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例教学法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研究
丁琳 柳艳杰
【摘 要】 近年来,工程实例研究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热点,土木工程类的建筑设计方法与施工等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多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然而,实践教学法的发展,在我国建筑和城市设计等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尚未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脱节。本文基于当代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和追溯技术,提出了土木工程教育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方法,可以有效满足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教学;工程实例;追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2
1 引言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土木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方法教学研究。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兴土木工程,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1]。作为社会的文化基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刺激了不同层次土木工程教育的发展,改革现有的土木工程教学结构体系,使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2]。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土木工程创新教育专业化,自1980年以来,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是土木工程领域聚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此外,众所周知,土木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国内外土木工程教育的重要基础及一个新标志[3]。
然而,工程实例教学法只是表面化的发展,土木工程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真正高效藕合在专业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等仍然面临着严重缺失的现状。在很多高校土木工程本科教学中,仍然通过增加单一孤立的新课程作为创新能力培养,从而使高校培养人才缺少应有的创新型土木工程创新方法和相关技术。尽管一些研究认为,这种缺少的原因可能是传统持久性土木工程教育的结果——真正原因可以应用“追溯技术”来发现[4]。从1990年创新课程设立以来,仍只作为一个土木工程理论性创新教育,引发严重的理论和工程实践之间的脱节。
本文提出了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教育中理论与工程实践严重脱节的方法,分析了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土木工程新的教育系统化,包括教学策略和课程标准修订等[5]。
2 土木工程理论教育和工程实践教育的创新性
根据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巴理论,教育是给予下一代知识系统积累和赋予社会价值观的过程。教育是一个身份形成的工具,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因此,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基本工具,教育是触发器,使自己的意识转化为文化。教育可分为被动和主动活动的教育。接受教育是承认自己的过程。教育是一门人性化、社会化和浸染文化的科学过程。实例教育也是个体行为自主化发展过程[6],但这种训练也不可分割地融入到一个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规则、学术体制、文化整合均在教育的范围。因此,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育是永无止境的。
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学术体制决定教育过程,塑造成一种个人文化的教育类型可以归纳为有重叠三种类型: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玛丽亚·格洛丽亚Gohn指出:正规教育是在学校完成的教育,学习内容为前人研究的结果;非正式教育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是在家庭、社区、俱乐部、朋友等等学习,形成完全相似的价值观和文化及相同的归属感和感情;非正式教育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分享集体行动经验,特别是日常学习。
土木工程教育作为一个过程,它从根本上是基于社会和文化解读,建筑作为一个正式的高等教育专业对象,因为它的专业具有非正式教育特点,具有社会建立“建筑文化”实用知识。
教育已经完全改变了20世纪。由于土木工程师的愿景及其立场进步隶属于现代运动,其中一个重大转变是提升土木工程的建筑文化。1930年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土木工程师远离文明,规划不善,是消耗脆弱的建筑体系。从1940年到1960年,在一个正式的教育系统中产生了有“文化”新方法,提高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对土木工程贡献。通过自由思想及经验和新建筑,帮助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与理性主义。总之,将教育空间缩小到集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创新建筑技术的现代设计流程和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专业。具有技术和艺术协调特征的土木工程实例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土木工程教育结构发生变化。面对我国迅速增长的非国有经济及正规高等教育面对的危机,让土木工程建设和大学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土木工程课程与网络越来越密切相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缺乏整体建筑设计,设计学科逐渐被空洞化,教学远离专业实践,严重导致课程与实践环节相脱离。
我国土木工程学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突出是缺乏大众教育的准备。从一个特定角度出发,讨论教育经常误解为课程问题,官僚组织对教育质量机制进行了控制。当然,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资源成为争议的话题,因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领域影响的可能性。课程改革使教育发生质的改变。因此,架构有效的实例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实例教学法,“追溯技术”是土木工程实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重建到死亡全生命周期,包括土木工程文化的形成、建筑历史地位。“追溯技术”也研究空间建筑的传统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让学生理解传统的施工建设,同时,获得相关传统退化的评估能力。
“追溯技术”在课程常见从“文化意识”的角度出发,坚持科学提供工程实例现场体验的建设性。有效地理解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土木工程教育领域知识,建立教学体系结构的新方法。加强专业教学的传统理论和工程实践之间的环节,缓冲教育与现实之间的脱节。
注重大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师主动参与到土木工程建设,教师的双师型发展,为工程实例教学提供了自身的宝贵经验。为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應用型高端人才为宗旨,实现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工程实例法可提高认知技能维度和情感维度。工程实例有助于有效提高学习土木工程技能的解释、分析、评估、推理和自我监管,工程实例学习讨论可促进和加强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质疑询问及批判性反思能力。工程实例法对学生收集、分析、解释、评估和综合信息,参数选择,设计思想,解决方案等认知能力强化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工程实例培养他们技能比较,对比,诱导,推广,分类,推导,可视化,排序,预测,验证,证明等能力。让学生学习专业的学术成就、社会公平性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及道德行为。
3 结语
随着城市化和人类生产方式的改变、开发过程复杂化,土木工程通过逐渐增加能源消耗来满足舒适和城市健康的要求。在上个世纪,自然资源可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代已经是不可持续。在这个框架中,建筑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土木工程师作为负责生产,还需要负责开发和逐步采用技术、法律或制度,可能需要改革生产过程,确保能源保护和高效率。土木工程教育工作者的关键角色,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科学性及完整性,培养学生技能,需要考虑社会文化和政治结构并掌握信息传递规律。因此,在这个新的信息时代,教学已经成为知识的中介。土木工程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功能具有一定社会记忆和社会身份。建筑土木工程教育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环境影响建筑设计和专业建筑的理念,其创造性是连续、和谐文化过程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基本设计过程,卓越的建筑工程,阐述了受过土木工程教育的工程师间所掌握基本的工具和专业实践能力,清晰的表达了土木工程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土木工程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具有漫长的历史。土木工程教育学科水平和垂直发展都需要为学生提供技能和工具,通过工程实例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基本原则和方法。
如上所述,一方面,知识越来越严重分区,他们彼此联系越来越少;在另一方面,整合的能力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基本素质,需要发展,而不是萎缩。“追溯技术”在土木工程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满足了土木工程实例教学对传统生产工艺的历史建筑设计和当代的土木工程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57-65
[2]杨莉萍。GERGEN K J.社會建构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培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4):78-83
[3]孙进,由均质转向分化?—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8):1-7
[4]GERGEN K J. Relational Being :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9
[5]华中科技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13-119
[6]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R].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