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鲥鱼养殖现状和产业发展展望
刘青华+郑玉红+孟+涵+王文洁
摘 要:结合多年来在鲥鱼养殖专项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对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在我国的养殖现状,尤其是对目前鲥鱼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失败教训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开展品系遗传改良、生产全雌鲥鱼、优化养殖技术和工艺等突破鲥鱼养殖产业发展瓶颈的方案。
关键词: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养殖模式;养殖难题;解决方案;养殖技术
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又称美国鲥鱼(以下简称鲥鱼),是美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保护的野生品种。作为饵料鱼,鲥鱼种群支撑着条纹鲈等北美洲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的渔业资源[1]。由于鲥鱼有肌间刺,美国消费者并不青睐鲥鱼的美味,而是将鲥鱼鱼子作为高档的美食。
为保护鲥鱼种群资源,美国渔业科学家进行了100多年的研究[2],其中包括对产卵场的野生鲥鱼亲本捕获、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仔鱼早期培育,将鲥鱼鱼苗放流,以增加鲥鱼自然种群资源。但在美国,没有养殖鲥鱼的市场需求,有关鲥鱼幼鱼和成鱼养殖技术的研究甚少,在养殖条件下的鲥鱼养殖生物学、生理代谢、专用饲料、疾病防治、种质改良和养殖设施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3]。
美洲鲥鱼是在长江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于2003年引入中国。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和摸索,已在全国12个省市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成为国内最珍贵的养殖品种之一[4]。目前,鲥鱼的养殖产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关鲥鱼繁殖、育苗以及养殖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5-6]。为推动美洲鲥鱼在我国的养殖产业化发展,本文结合多年来在鲥鱼养殖专项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美洲鲥鱼在我国的养殖现状,尤其是对目前鲥鱼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失败教训和风险进行分析,帮助养殖户了解鲥鱼养殖的特性,规避养殖风险,并吸引更多的养殖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投身于鲥鱼养殖生产实践和技术研发,有助于鲥鱼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从美洲鲥鱼养殖发展进程了解养殖产业现状和市场情况
2003年起,美洲鲥鱼受精卵开始成批量地引入我国。由于早期缺乏鲥鱼受精卵孵化和育苗技术[4],鲥鱼苗种供不应求,苗种价格居高不下,一度高达每尾25~30元。2004年年底,首批养殖鲥鱼商品鱼进入高端市场,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高昂;2010年前,养殖鲥鱼的市场销售价为400~1 000元/kg。
早期的鲥鱼养殖(2003年至2008年),苗种生产主要依赖美国进口的受精卵,每年大约有20~30万尾鲥鱼苗种投放市场,养殖区域主要为江浙沪粤等地。本研究团队率先于2008年产业性开发鲥鱼亲本的养殖和繁殖技术,生产鲥鱼受精卵,摆脱了鲥鱼受精卵依赖进口的局面[3]。从此,鲥鱼苗种供给量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统计,2016年鲥鱼苗种供给量已突破100万尾/年。近年来,鲥鱼网箱养殖在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也有较快的发展,一度形成与江、浙、沪、粤等地平分秋色的局面。
然而,养殖鲥鱼商品鱼价格并未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目前鲥鱼商品鱼市场销售价持续高位,大约为240~600元/kg。一方面,是因为鲥鱼商品鱼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鲥鱼养殖技术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据估算,目前全国的鲥鱼养殖平均成活率低于35%,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多数鲥鱼养殖存在着盲目性,尚无鲥鱼养殖的技术标准,更缺乏有关养殖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指导[5-7]。
2 鲥鱼成鱼养殖模式的分析
