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化表征
师景
饮食文化在电影中的呈现模式随着电影的诞生并一以贯之。电影的开拓者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拍摄的电影《婴儿的午餐》,也开创了在电影中展现饮食文化的先河,将电影摄像机以受众的视角对准了一家三口共进午餐的场景。之后电影大师卓别林的默片《摩登时代》则出现了让人赏心悦目、滑稽可爱的自动喂食机,在他的电影《淘金记》中则将皮鞋作为饕餮大餐,卓别林借用这两部电影中的饮食来表达情绪和进行叙事。而1959年拍摄的中国电影《豪门夜宴》则拉开了中国电影饮食文化与电影艺术联姻的序幕。引起中国电影饮食文化联动效应,使饮食文化与电影融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是1993年李安拍摄的《喜宴》,它不仅真正地演绎了电影舌尖上的诱惑,博得受众眼球关注,更推动了电影中的饮食要素备受瞩目,并在国内外影展上满载而归。
一、 饮食文化意象
(一)饮食文化
马克思如达尔文一样解开了人类生存的另一基本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对物质文化是开启精神文化基本保证的阐释,电影对保证生命体生存之源的饮食文化进行展示是一个不忘本源的过程。随着物质条件的充裕,在电影中饮食文化早已超越它的本性,附加上了一定的文化意象是“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人对饮食的关注程度在全球首屈一指,古语曾言:“民以食为天。”民国时期的《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指出,中国近代除了饮食文化,其他文明进程尚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良和技法精妙是其他国家所难以企及。[2]饮食文化不仅是维系生命的保证,更是体现中国人精神气质和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意象论
“意象”这一概念的理解自古至今有表意之意,对其的阐释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周易·系辞》,它将“意象”阐释为“表意之象”,而孔颖达则认为意象难以解释,故其在《周易正义》中指出是只有圣人才能理解的“天下深赜之至理”,随着对意象的深入研究,最终将意象同艺术想象联系在一起,并把它归入文艺理论范畴的是刘勰,他认为意象应是一种艺术形象,能够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对意象论的理解延续至今美学名家李泽厚则在其论著《美的历程》一书中将意象认为是“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3]金丹元则认为意象与意境和兴象相似[4],在理论研究范畴内,意象是艺术思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通过对意象论的梳理,本文将汲取意象论对物和情的关系,关注的焦点是将自己的情感作用于具体形象而产生的感性形象,这些绝非一般的艺术形象,它具有特殊的表意性,并具有一定的蕴含意味包含着创作者最为深沉的思想感情。在电影中饮食早已超过其作为道具的功能,已是具有意味的文化表征。
二、 中国当代电影中饮食文化的意象
英国作家阿瑟·麦肯指出:“食物是一种不一般的复合体,一方面,它是按照烹饪艺术规则加工而成的产品。另一方面它又凝聚着个性化的幻想、灵感、品味、想象力和风格。”[5]中国饮食文化与电影融合呈现出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盛宴,美味超越了食物的本性,具有了意味深重的审美意象。
(一)本质意象
食物是人和生物体保证生命得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人们每天都要周而复始地进行三餐,这种行为保证着人类生命体得于延续,从而蓄积能量来进行其他的活动。正如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所说:“我们很可能是在‘食物的味道里,找到了最强烈、最不可磨灭的婴儿学习记忆,那是原始时代远离或消失后,存留最久的学习成果,也是对那个时代历久弥新的怀旧心情,如果没有起码的食物和饮水,我们就会死亡。”[6]这正体现了饮食的本质意象,也是饮食的基本功能,即给人以饱腹感,解除饥饿。
电影以饮食为素材,以美食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是基于人类对饥饿的排斥和恐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生理需要位居五大需要之首,这是因为只有保证了生理需要的满足后,才有精力和体力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
(二)食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最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祭神敬祖、婚迎嫁娶、生老病死都需要遵从一定的礼仪,这与传统文化中历来对“礼”的重视有关。饮食过程中礼仪的逐步渗透形成了“食礼”,“食礼”中的礼仪又绝非一般的礼仪,它是体现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民族精神文明、饮食文化的象征。《礼运·礼记》中就强调了对饮食礼节的重视,就餐的座位秩序、上菜的依次顺序和饮食器具的摆放上都呈现出饮食文化所具有的地位尊卑、长幼有序的审美意象。
座位秩序是家庭或社会地位高低尊卑的主要体现。在正式的宴席上会设立主位,即开门正对的那个座位,此次宴席的主人将落座于此,主人右侧是第一主宾位,地位最高者就坐此位,第二主宾位则是主人的左侧。从第二主宾位到第一主宾位,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减,地位也会依次递减,到紧挨第一主宾的那个座位也就是“末座”了,常用“恭列末席”“敬陪末座”[7]来形容“末座”。所以用餐的座位安排不是简单的坐在左边还是右边的问题,它体现了地位尊卑的文化意象。上菜的顺序和餐具的摆放也是中國“食礼”的最好体现,从徐克执导的电影《金玉满堂》中,就可以看出中国“食仪”的严谨庄重、雍容华贵、承传美德、重礼仪和讲排场的满汉皇室饮食文化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群体的人,在逐渐的群居生活和人际交流中形成的基本礼仪,最终演变为固定的社交礼仪。饮食礼仪从侧面映射出饮食文化在电影中的尊卑观念,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社会发展的文明秩序。“食礼”是中华民族人际交往的文明礼仪,也是固定的习惯行为,更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催化剂。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食仪”已成为不同国度、民族、肤色的人在交往中共识的审美意象和文化认同纽带。
(三)烹武互合
