所有者将档案捐赠给家乡档案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档案所有者仍然生活居住在家乡,然后将档案捐赠给家乡档案馆,如2014年,吴幼军烈士之女——86岁湖南籍吴隐侬老同志向湖南省档案馆捐赠陈赓将军亲笔书信原件3封,吴幼军亲笔遗书原件等27件珍贵档案资料。[7]二是档案所有者背井离乡,现居住生活在其他城市,将档案带回家乡进行捐赠,如2005年,身处台湾的98岁申庆璧老同志,委托侄子向云南省档案馆捐赠个人档案资料10箱172公斤。[8]
三、激励档案捐赠行为的对策
(一)重视老年人的不同诉求,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激励档案捐赠行为
不同的老年人档案所有者有不同的诉求,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生存、情感、声誉等方面的诉求,针对这些不同的诉求,可以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激励档案捐赠行为。家境困难的老年人档案所有者,主要存在生存訴求,档案馆可以适当给予他们物质奖励,如奖金、奖品等。珍藏档案多年的老年人,主要存在情感方面的诉求,他们保管档案多年,对其拥有不舍的感情,档案馆可以通过给这些老年人捐赠者颁发纪念品、赠送所捐档案编研成品以及提供仿真复制品等方式给予老年人精神寄托。而对于具有声誉诉求的老年人档案所有者,应该注重对他们精神上的奖励,档案馆可以通过为捐赠者举行捐赠仪式,颁发捐赠证书、荣誉证书、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荣列芳名等奖励形式,感谢老年人捐赠者慷慨捐赠档案的行为。为表示对档案捐赠者的重视,在举行档案捐赠仪式时,档案馆还可以邀请重要领导干部或知名人士出席或主持捐赠仪式。
(二)加大农村档案捐赠宣传力度,做好农村重点对象的跟踪走访
首先,档案馆工作人员应主动联系村委干部,通过发放小册子、出黑板报、粘贴宣传栏以及组织观看档案纪录片等形式普及档案知识,提升档案馆的公信力,以取得农村档案所有者对档案捐赠工作的认可。其次,档案馆应加大档案捐赠的宣传力度,如在国际档案日,不仅在城市中宣传档案捐赠,而且将宣传扩展到农村地区,让农村居民知道档案馆接受档案捐赠的信息。最后,档案馆应主动与村委干部进行沟通,了解农村中档案的存在情况,重点做好农村中革命烈士、抗战老兵、劳动模范本人与家属的跟踪拜访工作,主动上门了解档案保存情况,表达档案馆征集意愿,从而挖掘农村中档案捐赠的潜在群体。
(三)借助档案所有者的家乡情怀,主动上门征询捐赠意愿
一是档案馆工作人员应该摸清以档案馆所在地为家乡的领导干部、抗战老兵、专家学者等各界知名人士的整体情况,了解他们所掌握的档案内容、数量以及保存情况。二是档案馆工作人员应该发挥地域优势,经常上门拜访,咨询捐赠意愿。档案馆工作人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档案所有者生活上的帮助,使其愿意进行档案捐赠。三是面对背井离乡的档案所有者,档案馆工作人员需了解档案所有者或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利用电话、邮箱、信件、社交软件等通讯手段,甚至可以派专人前往档案所有者现居住地拜访,让档案所有者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档案对家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将珍贵档案征集入馆的目的。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俞兆娜,张润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向北京市档案馆捐赠档案资料[J].北京档案,2014(6):4.
[2]张颖,乌冰.自治区档案局(馆)举行胡道源档案捐赠仪式[J].档案与社会,2014(2):4.
[3]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档案局关于扩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省级以奖代补资金支持范围的通知[EB/OL].[2016-12-22].http://www. fjdpc.gov.cn/zfshow.aspx?id=102873.
[4]杨玉昆.对梁启超重要档案被拍卖的几点思考[J].上海档案, 2013(1):24.
[5]张凌.“钟国康名人档案捐赠仪式暨钟国康捐赠档案展”在广东省档案馆隆重举行[J].广东档案,2013(1):26.
[6]王明贵.省档案馆建立“湖南知名文艺家档案专馆”——著名书法家陈羲明先生向湖南省档案馆捐赠书法作品[J].档案时空,2014(9):3.
[7]胡海珊.“开国大将陈赓亲笔书信捐赠仪式”在湖南省档案局举行[J].档案时空,2015(3):1.
[8]申川.身随云飘心怀祖国情融云南——记申庆壁先生向云南省档案馆捐赠档案二、三事[J].云南档案,2006(2):4-5.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