目前,鲥鱼养殖的模式主要为3种,即温室养殖、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尽管3种模式的养殖区域、养殖风险和养殖效率各不相同,但鲥鱼养殖的关键因子相同,即溶氧、温度和水质。我们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鲥鱼养殖溶氧最好在5 mg/L以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2~24 ℃,氨氮低于0.8 mg/L[7]。通过对3种模式的养殖技术特点和关键因子的分析,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鲥鱼养殖管理措施,满足鲥鱼对溶氧、温度和水质的特别需求。
2.1 温室养殖
以江、浙、沪或以北的区域为主。
鲥鱼养殖早期,是以温室养殖为主。温室养殖配备井水可有效地预防冬季鲥鱼受冻引起水霉病爆发致死和夏天高温期内脏出血病[8]。
多年的鲥鱼养殖经验表明,鲥鱼养殖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26 ℃,而生存适宜温度一般为8~32 ℃;而且,鲥鱼的生长适宜温度与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当水质恶化的情况下,适宜温度范围会显著变窄。所以,鲥鱼养殖不仅要重视越冬升温和夏天高温期的降温措施,也要重视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水质改良。温室养殖主要分为温室池塘养殖、温室水泥池养殖和室内循环水养殖。
2.1.1 温室池塘养殖 池塘大小一般为0.33 hm2左右,成鱼养殖密度约为2~5尾/m2。增氧措施为水车式增氧机,其优点在于不仅增氧效率高,而且水车可搅动池塘水体沿着一个方向流动,适合鲥鱼逆流游动的生理特性,也有助于上下层水体交换,改善水质[8]。
该养殖模式风险较小,养殖成本较低。由于水体较大,冬季水温较低,生长较慢(养殖期一般为16个月以上)。水质改良和防病治病是该养殖模式最重要的管理措施,需要注意加强。
2.1.2 温室水泥池养殖 该养殖模式常见于小规模养殖户[5]。常见的养殖池为100~200 m2,成鱼养殖密度约为5~10尾/m2,增氧措施以池壁铺设微孔橡胶曝气管为宜,水源一般为深井水。
该养殖模式的优点在于鲥鱼生长较快,由于水体较小,条件可控,便于观察和管理。但是一旦缺氧(例如停电或鼓风机故障),会造成全军覆没,而且日常管理工作量较大,每天需要换水和吸污,养殖成本较高。
2.1.3 室内循环水养殖 是在温室水泥池养殖的基础上,添加了水处理设施和智能化水质管理手段。该养殖模式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风险可控,养殖密度大(10~15尾/m2),生长快(养殖周期一般为12个月左右),并且环境友好。然而,投资较大,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目前该养殖模式的系统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6]。随着水产养殖工业化技术发展和养殖水排放的环保条例实施,室内循环水养殖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2.2 网箱养殖
最早的鲥鱼网箱养殖起始于千岛湖,该养殖模式的优点在于生长较快,商品鱼品质优异,但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自然灾害风险不可控[9]。近年来,在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发展迅速,一度成为国内最成功的鲥鱼养殖模式之一。最近,为实现“青山绿水”的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取缔或限制大水面网箱养殖,鲥鱼网箱养殖规模迅速下降,未来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2.3 池塘养殖
广东养殖户采用的养殖模式。由于广东冬季水温一般不低于8 ℃,无需温室投资,所以鲥鱼池塘养殖是投资成本最低的养殖模式,而且鲥鱼生长较快,一般养殖期为14个月左右。在广东,鲥鱼池塘养殖最大的风险在于夏季的高温期易发内脏出血病,是鲥鱼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笔者在指导农户池塘养殖实践中,提出深水、遮阳、半饱、保健和微生态制剂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鲥鱼度夏的死亡率。
3 目前鲥鱼养殖的困境
美洲鲥鱼自2003年引进中国后,养殖户的积极性较高,主要是因为养殖鲥鱼商品鱼的市场价格高,养殖成功后的利润高。然而,国内外有关鲥鱼养殖方面的研究较少,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的借鉴资料不多。在养殖条件下的鲥鱼养殖生物学、生理代谢、专用饲料、疾病防治、种质改良和养殖设施等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养殖风险较大,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严重制约了鲥鱼养殖产业化的发展。有关难题主要表现在:
3.1 夏季鲥鱼的内脏出血病
当夏季来临,水温达26 ℃以上时,一龄以上的鲥鱼易发生内脏出血病,造成大量死亡,死亡率有时高达50%以上。该病的病理不详,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3.2 鲥鱼的老头鱼
本团队于2015年对美洲鲥鱼雌雄生长差异进行研究中发现,鲥鱼存在显著的雌雄生长差异,雌鱼生长较雄鱼生长快32.4%。雄鱼不仅生长慢,而且大约20~30%的雄鱼将成为“老头鱼”,需要推迟1~2年以上的养殖期才能上市。
3.3 鲥鱼商品鱼土腥味
养殖鲥鱼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土腥味或异味,池塘养殖的鲥鱼尤为严重。土腥味或其他异味来自养殖系统中的蓝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10],例如2-甲基异冰片(2-MIB)和二甲萘烷醇(Geosmin)。由于鲥鱼体内脂肪含量较高,2-MIB和Geosmin极易富集,并且难以去除。鲥鱼的土腥味不仅损害养殖鲥鱼的形象,更直接影响鲥鱼的销售价格。
