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沃尔夫林对风格分析的影响
胡青青
摘 要:沃尔夫林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其艺术理论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其研究问题的逻辑方法也一直给学者们提供了很多灵感,作为形式主义美术史研究方法的奠基人,其形式分析法作为根源,至今还被广泛运用于研究和教学,对学习和探究各种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沃尔夫林;风格分析;风格影响
0 引言
沃尔夫林是瑞士美学家和艺术史学家。在传统的美术理论学习体系中,人们在沃尔夫林形式风格学的理论基础上,探索并发展出了很多优秀的方法论,这些研究成果逐渐构建出人类艺术史的框架并不断充实其内容。从18世纪开始,学者们试图改变此前“杂烩式”的美术史整理方法,致力于追求艺术的本质并以科学的方法重新梳理西方艺术史,而不是像之前的学者一样将美术史的内容局限于作品或者画家本身的价值并以堆砌的手法整理美术史。到了19世纪初,很多学者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开始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史,并且开始将一些哲学思想作为自己评论艺术的理论基础,他们想要找出艺术发展的动势,总结出真正的艺术史。
1 美术的“形式”的概念
在沃尔夫林之前,“形式”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来,学者们想借助分析作品形式的方法,在讨论艺术问题时避免讨论画家本身和作品价值的老路,准确把握艺术作品的美感,从而将艺术打造成一门严谨的学科。其具体体现在早期学者们提出的分析作品“视觉美感”和“触觉美感”的研究思路,这种对画作本身的价值避而不谈的研究方法,使学者们和观赏者们将关注点放到了体现艺术作品美感的构成要素上,当时的众多学者也在这种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创了艺术科学学派。以对“形式”的严谨研究和先进的黑格尔哲学思想为基础,沃尔夫林以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作品和艺术家为例,通过对画面中所有构成要素的理性分析,详细列举和比较不同时期艺术家所用的描绘方法、构图的方式、空间形式和画面统一的手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差异性由具体的、琐碎的概念整合成五对抽象却整体明朗的范畴。他的理论受二元论的影响,在一个问题上抛出一对相对的范畴,以此在不对比艺术风格价值高低的情况下,讨论不同美术风格表现的形式的体现。
2 沃尔夫林“形式”
置身目前的艺术理论体系中回顾沃尔夫林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他研究的形式分析法是围绕画面所有符号进行研究的、一种纯粹的图像志研究法,只对作品的线条、色块、构图等形式上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比对并整合,所以得到的结论十分清晰、生动且具有系统性。因此形式分析法在西方艺术作品分析研究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客观地提炼出艺术作品的本质,并且能够直观地对比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从而使人能够明了地掌握各个画家、各个时期或者各个风格的艺术作品的表现特点。
3 沃尔夫林风格的由来
在艺术科学学派成立之初,学者们提出的对作品“视觉美感”和“触觉美感”的分析思路给了沃尔夫林一定的灵感,他最终提出的形式分析法侧重于对符号的分析,即是一种图像志研究,也是受其影响。沃尔夫林的分析方法虽然清晰生动且具有整体性,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他忽略了艺术家对作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随着学者们的深入探究,在形式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图像学研究法,这种方法最终由潘诺夫斯基深化并完善。对西方艺术风格和艺术史的研究发展至今,最终形成了由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理论发展来的图像志研究路线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为基础形成的图像学研究路线,二者对西方美术和中国美术以及其他领域的美术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 艺术的“视觉”和“触觉”
艺术科学学派的学者们倡导不讨论艺术本身的价值,而是关注它美感的体现形式,追求艺术的本质,“视觉”和“触觉”是最初就这一问题被提出来的一对概念。在沃尔夫林的理论中,“视觉美感”是将画面看成视觉的再现,引申为线描的创作手法,给人十分清晰的感觉;“触觉美感”则是将画面看成感觉的再现,引申为图绘的表现手法,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具有运动感和真实感。沃尔夫林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他著名的研究艺术风格化的五对范畴的理论,他的理论可以用十分理性的逻辑列举并比较不同作品画面中所有的构成元素形式。这样的方法适用于西方早期绘画,那时的西方画家只追求画面对其所见景物的客观再现,所用手法的不同也是为了客观再现其所看到的景物。石守谦在《风格、画意与画史重建》一文里写到,早期的西方风格分析法是无法用于对中国绘画作品的分析的,对中国绘画稍有了解就会知道,中国绘画讲究“意”的表现和“师法”的传承,作品中人文情感元素多于景物的客观再现,这也是西方绘画发展中作品所逐渐体现的。不同于中世纪初期呆板客观的记叙性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稍微柔和但依旧以再现场景为目的的绘画作品,后期西方绘画中“人性”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体现在色彩、布局和光影的使用上,作品中作者的主观意识、社会影响、历史色彩都成为客观分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虽然沃尔夫林的严谨科学的分析方法能客观明了地展示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但是他弱化了画家与作品的关系,而且贬低了艺术家和其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对艺术作品的作用。所以学者们在沃尔夫林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心理学的成分,旨在通过完整地分析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完善对作品的分析理解,由潘诺夫斯基完善的图像学研究法填补了沃尔夫林理论的空白部分。
