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是可以写诗的
梅洪建
“梅老师,女儿英语成绩差,学习态度也有问题,您教教我,该怎么办?”这是201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发给我的短信。
“抱歉,我没有办法,因为孩子不在我班上。”我如此回复。
“?”一个问号,隐藏着他无限的疑问。
“我从来就不相信一次谈话、一种告知,甚至一套所谓的说辞能轻易改变一个人。关系育人才是我的主张。因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育人的是氛围,不是道理。在我班上,我可以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孩子,不在我班上则鞭长莫及。”
我长长的回复,换回的是朋友“我终于明白了”的感叹。
因为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就决定了每一次谈话、告知、指导甚至批评等都只是对心理表层暂时的调节而已,它无法影响到深层的心理结构。一次教育行为,无论教育的程式设置抑或氛围营造有多么好,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有营造一种可以持续不断地影响孩子心理的氛围,才可以让心理表层的调节深化为内在心理结构的改变。而教育的现实是,哪个老师也不可能整天追着一个孩子去谈心、关爱,那么这种氛围就很难持续存在。所以,通过构建人际关系来培育孩子的心灵就成了教育的必然选择之一。
如何才能构建这种“关系”呢?我还是说说泰的故事吧。
“泰不是一个好学生”,这几乎是所有老师给他下的结论。因此,高二分科他被分到我班时,很多人都对我深表同情。我带的实习生想在实习的三个月内看到她“崇拜”的“名班主任”是如何转化特殊学生的,所以,本来想等班级建构完毕再“出手”的我提前对泰“下手”了。
因为泰连续早读时迟到,那天,我把泰的爸妈约到学校。虽然夫妻俩都是某高校的教授,但以家长身份来到学校,面对我这个班主任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紧张的。
“哥、姐(对很多家长我都如此称呼),你们放心,我让你们来的目的不是问责,孩子性格过于内向的情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也很奇怪,高一一年竟然没有变化,从高一到现在,孩子连一次考试作文都没有写过。我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咱们想想办法,看怎么能让孩子从这种现状中走出来。”
我的话说得很委婉,但他妈妈比较直接:“哪里是性格内向,他就是自闭症!我早和他爸说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爸就是不让去!”泰妈很生气,自然是生泰爸的气。
“既然姐如此直接,那我就不避讳了。”判断直说没有问题,我不就绕弯了,“是的,孩子有轻微自闭症,但不看心理医生是对的,因为一旦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就等于告诉孩子他有心理疾病,这个标签贴上去可能会适得其反。”从泰妈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接受了我的观点。
在我的引导下,她讲述了一家人很少在一起吃饭、出游、谈心等情况。
我说:“你们虽在同一个家,但每个人都住在自己心理的房间里。孩子自闭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孩子没有在人群中,没有在温馨的氛围中。氛围,才是关键。所以,改变孩子,从改变家庭开始。无论你们同意还是不同意,两位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别让外人说两个大学教授家的孩子出了严重的问题,咱们丢不起这个人。哥、姐,你们说是不是?”
我的语气重轻结合:“每周五晚上必须带孩子去看场电影或者聚餐,周六或周日找半天时间一家人出去玩。在孩子面前放下大学教授或家长的架子,放松身心,陪孩子尽情地玩乐,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幸福。”
因为触及了“两个大学教授家的孩子”这个他们很在意的点,他们就真的按照我的要求开始改变了。
没过几天,我们迎来了另一个契机——泰的生日。以往生日爸妈都是送泰一个他想要的生日礼物,这次很特别,泰所在的小组其他五个同学和家长都到了泰的家里,为他庆祝生日。鲜花、蛋糕、生日派对,还有接下来的卡拉OK……自然也少不了我这个班主任从外地打来的祝福电话,更重要的是小组同学对泰的赞美之词。这一切让泰心情无比好,竟然还在卡拉OK厅唱起了歌儿。
他不知道,这是我、小组成员及他爸妈精心策划的生日活动,因为他需要在心理上融入他最常接触到的群体之中。
意外还是发生了,第一次月考,他依然没有写作文。160分的语文试卷他仅仅考了22分。
我没有生气,也没有找他谈心,因为谁都知道,此时的“谈心”在孩子的心理上投射的必然是“问责”。
让他写作文的契机是那个周末的学校作文大赛。
我们班让谁去参赛呢?我请孩子们投票选举,结果是张静文和泰。张静文应该是众望所归,而泰呢?学生代表春义说:“我们班整体上来说在全年级是没有优势的,张静文去参加可以冲击一下名次。我们之所以推举泰,是因为他的化学、政治和历史等科目特别好,而且他上课回答问题时总能出新,作文比赛比的不仅仅是基础,还应该是思维的独特性,所以我认为泰是不二人选。”春义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掌声。泰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我知道,他一定是矛盾的——兴奋和忐忑交织。
“泰,去吧,相信自己,别太在意结果,你只需把你脑子里流动的东西写出来就行了,可以吗?”我如是对他说。
“好的,我试试吧。”
这一试,他竟然完成了1000多字的现场作文,和张静文一起获得了三等奖。
诚然,您是知道的,那场投票选举幕后有“导演”。
三等奖的奖状和奖品,让泰获得了自信,也赢得了其他同学真心的佩服——这小子思维还真独特,也许以后会了不得。
或许是因为作文比赛获奖受到激励吧,那天,讲桌上没人下发的历史会考资料,不是课代表的泰竟然一份份发了下去,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同学做事。我,看在了眼里。
于是,每位家长都收到了这样一条校信通短信:
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我们班取得了很大进步,每个孩子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很多孩子会主动为班级服务,为他人着想,例如今天不是历史课代表的泰就主动给大家发历史会考资料。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优秀品质之一,我们的孩子在逐步拥有优秀品质。让我们为梦想继续携手!
