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语境下的影展策略重构

    

    纪录片是以非虚构的影像语言纪录世界的方式。目前纪录片已经是近代史的重要再现资料,成为记载历史、纪录时代的书写手段。很多国家对纪录片的发展十分重视,在政策和环境上予以扶持,各具特色的纪录片展映活动、纪录片奖项与学术活动应运而生。而相较于国际纪录片节的规模性与主题性,我国的纪录片节从规模和形式上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将纪录片作为电影节的一个子单元,或作为学术交流的民间活动。2003年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大会(GZDOC)的举办,开启了国内纪录片专业性节展的升级转变。12年时间发展成为唯一的国家级纪录片节展,并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化项目”,现该纪录片节规模可跃居国际前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湖国际电影节试图建立独特的视野范畴与影展体系,以“东方文化语境”为核心,秉持开放多元的心态,建构带有鲜明文化印记、回归影像本体的纪录片影展。

    一、 诗性东方的纪实力量

    任何一种媒介形式在其制作、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一个区域的文化融合,打上该地区文化的印记。纪录片作为纪录客观世界的影像媒介,所呈现的对象世界,作者的价值观和美学风格或多或少都会带上文化的烙印,而这种文化印记所传递的影像价值,是值得被关注和挖掘的。

    东方文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视觉文化的自然诗性。“中国古人的艺术观念体现了主体的生命意识,在古人眼里,天地万物是宇宙间最大的艺术。”[1]诗性与纪实的结合是西湖国际影展在影像美学上尝试思考人类在自然天地之间的生存境况、思考人类在文明发展中的传承意义、思考东方诗性与纪实影像共生的可能性。在剧情片创作领域,带有东方文化灵韵的影像建立了独特的表达与审美体系,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侯孝贤,将气韵悠长、内敛含蓄的影像语言在世界电影版图上描绘了一幅东方画卷,这种带有东方诗性的视听语言内蕴贯穿在侯孝贤导演多种不同题材的影片中,在东方文化浸染下,导演通过影像媒介,思索时代的变迁、社会与人的处境。在纪录片领域,这种诗性创作的手法并不少见。默片时期的纪录片,通过画面影像的张力,追求诗意的美感。如伊文思的纪录片《雨》,通过一系列优美的画面表现出了一场暴雨富于造型美的景象,宛若一幅印象派画卷。不仅如此,诗意各种类型的纪录片流派中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北方的那努克》中,长镜头所捕捉到的人类在自然面前强大的生命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返璞、率真与动人,都是纪录片最具诗意的元素。同样,在《持摄影机的人》这样具有先锋意识的经典纪录片,充满了艺术化的探索“它的一端可以通向物质的纪实,另一端则可以通过蒙太奇沟通人的心灵、人的想象……”[2]真实电影流派,更是将纪录片美学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对主客体问题全新的探索,将诗意作为一个更为宽泛宏观的精神内核。华语纪录片中也有一些创作呈现出这样的风格倾向,如陈晓卿导演的《龙脊》,在叙事的同时兼顾影像的诗意风格,呈现出散文诗般的纪录影像。影片围绕广西山区龙脊的人事变迁,勾勒出一个小山村的生生不息,在纪录片的时间叙述与形式的节奏韵律之间找到了平衡。

    可以说,诗意是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研究都值得关注的议题,纪录片的表现性特质在今天这个视觉文化快速发展、艺术形式更为多元化的时代尤为重要。而中国文化思想中独特的诗性思维方式,强烈的生命意识,都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重新观照艺术的重要溯源。如何去重新发现、塑造纪录影像中的东方性,是影展重要的文化使命。

    二、 新媒体时代下的多元创新

    创新首先体现在艺术手法上,在媒介形式更加多元化的时代,艺术创作有了更丰富的形式选择。在创作形式上吸收更多来自其他媒介的表达方式,让纪录片有了更宽泛的影像格局呈現,立足于“非虚构”这一大前提,结合剧情片、动画、绘画、互动媒体等创作手法,纪录片的面貌有了极大的突破与创新。纪录片在这样的创新中不断拓展着自身的可能性,重构影像样式的边界与内涵。西湖国际纪录片影展将这种多元创新的媒介融合作为重要的视野立足,展现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一个国际化的具有当代意识的影展所应具备的创造力与包容度。

    放眼当代国际上的纪录片创作,会惊喜地发现,纪录片的创作形式趋于多元化,涌现很多拓宽纪录片疆域的词汇,比如“动画纪录片”“纪录剧情片”等,尽管理论界对这些新的名词还存有争议,但创作总是会走在概念的前面,用其前瞻性与鲜活性带给观众全新的影像体验。如“搬演”的形式,“挑战现实主义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纪录片趋向于‘绝对客观的表达手法,采用多种风格化的手法:只用少量的实拍素材、使用演员对采访内容进行表演、拍摄主体介入等等。”[3]尽管搬演并不是纪录片常用的表现方式,但它对历史的还原、对事件的再现都给予了影像更大的表现张力。在各大电影节上屡获奖项的迈克·摩尔,其影片中大量的搬演、蒙太奇手法都为自己的实用主义纪录片建立了旗帜鲜明的立场。同样,在央视出品的系列纪录剧情片《迷徒》中,在叙事、造型美术、后期技术等方面,颠覆了纪录片的概念边界。另外,在关于“动画纪录片”的讨论中,看到的是动画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积极的相融,比较极致的案例是影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通过个体的经历,对“客观”历史事件进行追问,全片都是动画手法,只在影片最后出现了一些纪实的画面,画面风格也较为抽象和风格化,对纪录片“非虚构”属性进行了有力的挑战。

