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把式”评职称 助推乡村振兴
胡杏 陈威 张倩 田先念
湖北省立足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职称评定引导激励农民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在乡村形成了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
一、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率先破冰试航,成立农民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中级评审委员会及办公室,开启了湖北省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帷幕。六年多来,湖北省在试点中规范、在规范中推广、在推广中延伸,不断探索实践农民职称评定工作。
(一)坚持服务大局,推动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发展。湖北省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省等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坚持“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面向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人才结构,评定关键技术和紧缺型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发展农业、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标兵引领作用。
(二)坚持制度优先,推进职称评定工作规范实施。2015年12月,湖北省批准成立宜昌市农民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中级评审委员会,评委会办公室设在湖北省农广校宜昌市分校,承担日常管理工作。2018年,湖北省农广校宜昌市分校发布全省首个农民职称评定地方标准——《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规范》,明确职称评定方式方法,量化评价指标。荆门市制定印发了《关于组建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委会的通知》和《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进一步确立了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的组织机构、评定办法和工作机制。
二、具体做法
湖北省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不断规范和完善农民职称的评价标准、评审专业、评价指标、政策环境制度等,对延伸乡村振兴人才服务链、激发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活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因人施策,不拘一格评定农业人才。湖北省紧密结合农民需求及农业农村实际,努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评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群体,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做到了“三活一严”。一是评审对象活。既可以是“土专家”“田秀才”,也可以是返乡大学生和返乡创业者,只要是有技术有能力,愿意在农村干事创业,都可以参加评审。二是评审标准活。打破“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评价框框,取消论文、职称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要求,突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组织管理和致富带动能力。100分的评定总分里,学历只占5分,而生产经营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分别占20分和15分。三是评审方法活。按照“干什幺、评什幺,怎幺干、怎幺评”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评定形式。对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通过业绩展示、专家提问等方式评定,重点突出参评人员在经营管理组织和致富带动能力上的水平;对技术技能人才将评定场地放在田间地头,由参评人员现场展示技术技能,评审专家现场提问。四是评审过程严。坚持农民申报评定对象的能力条件不放松、农民的证件资料核实不草率、组织专家评审的程序和结果公示的过程不简化,严格评审计划、注重核评细节、规范工作流程,做到公正、公开、公平评定。
(二)改革创新,不断打破职称评定“天花板”。为进一步打造一支市场意识强、专业技术高、经营管理能力好的乡村人才队伍,湖北省创新机制体制,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做到了“两个突破”。一是职称层级有突破。2021年6月,经湖北省人社厅批准,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自治州等四地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及办公室,从此省内农民技术人员也可以像企事业单位专技人员一样参评高级职称,进一步打破农民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二是区域合作有突破。“宜荆荆恩”四地协同,区域内人才按照同一评审标准评定、专家库四地共建共享、职称证书四地通用,实现了区域内人才评价和使用一体化。
(三)因势利导,改善职称人才环境政策。为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湖北省不断探索构建职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投资优先保证、制度优先创新的政策体系。对获得职称的乡村人才优先提供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等惠农项目;优先享受农业补贴、金融贷款、农业保险等扶持政策;优先纳入农业人才选拔、地方政府表彰奖励等方面的对象;优先作为认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的依据;优先组织参观学习交流;优先推荐开展有偿技术服务。
三、主要成效
湖北省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其中,宜昌市农民职称改革工作2017年荣获中组部“全国最佳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开展,不仅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农民技术人员积极提高技术技能,而且相关企业、合作社能获得更大的政策扶持,更是在广大农民群体中形成了学习榜样的“正能量”,使得人员技能、企业发展、社会效益等相互影响,形成良好的“正反馈”。
(一)打造了一个乡村振兴人才高地。湖北省职称技术人才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打造全省人才振兴新优势、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一是完善了农业职称人才专业结构。评定专业不仅包括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生产第一线,还包括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和农业经营管理专业,充分激发各类农业人才的创造活力。二是获评人才素质大幅提升。据统计,较之2016年,2020年获得中初级职称的农民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趋势,其中年龄“70后”占比由67.4%下降为43.1%,“80后”占比由17.4%上升至38.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由21.7%上升至34.7%。
(二)涌现了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领跑者。据初步统计,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以来,先后有964人取得农民技术人员高中初级职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树立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引导力的“标杆”。监利县“女粮王”毕利霞是种植业高级农艺师,也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目前机械化种植水稻2000亩,农机服务覆盖6.7万亩稻田;宜都市胡安明取得农艺师职称后,其所在企业获得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逐步发展为宜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有机茶认证企业,辐射带动茶叶基地2万余亩;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人梁智博,2016年获评中级农艺师后,积极参加高校产学研对接,其所在公司申请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高校客座讲师,两项发明获国家专利授权,授权新型实用专利16项,实现成果转化收入200万元,2021年,他获评高级农艺师职称,个人职称“更上一层楼”。
(三)带动了一方农民脱贫与致富。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冲在前获得职称的农民在农业农村中掀起了学科技、敢干事、敢创新的热潮,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恩施州向辉是经营管理类高级农艺师,也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用“教育+产业”模式帮助山区农民打开致富门,累计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破格晋升高级农艺师的丁伟,带动周边农户1012户种植食用菌,为185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共计带动243户贫困户脱贫,其所在企业被认定为宜昌市首批市级扶贫重点龙头企业;秭归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养蜂技术员宋正亮在2018年取得职称后,为周边多个地区的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至今共指导农户约3000人次,带动贫困户37户,其中包含7位残疾人士;远安县食用菌生产者高进郁在2018年获评中级农艺师职称后,成立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引导菇农由粗放式栽培管理向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方式转变,让他们种植有效益、投资有回报,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1.湖北省农广校
2.湖北省农广校宜昌分校)
395650190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