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常见皮肤病及其诊治
张西伟
摘要:对犬的几种常见的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犬;皮肤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15-03
皮肤病是犬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致病原因复杂,临床常常不易确诊和治愈。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参考有关资料,对犬皮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供临床参考。
1 内分泌紊乱性脱毛
1.1 病因
脱毛症发生于各种犬。目前多见的有甲状腺素性、肾上腺素性和性腺机能紊乱。
1.2 临床症状
由于甲状腺机能衰退而导致的脱毛,临床上患犬常表现嗜睡、易疲劳、过度肥胖、不生育、不耐寒。皮肤干燥粗糙、被毛稀疏和表层角化过度等。由于肾上腺上皮质肿瘤、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盛,长期使用皮质类激素所致的脱毛症患犬表现为过度饮食、尿频、尿比重低于1.020(正常值为1.015~1.050));肌肉萎缩、易疲劳、脂肪简状分布、腹围增大;皮肤变薄,明显可见表皮血管和腹部皮褶,钙质和色素不均匀地沉着在病变的皮肤上。性腺失调在雄性犬可见睾丸足细胞瘤,而母犬的脱毛症通常与卵巢囊肿有关,犬体可见反复的脱毛与康复循环,并伴有乳房及阴门肿大。
1.3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和激素含量测定,但后者操作难度较大。
1.4 治疗
有睾丸足细胞瘤的雄犬需摘除睾丸,同时口服或注射睾丸激素。卵巢机能紊乱的母犬应切除两侧卵巢或子宫。试用甲状腺素,按0.4~0.8mg/(d·kg体重)服用,4~8周为1疗程,头2周用药量递增,以后递减,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2 癣菌病
2.1 病原
癣菌病是由皮肤条件性致病真菌(皮霉菌)所致,能引起表皮层、毛和爪的损伤,犬癣病主要是由犬小孢子菌感染,其次是石膏状小孢子菌和须发癣菌感染。
2.2 临床症状
患癣病部断毛、掉毛或出现圆形脱毛区,皮屑较多。也有不脱毛、无皮屑而患部有丘疹、脓包或脱毛区皮肤隆起、发红、结节化,这是真菌急性感染或存在的继发性细菌性感染,称脓癣。须发癣感染时,患部多在鼻部,位置对称。
2.3 诊断
取被毛或皮肤刮取物,伍德氏灯下观察,犬小孢子菌感染的犬毛呈绿色莹光色;氢氧化钾热溶液消化刮取物,置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真菌存在。
2.4 治疗
轻者局部涂擦软膏剂,如酮康唑乳剂、特比萘芬乳剂等;重症者或慢性感染者应局部和全身用药同时进行治疗,效果较好,首选药物是灰黄霉素(怀孕犬忌用),剂量按15 mg/(d·kg体重),喂饲高脂肪食物以促进肠道吸收,局部可涂擦克霉唑等抗菌制剂。
3 蠕形螨病
3.1 病原
犬蠕形螨病的病原体是犬蠕形螨。犬蠕形螨虫体细长,成蠕虫状,虫体长0.25~0.30 mm,宽0.04 mm,外形上可分前、中、后3个部分。虫卵呈梭形,长约0.07~0.09 mm。
3.2 临床症状
蠕形螨局部感染常见于面部和腿部,多数病犬呈慢性,个别犬发展致深部组织化脓,蠕形螨病皮肤炎症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局部被毛稀疏或完全脱毛,皮肤增厚,皮屑增多并变黑,肿大的毛囊可挤压出蜡质样皮脂。②破坏毛囊并深达真皮层,因瘙痒而使皮肤破溃或肉芽肿继发细菌感染成为脓皮病。
3.3 治疗
局部涂擦用药和肌肉注射用药同时进行,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局部治疗时先剪掉炎症区及周围的被毛,用乙醇等清洁病灶,大面积炎症需用硫磺皂或洗发剂洗澡,去掉表面病皮,局部使用低毒、高效、易渗透的药物。如皮下注射多拉菌素(0.2 mg/kg体重),1%多拉菌素(0.1 mL/kg体重);病灶局部涂擦螨灭、功失50、886擦剂或螨易洗剂等。如果伴发细菌感染应考虑局部或全身治疗。不论选用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持续数周或数月。应坚持治疗至少1个月,直到螨虫造成的皮损症状完全消除为止。
4 犬鼻部脱色
4.1 病因及症状
由于犬常首先用鼻子探知环境气味,所以易发生鼻部外伤、过敏或细菌感染,临床上常见鼻镜因炎症而失去色素,另外一种慢性鼻部溃疡(鼻湿疹)以德国牧羊犬常见。有人认为是犬先天性对日光的过敏反应,亦有人认为与身体免疫反应有关,这些炎症的结果可使黑色的鼻子变成白色或棕色。
4.2 治疗
主要是减轻炎症反应,控制感染。局部可涂擦皮质激素类制剂或抗菌消炎药。犬鼻湿疹服用阳光遮护药,如盐酸阿的平或双磷氛。
5 脂溢性皮炎
5.1 病因
脂溢性皮炎是指犬的皮脂腺分泌过盛,亦称为皮脂溢,使犬有一种特殊的鼠臭味。皮脂溢的病因目前普遍认为与内分泌紊乱、营养缺乏和皮肤感染有关。
5.2 临床症状
犬的皮脂溢多发生于背部、腿、会阴、颈和耳内侧,患部常有浅黄色蜡质样聚集物,并伴有皮肤干燥、脱毛、红斑、鳞屑、瘙痒等,蠕形螨内分泌紊乱亦常伴皮脂溢。
5.3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经验和化验逐步排除其他特异性病因,作出确诊。