您能感受到,如果所有的文字都集中表扬泰,会失真,而蜻蜓点水式的表扬则恰到好处。
短信发过后,我立即给泰爸打电话:“哥,您懂的,校信通要给孩子看,家长群里也一定会讨论,您把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记录给孩子看。”
有了几次“合作”,泰爸和我的配合默契了很多。
那天,他很兴奋地和孩子分享校信通内容及家长QQ群里的点赞文字。当羞涩的笑容浮上孩子脸颊的时候,泰爸告诉我:孩子的心灵打开了一道缝儿,甚至一扇窗。泰开始愿意和爸爸说班级的事情了……
如您所料,期中考试来了,泰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写了考场作文。
“泰,你知道吗?高一时教你语文的许老师告诉我说‘梅老师,你赢了,因为她和我打赌说‘如果你能让泰写作文,我就服你。来,握个手,我们要让许老师永远服气!”评讲试卷的当天,我和泰握了一下手。
实习生结束实习的时候对我说:“梅老师,我相信有奇迹,更深信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的力量,感谢您让我懂得了如何做教育。”
泰的心灵之门在逐步打开,而心灵,是可以写诗的。
(责 编 卢丽君)
“梅老师,女儿英语成绩差,学习态度也有问题,您教教我,该怎么办?”这是201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发给我的短信。
“抱歉,我没有办法,因为孩子不在我班上。”我如此回复。
“?”一个问号,隐藏着他无限的疑问。
“我从来就不相信一次谈话、一种告知,甚至一套所谓的说辞能轻易改变一个人。关系育人才是我的主张。因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育人的是氛围,不是道理。在我班上,我可以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孩子,不在我班上则鞭长莫及。”
我长长的回复,换回的是朋友“我终于明白了”的感叹。
因为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就决定了每一次谈话、告知、指导甚至批评等都只是对心理表层暂时的调节而已,它无法影响到深层的心理结构。一次教育行为,无论教育的程式设置抑或氛围营造有多么好,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有营造一种可以持续不断地影响孩子心理的氛围,才可以让心理表层的调节深化为内在心理结构的改变。而教育的现实是,哪个老师也不可能整天追着一个孩子去谈心、关爱,那么这种氛围就很难持续存在。所以,通过构建人际关系来培育孩子的心灵就成了教育的必然选择之一。
如何才能构建这种“关系”呢?我还是说说泰的故事吧。
“泰不是一个好学生”,这几乎是所有老师给他下的结论。因此,高二分科他被分到我班时,很多人都对我深表同情。我带的实习生想在实习的三个月内看到她“崇拜”的“名班主任”是如何转化特殊学生的,所以,本来想等班级建构完毕再“出手”的我提前对泰“下手”了。
因为泰连续早读时迟到,那天,我把泰的爸妈约到学校。虽然夫妻俩都是某高校的教授,但以家长身份来到学校,面对我这个班主任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紧张的。
“哥、姐(对很多家长我都如此称呼),你们放心,我让你们来的目的不是问责,孩子性格过于内向的情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也很奇怪,高一一年竟然没有变化,从高一到现在,孩子连一次考试作文都没有写过。我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咱们想想办法,看怎么能让孩子从这种现状中走出来。”
我的话说得很委婉,但他妈妈比较直接:“哪里是性格内向,他就是自闭症!我早和他爸说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爸就是不让去!”泰妈很生气,自然是生泰爸的气。
“既然姐如此直接,那我就不避讳了。”判断直说没有问题,我不就绕弯了,“是的,孩子有轻微自闭症,但不看心理医生是对的,因为一旦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就等于告诉孩子他有心理疾病,这个标签贴上去可能会适得其反。”从泰妈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接受了我的观点。
在我的引导下,她讲述了一家人很少在一起吃饭、出游、谈心等情况。
我说:“你们虽在同一个家,但每个人都住在自己心理的房间里。孩子自闭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孩子没有在人群中,没有在温馨的氛围中。氛围,才是关键。所以,改变孩子,从改变家庭开始。无论你们同意还是不同意,两位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别让外人说两个大学教授家的孩子出了严重的问题,咱们丢不起这个人。哥、姐,你们说是不是?”
