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宅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黄文娟 陆 璐
摘 要:概括了居住区宅间绿地景观设计的类型,并从景观小品、绿化设计及水体设计四方面论述了宅间景观设计的要点及手法。
关键词:居住区;宅间绿地;景观设计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住区开发建设的理念得到了更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并不应只强调建筑单体及中心绿地广场,同时也应关注作为住宅延伸的宅间景观。宅间景观设计品质直接影响到住户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需求,因为人民的绝大多数基本需求必须在家门口就近予以满足。因此,宅间景观设计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居住区宅间绿地景观设计手法
欧洲古典规则式。这类设计观念使用频率最高。它指在建筑物前后是几何造型的像地毯一样的园林,它作为建筑的陪衬,使主体建筑高大雄伟,整个构图严谨完善。由于其图案的完整性,造成了事实上的将人排斥在园林之外。人们只可从外面欣赏,一旦步入园林,人的存在则会破坏了园林构图的完美。此类情形可以在许多居住小区中看到。整齐的绿化成为建筑的花边,其观赏效果极差。
英国自然风景式。这类设计为许多国外的景观公司所引进。与“规整式”相反,其强调的是田园与自然。它把自然与人工做了明确的划分。这里的主角是自然风光,其造景严格按照风景画构图设计。建筑成为了风景中的点缀。其强调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但自然却变得陌生了起来。建筑与人仿佛是这个“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圈”的入侵者。我们无法融入其中。
中国古典园林式。这类设计在许多城市公园中都出现,似乎是属于比较能够体现中国城市的历史文化的一种设计手法。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中国古典园林是为少数个人服务的,它与面向大众的现代景观建筑是有本质区别的,这限制了它在现代居住小区中发展。对于人性化的居住小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没有围墙的社会系统,因为只有这样它才会生机勃勃。
3 宅间景观环境设计要点
3.1 绿化种植
绿化种植设计要注意植物配置的丰实度和层次感。丰实度是指小区环境中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例如,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藤本型,并能充分体现植物季相的变化。目前,在住区绿化中普遍存在树种单调、种类少,植物配置缺乏层次等问题。小区中存在以大片草坪为底衬,最多点缀一两棵乔木的种植形式,导致只有单一的视觉效果,既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又不能很好的发挥生态效益。
宅间绿地应以灌木、花草为主,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还应重视植物的季相变化,在北方突出的可能是春花秋叶冬枝果,在南方增添了四时的花开不断。
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之间的对比。种植物应形成簇团状,不宜散点布置。草坪和铺地作为树木的背景要求显露出一定比例的面积,不宜采用灌木和乔木进行大面积覆盖。树木在光照下形成的荫影轮廓应较完整地投在草坪上。
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宅旁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如在华北地区,建筑物南面不宜种植过密,以致影响通风和采光)。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宅旁绿地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
住宅底层架空广泛适用于南方亚热带气候区的住宅,利于居住院落的通风和小气候的调节,方便居住者遮阳避雨,并起到绿化景观的相互渗透作用。架空层内宜种植耐荫性的花草灌木,局部不通风的地段可布置枯山水景观。架空层作为居住者在户外活动的半公共空间,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平台绿化一般要结合地形特点及使用要求设计,平台下部分空间可作为停车库,辅助设备用房、商场或活动健身场地等;平台上部空间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活动场所,要把握“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原则,即将人流限制在平台中部,以防止对平台首层居民的干扰,绿地靠窗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居民的视线干扰。平台上种植土厚度必须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对于较高大的树木,可在平台上设置树池栽植。
在绿化设计中要尽量发挥古树名木的文化历史价值的作用,丰富环境的文化内涵。
3.2 景观小品
雕塑在布局上一定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恰如其分地确定雕塑的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位置等,展示其整体美、协调美。应配合住区内建筑、道路、绿化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而设置,起到点缀、装饰和丰富景观的作用。雕塑应具有时代感,要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为主题,体现住区人文精神。以贴近人为原则,切忌尺度超长过大。
在居住区内,宜将多种便民设施组合为一个较大单体,以节省户外空间和增强场所的视景特征。各种标志应确定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物业管理形象。活动和服务设施的适当集中布局能增加居民随时享用的机会,进而提高居民活动水平和设施的使用率。
便民设施采用系列化整体性设计将对环境统一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一些产品性质的设施尽可能采用工业化同系列的产品,而艺术性较强的设施也应做统一设计,做到风格一致,避免不协调现象。再者,环境设施小品风格应与建筑风格相统一,展现地方性、民族性的特色以促进小区个性风格的形成。
3.3 水景景观
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的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应能融和居住区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居住型态。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对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驳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栏索等,也应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进行设计。
邻水木栈道为人们提供了行走、休息、观景和交流的多功能场所。由于木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粗朴的质感,因此行走其上比一般石铺砖砌的栈道更为舒适。多用于要求较高的居住环境中。木栈道由表面平铺的面板和木方架空层两部分组成。
光和水的互相作用是水景景观的精华所在,倒影可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加景观的美感。倒影池极具装饰性,可做的十分精致,无论水池大小都能产生特殊的借景效果,花草、小品前都可设置倒影池。倒影池的设计首先要保证池水一直处于平静状态,尽可能避免风的干扰。其次是池底要采用黑色和深绿色材料铺装,如黑色塑料、沥青胶泥等,以增强水的镜面效果。
结语
宅间绿地占整个居住区用地面积的35%左右,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小康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己从关注住宅本身逐渐转向对整体居住环境景观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居住区宅间景观环境的整体质量己成为规划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宅前的绿地则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针对每个小块绿地进行设计创作,形成了一个个匠心独具、特色鲜明的空间环境,给居民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家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千.论我国当代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发展和演变[J].风景园林,2007.1.
[2]日本土木学会编,孙逸增译.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刘焱.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水景设计[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