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业的定位与皖南地区旅游流问题研究

    陈垚翰?李琛琛?王磊?黄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强劲,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一支也逐渐成为热门行业之一。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通过与安徽接壤或有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进行比较,对安徽旅游业在特定经济区域中的发展水平定位。特别的,对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皖南地区,通过建立客流集散模型,基于相关理论指出皖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策略。

    一、引言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地方通过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旅游业是对旅游资源依赖性较强的产业,不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所不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各因素的显著性也会因地区的不同而迥异。在中部崛起的宏观背景下旅游业为中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基于历史数据总结探讨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差异,对中部地区不同省份认识本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而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相关旅游政策和发展战略都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自身社会发展和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关于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基于不同的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比较思路。概括来说,大体上是通过选取相关经济指标并计算指标的增长速度、人均密度和人均占有水平,进一步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这种全局的比较是有益的,但作为一个省或直辖市,往往更关注的是其旅游产业在某一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因此通过选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区域局部横向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在指标的选取上,纵观研究旅游竞争力的文献可以发现相关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两类:

    (一)以单因素为基础进行评价分析

    所谓单因素分析就是选取市场上能反映评价对象竞争态势的某一指标进行分析,代表性的方法有:以盈利能力为竞争评价指标;以市场占有率为竞争评价指标等等。但是以单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往往只反映了评价对象某一方面的特质,缺乏全面性。

    (二)以多因素为基础进行评价分析

    较之于单因素分析,采用多个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进行评价。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MID)每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对竞争力采用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波特对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也是综合了宏观经济因素、产业政策因素和企业因素进行的多方面综合评价分析。

    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和实际经济意义,但是构建的评价体系往往是整体上的分析框架,对评价对象的区域市场定位的分析缺乏普适性;其次,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截面数据,以层次分析法(AHP)对相应的指标进行赋权进行的静态评价分析,这种方法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并且没有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内陆省份,其经济区位和地理位置与相应省份相比,在表现出共性的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考虑,安徽属于中部地区,但就地理位置而言,安徽又与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毗邻,经济与地理位置上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安徽与相应省份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比较是有意义的。为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选取江西、山西、湖南、湖北、浙江和江苏与安徽进行比较研究。

    皖南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安徽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探寻皖南地区旅游业发展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有意义的。作为一种产业,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皖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结合地理因素探寻其中的集聚效应也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安徽旅游经济与相关省份的比较

    (一)旅游业收入比重研究

    研究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最直观的想法是统计比较各年份旅游收入占当年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并比较该比重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通过搜集整理湖北、湖南、山西、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2000年—2011年的旅游收入和生产总值数据[1] 可以得到以下数据折线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安徽所在中部地区主要省份及与安徽相邻的两个沿海省份的GDP旅游收入占比在2000年以来总体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趋势,这说明在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提升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在安徽所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日益凸显,并且这一点对安徽表现的更为突出。2000年伊始,旅游业占安徽全省GDP比重只有5.19%,较之于所研究的其他省份该数据偏低,但从2005年开始,安徽GDP旅游收入占比逐年走高并且走势强劲,到2011年安徽的GDP旅游收入占比已经达到11.86%,在其所处经济区位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结合已有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旅游业对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基于因子分析对旅游发展的比较

    进一步的关于安徽旅游业与相关省份旅游业发展的比较分析需探讨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而引言中已经指出,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建立在对一系列指标的静态比较分析,缺乏客观性。因此在该部分的讨论中,本文旨在利用因子分析法,从数据本身出发找出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差异。

    2.2.1 建立模型

    1.符号说明

    表1

    符号 含义 单位

    第年的旅游收入 亿元

    ,旅游收入

    增增率 %

    基于因子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 无

    2.模型原理说明

    由2000年-2011年的数据可以确定湖北、湖南、山西、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苏的旅游收入增长率GRi,对不同省份的旅游收入增长率进行因子分析,即假设旅游收入增长率受互不相关的若干影响因素的影响:

    , 为随机干扰项

    找出影响因素Fj并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公共方差、剩余方差以及相应的贡献度。关于因子分析的具体原理参见文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 [2]

    2.2.2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原理,本文以MAP(Minimum Average Partial)法,即给定主成分个数计算偏相关系数平方的平均值,以使平均值最小为标准确定基于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影响因素(因子数目)为2,即对于Fj有j=1,2。并采用主成分法对旅游收入增长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若干主成分为原始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将原始公共因子除以主成分标准差使得相应的因子方差为1,满足正交因子模型的假定,最终可以确定因子载荷和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因子分析结果如下:

    表2

    省份 两个影响因素

    因子载荷估计

    因子载荷估计

    剩余方差

    湖北 0.33 0.41 0.72

    湖南 0.16 0.50 0.72

    江西 0.46 0.19 0.72

    安徽 0.38 0.27 0.78

    山西 0.41 -0.33 0.72

    浙江 0.46 -0.14 0.76

    江苏 0.36 -0.58 0.54

    由上表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所研究的七个省份在第一个影响因子F1上的的载荷大致表现相同,因此可以认为F1为这七个省份所在区域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代表经济和地理区位上的关联性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而对于第二个影响因子F2,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在该因子上有正的载荷,山西、浙江和江苏则有负的载荷,说明F2可以代表一种区分不同省份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两个基本的结论:

    (一)根据各省份在F2上载荷的差异可以根据旅游收入增长率区分出两种不同的旅游发展方式,而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则在发展方式上表现出一致性,这说明安徽旅游业的发展定位与湖北、湖南和江西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并且这四个省份在地理分布上紧密相连位于中部地区的核心位置,各自的发展对彼此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通过表2的剩余方差可以发现所研究的七个省份都具有较高的剩余方差,这说明F1和F2对各省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更多的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同时,七个省份的剩余方差大致相同说明随机因素对这七个省份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影响程度相同,这种随机性说明市场和政策等随机性较强的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

    三、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对皖南地区客流集散的探讨

    (一)理论模型

    产业集聚是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实质是研究产业中的资源配置和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的集聚效应。而旅游业中这种集聚效应也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旅游客流的集散和景点分布上的集聚,因此基于产业经济学发展起来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也可以类比地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中,为其提供相应的经济学基础。

    旅游客流的集散是指游客在旅游空间场内的迁移现象,考虑封闭的旅游场(游客只在场内景点进行选择),这就相应存在着不同旅游景点客流的均衡。为简单起见同时又不失问题的一般性,先考虑旅游场内只有两个景点的情形。设X1和X2分别代表两个景点的旅游客流量,W1和W1分别代表相应的惯性客流增量。

    事实上,这种惯性客流量是旅游流的综合表现,杨兴柱和顾朝林等人的研究已将这种惯性力总结为如下图所示的旅游流驱动综合机制[3]:

    考虑竞争机制的存在,即某一景点的客流量对该景点的客流增量有正的促进作用,而另一景点的客流量则对其表现出负的促进作用。通过方程可将该客流变化机制表达为:

    令,可得上述系统的均衡解

    可以证明当存在唯一的均衡解时,该均衡解是结点解或鞍点解。事实上当均衡条件成立时,等价于以下两条直线的交点

    而

    并且等价于

    因此X1和X2同时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必然是两条直线将平面所划分的四个部分中相对的两个部分,并且另外两个相对的部分中X1和X2必呈现相反的单调性,也即均衡解是结点解或鞍点解。至于均衡解的性质的判断可以依据常微分方程理论中初等奇点判定定理[4]得到:

    设,因为

    则

    所以不可能存在焦点解或中心点解(漩涡均衡解),相应结果如下表所示:

    判定条件 均衡点性质 是否稳定

    鞍点 不稳定

    , 两向结点 稳定

    进一步分析均衡解的实际意义可知必有X1>0且X2>0,则对均衡解的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均衡点性质 惯性客流增量性质 均衡解是否有意义

    鞍点

    , 恒为负值,无意义

    ,or , 待定

    , 正的均衡解,有意义

    均衡点性质 惯性客流增量性质 均衡解是否有意义

    两向结点

    , 正的均衡解,有意义

    ,or , 待定

    , 恒为负值无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仅含两个景点的旅游场内,客流的集散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来自旅游场内景点间竞争机制的存在(系数矩阵A),另一方面来自各自惯性客流增量(惯性客流量矩阵W)。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决定了旅游场内客流量的均衡解是否存在且唯一。而该均衡解的稳定性则受制于竞争机制影响因素,相应的判定条件可以赋予相应的经济意义:当q<0时,说明竞争机制使得系统偏离稳定状态;q>0且q2>4q说明竞争机制使得系统趋于稳定状态,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源自于各景点正向促进作用的叠加(p=a11+a22)大于竞争机制本身(包括正向促进作用和负向促进作用)对系统的影响。一旦系统在通过以上两种因素影响的机制运作的均衡点是不稳定的,则稳定的客流量是很难实现的。

    另一方面,即便存在均衡解但由于惯性客流量的作用使得 X1>0且X2>0不满足从而不满足实际意义,客流的集散实际上也不存在稳态均衡,此时旅游场内的客流集散将处于动态的变化状态。

    这是场内仅含两个景点的情形,如果场内含有多个景点,客流集聚表现出的均衡点依然可以通过求解相应的线性方程组得到,但对均衡点本身的稳定性的分析要更为复杂,各景点的客流量变化解析表达式理论上虽然可以求出,但这种分析对皖南地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二)皖南地区客流集散的分析和一些建议

