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爱鹏 徐晓东
摘要:该研究结合当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优良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探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不同文体或学习模块的有效方法,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说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为试卷讲评增效的方法等,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教学 应用研究
当前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我校顺势而为,依托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强化培训,从“不知”到“知之”
课题组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强化对课题组成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系列培训,使课题组成员对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从“不知”走向“知之”。
(一)专家引领。课题组先后邀请教育信息技术专家来校进行“班班通”应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备课效率、思维导图应用、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等专题培训,不断派员外出倾听专家关于翻转课堂、微课设计与制作、用Ipad迅速构建简易高效互动课堂等专题讲座。通过培训,老师们了解了实用的PPT制作、灵活的电子白板使用、鲜活的视频录制和精巧的微课设计。
(二)同伴互助。参加培训的老师归来后,首先自己尝试使用所学信息技术,如制作微课;接着在校内进行二级培训,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给课题组其他成员和校内其他老师。课题组成员各项理论和技能培训中携手同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熟悉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和途径。
(三)案例探路。课题组采用案例探索的方式,摸索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不同文体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课题负责人执教的《平凡的世界·做客》和《白鹿原·家族学堂》观摩课,巧妙依托网络环境,推动了课题的研究。
持续有效的培训确保了课题组始终与信息技术发展同行,对信息技术从“知之”到“乐之”,到现在的每节语文课都“用之”,全校语文教学信息化由此迈上了新台阶。
二、任务驱动,从“会用” 到“用好”
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开设研讨课,在应用中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每年度组织参加信息化大赛,要求每个成员必须提交课件、微课、课例等作品,以赛促训,在赛课中“用好”信息技术。
(一)学会使用。在课例研究中,课题组通过一组课例重点探讨应用一种信息技术的思路,按照“设计——实践——修正——总结”的路径,实现“会用”的目标。例如,研讨课《将进酒》《囚绿记》,探究名家朗诵音频资源等在课堂中呈现的时机与效果;研讨课《雷雨》《每年一部新词典》,探讨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拖放组合、放大缩小、智能笔等功能;研讨课《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探讨电子白板交互功能的使用;研讨课《谈中国诗》《项脊轩志》,探讨课件繁与简、动与静的处理方法;同课异构《作文的点题与扣题》,探究应用拍摄、截图等技术制作PPT;研讨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游沙湖》,探索应用摄像机录课,并通过录像回放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研讨课《巧用比喻点亮生活》,探讨微课的录制和翻转的时间、效果;研讨课《说木叶》《小狗包弟》等,探讨利用录播教室录课的技巧。
通过研讨课及评教活动,有效解决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课件设计制作使用、白板操作应用、微课设计录制、录课编辑加工等信息技术“会用”的问题。仅在优课录课阶段,课题组就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三个应会”:一会制作片头片尾,会按照优课片头片尾的格式要求制作,会按照白板的固定格式制作PPT;二会操作录播教室设备,掌握操作流程及办法,并能独立操作;三会录播教室站位,即会选择在讲台上的最佳站位,在学生中间走动时最佳活动轨迹和频率,以及和学生交流时的最佳距离等。
(二)尝试用好。课题组利用各类比赛机会,探索用好信息技术的方法和路径。如参加“一师一优课”和“德育精品课”等评选活动,部分解决了教学中“用好”信息技术的问题:在优课录制中解决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以前课件的封闭性弊端,变线性结构为网状结构;解决了读整本书资源缺乏问题,变读纸质节选部分为在线阅读整本书,变读纸质单篇为在线读群文,变读教参讲解为名家在线答疑等。陈爱鹏执教的《平凡的世界·做客》和《白鹿原·家族的学堂》被评为“部级优课”。课题组在“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录课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将丰富的德育视频音频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渗透德育,两个课例获得市一等奖。
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組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教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各类赛事中屡获殊荣:在教育信息化大赛中,微课《巧用比喻,点亮生活》获全国二等奖,《定语后置句》获全国三等奖;课件《平凡的世界》获全国二等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全国三等奖,《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获省二等奖,《红高粱》和《边城》获省三等奖;课例《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获省三等奖。
