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 重组并构
摘? 要 通过对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进行重组、优化、并构,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构建结构化的创生课堂,让学生自主地产生困惑和需求,在解惑和达成中实现自主成长。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创生课堂;自主学习;机器人;信息素养;Scratch
中图分类号:G623.58?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3-0034-03
1 引言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包含计算机操作、网络、画图、办公软件、程序设计、机器人、物联网等内容,而且每节课还安排了“导学牌”和“知识点对话”,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笔者为能够用到如此具有时代感和儿童化的教材而欣喜,但也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利用好教材,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教材。本文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没有用好教材的现象进行分析,对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重组与教学实践进行思考与探索。
2 分析:现象及成因
现象一:课堂组织失调,要么混乱、嘈杂,要么沉闷、刻板,每一次的屏幕广播总是引来学生的一片牢骚……
分析:表面上这是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出现了问题,但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或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
现象二:教学某个模块时,按照课时,一个工具一个工具地教学,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按顺序教学……
分析:教学过程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只按教材教,学生无法整体把握知识和学习进度。
现象三:学生只能完成教材指定的任务和步骤,很难迁移和转化,缺乏自主创造,没有交流、协作和互助。
分析:这是技术主义在作祟,教学中过分注重任务达成,而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养成。
现象四:模块内容的教学组织过于分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随机出现,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知识、内容随机生成,无目的性,只实现了知识的简单堆积。
分析: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的时机和主次,以及教材整合的方法和范围,导致课堂“散”了。
3 寻求:结构化的创生课堂
通过对以上几个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理解是掌控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关键。如果能够统筹教材内容(包括课程纲要),通过结构化的教材资源整合,将教学内容形成架构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解决和分析问题,那么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知识也将自然地建构在学生的脑海里。
结构化? 结构化的课堂,意指在教师与学生共同作用下,对教材、模块、单元、课时内容形成完整清晰的体系架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体系、明确目标,并在由外而内、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1)教材的结构化: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目标、模块目标、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不偏、不杂、不乱。
2)模块的结构化:可以帮助师生统筹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内容,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学习观。
3)单元的结构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元知识的总体目标,有助于个体学习需求的达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课时的结构化:可以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满足个体学习需求和多层次个体间的差异。
创生性? 创生,创造产生,生而成长。在整体结构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产生符合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问题或学习成果,从中体验出成长的快乐和学习的自信,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1)问题的创生:营造出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产生困惑,将解决问题和困惑的动力转化为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内容的创生:引导学生自主产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将教学内容转为自身需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3)作品的创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结构或问题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辟新的问题解决途径或丰富作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 实践:框架思维,重组并构[1]
基于“结构化的创生性课堂”这个评价要求,近一年来,笔者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苏科版教材进行重组、优化、合并。
按模块? 小学信息技术的四大模块(基础模块、程序设计、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中,只有基础模块和程序设计模块是按照纲要要求必须在三、四年级开展,而机器人、物联网以及LOGO语言则因器材、场地、师资的问题,导致很多学校没有正常开展起来。这几个模块恰恰是信息技术中的前沿技术,对信息技術课的整体认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培养,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实践中尝试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几个模块进行框架建设。
1)跨模块组合。教材中的模块是互补、互通的,对于模块的整合和优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课程。如上信息技术初始课时,将六年级的“物联网”发到每位学生手中,学生像看课外书一样阅读、交流、讨论教材中的“智能楼道灯”“在线望远镜”“智能房间”,让他们体会到信息技术就在身边,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
再如机器人,由于受到师资、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很难在五年级开展机器人课,于是便想办法通过机器人社团进行普及和推广。首先是带动更多的人参加社团,其次是让社团在学校的大型活动或社区中进行展演,以此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机器人,体验到前沿的信息技术。
2)再开发。教材是按照课标(纲要)的要求编写的,照顾的是大多数学生,所以内容知识范围上受到的局限比较大,而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对教材提出更多、更全面的要求。因此,对于教材的再开发、再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如“机灵的小老鼠”是四年级Scratch单元的最后一课,随着课程的结束,戛然而止的学习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于是,借助学校五年级的“课程超市”,笔者开设了“Scratch与硬件控制”这门课,让喜欢Scratch的学生有了深入学习的机会。
按单元? 苏科版教材将各个知识模块分成相对独立的单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架构,形成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迁移,可以尝试通过确定目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适当引导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对单元内容进行归纳、合并和重组。以“WPS文字”单元为例,进行阐述。
1)目标、计划。学习需要规划、计划,在恰当的目标指引下制订学习计划。在教学该单元的时候,首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WPS文字”的功能作用,在初识功能的基础上,直接确定2~3节课的总目标,引导学生规划学习方案和学习进度。
2)实践、探究。软件的学习,先演示后操作,只能是被動地接受,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尝试,成功了,会带来自信;失败了,会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如文字的修饰、图片的插入等,这些操作学生完全可以凭借已有经验探究出来,当然也要基础的知识铺垫,盲目的探究会导致效率低下。
3)互助、协助。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借助学生间的互助、教师的协助,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顿悟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环绕方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图片很难拖动,无法放到文字的一侧。再如表格菜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原来点击不同的对象会出现不同的菜单。
4)应用、评价。学以致用,为用而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只有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出学科本身的价值。像“WPS文字”,有近八课时的内容,按照笔者和学生架构项目式学习方式,大概四个左右的课时即可完成,剩下的时间则用来设计、创造和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学校、家庭,应用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的再次评价。
按内容? 信息技术每节课的内容更多是步骤的流程演示,如果仅仅按照书本的模式进行教学,则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个体创造性的展示。因此,帮助学生架构知识框架、理解知识才是基础。以四年级的Scratch程序课“街舞男孩”为例,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安排教学进程。
1)架构:通过游戏情境方式,师生共同了解小丑是如何演出的,即按键控制;列举出上、下、左、右四大块的结构模块,使学生对整个程序结构一目了然。
2)创生:在四大模块中,街舞男孩的具体动作完成则通过层次的任务交给学生探究和体验,部分学生可以模仿书本上的动作和设计,鼓励其他学生自主设计和创造出街舞动作。
3)评价:通过作品交流和学生互评,完善表演技巧和动作设定,完成度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创造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整节课可以概括为从大到小、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
按学情? 学情的掌握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材和内容是常量,而学情则是变量。
1)生成。将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隐藏在课前的问题和情境中,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课堂目标。如在“图文混排”一课,笔者列举几款可以进行图文混排的软件,通过功能的描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使用情况,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图文混排的软件。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按需而学。
2)层次。学生是有差异的,设计多层次、不同级别的任务或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惑和达成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新时空听赏陈建斌老师的一节LOGO课“过程”,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任务去实践,最终,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和自己相称的评价,每个学生都实现了个人的成长和提高。
5 思考:框架的核心
学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乐学、爱学、学而有用。课堂中的内容、评价、方法均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核心内涵展开。
内容?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需求,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的需要,将模块内容、单元内容、课时内容合理地重组、整合、优化,而非简单、生硬地传达教材信息,让学习由要求转变为需求。
目标? 目标也是评价,在阶段性、层次性、个体性的目标达成中评价与反馈。确立基本的目标要因人而异、分层实施。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愿望,自主地选择和判断个体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方法? 引导学生产生困惑,将方法和能力渗透于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知识和内容的整合、重组,将知识和内容转变成切合学生需求和特点的问题和任务,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胡卫俊.从“砖混”到“框架”:Scratch程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5(9):48-49.
[2]威金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