5.4 治疗
首先针对已查清的病因治疗,而后进行对症治疗。皮下注射或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患部涂擦止痒剂和角质软化剂如鱼石脂、松榴油等;也可用硫磺皂洗犬体,如果患部有组织渗出或感染,需全身或局部抗菌治疗。
6 疥螨病
6.1 病因
该病由表皮内掘穴寄生的犬疥螨引起。犬属疥螨是犬奇痒的主要原因,它寄生于犬的表皮层,由于其爬行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分泌物引起皮肤过敏而致痒。犬疥螨的传播主要是接触性感染,多呈散发。
6.2 临床症状
疥螨引起犬的非季节性剧烈瘙痒,由于持久的搔抓和摩擦,患部呈红肿、少毛,以致破损;犬疥螨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品种的犬,多见于犬的眼区、四肢等;犬属疥螨亦能感染人,引起红色的小丘疹。
6.3 诊断
刮取犬的皮屑和被毛,直接镜检或10%氢氧化钠热消化后显微镜下检察,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6.4 防治
犬属疥螨生活周期3个月,污染的草垫等物品可再度引起犬的感染,因此彻底消除犬疥螨至少需要4周的连续治疗和消毒;去掉污染铺垫,使用杀寄生虫喷剂对环境彻底清洗和消毒;伊维菌素按0.2~0.4 mg/kg体重皮下注射;为减轻瘙痒,促进创部愈合,可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4~5 d,但长期用药可因抑制免疫而加重犬的感染;为防止激发脓皮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3~4周。
7 蚤
7.1 病因及症状
临床上见到跳蚤的搔扰而引起犬的瘙痒。蚤在皮肤上爬行引起皮肤发痒,但主要是蚤的叮咬所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这种炎症多见于犬的背部、尾下等处、因自残而出现脱毛、渗出性皮炎以及色素沉着等。
7.2 诊断
可用一张浸湿的白纸放于犬体下,捋犬的被毛,收集皮屑于纸上,蚤的血性排泄物可以迅速在纸上产生血迹,犬体喷杀虫剂后,收集的皮屑可见到死亡的蚤,多数的犬蚤来源于猫。
7.3 防治措施
蚤的生活可以离开犬体,因此有效的环境消毒是重要的预防措施。避免犬与猫接触;各种杀虫剂对蚤均有效,如蚤不到、驱蚤灵等;较重的皮肤瘙痒和炎症反应,可局部或全身使用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
8 接触性皮炎
8.1 病因
由于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犬体引起的皮肤炎症。犬的皮肤特别是腹部皮肤因被毛稀疏、经常接触地面,更易受到草、混凝土、柏油路面、塑料、地板以及表面残留的化学物质如杀虫剂、消毒剂的刺激和腐蚀,皮肤的炎症直接由刺激所致,或者是过敏反应。
8.2 临床症状及诊断
临床常表现为腹部、大腿和胸等部位突然出现红肿、脱皮、结痂、组织渗出和继发感染,由于犬的舐咬,炎症也会在犬的足和会阴等处见到。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病史。
8.3 治疗
减少接触性刺激,控制感染,促进愈合。①消除环境致病因素,如与犬接触的化学制剂、水泥地、青草等。②创部可使用黏膜消毒药,如雷佛奴尔清洗,而后使用皮质激素膏剂或配合应用抗菌素。③较为严重的大面积炎症,应同时服用皮质激素和抗菌素。
9 急性湿性皮炎
9.1 病因及症状
是一种伴有严重继发感染的渗出性皮炎。临床上以发病急、疼痛明显、迅速蔓延为特点。24 h内出现大面积红肿、炎性渗出、化脓、脱毛和结痂等病理变化。常在有致密绒毛的犬种如德国牧羊犬发生,多见于温暖、潮湿的夏季。
9.2 治疗
要剪掉病灶周围的被毛,应用防腐消毒剂轻轻擦去炎性分泌物及结痂,局部保持干燥和涂龙胆紫、抗菌素等药剂,如有瘙痒需使用皮质激素,剧痛而神经紧张的犬应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10 脓疱病
10.1 病因
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所致,表皮层内形成脓疱、小水疱等病理变化。
10.2 临床症状
脓疱病多见于犬的腹部,细小而呈白色,有时有脓汁渗出并干燥形成结痂。有的犬可在口和足周围见到,弱小犬更易发病。
10.3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观察确认脓疱、小水疱是表皮层内的,采取脓疱内脓汁分离的细菌可做病原鉴定。
10.4 治疗
清创后涂擦磺酒或渗透性较好的抗菌药物,较大面积的炎症需全身使用抗菌素。
11 毛囊炎及趾间脓皮病
11.1 病因及症状
毛囊炎是犬毛囊的炎症,可在患犬皮肤的脓疱或丘疹中央见到毛或毛囊口,毛囊炎进一步发展成为几个毛囊共同感染,形成严重的脓皮病。趾间脓皮病是指发生在犬趾球上的脓皮病,由于行路的压痛,而出现明显的跛行。趾间皮炎、肉芽常引起犬的趾间脓皮病。
11.2 治疗
治疗原则是清创抗菌。①每日用防腐消毒药、浓盐水或抗菌药清洗创部,及时排出蓄积的脓汁,如有必要可进行创部切开、引流或完全切除。②根部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局部和全身使用抗菌素。大剂量用药至少维持2周。③如果抗菌素治疗无效,应考虑是否为蠕形螨所致的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