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池塘虾—蟹—贝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实例
李凯+尹相菡+景福涛+李鲁晶+黄树庆
海水池塘虾-蟹-贝混养是一种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原理,利用水体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该养殖空间内协调生长,实现生态平衡和高效健康养殖。该模式中贝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和碎屑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调节水质,保障虾、蟹健康生长,有效提高了饲料、水体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养殖水体的有机污染物负荷,在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是一项应用较广、相对成熟的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实用技术。本文总结了滨州、日照等地的虾-蟹-贝混养经验,供广大养殖生产者参考。
1 环境条件
1.1 池塘选择
池塘底质以泥沙底或沙泥底为主,蓄水深度2.5~3.0 m,具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池塘建设符合GB/T 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的要求。
1.2 水质条件
水源符合GB 11607-1989 《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和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附近无污水注入。
2 池塘改造整理
2.1 池塘改造
池塘面积控制在4 000~20 000 m2,池形为长方形、方形或圆形,长方形池的长宽比不大于3∶2。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约0.2%,保证池水可自然流干为宜。堤坝坡比控制在1∶2~1∶3之间。池底不漏水。
2.2 进、排水系统
池塘两端设进水闸和排水闸。排水渠宽度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高度低于各排水闸闸底30 cm以上。进水闸安装闸门滤网,滤网孔径为178~250 μm,进水滤网安装要严密。
2.3 贝台整理
堤坝内侧四周设置贝台,贝台高于池底15~50 cm,正常水位线下1 m处,宽1~2 m,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20%,表层覆盖孔径1 cm的贝类防护网。
2.4 清淤整池
每年养殖结束后排净积水,封闸晒池,清除淤泥、杂藻、杂草和穴居虾蟹类等杂物和敌害生物。
3 苗种放养
3.1 放养水质
养殖池水深1 m以上,水温14 ℃以上,pH 7.8~8.6,溶解氧含量5 mg/L以上,盐度25‰~32‰,透明度30~50 cm,藻相以绿藻、硅藻为主。
3.2 苗种选择
贝类要求大小均匀,活力强、无病无伤、破损率低,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无张口,无变味。蟹苗要求肢体正常,反应灵敏,无病无伤,以Ⅱ期幼蟹为宜。虾苗规格整齐,弹跳有力。
3.3 放苗时间
先放贝苗,后放虾蟹苗;菲律宾蛤仔、缢蛏、文蛤、青蛤3月下旬~4月中、上旬;梭子蟹5月中旬至6月下旬;日本对虾4月下旬,中国对虾5月上旬,凡纳滨对虾5月中旬。
3.4 放苗密度
放苗密度见表1。
4 养殖管理
4.1 水质管理
放养前15 d进水10~30 cm,使用生石灰150~225 g/m2或漂白粉30~37 g/m2消毒。消毒后7~10 d于晴天纳水,首次纳水30 cm,施用氮肥0.6~1.2 g/m2、磷肥0.06~0.12 g/m2;2~3 d后追肥一次,用量减半,逐渐加水至70~80 cm,水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30~40 cm。
4.2 水环境管理
养殖过程中pH在7.8~8.6,pH日波动控制在0.5之内;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 mg/L,小于3 mg/L则开增氧机增氧,放苗30 d内凌晨和中午各增氧1~2 h,投饲时停机0.5 h;水体总菌含量不小于106个/mL,弧菌量大于103个/mL。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使用周期在10~15 d。
4.3 饲料管理
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符合NY 5072-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5%,鲜活饲料日投饲率为7%~10%,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傍晚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60%~80%。水溫低于15 ℃,高于32 ℃时减少投喂量,8 ℃以下停止投喂。
4.4 病害防治
药物使用符合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使用的渔药具备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发生病害时,停止饲料投喂2~4 d,一次性换水30%~60%,水质改善后恢复投饲。
5 养殖收获
收获产品符合GB 18406.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的规定。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三疣梭子蟹雄蟹80%~90%,雌蟹自交配50 d后体肥膏满时起捕;虾类可多次起捕,贝类可视生长情况与市场行情决定起捕。
6 效益分析
6.1 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缢蛏混养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试验示范33.3 hm2,对虾放养量在7.5万~12万尾/hm2,缢蛏放苗量在90万~120万粒/hm2左右。33.3 hm2池塘共放养0.7 cm以上的对虾苗种300万尾,1 cm以上的缢蛏苗种3 000万粒,3 cm以上的梭子蟹苗种250万只。收获后经测产如表2所示,产值达26.9万元/hm2。成本投入主要为三部分:苗种费用、饲料与人工、池塘租金。苗种费约6 450元/hm2,饲料与人工费用约42 000元/hm2,池塘租金约15 000元/hm2,三项成本合计约63 450元/hm2,扣除成本后,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缢蛏混养模式的纯收入为20.6万元/hm2。
6.2 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山东省日照市试验示范73.3 hm2。分别于4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中旬分三次放养日本对虾,日本对虾放苗12万~15万尾/hm2(一茬3万~4.5万尾/hm2,二茬1.5万~3万尾/hm2,三茬7.5万尾/hm2),菲律宾蛤仔放养150~300 kg/hm2,三疣梭子蟹放养30 000~45 000只/hm2。日本第一茬6月中旬收获,规格100~180头/kg,第二茬7月上旬收获,规格120~180头/kg,第三茬9月上旬收获,规格40~120头/kg。5月中旬一次性放养三疣梭子蟹,8月中旬收获,规格150~350 g/只。菲律宾蛤仔12月份开始收获,规格3~5 cm。
经测产计算(见表3),日本对虾产量630 kg/hm2,三疣梭子蟹产量2 400 kg/hm2,菲律宾蛤仔4 665 kg/hm2,按照市场价格折算(日本对虾120元/kg,三疣梭子蟹75元/kg,菲律宾蛤仔8元/kg),单位产值29.29万元/hm2。苗种费用、饲料与人工、池塘租金三部分成本分别约5 700元/hm2、40 500元/hm2和18 000元/hm2,扣除成本后,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模式的纯收入达到22.87万元/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