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分析
王璐
【摘 要】论文主要针对中国人口的经济密度区域差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正确认识到中国属于人口大国,不仅仅具有数量庞大的人口,且整体分布也相对较广,而且地区间的分布也呈现不均匀表现,虽然影响到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因素较多,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却是严重影响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关键部分。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density in China. We should correctly realize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large population, not only is there a large population, but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wide, and the? distribution between regions is also uneven. Although there are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affect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density, however,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key part that seriously affect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population economic density.
【关键词】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
【Keywords】China; population economy; regional difference of density
【中图分类号】C924.24?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2-0052-02
1 引言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人口数量也在进一步提升,而且在近十年间,城市已经成为多数人未来生活的重要领域,当前人口空间一般都分布集中在城市当中,使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而不能对城市进行完善的人口密度分布,那么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地域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等,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中国人口的经济密度区域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正确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因素,从而为我国人口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人口经济密度的理论分析
对于人口经济的密度,就是在某一地区,满足一定经济水平的情况下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将该地区常住人口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由此来将不同地区间的人口和经济间关系更好地体现出来。其主要的计算公式就是就是运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除以当地人口的总数,就等于最终的人口经济的密度情况。例如,通过将总人口数和耕地的面积进行对比,最后获得人口耕地的密度情况,其能够有效地将人口以及耕地间关系更好地展示出来。而对于人口的经济密度来说,也应运用不同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开展技术工作,进而更好地将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发展水平与人口密度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和分析。而综合衡量某地区的人力和经济间联系,一般情况下会通过综合指标来分析,包括运用工农业生产的总量,国民间的生产值以及能源总消耗等,一些综合性的经济上的指标和总人口数量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将人口经济的密度计算出来。下面就通过运用当地工农业的总产值来比较当地人口的总数,由此获得人口经济的密度。
通过对以上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经济的密度,从实际情况中可以将某地区的人口经济的负担情况更好地展示出来,其优点就是能够通过比较的形式,将当地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反映出来。
3 我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特点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而且地域結构相对较为复杂,人口数量也占世界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对于我国各个省市以及各个地区,从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上,还有人口分布情况等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性表现。下面就针对近几年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对多个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地区间人口经济的密度区域差异性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3.1 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有较大差异性
因不同的省市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呈现较大的差异,从2018年的全球人口数据调查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74亿,处于世界人口数第一大国,而针对各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进行调查,发现南京地区的人口总数达到827万人,而经济产值也已经高达1.78亿元,其当地平均的人口经济密度为21.5人/万元;而且同期苏州的经济产值达到了2亿元,而当地人口总数为1062.57万人,其当地平均人口经济密度为18.8人/万元;上海的经济产值为4.75亿元,而人口总数为2415万人,其平均人口经济密度为19.6人/万元;深圳的经济产值为11.16亿元,其人口总数为1077.89万人,其平均人口经济密度为103.5人/万元。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各个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间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而且省与省间的差异也相对较大。
通过对全国三大地区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西部的人口经济密度是相对较大的,而且省市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具有较大差异。对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间和各区内部的人口经济密度差异进行研究,能够发现三地区和各地区省份间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条件呈现较大差异。
3.2 经济密度是以人口密度为基础而转变的
城市以人口密度来进行定义,经济的聚集也就是以人口聚集为基础的,使得人们聚集的因素有很多,而人们一旦发现人口的聚集对经济的增长是相当有利的,那么就会发现只要聚集在一起就会带来较高的收入,这样就使得聚集增长的引擎得到发动。
而经济的聚集密度高于人口的聚集密度,除去其中无法超越的屏障以外,就会吸引更多的人聚集到其中。换言之,经济的密度如果高于了人口的密度,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而一旦人口数量不断提升,那么经济的密度将也会随之提升么?这就引出了人口经济密度的公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除以当地人口总数,就得到了人口经济密度[1]。
4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是影响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因素
