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学校生活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
金杰强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现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形成健康的心理,而良好的社会生活(包括学校生活)适应力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一种表现。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个性的形成。适应良好会促进个体的发展,适应不良则会阻碍个体的发展。高一新学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它决定着高中学生未来学校生活的质量。
学校生活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概念,本文中的学校生活是指学校环境下的学生集体生活、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以及由上述活动而引发的情绪体验和自我角色认同等心理活动,包括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自我角色适应以及情绪适应等五个指标。
一、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榆中县某示范性高中的高一新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在参考SCL-90中学生适应性问卷和华东师大心理系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形成。按照该学校高一年级男女生1.07∶1的比例,随机选取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在控制无关变量的基础上,从新生入校第二周起,连续进行三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学生学校适应各项指标的变化。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环境适应状况
结果表明,从开学第二周至第四周,80.7%的学生适应状况良好,学生对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三周的平均值达到92.6%,可见学生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学习氛围都比较适应,说明高一新生的环境适应水平相对稳定。此外,在环境适应水平上,女生的适应水平略高于男生。
(二)人际适应状况
从数据上来看,高一新生同伴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人际交往的适应水平,从第二周至第四周呈现下滑的趋势,并且女生的适应水平低于男生。在第四周,人际适应良好的人数比例为80%,说明人际适应的问题已经显现。这表明高一新生已经拥有与同伴间建立友谊的能力,但在师生交往上,可能因为高中与初中衔接的问题凸显,部分学生适应高中学习困难,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三)学习适应状况
从总体上看,学习不适应的学生在增多,到第四周时有45.1%的学生出现了学习不适应的问题。通过访谈发现,学习不适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初中感性认识知识较多,高中知识则逐步引导学生思维从宏观向微观发展,更多的是思考和探索,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因此学生在提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等方面觉得初中的固有经验不能套用,同时又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遵循,在摸索中容易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产生不适应。
(四)自我角色适应状况
高一新生在自我角色适应方面适应良好,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出现自我角色的不适应。个别不适应的原因可能与初中的优越感在高中丧失有关,产生了不能正视自我角色的问题。
(五)情绪适应状况
数据表明,在第二周,69.4%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体验是愉快的、成功的。这种情绪体验在第三周下降到60.7%,在第四周持续下降,只有39.2%的学生在课上体验到了成功和愉快,也就是说三周平均起来有60%的学生曾经历过失落和自卑的情绪体验。因此,除了人际交往不愉悦的因素,高一新生消极情绪的产生主要来自课上感受和自我成绩满意度两个方面。由此也说明高一新生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上的不适应。
三、结论
单独从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自我角色适应以及情绪适应等五个指标上看,高一新生在自我角色适应方面适应良好,在情绪适应中,高一新生在环境满意度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在人际交往感受方面,情绪体验的愉悦度呈现下滑的趋势,这说明高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多。从数据上来看,总体适应水平良好的学生比例分别是第二周的78.1%,第三周的60.7%和第四周的34%。表明高一新生从开学第二周到第四周,对高中学校新生活总体适应水平呈下降趋势,此后一直到第十周之后,学生的适应水平逐渐回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高一新生的不适应周期一般会持续1~2个月,尤以第一个月的下旬为最不适应高中生活的时期。
高一年级是高中生活的起始年级,是学生成长的转折点,也是高中学生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在应对高中学习内容多、难度大的新变化时,适应良好的学生能以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因此,新生入学后的前四周是实施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期。高一新生的情绪适应贯穿于学生的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和自我角色适应各个环节中,对学校生活适应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所以,以培养情感的教育为介入点对高一新生进行适应教育不失为一个合理而且有效的教育手段。
注:本文内容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班会课中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号GS[2017]MSZX1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