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孙兰
摘要: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突破重难点,收到更好的效果。本文认为,基于生活情境,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开发本土资源,把情境教学作为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有力工具,可以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探索性的语文活动中,从而有效突破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高效突破重难点,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将情境教学法有机融入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多样化学习情境,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生活经历、知识背景、个体兴趣等,要使教学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充分释放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就是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校本教材等形式,围绕教学重难点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激情、幻想与活力的生活方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学习过程。新鲜感能够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创设情境要聚焦学生心中的“新鲜感”。
古诗文小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现在网络上有许多由古诗文编成的歌曲,可以作为教学材料的补充。如教学《咏鹅》这首诗时,可以播放王迅在“经典咏流传”中演唱的歌曲《咏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语言文字带给学生的感触是经过加工过的内容,对有些文章,比如《爬山虎的脚》,学生想要得到直观体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和自己想象中的内容进行对比,这样既可加深印象,又可满足好奇心。
二、感悟情境,打开体验大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教学中,本来我设计的导入方式是這样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说是雪花、雪人。我便将图片贴在黑板上,随即板书课题:雪孩子。再问学生:哪位同学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经过反复斟酌,最终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美丽的冬天到了!冬天到,雪花飘,美丽的小精灵又和大家见面了(多媒体播放下雪的情景),在这粉装玉砌的童话世界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一下子就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在快乐中学习。再如教学《麻雀》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紧急时刻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心情,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感悟,尝试后效果不太好。经过思考后,我改成这样:同学们,你遇到过危险吗? 学生回答遇到过。我接着追问:当你遇到危险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都迫不及待的回答:妈妈急,特别急,妈妈哭了,妈妈不顾一切地冲向我,等等。正当孩子们沉浸在刚才的情绪中时,我话锋一转,问:你们现在明白老麻雀的当时的心情了吗? 孩子们都说知道了,知道了……
统编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教学时应尽量还原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求索情境,挖掘成长资源
随着身心发展,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基于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的情境去促进他们的自我表达。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不把翻译当成一件不想做的事情,我先让学生看了名家翻译的打油诗形式的例子,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跃跃欲试,有借助插图讲故事的,也有抓住关键字借助注释理解的。这种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在诗歌的情境中获得了最大的审美享受,激起了学习和创作的热情。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可以让学生“跳一跳才够得着”的“无疑处设疑”的情况,如学习《蝴蝶的家》后,学生的热情还十分高涨之时,我适时提出了“在暴风雨天气,蜻蜓又在哪里躲避暴风雨,它的家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产生保护弱小动物的情感。
总之,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挖掘生活因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了知识、明了是非、净了心灵,不仅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真正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