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蔡文鹏等
摘 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理应葆有、大力倡扬的崭新内涵。本质上作为文化机构的当代中国大学而言,从整体性思维层面理应进一步拓宽全球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凸显人文关怀、凸显理性精神。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此为新一代领导人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的基本判断。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这是对大学人提出的新时代命题。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理应是当代中国大学的重大职责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职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理应葆有、大力倡扬的崭新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迅速成为国际关系、外交领域等研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相较而言,对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乃至高等教育学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不多。本文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探讨作为文化机构的当代中国大学,从整体性思维层面理应做怎样的努力、凸显出怎样的精神气质,及当代中国大学人应该有怎样的视野、情怀和追求。
需要进一步拓宽全球化视野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当时跨国的“游学”“游教”之风盛行。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us”,即“普遍”“整个”“世界”“宇宙”的意思。顾名思义,大学本身的内在精神气质之一可以理解为“普遍主义”。中世纪时期的大学,学生入学时没有国籍的限制,教师和学者可以跨国流动。纵观当今世界各国著名大学,几乎均为国际性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国际交流事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从多方面不断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以留学生为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改革开放后至2014年12月中旬的36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有300多万人,目前留学中国的各国留学生36万余人。“人类命运共同体”审视下的当代中国大学,国际化成为日益突出的重要理念,面临着很多紧迫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对于当代中国大学和大学人的全球观念和全球视野状况,作为典型个案之一,一名本科生赴海外交换的经历和思考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清华大学法学院2010级本科国际班学生许吉如在哈佛大学本科生院(Harvard College)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后,令她深感惊讶并引发深思的现象之一:相较而言,海外学生能够站在整个世界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她在谈及清华大学国际化方面的不足时指出:“如果说我们有什么不足,那可能主要在于胸怀、视野方面。用一个词形容这里大多数学生,那就是‘大气,不局限于一份工作、一辆车、一个房子、一个自己的小世界,而是能站在整个世界的轴心去找自己的位置。”对于“国际视野”及形成的重新认识,她认为:“‘国际化衡量的不是一个人的现实生活,而是一个人的视野与理想和一个人的心。”[2]
虽然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不少高校在多年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举措和创新办法,但毋庸讳言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的一些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关心比较多的仍局限于眼前的、身边的、当下的具体问题,而缺乏世界眼光,缺乏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缺乏对世界性的重大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的意愿、勇气、决心,缺乏对今后几十年世界发展变革趋势的清晰认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世界各国大学,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化大学”愿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当今及未来,“全球化大学”愿景根植于对全球高等教育未来必然走向的基本评估,主要因素之一是大学不仅因全球性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也因为其社会经济文化角色的变化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2014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制定了一个旨在增加学生培养数量与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全球校园计划”,建设伯克利全球校园并建立一个高级研究学院,以在更广阔层面上研究与全球治理、全球伦理、全球公民和全球关系相关的一系列诸多问题。正如其校长尼可拉斯·德克斯于2015年演讲中所言:“随着合作进程的展开,我们希望全球校园不仅可以促进对我校和美国旗舰公立大学的作用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构想,而且能促进对所有大学作用的重新构想。” “我们必须以新的方式思考跨行业以及跨国界的伙伴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表现为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不平等加剧、被迫移民、文化误解与冲突、网络安全、健康等领域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真正将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性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在研究和教育中所义不容辞的,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有条件、有意愿推进全球各国大学提升学生培养能力与全球影响力的机构间建设一种新型伙伴关系。”[3]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对“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实践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当代中国大学已经先行进行积极探索并迈出了坚实步伐。2013年4月,清华大学正式启动了苏世民学者项目,组建清华苏世民书院;2014年9月,清华大学、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深圳市政府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创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15年6月,由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合作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到美国办学,也标志着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平台正式建立。
摘 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理应葆有、大力倡扬的崭新内涵。本质上作为文化机构的当代中国大学而言,从整体性思维层面理应进一步拓宽全球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凸显人文关怀、凸显理性精神。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此为新一代领导人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的基本判断。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这是对大学人提出的新时代命题。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理应是当代中国大学的重大职责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职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理应葆有、大力倡扬的崭新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迅速成为国际关系、外交领域等研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相较而言,对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乃至高等教育学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不多。本文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探讨作为文化机构的当代中国大学,从整体性思维层面理应做怎样的努力、凸显出怎样的精神气质,及当代中国大学人应该有怎样的视野、情怀和追求。
需要进一步拓宽全球化视野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当时跨国的“游学”“游教”之风盛行。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us”,即“普遍”“整个”“世界”“宇宙”的意思。顾名思义,大学本身的内在精神气质之一可以理解为“普遍主义”。中世纪时期的大学,学生入学时没有国籍的限制,教师和学者可以跨国流动。纵观当今世界各国著名大学,几乎均为国际性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国际交流事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从多方面不断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以留学生为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改革开放后至2014年12月中旬的36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有300多万人,目前留学中国的各国留学生36万余人。“人类命运共同体”审视下的当代中国大学,国际化成为日益突出的重要理念,面临着很多紧迫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对于当代中国大学和大学人的全球观念和全球视野状况,作为典型个案之一,一名本科生赴海外交换的经历和思考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清华大学法学院2010级本科国际班学生许吉如在哈佛大学本科生院(Harvard College)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后,令她深感惊讶并引发深思的现象之一:相较而言,海外学生能够站在整个世界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她在谈及清华大学国际化方面的不足时指出:“如果说我们有什么不足,那可能主要在于胸怀、视野方面。用一个词形容这里大多数学生,那就是‘大气,不局限于一份工作、一辆车、一个房子、一个自己的小世界,而是能站在整个世界的轴心去找自己的位置。”对于“国际视野”及形成的重新认识,她认为:“‘国际化衡量的不是一个人的现实生活,而是一个人的视野与理想和一个人的心。”[2]
虽然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不少高校在多年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举措和创新办法,但毋庸讳言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的一些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关心比较多的仍局限于眼前的、身边的、当下的具体问题,而缺乏世界眼光,缺乏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缺乏对世界性的重大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的意愿、勇气、决心,缺乏对今后几十年世界发展变革趋势的清晰认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世界各国大学,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化大学”愿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当今及未来,“全球化大学”愿景根植于对全球高等教育未来必然走向的基本评估,主要因素之一是大学不仅因全球性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也因为其社会经济文化角色的变化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2014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制定了一个旨在增加学生培养数量与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全球校园计划”,建设伯克利全球校园并建立一个高级研究学院,以在更广阔层面上研究与全球治理、全球伦理、全球公民和全球关系相关的一系列诸多问题。正如其校长尼可拉斯·德克斯于2015年演讲中所言:“随着合作进程的展开,我们希望全球校园不仅可以促进对我校和美国旗舰公立大学的作用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构想,而且能促进对所有大学作用的重新构想。” “我们必须以新的方式思考跨行业以及跨国界的伙伴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表现为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不平等加剧、被迫移民、文化误解与冲突、网络安全、健康等领域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真正将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性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在研究和教育中所义不容辞的,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有条件、有意愿推进全球各国大学提升学生培养能力与全球影响力的机构间建设一种新型伙伴关系。”[3]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对“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实践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当代中国大学已经先行进行积极探索并迈出了坚实步伐。2013年4月,清华大学正式启动了苏世民学者项目,组建清华苏世民书院;2014年9月,清华大学、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深圳市政府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创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15年6月,由清华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合作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高校第一次到美国办学,也标志着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平台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