我的语气重轻结合:“每周五晚上必须带孩子去看场电影或者聚餐,周六或周日找半天时间一家人出去玩。在孩子面前放下大学教授或家长的架子,放松身心,陪孩子尽情地玩乐,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幸福。”
因为触及了“两个大学教授家的孩子”这个他们很在意的点,他们就真的按照我的要求开始改变了。
没过几天,我们迎来了另一个契机——泰的生日。以往生日爸妈都是送泰一个他想要的生日礼物,这次很特别,泰所在的小组其他五个同学和家长都到了泰的家里,为他庆祝生日。鲜花、蛋糕、生日派对,还有接下来的卡拉OK……自然也少不了我这个班主任从外地打来的祝福电话,更重要的是小组同学对泰的赞美之词。这一切让泰心情无比好,竟然还在卡拉OK厅唱起了歌儿。
他不知道,这是我、小组成员及他爸妈精心策划的生日活动,因为他需要在心理上融入他最常接触到的群体之中。
意外还是发生了,第一次月考,他依然没有写作文。160分的语文试卷他仅仅考了22分。
我没有生气,也没有找他谈心,因为谁都知道,此时的“谈心”在孩子的心理上投射的必然是“问责”。
让他写作文的契机是那个周末的学校作文大赛。
我们班让谁去参赛呢?我请孩子们投票选举,结果是张静文和泰。张静文应该是众望所归,而泰呢?学生代表春义说:“我们班整体上来说在全年级是没有优势的,张静文去参加可以冲击一下名次。我们之所以推举泰,是因为他的化学、政治和历史等科目特别好,而且他上课回答问题时总能出新,作文比赛比的不仅仅是基础,还应该是思维的独特性,所以我认为泰是不二人选。”春义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掌声。泰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我知道,他一定是矛盾的——兴奋和忐忑交织。
“泰,去吧,相信自己,别太在意结果,你只需把你脑子里流动的东西写出来就行了,可以吗?”我如是对他说。
“好的,我试试吧。”
这一试,他竟然完成了1000多字的现场作文,和张静文一起获得了三等奖。
诚然,您是知道的,那场投票选举幕后有“导演”。
三等奖的奖状和奖品,让泰获得了自信,也赢得了其他同学真心的佩服——这小子思维还真独特,也许以后会了不得。
或许是因为作文比赛获奖受到激励吧,那天,讲桌上没人下发的历史会考资料,不是课代表的泰竟然一份份发了下去,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同学做事。我,看在了眼里。
于是,每位家长都收到了这样一条校信通短信:
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我们班取得了很大进步,每个孩子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很多孩子会主动为班级服务,为他人着想,例如今天不是历史课代表的泰就主动给大家发历史会考资料。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优秀品质之一,我们的孩子在逐步拥有优秀品质。让我们为梦想继续携手!
您能感受到,如果所有的文字都集中表扬泰,会失真,而蜻蜓点水式的表扬则恰到好处。
短信发过后,我立即给泰爸打电话:“哥,您懂的,校信通要给孩子看,家长群里也一定会讨论,您把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记录给孩子看。”
有了几次“合作”,泰爸和我的配合默契了很多。
那天,他很兴奋地和孩子分享校信通内容及家长QQ群里的点赞文字。当羞涩的笑容浮上孩子脸颊的时候,泰爸告诉我:孩子的心灵打开了一道缝儿,甚至一扇窗。泰开始愿意和爸爸说班级的事情了……
如您所料,期中考试来了,泰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写了考场作文。
“泰,你知道吗?高一时教你语文的许老师告诉我说‘梅老师,你赢了,因为她和我打赌说‘如果你能让泰写作文,我就服你。来,握个手,我们要让许老师永远服气!”评讲试卷的当天,我和泰握了一下手。
实习生结束实习的时候对我说:“梅老师,我相信有奇迹,更深信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的力量,感谢您让我懂得了如何做教育。”
泰的心灵之门在逐步打开,而心灵,是可以写诗的。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