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陈 萍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育只追求教条的工具关怀,漠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要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注重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为学生构建更富活力、更为开放、更加自主与和谐的学习生活的环境。
【关键词】语文教育 人文关怀 对话交流 开放课堂 自主学习
走上工作岗位这么多年,越来越觉得语文教学前路茫茫。曾经在高一段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很多学生都反映语文课很无聊,没有实际效果,课外的小说比课本内容丰富精彩多了,……这样的答案,让我警醒到:语文教学怎么啦?面对语文教学出现的这种尴尬,众说纷纭。曾有“黑马文丛”的主编贺雄飞无奈地说:“我们都受恩泽于中学语文教育,否则我们写不出现在的文章;同时我们也受害于中学语文教育,否则我们写不出这么差的文章”,这话让我们不禁汗颜。
语文学科多年来教改的艰辛与成就是不可抹杀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语文教育仍然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缺憾。
其一,从学习结果看,学生经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花费了相当多的学时,但语文能力的低下仍甚为明显,普遍的情况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窄,见解浮浅,思维板滞。阅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阅读品味低俗,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
其二,从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语文而不爱上语文课,而是因为不喜欢上语文课而不爱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其三,从教学功能看,80年代以来,智育至上、考试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愈演愈烈,导致了“应试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最有力的指挥棒。课堂教学的难度、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一般学生的承受能力,不但导致学生厌学、惧学,而且又不能象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明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分——毕竟语文优劣之间在分数上差距并不太大,还不能张扬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总是在两难之中无所适从,处境尴尬。学校往往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功能失却了。杨振宁教授针对中国教育上的弊端,痛心疾首的指出:“中国的教育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不改变,再过30年也难获得诺贝尔奖。”
凡此种种缺憾,正在于语文教学缺少一种泛着温馨光芒的内涵——人文关怀。所谓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指语文教育要挖掘蕴含在语文课程中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语文教育终极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人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文化底蕴。要真正实现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注重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为学生构建更富活力、更为开放、更加自主与和谐的学习生活的环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上让对话自然展开
有人戏说,现在的语文课,特别是中学语文课,其实是“生理解剖”课和“信息处理”课,不仅语文教师自觉地成为“生理解剖”和“信息处理”的恭行者,而且学生也尽最大可能地被要求成为这方面的高手。于是出现了一大批限于“一言堂”的教师和苦于“一言堂”的学生。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屈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变的越来越脆弱、呆板、老气横秋,缺乏自信、活力、激情、个性和磨难。
而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有起伏动人的诵读,能展开自由的对话,可以据理力争,可以交头接耳,能够涌动情感的激流,闪耀思想的火花,放射智慧的光芒!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学生把老师看作是一位可信任的顾问,一个可与之交流的朋友,一个求知途上的伙伴。这样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会少一些压抑,少一些冷淡,他们才有可能在语文教育下“幸福成长”。
冰心早年作文学讲师的时候,常与学生在未名湖上划船,在水中央的岛边石舫上开种种的讨论会,或者作个别谈心,她体验到了“当教师的快乐”,学生体验到了“学国文的乐趣”。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写作课,天上下起了几年难得一见的雪花,我决定把学生带到学校前面的公园去,与雪花亲密接触。那节课学生特别兴奋,我们一起玩雪,一起谈论下雪的感受,一起回顾有关写雪的名句、美文,学生都说这节语文课将是他们最美好的回忆,那次写出来的作文也特别的优美,感情特别真实,不象平时无病呻吟。所以教学过程就像一盏油灯,要师生共同添油,才能使灯火辉煌,照亮和温暖每一个人。
二、突破教材框框,开放语文课堂,扩充语文视野
语文的教学内容可说是丰富多彩,宇宙人生、诗文词赋、文学文化,都可说是语文教学的范畴。语文理应是最开放、最易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试想一下,听一样的授课,读一样的教材,做一样的作业,考同一套试卷,长此以往,怎么因材施教,又怎样满足不同个性、不同阅历的学生们呢?语文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由单一文本阅读模式向多种文本阅读模式转变,由注重一堂课效果的教学设计方向向注重一段时期的教育效果设计方向转变,由单调的课堂必修模式向丰富多彩的必修、选修、自修相结合的多模式转变。
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教学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在学生知识贫乏,能力低下。比如学生的作文,很少有展示自己沉厚的阅读积淀和张扬的才气的,更多的是思想陈旧,想象匮乏,人云亦云。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更多还在我们的教育本身。日常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性质的,教师满足于灌输课本知识、应试技巧,学生的语文视野狭窄,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机械记忆上和机械训练上,没有条件去博览群书,去接触大自然,向宇宙自由的发问,与万物为友。
语文教育应该革故鼎新,真正从人的需要和愿望出发,从有利于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出发,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条件,尊重他们的选择。学生们可以喜欢“大江东去”,也可以欣赏“小桥流水”;学生们可以专注于课本,也可以翻阅《百年孤独》,体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课堂上可以品评影视文化,也可以步入网络世界;学生们可以在校内参加各种语文活动,也可以走出校园,关注时代,体验社会,为他们的语文进步和人格发展吸纳更多的“源头活水”。这样才能更好地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活力。
三、把接受学习和探索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思考、发问、研究、探讨和发现
古人常说“文贵自得”,叶圣陶也提倡让学生“自求自得”,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音韵之美、文字之精、风格之新、手法之巧,必然要学生更多的目观、口诵、心通,从而有所领会,有所触动,有所创造。如果教师总是在教育过程中大包大揽,不注重给学生提供自得的时间,总是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得出结论,那么,一个班五六十个人就可能只有一个大脑,“一千个读者”只会有几个“哈姆雷特”,这种教育只能导致学生的唯唯诺诺,委曲求全,想象力和创造力萎缩。
我们应该明确教育不只是聆听讲课,不只是识记考试,不要急着想为学生寻找一条求知的“终南捷径”。教育还是一种“经验”,一种过程,一个重在实践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教育必须全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的探究意识、态度和创新能力,给学生的起飞准备好坚强的羽翼。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比较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下”到语文的河流里,自主钻研、探究和发现。我教高一时,许多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没有热情,语文素质也不行。我一方面在课内外开展多种活动,像念诵优美文章,举行谜语竞猜,语文知识竞赛,做读书笔记等等,以此“煽动”起学生走进缤纷的语文世界;另一方面,把宝贵的课内时间提取一部分,让学生都有机会到讲台前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并且有“预谋”的一步步促进学生感悟、揣摩、探究和发现。到学期结束,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探索,并不是非要出一批多重大的发现或多了不起的研究成果。教师的本领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在于让学生在一个“过程”之中有所触动,有所心得。阅读时,他们能提出几个不解的问题,或者能对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写作时,他们写出一个好标题,引用一则好材料,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或者,就是有一个漂亮的文句,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创造”是“发现”,都值得老师给以肯定和赞赏。
总之,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了科学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这个社会将出现更多拥有高尚完美人格的人。而具体到语文教学,多注入了人文关怀这一缕温馨,将构筑起无数美好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陈萍,浙江省苍南灵溪第二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