(三)提炼模式。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高考考点教学,课题组致力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不同文体或学习模块的方法研究,在实践中提炼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1.创设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融合的“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信息技术→深入探究+信息技术→讨论交流+信息技术→延伸拓展+信息技术。具体操作如下: ①创设情境。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对话情境,利用视频音频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文本,初步与文本对话,思考问题。②深入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网络获得小说资源和有关小说背景信息,利用名家博客和微信公众号等探究小说内核。③讨论交流。教师利用空中课堂、微信等媒介创造互动学习环境,开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深刻理解文本内容。④延伸拓展。教师利用社交网络软件,引导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阅读知识和技巧应用于课外小说阅读。
2.创建了基于网络下的高中语文写作“五+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题组在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作文素材、利用图文声像手段表达、作文批改讲评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①入境明题。教师利用视频、音频等资源,创设真实情境,打通学生作文与生活世界的壁垒。 ②网上阅读。学生根据作文要求上网搜索资料,找出对自己写作有用的素材,将这些材料用文件夹或电子记录本记录下来。 ③素材提炼。借助社交软件或公共网络教学平台,思考讨论,对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教师利用公共教学平台进行共性或个性指导。④网上行文。学生对素材提炼加工后,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完成写作任务。作文写好后,实时分享在网络平台、微信或QQ上,给教师和其他同学评阅。⑤评议修改。完成写作任务后,同学之间在网上对作文进行互评,或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利用白板批注等对学生作文进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3.创建“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模式,以信息技术助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①编制班报。指导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办报,增加课外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课题组创办《快乐菜园》,内容涉及时事时评、家乡名胜、校园生活等,信息采集和版面设计均由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承担。②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指导学生开展《农村劳务输出在舒城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和《文翁与舒城》等专题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调查,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调查报告真实科学。
课题组还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为试卷评讲增效:建立语文组QQ群,方便课件素材的汇集;阅卷老师选择学生答题典型案例,并截图到QQ群;阅卷完毕,其他老师再次筛选学生典型答题;同组教师分头做好试题分析、学生案例得失分析、知识点回顾与梳理以及试题拓展延伸等,在群内分享。
三、拓展平台,从“教室”到“网络”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之初,有了投影、收录机的身影,随着多媒体逐步走进教室,课堂逐步走向多元开放,课题组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带领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无限广阔的网络空间。
(一)课前用网络平台呈现资源。课题组利用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等提供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及时提供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活泼的超文本,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网络学习条件。
(二)课中用网络平台联通世界。古诗词教学时,适时点击《学习网》上的名家朗诵,引导学生揣摩名家朗诵的特点,找出自己与名家之间的差距,分析背后的原因,通过诵读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时,让学生检索有关应用文格式要求。如指导学生拟写《创建文明县城倡议书》时,学生首先上网检索倡议书的格式和范例,接着根据要求撰写倡议书,之后在网络上公开征求意见,成文后在朋友圈分享。
(三)课后用网络平台深度学习。指导学生利用移動学习软件复习,直接打开聊天记录,根据自己的需要回放上课时的师生对话语音、输入文字等,进一步琢磨品味。利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指导高三学生学习高考考点微课,自主选择练习层级。利用空中课堂等软件,指导学生课后选用多种互动交流方式,或实时私信沟通,或发起学习话题沟通,或实时获得对答题的评价以及个性化作业的推送。
利用多种网络平台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实现从封闭的课堂学习到开放的网络呈现,从传统的线下学习到现代的线上探究,从固定的教室教学到灵动的移动学习,从过去的时间限制到现在的及时沟通。
参考文献:
[1]李颖伟.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7(10).
[2]孙海燕,叶青云等.探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中的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3]黄金弟.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