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摘? 要 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的修订原则及特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探究,以期为新时代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5-0087-03
1 引言
时代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也需与时俱进,同步发展。教材的改编是教育改革的具体表现。笔者从新编教材的原则和特点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两个大方面,对新时代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究。
2 新编教材的修订原则和特点
新编教材的修订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修订,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保持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的原则,注重结合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和时代变化的特点进行局部调整,追求精益求精;二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紧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新编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补充和增加。在教育方面,彰显了生命教育主题,突出了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加强了媒体素质教育;在精神层面,增加了“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世界文明交流、对话意识,进而突出学生的全球意识;在责任和义务上,让学生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以及各自的独特社会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并让学生初步建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有维护社会公平的正义感,有参与公共生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新编教材的总体设计和特点? 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总体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大前提,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宗旨,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以及国情方面的知识,对学生实现系统完整的道德与法律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呈现出从自身出发,不断向学校、社会、国家、世界范围的扩展和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要。
课程体现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显著特点。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党的要求、国家的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的科学联结,让学生在形成健全人格、健康精神世界的同时,树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既丰盈充实,又开阔高远。
学科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新编教材体现出道德伦理、心理、法律与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高度综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和法律素养进行全方位提升,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新编教材的育人功能明显?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科,与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教育、德育教育,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教育,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三种途径,更加强调教育功能和育人效果。课本知识将成为学生生活、做人、成长的指南。
课程安排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七年级课程主要体现在关注学生成长,处理自己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并初步建立法律意识。八年级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生活、遵守公共規则、学会与他人相处,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我国的制度和结构。九年级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并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内容既是学科知识,又是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构成元素,有明显的功能性特征。
3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
随着教材的改编和课程标准的修改,初中政治教学也要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
做好小学到中学德育教育的衔接? 从小学升入初中,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方法、学习环境等,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不适应,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在此阶段,虽然有班主任和家长的劝慰引导,但是和专业的思想品德学习存在一定差距。此时,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利用学科优势,通过学习“中学时代”,让学生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了解中学时代,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通过学习“学习新天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总结中小学学习的差异,并初步探索如何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通过“发现自己”章节的学习,引导通过多种途径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劣势,清醒地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优化自我,树立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发挥德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注重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受现代媒体的冲击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对指令式的教育教学十分抗拒,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课堂观,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将固定的结论强加给学生的陈旧模式,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并积极探索社会现实和自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进行广泛的取材,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保留不违背大原则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建立在鲜活的生活基础之上,教学要面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和学习材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使用价值,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调节不良情绪的办法,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变背诵记忆学习为探索学习? 新编教材体现出课本不再是学生用来诵记、考试的工具,而是成为引导学生探索价值观、法律意识的养成,品德、人格形成规律和机制的指引。那么,传统的简单的、浅表的、枯燥说教的传统德育课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寻找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初中思想品德和法律学习超越知识传递性学习,改变简单地告知学生对与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单方面的说教为师生平等交流与开放对话,让这门学科切实成为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使用性的知识。
为建立新型的课堂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体系、注重理论指导的教学理念,要注重活动和体验,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深受学生喜欢的活动,或引进近期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在体验、探究、谈论与反思中推进思维,提升情感,并通过与同学的分享和思想碰撞,形成较为正确的价值认同,进而涵养品格,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在教學“守护生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史铁生、张海迪等人的生平事迹说起,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守护生命可以让平凡的生命变得伟大不俗。然后从结合身边和世界各国青少年对待生命的态度谈起,探究一些人不懂得守护生命的原因,对照自己进行反思和剖析:自己和周围人有没有不爱惜生命的行为?这样做有什么危害?并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去守护生命,养护精神,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守护生命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比如,以日常行为中的“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进入施工现场;不游野泳”等,来守护生命;以运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正常竞争等健康的精神风貌,以读书和观看优秀的文艺作品滋润自己的心灵,以高雅的行为来提升品位等,来养护精神。这样,学习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学生也容易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反馈、提升。
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和共同成长? 师道尊严一直是教师极力维护的传统理念,认为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许多教师认为,学习是学生的任务,教师的任务则是教书育人,各有位置和职责。韩愈曾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新课标也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并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质疑、探索,对教师的观点进行质疑,并大胆地与教师争辩,在观点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矫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和先进的理念,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以保证选取的教学材料鲜活而富有时代特征,更容易与初中生沟通交流。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留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新方向,及时发现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促成课堂教学的提升,同时促进自己的成长。让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教书育人活动,也成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提升的舞台。
重视体验、实践在教学中的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本知识,教师的解析,对学生而言都是间接学习,难以体会具体的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息息相关,它们或许就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或者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理解课本知识,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体验和实践,让学生从经历和生活实际出发,讲事例、谈体验、说感受,并进一步阐释课本知识的现实意义。
比如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前,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性预习:观察你周围有哪些公共设施?它们的功能是什么?你身边的公共设施都完好无损吗?观察损坏的公共设施,推断它是自然磨损还是人为破坏。公共设施被损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想对这些破坏公共设施的人说什么?……这种带有实践性质的学习,能激发学生调动各种学习资源的热情,并积极进行深度探究和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学习的跨越和提升。
4 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编教材的修订吹响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以及能力和行动都发生明显改变,都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而教师埋头苦干、刻意进取和勇于创新则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作者:唐恩燕,唐山市第三十八中,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