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法”路径
刘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煤炭工业自然也要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相适应,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弘扬生命至上思想。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始终把职工的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把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二)建立标准化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煤矿企业要积极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质量达标“三位一体”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注重“四个结合”:建设与考核相结合,现场与资料相结合,经验与创新相结合,达标专业与标准化体系相结合;抓好“四抓四建”:抓月计划建计划台账,抓月验收建验收台账,抓月整改建整改台账,抓月考核建考核台账,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
(三)健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是企业长远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根本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煤矿企业要树立红线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标准意识,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健全人人有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加强责任传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实现安全生产从“全员参与”向“全员担责”转变,
(四)实现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煤矿而言,安全生产不仅是生存需要,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煤矿企业要始终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树立“矿工是家人”的理念,创新企业管理,加强全过程安全管控,全力打造“安全共建、成果共享”的安全发展模式,确保煤矿工人享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实施健康发展战略,保障矿工职业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坚持依法治国,落脚到煤矿企业,就是要坚持依法治矿。去年,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出台,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保障矿工的职业健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要提高对职业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重生产安全、轻职业病防治”的思想,牢固树立防事故和防职业危害并重的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全方位改善劳动生产环境,實现职业病防治工作标准化,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件、事故隐患,确保矿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绿色矿山建设已上升为国家行动。
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建设绿色矿山是加快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布局、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经济循环型”的新型煤矿企业,实现煤矿低消耗、低排放、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方式,建设安全文明和谐美丽的矿区。
四、坚持改革创新,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一)树立企业家精神,提高责任担当。所谓企业家精神,就是我们的煤矿业主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矿工为本,始终把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牢记安全就是效益,提高安全生产体系质量,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来严格管理煤矿,实现安全发展。
(二)树立工匠精神,开展岗位大练兵。工匠精神体现的是精益求精的操作技艺。煤矿企业要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岗位大练兵为载体,建标准岗、干标准活,将“敬业、精益、创新”的精神内涵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工序、每个步骤,实现“岗位、专业、工艺、操作”四个达标。
(三)树立劳模精神,建设安全文化。劳模精神所体现是企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正确价值观。煤矿企业要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导向作用,大力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传递正能量,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实现安全生产。
(四)树立创新精神,努力实现“四化”。煤矿企业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四化”建设,构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引领”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贯穿其中,以科技革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五、推进“五个一批”,实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功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重庆煤炭产业要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为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供给与需求相结合,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需求侧要求;坚持“做减法”与“做加法”相结合,去除落后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依法关闭一批。依法关闭退出产能小于30万吨每年且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产能15万吨每年及以下且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仍组织生产的煤矿,超层越界生产或建设拒不退回的煤矿。
(二)引导退出一批。引导长期停产停建的煤矿,存在瓦斯、自然发火、水害威胁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且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市国资委组织专家论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煤矿,非机械化开采的煤矿,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资源枯竭、资源赋存条件差的煤矿关闭退出。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
(三)妥善处置一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委《关于认真抓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的通知》(发改运行〔2017〕1319號)要求,积极配合市国土房管局妥善处置矿业权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煤矿关闭退出工作。
(四)达标升级一批。督促保留煤矿企业从技术、管理、投入、培训方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瓦斯、水害、煤尘等重大灾害的防治力度。以煤矿“四化”建设(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引领,努力构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工作体系,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全市煤炭行业安全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五)政策保护一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煤炭供应全国过剩,但重庆缺煤,全市电煤消费和民生用煤矛盾凸显,特别是在夏冬两季用电高峰时期尤为突出,由于受制于铁路总体运量不足等问题,靠外运保供电煤安全风险较大。因此,重庆煤炭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当务之际更要做好“加法”,要充分用好需求侧管理这个重要工具,制定积极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对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新建、技改、资源整合的方式有计划地释放一批先进产能,充分发挥市内煤炭在能源保障方面的“压舱石”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炭行业管理处
