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遗传与进化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策略
许晓娜
摘 要:提出在遗传与进化课程教学中要以问题贯穿,使理论联系生活,有效使用教学评价策略。
关键词:遗传与进化 高效课堂
一、教学问题化策略
有目的性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在“伴性遗传”教学中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是重点和难点,老师如果直接给出遗传特点,学生只能是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真正理解;而倘若直接让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写出相关遗传图解,又会因为学生自行认知,所学有限,导致其在总结的过程中出现不知如何下手亦或是总结的不够全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
问题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问题2:在家族患病的过程中,红绿色盲基因表现出了什么特征?(这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但却可以让学生建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问题3:图中得红绿色盲的患者在性别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4:Ⅱ代2号的红绿色盲基因是从Ⅰ代的哪一号得到的,其能否得出红绿色盲基因是随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是,请阐明随哪条染色体传染?
问题5:总结所学,讨论女性有没有可能患红绿色盲?
可见,在遗传与进化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相当重要。这种把教学置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环境中的教学策略,以问题的形式继续拓展思考,对学生进行了很好地思维训练。
二、教学生活化策略
在进行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学时,老师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组织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遗传与进化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遗传进化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概念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将知识点生动化进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因此,做出恰当的比方,举出贴切的生活化实例很重要,这样既可以清楚解释问题,又可以形象生动不枯燥。
比如对于染色体组这一概念讲解的时候,老师可以以学生最熟悉不过的扑克牌进行举例。这样的打比方来对染色体组进行教学,一下子就把染色体实物化。把扑克牌中的大小王去掉,剩下的扑克牌就看成52条染色体,再把同一数字的四张扑克牌比作同源染色体,这样,黑桃、梅花、红桃、方片就分别构成四个染色体组,让学生通过形象化思维总结染色体组的相关定义,实现对相关基础知识概念的把握与理解。
再比如,高考中作为考查重点的假说 -演绎法,在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现中和摩尔根果蝇实验中证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学生对于假说-演绎法理解不够透彻。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用生活化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假说-演绎法。解决科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探究,而探究总是以问题为起点,所以,可以观察现象然后提出问题:“男孩在人群中多看了女孩一眼,为什么呢?”
学生们可能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设想,期望找出对这一现象发生的合理解说,可能大部分学生会提出假说,即“男生喜欢女生”。那么教师可以接着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何学生的设想与假说是正确的呢,是否需要进行一定的方案设计来验证“男生喜欢女生”?学生可能会说让男生对女生进行表白,也就是“演绎推理”的过程,而学生们也会产生相应的预期结果,如“女生会答应”。
可是,还是需要真正去实施实验方案,看真正的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去实验验证:“‘我们在一起好吗?‘不好!”这时候就可以把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了,进而最终判断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得出结论:“错了,她不喜欢他。”可见,当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一致的时候,实验结果支持了提出的假设,假设也就是最后的实验结论;而当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的时候,实验结果支持不了提出的假设,假设就被否定了。这样的讲解配上這样的有趣例子,学生会更好理解假说-演绎法。
三、科学运用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一名优秀教师一定要学会评价学生。在提倡正面积极反馈,充分给予学生肯定,不打消学生学习热情的今天,老师的无意义课堂评价成风。不同的学生对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价也有一些共性反馈:老师不论学生回答的如何都是诸如“好、很好、非常好”的“套话”。老师自认为这是在鼓励学生,实际上,不同的学生对于老师的表扬是有不同反应的。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在进行问题解决后所获得的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不同,会导致其在受到教师评价时所反映的兴奋程度也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进行对问题解决后所产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也会因为题目的难易程度而不同,当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解出难题或者对某个题目有新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表扬甚至赞赏,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会感觉很兴奋”。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一定的有效评价能够更加高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展开。所以在遗传与进化的教学中,需要老师更多、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反馈,来给予学生信心。教学效果评价不能再单独以学生试卷分数来作为衡量指标,应该全面包括:教的怎么样?学的怎么样?互动的怎么样?课上怎么样?课下怎么样?但是还是要“以学评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那么如何实现全方位综合有效评价呢?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了,教学评价方式将面临全面转变。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的了解我们主要是通过课堂行为观察、作业反馈、考试分析、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很常用,但是免不了浪费时间精力、获得数据不准确甚至难以评价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且不说其在揭示教学问题上所带来的偏差性,教师们无法准确把握教学问题,在教学上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展开,对于学生们自身的综合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还耗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无法确保数据获取的长久持续性。而教学大数据的出现则可以为克服现有教学评价中的不足提供效果良好的解决方案。比如,目前就有一些学校通过进行学生网络化学习来透过数据挖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与课堂表现行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