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原 透析真实

    摘 要:生活化语文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策略、方式的生活化。它有机地把作者生活、教师生活、学生生活连接起来,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感悟

    语文到底怎么教?这是国内语文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为此,众多学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有益地探究。其中,在“学会共同生活”理念的支撑下,生活化语文教学得以走上前台。

    近来,笔者观摩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岳阳楼记》。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竭力贯彻生活化理念。但是,很明显,他对生活化的理解有偏颇。这节课的重点是“如果你是范仲淹,你会怎么办?”在梳理完字词之后,教师就要求学生针对作者的观点畅谈自己的看法。这种做法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因为它未能透析作者以及文本的真实。基于此,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走近作者,融入个性化的生活情境

    每一位作者的生活阅历都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是生活的热爱者、思考者,往往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感悟。就语文学习而言,对作者的感知乃至研究是一项很有必要的事。为此,学生学习文本的一个中心任务自然就是走近作者,体悟经由他们“加工”的生活,进而引导自己更好地生活。

    学习《岳阳楼记》,离不开对范仲淹的认知。走近范仲淹的世界,可以发现他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他自幼家境贫寒,但经过寒窗苦读,通晓儒家经典要义,生发出强烈的济世之心。及第之后,到许多地方做官,政绩显著。戍边之时,西夏军队慑于他的威名,不敢轻易侵入。对于这样的作者,学生自然会生发由衷的敬意,感叹其非凡的政治、军事能力。同时,在这样的感知之下,学生会受到濡染,乃至自觉向其看齐。但范仲淹的伟大远不止这些,他受到皇帝赏识任参知政事之后,不遗余力地推行庆历新政。但不少人指责范仲淹等人结党营私,在这种背景下,他被贬外放。就是这样一位积极有为的官员,却饱受非议。进入这样的生活情境,失意的士子们一般会转向清静无为的“出世”,忘却现世的痛苦,寻求暂时的欢愉。但具有“古仁人之心”的范仲淹选择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思想还未成熟的中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自然会更加钦佩其积极“入世”的情怀——这就是生活化语文的育人魅力所在。

    二、走近文本,揣摩艺术化的生活表达

    对文本的处理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具有被弱化处理的倾向。就文言文教学而言,不少教师以学生基础薄弱为借口,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对文言词汇、句式的理解上。例如,在观摩《岳阳楼记》公开课时,笔者就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梳理字词句,侧重于文意的粗浅理解。有的执教者就“执着”于文本中提及的三种心态的比较,让学生体味“感极而悲”“喜洋洋”“进亦忧,退亦忧”的情境,继而赞美范仲淹的大儒情怀。表面看,这样的教学有生活化的样子。实质上,这里面仅有其影子,不能称作完全意义上的生活化。

    实际上,高明的作家,特别是中国古代作家,往往会借用非凡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范仲淹无疑是其中的高手,他将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全文总共5段,第一段交代了写作的缘起,第二段总体描述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并交代迁客骚人对岳阳楼的喜好,第三段描摹“霪雨霏霏”之时的情状及其带来的悲伤情怀,第四段状写“春和景明”之时的美景及其带来的欢乐情怀,第五段交代作者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选择。教学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一般迁客骚人与作者登临岳阳楼的感悟,发现其中蕴含的对比手法,体味作者的思想境界,继而回味这种艺术手法的妙处,为今后品味作品反映的生活打开一个通道。

    三、走近同学,交流多样化的生活感悟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于个人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往往是深浅不一、完整性不一、准确性不一。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基础的相似性、相近性,他们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就成为可能,也具有现实意义。于是,相互间的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交流,个人的感悟得到了呈现,而且感悟会在呈现中碰撞,在碰撞中完善。

    例如,在交流时,有学生对“前人之述备矣”进行了探究,他发现李白曾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由此感叹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时的自信与豪情。接着就有学生接过话题,认为这也道出了范仲淹写作此文的独特角度,借对岳阳楼不同情景的描写,表达迁客骚人们对应性的感慨,继而来个反转,表白自己的选择——进则忧其民,退则忧其君。没想到交流还在继续,有学生说滕子京也是迁客骚人,范仲淹写作此文也是在赞美和勉励好友不因贬谪而懈怠,要继续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经过如此的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对生活本原的理解融通起来,理解变得更加真实和深刻。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可再组织学生畅谈自己在受挫情境中应如何面对。于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有效达成。

    生活化语文需要回归生活的本原,将作者的生活与思想置于流动状态,将文本描述的生活置于鲜活状态,将学生现时与未来的生活置于开放状态,这才能算作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黄建涛.让语文洋溢着生活气息[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1,(9).

    [2]董旭午.生活化学语文[J].江苏教育,2014,(2).

    作者简介:胡明春(1975—),男,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郭庄中心校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 论“导学案”在高中英语自主阅读

    徐晓燕摘 要:尝试探究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如何通过学案导学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关键词:导学案;自主阅读;高中英语一、问题的提出新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农村小学作文难点的分析及思考

    陈金铭【摘? 要】相较于城镇小学而言,农村小学在教学条件与环境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也导致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会出现较多难点,除了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