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和措施
张少初
摘 要: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和措施,分析了教材及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的普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教委将计算机教育先后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真正胜任其工作,进而也关系着高职院校自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教材及课程设置的改革
1.教材改革
目前计算机教材大多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工作原理、二进制等理论知识。许多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打开书本就接触到这么多抽象的概念,感到计算机太难学,甚至打退堂鼓。关于是否有必要开设这些课程,有很多的争论。但基础理论课确实让学生觉得枯燥,无法提起应有的兴趣。另外,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带动这一学科教学内容快速的不断更新,因此计算机知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间性。而计算机教材的编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造成教材刚出版时,就已有一些內容陈旧过时。因此,要保持计算机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十分困难,计算机的教学水平永远不会与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并驾齐驱,它只能是一个动态的跟踪过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可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1)选用优秀的基础理论教材。我们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并不是说可以忽略基础理论知识。相反,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并同操作技能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攻关能力的高质量应用性技术人才。知识与技能是构成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缺一不可,而能力又是知识与技能的集中表现,能力在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万丈高楼地基牢”,基础打得不牢固、理论学习得不深刻,实践能力就发展得不平衡、不深远。因此,我们在强调高职重视实践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反复斟别,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选权威、优秀的理论教材。
(2)自主编写实践课教材、完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教材一般都具有广泛的意义,要面对大多数读者,因而在实践实训方面就比较薄弱,教材中往往欠缺综合性的实例。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内容往往滞后。针对这些问题,重庆指南职业学校教师根据授课经验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自编了实验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设计指导书、新技术讲解和实习指导书等,如局域网实验指南、3ds MAX上机实训Flash、Photoshop实用案例等,内容上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和动态性。
2、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改革完善课程体系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1)以市场需求细分专业设置
随著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走入家庭,以及电脑培训方式的社会化(如短期培训、就业培训等),大多数学生、在职职工、干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普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将会逐渐饱和,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制作、计算机广告设计、网页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看好。所以,高职计算机教育应打破单一的格局,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的需求,将计算机专业进行进一步专业细分。学校可从实际出发,结合学分制教学,对计算机专业设置进行改革。如:一年级阶段,不进行具体专业的划分,除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外,主要开设信息技术基础和网页设计,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从第二学年开始,实行专业分流。主要分成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安全、软件编程、平面设计、游戏动画设计等方向。
(2)以市场调查为先导,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必须作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目前职高教育课程教材一旦确定,就会沿用很长时间,这对于适时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称。例如近几年三维动画软件从DOS时代的3D STUDIO发展到3DS MAX。使三维动画不仅变得多姿多彩,而且制作十分容易。如果我们适时地建立或充实相应的专业或课程,一定能为建筑业、房地产业、装饰装潢业以及广告业提供大量急需人才。但由于高职院校没有敏锐地看到这一点,等到三维制作人才奇缺、市场行情高涨时才手忙脚乱地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因此师资与教学水平就可想而知了,甚至赶不上社会性上的~些短期培训班。
2 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对国际计算机教学先进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计算机技术发展快、更新快,加之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总是跟不上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学生具有自身造血功能,不断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知识,并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一以自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
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强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高职生的理论基础水平较为薄弱,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和难记的公式,往往会缺乏学习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注意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用浅显易懂的学习范例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如在WORD部分引入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制作年历、如何制作名片、如何制作证书等;在EXCEL部分引入如何管理家庭财务、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如何结合WORD、EXCEL打印出标语大字等。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解决这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
2.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智,是培养创新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比如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故意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根据所学内容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中国大学教学2005(5).
[2]张怀忠.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摘 要: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和措施,分析了教材及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的普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教委将计算机教育先后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真正胜任其工作,进而也关系着高职院校自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教材及课程设置的改革
1.教材改革
目前计算机教材大多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工作原理、二进制等理论知识。许多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打开书本就接触到这么多抽象的概念,感到计算机太难学,甚至打退堂鼓。关于是否有必要开设这些课程,有很多的争论。但基础理论课确实让学生觉得枯燥,无法提起应有的兴趣。另外,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带动这一学科教学内容快速的不断更新,因此计算机知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间性。而计算机教材的编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造成教材刚出版时,就已有一些內容陈旧过时。因此,要保持计算机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十分困难,计算机的教学水平永远不会与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并驾齐驱,它只能是一个动态的跟踪过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可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1)选用优秀的基础理论教材。我们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并不是说可以忽略基础理论知识。相反,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并同操作技能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攻关能力的高质量应用性技术人才。知识与技能是构成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缺一不可,而能力又是知识与技能的集中表现,能力在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万丈高楼地基牢”,基础打得不牢固、理论学习得不深刻,实践能力就发展得不平衡、不深远。因此,我们在强调高职重视实践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反复斟别,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选权威、优秀的理论教材。
(2)自主编写实践课教材、完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教材一般都具有广泛的意义,要面对大多数读者,因而在实践实训方面就比较薄弱,教材中往往欠缺综合性的实例。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内容往往滞后。针对这些问题,重庆指南职业学校教师根据授课经验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自编了实验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设计指导书、新技术讲解和实习指导书等,如局域网实验指南、3ds MAX上机实训Flash、Photoshop实用案例等,内容上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和动态性。
2、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改革完善课程体系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1)以市场需求细分专业设置
随著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走入家庭,以及电脑培训方式的社会化(如短期培训、就业培训等),大多数学生、在职职工、干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普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将会逐渐饱和,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制作、计算机广告设计、网页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看好。所以,高职计算机教育应打破单一的格局,充分考虑目前市场的需求,将计算机专业进行进一步专业细分。学校可从实际出发,结合学分制教学,对计算机专业设置进行改革。如:一年级阶段,不进行具体专业的划分,除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外,主要开设信息技术基础和网页设计,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从第二学年开始,实行专业分流。主要分成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安全、软件编程、平面设计、游戏动画设计等方向。
(2)以市场调查为先导,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必须作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目前职高教育课程教材一旦确定,就会沿用很长时间,这对于适时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称。例如近几年三维动画软件从DOS时代的3D STUDIO发展到3DS MAX。使三维动画不仅变得多姿多彩,而且制作十分容易。如果我们适时地建立或充实相应的专业或课程,一定能为建筑业、房地产业、装饰装潢业以及广告业提供大量急需人才。但由于高职院校没有敏锐地看到这一点,等到三维制作人才奇缺、市场行情高涨时才手忙脚乱地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因此师资与教学水平就可想而知了,甚至赶不上社会性上的~些短期培训班。
2 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对国际计算机教学先进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计算机技术发展快、更新快,加之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总是跟不上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学生具有自身造血功能,不断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知识,并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一以自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
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强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高职生的理论基础水平较为薄弱,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和难记的公式,往往会缺乏学习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注意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用浅显易懂的学习范例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如在WORD部分引入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制作年历、如何制作名片、如何制作证书等;在EXCEL部分引入如何管理家庭财务、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如何结合WORD、EXCEL打印出标语大字等。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解决这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
2.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智,是培养创新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比如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故意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根据所学内容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中国大学教学2005(5).
[2]张怀忠.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