    纵观纪录片发展史,能深切体会到形式的拓展对影像本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向其他表现形式汲取养分时,纪录片自身才会彰显出新的活力,与时代的视听特质契合,焕发更强的活力,吸引年轻的创作者投入其中并以纪录片独特的魅力覆盖更广的受众群体。而这也是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对纪录片创作生态所持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传播方式上,新技术支持下的媒体形态,为影展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在平台搭建、理念输出到影片展映等重要环节使用心的媒介传播方式,在传播效率、受众精确度和互动性上都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影展所包含的六大活动单元频道以不同的传播形式呈现:在视觉设计上跨界与造型设计学科,建立接轨国际的审美高度;在纪录影片的推介传播输出上,使用影院展映、开幕闭幕式的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等方式推介具有有影响力和口碑声誉的年度纪录片新作;通过大型圆桌会议学术探讨搭建纪录片学术高地,输出影展核心的艺术审美与理念;举行纪录片创作工作坊、微课等形式,培养年轻的创作新势力;影展相关的当代艺术展览更为影展提供更宽泛的媒介呈现可能。

    西湖国际影展旨在从创作创新和传播创新两个层面,建立一个国际影展的视野、格局与责任,在一个文化快速消费的时代,为纪录片艺术提供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平台。

    三、 回归本体的影像诉求

    纪录影像再现着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影像制作者用独特的方式让世界的方方面面变得可见可闻,这一纪录片的现实属性是不可动摇的本质所在,即“非虚构”的本体属性。影像文化特质、形式的探索都不能改变“纪录片通过再现现实从而与世界建立联系……”[4]这种再现时代、社会、他人的影像方式,是纪录片魅力和力量所在,因此,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坚持回归纪录影像的本体诉求,这一点从此次电影节的两大主题中即可洞见。

    将“事·情”作为第一个主题,直指纪录片的本质,纪录片展示了显示现实世界的表象,提供了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描绘,即“事”。纪录片的“及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传统影像手段还是前文提到的创新手法,都应当指向这一信念基础。尽管从广义上而言,哲学与科学都无法抵达真正的“真实”,纪录片的真实也必然会与环境、伦理与意识形态等发生关联,因而作为一个为艺术实践者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的影展,所追求的是更为落地的真实,即其素材拍摄和编排上非虚构的特质。“纪录片从美学上说必须要纪实,纪实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行为,一种人对世界所具有的某种态度的行为,而不是这一行为的结果。”[5]这也是“事”丰富的内涵所在:在对事的客观呈现中承载纪录片核心的价值观。其次,纪录片也传达了创作者的内在表达,这些对事的评论、描述或召唤引领观众去体验“事”背后的“情”。如果说人的认知与情感是抽象的半透明的东西,那么任何一个艺术媒介都是让其显形的载体,纪录片也不例外。通过“情”,纪录片对历史的思辨性、对人与自身处境的反思,对社会政治环境的批判,对自然环境的书写表达得以建立与传达。电影节的第二个主题为“开门·见山”。这个主题不仅呼应了影展所根植的东方语境,传递出一种山水人文的诗性意境,同时也指涉纪录影像的本体,再次突出了“及物”这一概念。从表面上看,开门即见山,纪录电影的摄影机就是一道门,打开这扇门见山见世界。通过这样的主题凝练,影展试图让观者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能够能多地深入作品内部,对真实提出更高层面的思索。可以说,以纪实的纯粹指向表达的丰富,是西湖国际纪录片节在主题上对影像本体回归的坚持。

    在首届西湖国际纪录片节的策划中,通过东方语境的诗性表达、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格局与纪录影像本体的回归三大导则,实现大会以“探索纪录本体、树立青年实验、高举人民之心、打造东方品质”的宗旨。在影像形式不断发展,传播平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纪录片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血液,感染时代的痕迹,而这样的创新不仅会给予纪录影像更年轻的生命力,也会唤醒纪录影像本体属性,以独特的魅力纪录新的时代以感染人的心靈。

    参考文献:

    [1]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5.

    [3]周佳鹂.“动画纪录片”外文文献概述与反思[J].中国电视,2013(8):68.

    [4](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0.

    [5]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52.

    【作者简介】刘智海,男,浙江永嘉人,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策划与传播、影视创作与理论

    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社科联课题“后世博时代新媒体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与研究”(立项号:2011B092)的结题

    成果。

相关文章!
  • 中国元素在西方钢琴作品中的运

    康一品【摘 要】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所形成的丰厚民族文化不但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无数外国人所肯定和推崇。所以在西方钢

  • 石林芳作品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學endprint

  • 浅述中国“诗”“画”关系的共同性

    李咏慧摘 要:“诗”与“画”的关系问题是复杂的,但也可以大致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方面来分析。二者既互相渗透,又有着在创造审美意象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