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张景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研究以来,每学期我们都会使用与课本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学期共有7本,包括《走进西部》《金色童年》《语妙天下》《回眸感动》《龙门灵秀》《读人论世》《美丽的地球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使之实现最大的价值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圈点批注促深思,交流分享长智慧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他认为这样才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毛泽东就十分赞成这种读书法,他每读一本书,也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
批注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悟,如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理解,或是疑惑、补充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是精读的必要方法。从三年级接班起,我就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时做批注的好习惯,不光课本上要做批注,课外书上也要做批注。刚开始,学生对着书一筹莫展,既不知道在哪里批注,也不知道要批注什么。我就把自己读书时做的批注给学生看,教给他们方法。渐渐地,学生学会在有所感悟时就记录下来,从最初的无话可说到能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我大致为学生归纳了4种批注方法。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及时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明白词语的意思,写在空白处。有心的同学还可以注明词语的出处。
2.提要:边看边思考,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3.批语:把自己读书时产生的各种想法、见解、疑问,随手写在空白处。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重要段落及特别值得思考的地方,可批注上“重要”“背诵记忆”“抄写积累”等字样,以提醒自己,有助于阶段性复习。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首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侧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不管批注的位置在何处,都要尽可能简短,三言两语,能表达心中所感即可。当然,那些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难免会洋洋洒洒写很多。这些可以集中在一个笔记本上,以便翻阅。
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里叙事类文章为例,那些篇幅较短,但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的文章,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在感受最深处圈点勾画,留下读书的痕迹。之后,先小范围地在组内交流读书收获,互相评议,然后找小组代表发言,若其他组成员想深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进行补充说明。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在批注时可以先写下疑问,通过精读能解决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讨论解疑,仍然悬而未解的问题可以师生共同交流。如《母亲的作业》《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九步之暖》等感情真挚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精批、细品。交流分享时,我发现每一个孩子对文章都有独特体验,他们通过互相补充和辩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文章中做批注,可以避免学生阅读流于形式,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但是平时书写速度慢、概括能力弱、不善于动脑的同学做起批注来,总是很费劲。我就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行圈画,只要用关键词概括自己的想法即可,在交流时再尝试通过关键词表达完整的话。
比较阅读学写法,潜移默化得真知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学生手中的课本配套使用,很好地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在阅读中,我常常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比较那些观点相近或相反的文章,大家一起交流,从文章的作者、内容、文体、写法、语言等多个角度去谈。如把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评价,谈谈哪篇文章的细节描写更生动、哪篇文章的写作结构更精巧、哪篇文章的语言更值得品味等。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和思考,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哪怕表达尚不尽如人意,或是见解失之偏颇,我都先给予肯定,再引导。老师的鼓励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写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
以两篇文章为例,通过阅读,学生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鞋》和课文《桥》两篇文章的写法如出一辙,都采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鞋》的开头这样写道:“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为什么小鞋匠一直等不到鞋子的主人?他去了哪儿?这就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设置悬念,吸引我们往下阅读。直到文章末尾,大个子军人的战友告诉小鞋匠,用不着拿鞋子了,因为大个子的双腿在前线医院里……才解答了读者的疑问。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言而有信的军人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而《桥》也是如此,末尾处写“她来祭奠两个人——丈夫和她儿子”。读到此处,读者才明白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一个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跃然纸上,更增加了悲壮的气息,让我们对文中人物肃然起敬。
这样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文章所表达的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不断的比较阅读中,他们的读书感受更深入了,视野更开阔了,语文素养自然也提高了。
适度积累打根基,厚积薄发显实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语文尤其需要日积月累,不仅要积累教材中的美文佳段,课外资料中经典的古诗词及优美句段也要收集整理,如丛书中的《凉州词》《蜀道难》《关山月》《毛泽东诗词》《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我都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读,直至熟读成诵。
当然,如果只一味要求学生去单纯背诵的话,学生的兴致肯定会大打折扣。尤其是中高年级的男孩子,读书时常常是“金口难开”,怎么办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我采用了组织一些文学性强的综合活动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累文字的热情,如举行以“颂中华美景”为主题的朗诵会,开展“古诗连背”“名句大比拼”等竞赛,还根据时节让学生收集有关节日的由来、风俗等资料。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真正是“学中乐,乐中学”,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词汇。积累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很多学生再写起作文时明显不同,言之有物,能写得充实、生动。
语文活动趣味多,寓教于乐收获丰
丛书包含的文章非常丰富,要有效使用,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和引导,不能布置完任务就放任学生自由阅读。如读《美丽的地球村》时,有同学提议,想看看各国人的生活方式有怎样的区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便举办了“中国人眼中的老外”“外国人放大镜下的中国人”等多主题读书分享会。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分享会上畅谈了自己的读书收获,热烈地讨论了我们与其他国家人民在信仰、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绕口令大赛、插画比赛、读片断猜人物、排演课本剧、手抄报展评等活动,甚至把乐器、演唱等艺术形式也引入了语文课堂。在活动中,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现了自己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这不仅给有特长的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还激发了更多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配合着“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我不断整合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读书的同时,我发现语文教学的天地更广阔了,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我教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希望“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学生一路同行,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研究以来,每学期我们都会使用与课本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学期共有7本,包括《走进西部》《金色童年》《语妙天下》《回眸感动》《龙门灵秀》《读人论世》《美丽的地球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使之实现最大的价值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圈点批注促深思,交流分享长智慧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他认为这样才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毛泽东就十分赞成这种读书法,他每读一本书,也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