中国电影把武侠电影中的尚武精神、刚柔并蓄的中国功夫与中国烹饪艺术中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相结合,进行了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这种烹武互合[8],使得影片彰显出强烈的武侠化意象。武侠大厨在做菜的过程中运用中国功夫的致柔、致刚,奇妙的技法犹如功夫表演的艺术美感。电影中饮食文化的武侠化意象,不仅体现了中国功夫之魅力,更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独特的尚美风韵。电影《食神》中厨师的厨艺较量过程,运用了“武侠功夫化”的展现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在影片中唐牛用“降龙十八掌”炒海参来应对史蒂芬周的“打狗煎”,用强大内功烹炖的“黯然销魂饭”等多道“功夫菜”,面面俱到地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功夫、武侠意象。
(四)团聚、喜庆、祥和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团圆、祥和和对节日的庆祝,所以中国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大聚会、大团圆、宴席等热闹场面,这顿“团圆饭”不仅承载着吃的本质,更肩负着人情间的交流、团聚、祥和、喜庆的意象,寿宴和婚宴是体现团聚、祥和、喜庆意象最佳场合,它作为一种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华民族乐于“大团圆”的审美心理。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中国是个重视孝道、孝义的国度,在老人年迈之际,儿孙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孝敬和福寿祝福,办一场热闹的寿宴则完美地搭建了祝福与美食之间隐含的文化意象。2009年叶永健执导的电影《功夫厨神》以忙碌、喜庆的场面拉开帷幕,大家欢聚在二叔公的寿宴上,寿宴中大家争相为二叔公送上祝福,他则给晚辈们派发红包以表感谢、快乐之情,饮食在这部电影中已经超越了食物的本性,它将福寿、喜庆和传统文化置于餐桌之上,“孝”作为文化意象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内涵。
喜宴上老少亲朋欢聚一堂来共同见证、祝福新人爱情的结晶,喜宴作为中国的传统仪式,是长幼尊卑、差序格局意象的最佳体现,盛大的喜宴成了形式化、符号化的象征,形式的背后串联着亲情、友情、祝福、喜庆、交流、稳定的社会意象。徐克1995年执导,张国荣、袁咏仪主演的电影《金玉满堂》,在经历千阻万难而取得比赛胜利后,为赵港生和欧袁慧所举行的喜宴更增添了电影的喜庆气氛,在一场看似普通的喜宴背后蕴含着幸福、美满和人物之间摒弃前嫌其乐融融的祥和氛围,喜宴的文化意象已经升级为庆功宴和重逢宴的意味。
三、 电影产业与饮食文化融合路径
电影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与饮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将会更好地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会更好地体现电影的社会价值,韩国通过影视产业与第一、二产业间协同发展从而带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饮食作为影视剧的品牌要素而出现,“炸鸡啤酒”、美味佳肴、漂亮的糕点、各种药膳都因影视剧的热播而红火起来,但是,中国电影产业与饮食文化的协同发展还不够完善,要想达到电影产业与饮食文化的协同发展可以通过以下路径作为突破口:
(一)协同发展机制
中国不仅有突出地域特色的八大菜系,体现至尊地位的宫廷佳肴,展现日常生活习惯的家常菜,通俗的大众小吃,具有滋补疗效的药膳,还有天然独特的自然美味,漂亮的糕点以及意象丰富的美酒等,这些构成了中国饮食电影演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由众多的饮食老字号组成了饮食文化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例,有精致的糕点稻香村,有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还有皮脆肉嫩的北京烤鸭等美味,这些美味构成了北京特色饮食文化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是中国的驰名品牌,拥有的古老制作技术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冠于“中华老字号”甚至成为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特色食品。
(二)行业协会的融合
站在电影发展的国际制高点上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美国好莱坞电影能取得长足发展与美国电影协会对电影产业的监管有密切的联系,美国电影协会由美国七大影视业传媒巨头组成,它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监督和融合机构,美国行业协会真正起到了监管和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虽然在中国不仅有中国电影协会还有中国饮食协会,但是中国的行业协会监管力度并不到位,不同的行业协会间几乎没有联系,更何谈合作,饮食协会应为电影协会提供更为专业化的饮食素材和饮食知识,电影协会也应把中国饮食文化这一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现在电影中,为大众呈现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三)中国电影饮食文化品牌
一部电影的蹿红往往会带动电影中展示的一种或者几种食物热卖,从而形成产业链条效应,正如韩国的“炸鸡啤酒”现象。中国的中医和美食自古至今可以堪称国粹,药膳运用“食药同源”的原理,把中药材与食物相结合,中国药膳文化可以追溯到唐代,从医药大师的医学巨著中都可以追溯到药膳的影子,无论是在“药王”孙思邈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还是元代海宁医士吴瑞的医学著作《日用本草》,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能寻觅到药膳的影子,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对食物的需要除了解决基本的饥饿外,更主要的是看重其健康、养生的实用功效。由叶永健执导的电影《功夫厨神》中提到了一款有名的药膳——十全大补汤,这款补汤不仅具有食物可以解决饥饿的意味,更是在汤中加入了十味中草药,经过炖制而成的一道药膳,这道美味不仅营养丰富,具有补身强体之功效,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的疗效。这正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核心为味,目的为养”[9]的品牌效应。
在一以貫之催人奋进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国电影亟需深度注重拓展电影与文化的融合,以此来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品性,高度重视电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由是,方能走出一条彰显中国美学特色的影视剧产业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