责任编辑:张 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煤炭工业自然也要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相适应,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一)弘扬生命至上思想。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始终把职工的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把安全生产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二)建立标准化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煤矿企业要积极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质量达标“三位一体”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注重“四个结合”:建设与考核相结合,现场与资料相结合,经验与创新相结合,达标专业与标准化体系相结合;抓好“四抓四建”:抓月计划建计划台账,抓月验收建验收台账,抓月整改建整改台账,抓月考核建考核台账,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
(三)健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是企业长远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根本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煤矿企业要树立红线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标准意识,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健全人人有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加强责任传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实现安全生产从“全员参与”向“全员担责”转变,
(四)实现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煤矿而言,安全生产不仅是生存需要,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煤矿企业要始终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树立“矿工是家人”的理念,创新企业管理,加强全过程安全管控,全力打造“安全共建、成果共享”的安全发展模式,确保煤矿工人享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实施健康发展战略,保障矿工职业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坚持依法治国,落脚到煤矿企业,就是要坚持依法治矿。去年,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出台,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保障矿工的职业健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要提高对职业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重生产安全、轻职业病防治”的思想,牢固树立防事故和防职业危害并重的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全方位改善劳动生产环境,實现职业病防治工作标准化,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件、事故隐患,确保矿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绿色矿山建设已上升为国家行动。
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建设绿色矿山是加快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布局、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经济循环型”的新型煤矿企业,实现煤矿低消耗、低排放、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方式,建设安全文明和谐美丽的矿区。
四、坚持改革创新,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一)树立企业家精神,提高责任担当。所谓企业家精神,就是我们的煤矿业主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矿工为本,始终把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牢记安全就是效益,提高安全生产体系质量,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来严格管理煤矿,实现安全发展。
(二)树立工匠精神,开展岗位大练兵。工匠精神体现的是精益求精的操作技艺。煤矿企业要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岗位大练兵为载体,建标准岗、干标准活,将“敬业、精益、创新”的精神内涵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工序、每个步骤,实现“岗位、专业、工艺、操作”四个达标。
(三)树立劳模精神,建设安全文化。劳模精神所体现是企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正确价值观。煤矿企业要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导向作用,大力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传递正能量,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实现安全生产。
(四)树立创新精神,努力实现“四化”。煤矿企业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四化”建设,构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引领”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贯穿其中,以科技革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五、推进“五个一批”,实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功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重庆煤炭产业要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为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供给与需求相结合,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需求侧要求;坚持“做减法”与“做加法”相结合,去除落后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依法关闭一批。依法关闭退出产能小于30万吨每年且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产能15万吨每年及以下且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仍组织生产的煤矿,超层越界生产或建设拒不退回的煤矿。
(二)引导退出一批。引导长期停产停建的煤矿,存在瓦斯、自然发火、水害威胁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且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市国资委组织专家论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煤矿,非机械化开采的煤矿,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资源枯竭、资源赋存条件差的煤矿关闭退出。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
(三)妥善处置一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委《关于认真抓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的通知》(发改运行〔2017〕1319號)要求,积极配合市国土房管局妥善处置矿业权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煤矿关闭退出工作。
(四)达标升级一批。督促保留煤矿企业从技术、管理、投入、培训方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瓦斯、水害、煤尘等重大灾害的防治力度。以煤矿“四化”建设(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引领,努力构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工作体系,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全市煤炭行业安全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
(五)政策保护一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煤炭供应全国过剩,但重庆缺煤,全市电煤消费和民生用煤矛盾凸显,特别是在夏冬两季用电高峰时期尤为突出,由于受制于铁路总体运量不足等问题,靠外运保供电煤安全风险较大。因此,重庆煤炭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当务之际更要做好“加法”,要充分用好需求侧管理这个重要工具,制定积极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对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新建、技改、资源整合的方式有计划地释放一批先进产能,充分发挥市内煤炭在能源保障方面的“压舱石”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炭行业管理处
责任编辑: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