批注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悟,如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理解,或是疑惑、补充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是精读的必要方法。从三年级接班起,我就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时做批注的好习惯,不光课本上要做批注,课外书上也要做批注。刚开始,学生对着书一筹莫展,既不知道在哪里批注,也不知道要批注什么。我就把自己读书时做的批注给学生看,教给他们方法。渐渐地,学生学会在有所感悟时就记录下来,从最初的无话可说到能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我大致为学生归纳了4种批注方法。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及时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明白词语的意思,写在空白处。有心的同学还可以注明词语的出处。
2.提要:边看边思考,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3.批语:把自己读书时产生的各种想法、见解、疑问,随手写在空白处。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重要段落及特别值得思考的地方,可批注上“重要”“背诵记忆”“抄写积累”等字样,以提醒自己,有助于阶段性复习。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首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侧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不管批注的位置在何处,都要尽可能简短,三言两语,能表达心中所感即可。当然,那些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难免会洋洋洒洒写很多。这些可以集中在一个笔记本上,以便翻阅。
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里叙事类文章为例,那些篇幅较短,但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的文章,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在感受最深处圈点勾画,留下读书的痕迹。之后,先小范围地在组内交流读书收获,互相评议,然后找小组代表发言,若其他组成员想深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进行补充说明。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在批注时可以先写下疑问,通过精读能解决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讨论解疑,仍然悬而未解的问题可以师生共同交流。如《母亲的作业》《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九步之暖》等感情真挚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精批、细品。交流分享时,我发现每一个孩子对文章都有独特体验,他们通过互相补充和辩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文章中做批注,可以避免学生阅读流于形式,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但是平时书写速度慢、概括能力弱、不善于动脑的同学做起批注来,总是很费劲。我就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行圈画,只要用关键词概括自己的想法即可,在交流时再尝试通过关键词表达完整的话。
比较阅读学写法,潜移默化得真知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学生手中的课本配套使用,很好地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在阅读中,我常常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比较那些观点相近或相反的文章,大家一起交流,从文章的作者、内容、文体、写法、语言等多个角度去谈。如把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评价,谈谈哪篇文章的细节描写更生动、哪篇文章的写作结构更精巧、哪篇文章的语言更值得品味等。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和思考,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哪怕表达尚不尽如人意,或是见解失之偏颇,我都先给予肯定,再引导。老师的鼓励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写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
以两篇文章为例,通过阅读,学生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鞋》和课文《桥》两篇文章的写法如出一辙,都采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鞋》的开头这样写道:“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为什么小鞋匠一直等不到鞋子的主人?他去了哪儿?这就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设置悬念,吸引我们往下阅读。直到文章末尾,大个子军人的战友告诉小鞋匠,用不着拿鞋子了,因为大个子的双腿在前线医院里……才解答了读者的疑问。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言而有信的军人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而《桥》也是如此,末尾处写“她来祭奠两个人——丈夫和她儿子”。读到此处,读者才明白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一个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跃然纸上,更增加了悲壮的气息,让我们对文中人物肃然起敬。
这样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文章所表达的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不断的比较阅读中,他们的读书感受更深入了,视野更开阔了,语文素养自然也提高了。
适度积累打根基,厚积薄发显实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语文尤其需要日积月累,不仅要积累教材中的美文佳段,课外资料中经典的古诗词及优美句段也要收集整理,如丛书中的《凉州词》《蜀道难》《关山月》《毛泽东诗词》《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我都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读,直至熟读成诵。
当然,如果只一味要求学生去单纯背诵的话,学生的兴致肯定会大打折扣。尤其是中高年级的男孩子,读书时常常是“金口难开”,怎么办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我采用了组织一些文学性强的综合活动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累文字的热情,如举行以“颂中华美景”为主题的朗诵会,开展“古诗连背”“名句大比拼”等竞赛,还根据时节让学生收集有关节日的由来、风俗等资料。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真正是“学中乐,乐中学”,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词汇。积累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很多学生再写起作文时明显不同,言之有物,能写得充实、生动。
语文活动趣味多,寓教于乐收获丰
丛书包含的文章非常丰富,要有效使用,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和引导,不能布置完任务就放任学生自由阅读。如读《美丽的地球村》时,有同学提议,想看看各国人的生活方式有怎样的区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便举办了“中国人眼中的老外”“外国人放大镜下的中国人”等多主题读书分享会。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分享会上畅谈了自己的读书收获,热烈地讨论了我们与其他国家人民在信仰、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绕口令大赛、插画比赛、读片断猜人物、排演课本剧、手抄报展评等活动,甚至把乐器、演唱等艺术形式也引入了语文课堂。在活动中,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现了自己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这不仅给有特长的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还激发了更多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配合着“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我不断整合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读书的同时,我发现语文教学的天地更广阔了,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我教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希望“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学生一路同行,发挥它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