3.4 鲥鱼追春现象
鲥鱼成熟年龄为2龄以上。成熟的雄性鲥鱼在每年的春季有极其强烈的追尾行为,大约20%~30%的养殖鲥鱼因追尾冲撞,受伤致死;同时,持续3~4个月的追尾行为也导致大量的体能消耗,繁殖季节成熟鲥鱼的体重损失达30%以上。
4 突破鲥鱼养殖产业发展瓶颈的方案
由于美洲鲥鱼系溯河洄游性鱼类,生性急躁,对温度、溶氧和水质等养殖环境要求苛刻[2,7],目前的养殖方法尚无法克服鲥鱼的养殖生理缺陷,满足其生长的特殊需求。为提高鲥鱼养殖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率,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4.1 对美洲鲥鱼进行系统性的品系遗传选育
通过品系遗传改良,提高种质质量,克服生产性能退化,防止近亲繁殖,将有效提高鲥鱼生产性能。
4.2 借助现代遗传技术手段,进行全雌鲥鱼的生产
全雌鲥鱼可有效避免雄性鲥鱼追春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有望成为提高鲥鱼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4.3 借助微生态水质改良技术,提高鲥鱼养殖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
研究鲥鱼养殖的关键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优化养殖环境,防病治病,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鲥鱼的商品价值。
4.4 整合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优化鲥鱼养殖模式和工艺
系统研究鲥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需求,借助现代工业化技术手段,建立适合鲥鱼的先进养殖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促进鲥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Boreman J,Friedland K D. Sensitivity of American shad to changes in fishing mortality[C]. In:Limburg K E and Waldman J R eds., Biodiversity,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worlds shads.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Symposium 35, Bethesda, Maryland. 2003, 267-273.
[2] Limburg KE, Ross R M. Growth and mortality rates of larval American shad, Alosa sapidissima, at different salinities[J]. Estuaries, 1995,18:335-340.
[3] Jia Y J, Goudie C A, Liu Q H, et al. Potential invasion risk of the introduced American shad Alosa sapidissima to aquatic ecosystem in China [J]. Acta Zoologica Sinica, 2007, 53(4):625-629.
[4] 刘青华,贾艳菊,高永利.美洲鲥鱼养殖的瓶颈和对策(上)[J].科学养鱼, 2006(4):5.
[5] 李林,金庭海,韩立忠.美国鲥鱼工厂化养殖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17(2):49-50.
[6] 刘青华,贾艳菊,高永利.美国鲥鱼的生物学特性与集约化养殖管理[J].渔业现代化,2006(1):26-27.
[7] Jia Y J, Liu Q H, Goudie C A, et al. Survival, growth, and feed utilization of pre- and post-metamorphic American shad exposed to increasing salinity [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Aquaculture, 2009,71:197-205.
[8] 劉青华,贾艳菊,高永利.美洲鲥鱼养殖的瓶颈和对策(下)[J].科学养鱼, 2006(5):3.
[9] 俞爱萍.美国鲥鱼网箱养殖技术研究[J].中国水产, 2015(5):75-76.
[10] Schrader K K, Davidson J W, Summerfelt S T, et al. Evaluation of ozonation on levels of the off-flavor compounds geosmin and 2-methylisoborneol in water and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from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J].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2010,43: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