不同于沃尔夫林突出的五对平行范畴的形式分析理论,潘诺夫斯基将他的图像研究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解释。潘诺夫斯基的方法要求首先对作品进行客观的直接性描述,再对作品中的事物和主题分别进行严谨的深度剖析和总结,通过分析作品画面中的种种人物与物件的形象,使观赏者对作品有更加深入且生动的了解和体会,最后通过个人的知识积累和敏锐触觉将作品融入一定的时代背景加深理解。由于层次的丰富,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法比沃尔夫林分析法更加具有难度和爭议,他从艺术品本身出发,通过对画面构成元素的分析,上升到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层面,最终使作品融入一定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方法下,艺术史不再局限于形式的范畴,而是充分地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等各类学科交叉融合,潘诺夫斯基通过他的方法,使美术学成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也使得分析艺术作品本身成为了需要更多专业背景的事情,虽然增加了难度,但是可以充分地分析作品、还原历史。
基于图像学研究法的创新之处,学者们也一直在批判它的局限性。心理学的引入使得对作品风格的分析不再如沃尔夫林的分析法那样严谨且系统,学者常常会受到自身的心理和当下的世界观的影响而误判,容易脱离作品本身,将一定的社会背景生搬硬套上去,造成过分解读。所以无论是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法还是潘诺夫斯基的图像研究法,从某种程度而言,都没有办法独立、客观、严谨且完美地完成对某一幅作品的分析、对某一种风格的总结或者对某一时代美术史的构建。对西方美术史而言,将两者适当结合,取长补短,对完成一系列西方艺术史的探究工作是极其有利的。
在艺术理论的范畴内,还不存在某一种理论方法能够通用于古今中外,比如贡布里希建立在对委拉兹开支艺术作品的分析之上得到的对艺术的定义、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理解,就无法解释分析塞尚的作品,他的理论只能解释过去艺术史的阶段性问题,不能解决艺术史的整体问题,在现代用于研究艺术史是无效的。同样,某一种适用于西方美术的理论,在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中也会有行不通的情况。
5 结语
无论是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法,还是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法,其理论成立的大背景是西方的艺术创作行为,其与中国传统绘画创作有很大的差异。西方绘画中画家们追求对“形”的完善,而中国传统绘画则突出“意”的成分,这种意境的体现依赖于画家的思想和对技法的使用,其中技法是通过“师承”这一传统的方法获得,所以在中国早期的绘画中,有很多笔法相似的作品。现在有很多无署名无年代的作品收藏在各大博物馆内,很多学者致力于通过分析作品确定它们的年代和作者。由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延续性,学者们无法通过纯粹的对“线描”与“图绘”或者“平面”与“纵深”等范畴进行分析以确定作者,同时因为缺少年代的标记,所以也无法使用图像学研究法进行深入剖析。中国早期绘画创作的特殊性,导致学者们需要在西方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比如以方闻、石守谦为代表的分析学大师在西方风格分析的环节中,引入了古文献作为佐证。石守谦在给《溪岸图》断代并且确定作者为董源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现存的古籍,使得他的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面对一幅没有标明作者和年代的作品时,他首先使用了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法,分别从构图、用笔、主题的相似性,寻找一批已知作者和年代的作品,然后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画面,总结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背景,同时以古籍作为佐证,证明推断的合理性,最后从画面构成元素、母题的选择和画面所蕴含的情怀等多方面的相似度判定画作的归属问题。
艺术学发展到今天,产生了很多分析作品的方法,形式分析法作为它们的源头,影响巨大。任何一种分析法都有其局限性,或在时效性上,或在地域性上。学习并了解历史本身的目的在于推翻历史,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不断升华。从一开始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到后来的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分析,再到近代的贡布里希的视觉心理学,它们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地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发展。传统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注重图像本身,在足够科学严谨的同时忽略了人和社会的价值及影响,在进入新艺术史的阶段后,出于对作品所处背景的探索和完善美术史的动机,学者们开始密切关注艺术作品中的边缘信息,在分析探索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斷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得艺术分析更加透彻,构建出的艺术史更加饱满生动。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新时期艺术史研究的趋势和潮流,这也是当下各学科最流行的话题,是最符合时代的研究方法,是历史对所有研究学者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