通过有效运用最优分割程序,对我国各个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以及人均工农总产值等指标开展最优分割计算,再对其进行有效调整,由此对我国人口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4.1 国民经济水平差异对人口经济密度带来的影响分析
我国各个地区间的国民经济水平已经得到良好发展,并呈现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地区间的差距,该差距能够在国民经济的指标中开展定量分析,而从人均工农业的差值计算方法,人口经济密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能够有效明确两者间是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均工农业的总产值呈现较大的情况下,那么人口的经济密度将会随之减小。而对于人均的工农业总产值呈现较小的情况下,那么人口的经济密度也会随之增长。而对于人均国民收入以及人均的工农业总产值表现为正比例关系的情况之下,那么人均的国民收入以及人口的经济密集程度也会呈现反比关系。
4.2 生产力布局呈现差异性对地区人口经济密度带来的影响
因各个地区间的自热条件有所不同,其社会经济的基础和相应的历史变革也呈现不同的表现,这样会导致不同地区的生产力的布局呈现差异性表现。对于一些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那些平原地区,其呈现出水热资源较为丰富、气候湿润等特点,而且一些地区的开发历史也相对比较长,其整体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在当前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中,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交通也更加便利,这使得一些大中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提升,整体的分布情况也相对较为均匀。而且有很多城市屬于我国主要的金融、贸易中心,因此这些地区的生产力的分布相对较好,且整体经济水平也相对较高,人口的经济密度也相对较小。
对于我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来说,因境内地域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在自然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呈现出从东向西的过渡表现。整体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而且近代的工业发展也相对比较早,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属于我国主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地,具有较大的矿产资源挖掘的潜力,而且该地区也有一定的农业基础,是当前我国最为主要的畜牧业产地[2]。而且在当前环境下,通过将一些先进技术以及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引入到中部地区,对本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对于边疆以及西部内陆地区,其地理气候条件为高山、高原以及荒漠地区较多,气候也相对较为干燥,其整体的工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且该地区为少数民族聚集的主要地区,更是我国关键的畜牧业产地,整体的工农业的发展速度都有待提升,从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而且人口的经济密度也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有效明确导致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因素相对较多,但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必须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才能对人口经济密度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林成策.我国人口压力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分析[J].西北人口,2009(04):140-143.
【2】卢忠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
(04):79-81.
【摘 要】论文主要针对中国人口的经济密度区域差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正确认识到中国属于人口大国,不仅仅具有数量庞大的人口,且整体分布也相对较广,而且地区间的分布也呈现不均匀表现,虽然影响到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因素较多,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却是严重影响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关键部分。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density in China. We should correctly realize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large population, not only is there a large population, but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is relatively wide, and the? distribution between regions is also uneven. Although there are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affect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population economic density, however,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key part that seriously affect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population economic density.
【关键词】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
【Keywords】China; population economy; regional difference of density
【中图分类号】C924.24?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2-0052-02
1 引言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人口数量也在进一步提升,而且在近十年间,城市已经成为多数人未来生活的重要领域,当前人口空间一般都分布集中在城市当中,使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而不能对城市进行完善的人口密度分布,那么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地域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等,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中国人口的经济密度区域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正确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因素,从而为我国人口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人口经济密度的理论分析
对于人口经济的密度,就是在某一地区,满足一定经济水平的情况下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将该地区常住人口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由此来将不同地区间的人口和经济间关系更好地体现出来。其主要的计算公式就是就是运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除以当地人口的总数,就等于最终的人口经济的密度情况。例如,通过将总人口数和耕地的面积进行对比,最后获得人口耕地的密度情况,其能够有效地将人口以及耕地间关系更好地展示出来。而对于人口的经济密度来说,也应运用不同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开展技术工作,进而更好地将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发展水平与人口密度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和分析。而综合衡量某地区的人力和经济间联系,一般情况下会通过综合指标来分析,包括运用工农业生产的总量,国民间的生产值以及能源总消耗等,一些综合性的经济上的指标和总人口数量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将人口经济的密度计算出来。下面就通过运用当地工农业的总产值来比较当地人口的总数,由此获得人口经济的密度。
通过对以上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经济的密度,从实际情况中可以将某地区的人口经济的负担情况更好地展示出来,其优点就是能够通过比较的形式,将当地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反映出来。
3 我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特点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而且地域結构相对较为复杂,人口数量也占世界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对于我国各个省市以及各个地区,从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上,还有人口分布情况等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性表现。下面就针对近几年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对多个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地区间人口经济的密度区域差异性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3.1 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有较大差异性
因不同的省市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呈现较大的差异,从2018年的全球人口数据调查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74亿,处于世界人口数第一大国,而针对各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进行调查,发现南京地区的人口总数达到827万人,而经济产值也已经高达1.78亿元,其当地平均的人口经济密度为21.5人/万元;而且同期苏州的经济产值达到了2亿元,而当地人口总数为1062.57万人,其当地平均人口经济密度为18.8人/万元;上海的经济产值为4.75亿元,而人口总数为2415万人,其平均人口经济密度为19.6人/万元;深圳的经济产值为11.16亿元,其人口总数为1077.89万人,其平均人口经济密度为103.5人/万元。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各个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间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而且省与省间的差异也相对较大。
通过对全国三大地区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西部的人口经济密度是相对较大的,而且省市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具有较大差异。对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间和各区内部的人口经济密度差异进行研究,能够发现三地区和各地区省份间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条件呈现较大差异。
3.2 经济密度是以人口密度为基础而转变的
城市以人口密度来进行定义,经济的聚集也就是以人口聚集为基础的,使得人们聚集的因素有很多,而人们一旦发现人口的聚集对经济的增长是相当有利的,那么就会发现只要聚集在一起就会带来较高的收入,这样就使得聚集增长的引擎得到发动。
而经济的聚集密度高于人口的聚集密度,除去其中无法超越的屏障以外,就会吸引更多的人聚集到其中。换言之,经济的密度如果高于了人口的密度,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而一旦人口数量不断提升,那么经济的密度将也会随之提升么?这就引出了人口经济密度的公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除以当地人口总数,就得到了人口经济密度[1]。
4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是影响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因素
通过有效运用最优分割程序,对我国各个地区间的人口经济密度以及人均工农总产值等指标开展最优分割计算,再对其进行有效调整,由此对我国人口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4.1 国民经济水平差异对人口经济密度带来的影响分析
我国各个地区间的国民经济水平已经得到良好发展,并呈现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地区间的差距,该差距能够在国民经济的指标中开展定量分析,而从人均工农业的差值计算方法,人口经济密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能够有效明确两者间是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均工农业的总产值呈现较大的情况下,那么人口的经济密度将会随之减小。而对于人均的工农业总产值呈现较小的情况下,那么人口的经济密度也会随之增长。而对于人均国民收入以及人均的工农业总产值表现为正比例关系的情况之下,那么人均的国民收入以及人口的经济密集程度也会呈现反比关系。
4.2 生产力布局呈现差异性对地区人口经济密度带来的影响
因各个地区间的自热条件有所不同,其社会经济的基础和相应的历史变革也呈现不同的表现,这样会导致不同地区的生产力的布局呈现差异性表现。对于一些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那些平原地区,其呈现出水热资源较为丰富、气候湿润等特点,而且一些地区的开发历史也相对比较长,其整体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在当前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中,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交通也更加便利,这使得一些大中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提升,整体的分布情况也相对较为均匀。而且有很多城市屬于我国主要的金融、贸易中心,因此这些地区的生产力的分布相对较好,且整体经济水平也相对较高,人口的经济密度也相对较小。
对于我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来说,因境内地域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在自然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呈现出从东向西的过渡表现。整体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而且近代的工业发展也相对比较早,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属于我国主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地,具有较大的矿产资源挖掘的潜力,而且该地区也有一定的农业基础,是当前我国最为主要的畜牧业产地[2]。而且在当前环境下,通过将一些先进技术以及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引入到中部地区,对本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对于边疆以及西部内陆地区,其地理气候条件为高山、高原以及荒漠地区较多,气候也相对较为干燥,其整体的工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且该地区为少数民族聚集的主要地区,更是我国关键的畜牧业产地,整体的工农业的发展速度都有待提升,从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而且人口的经济密度也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有效明确导致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因素相对较多,但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必须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才能对人口经济密度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林成策.我国人口压力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分析[J].西北人口,2009(04):140-143.
【2】卢忠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
(0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