    综合皖南地区现有景点分布格局来看,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有安庆、池州和黄山,三个城市由西北-东南方向呈线性分布,形成了以安庆天柱山为中心和以黄山、九华山为中心的两个景点集聚区。相关数据和研究表明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流多集中以上两个集聚区,并且两个集聚区由于空间分布和接壤省份的差异而面临着不同的客源市场,从而有稳定的惯性客流增量,所以对皖南地区而言,旅游客流集散的稳定状态决定于这两个集聚区形成的竞争机制和惯性客流增量。换言之,相关部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充分关注旅游集聚区的客源市场

    通过以上的模型分析可知,旅游客流的集散均衡与惯性客流增量有关,而不同集聚区的惯性客流增量取决于各自的客源市场。当两个集聚区的客源市场均表现出正的惯性客流增量时,均衡解为负值,换言之,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客流的均衡。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极坏的情v况,当理论上的均衡结点是发散的两向结点时,各集聚区的客流量均表现出正向增长,说明旅游场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积极的态势。因此对于决策者而言,应根据客源市场客流的变换情况适时地调整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维持客流量的稳定还是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调整集聚区影响力

    无论是维持客流量的稳定还是促进全行业发展的目标,由于客源市场客流的自发性,相关部门更多的操作空间在于调整各集聚区的影响力,即调整模型中的系数矩阵 。具体来说,在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各集聚区的影响力表现为基于当期客流量的对客流增量的促进作用(A中的元素aij),而这种促进作用的正负性和强弱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通过加大对某个集聚区(黄山、九华山集聚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可进入性,减少另一集聚区(天柱山集聚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减弱负向促进作用,以实现相应的发展目标。

    四、主要结论和讨论

    本文从安徽所处经济区域和皖南地区两方面着手,研究了安徽旅游发展的定位问题,并对皖南地区旅游发展的规划做了简单的讨论。

    在第一部分讨论中,通过比较与安徽在经济和空间区位上有密切关系的六个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江苏和浙江2000年-2011年各年份GDP中旅游收入占比,分析了安徽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水平,借助因子分析法打破了传统上对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旅游收入增长率进行因子分析,从数据本身抽象出影响因素对安徽和所研究的六个省份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安徽与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旅游业发展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的结论。

    在第二部分讨论中,本文借助产业经济学的集聚理论重点讨论了一个客流集散模型,并将模型的分析结果运用到皖南地区旅游客流集散的分析研究中,得出了两点关于客流集散平衡的结论:充分考虑客源地第市场和调整区域影响力以实现皖南地区不同景点集聚地客流集散的最佳状态。

    当然,本文也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首先,在关于安徽旅游发展水平定位的研究中,虽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但这两个影响因素的实际含义还有待明确;其次,本文建立的客流集散模型只考虑到了不同景点集聚地之间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这对模型的解释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更复杂的非齐次和非线性模型,当然这样所进行得到讨论也要更为复杂。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另一方面,即便存在均衡解但由于惯性客流量的作用使得 X1>0且X2>0不满足从而不满足实际意义,客流的集散实际上也不存在稳态均衡,此时旅游场内的客流集散将处于动态的变化状态。

    这是场内仅含两个景点的情形,如果场内含有多个景点,客流集聚表现出的均衡点依然可以通过求解相应的线性方程组得到,但对均衡点本身的稳定性的分析要更为复杂,各景点的客流量变化解析表达式理论上虽然可以求出,但这种分析对皖南地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二)皖南地区客流集散的分析和一些建议

    综合皖南地区现有景点分布格局来看,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有安庆、池州和黄山,三个城市由西北-东南方向呈线性分布,形成了以安庆天柱山为中心和以黄山、九华山为中心的两个景点集聚区。相关数据和研究表明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流多集中以上两个集聚区,并且两个集聚区由于空间分布和接壤省份的差异而面临着不同的客源市场,从而有稳定的惯性客流增量,所以对皖南地区而言,旅游客流集散的稳定状态决定于这两个集聚区形成的竞争机制和惯性客流增量。换言之,相关部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充分关注旅游集聚区的客源市场

    通过以上的模型分析可知,旅游客流的集散均衡与惯性客流增量有关,而不同集聚区的惯性客流增量取决于各自的客源市场。当两个集聚区的客源市场均表现出正的惯性客流增量时,均衡解为负值,换言之,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客流的均衡。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极坏的情v况,当理论上的均衡结点是发散的两向结点时,各集聚区的客流量均表现出正向增长,说明旅游场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积极的态势。因此对于决策者而言,应根据客源市场客流的变换情况适时地调整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维持客流量的稳定还是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调整集聚区影响力

    无论是维持客流量的稳定还是促进全行业发展的目标,由于客源市场客流的自发性,相关部门更多的操作空间在于调整各集聚区的影响力,即调整模型中的系数矩阵 。具体来说,在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各集聚区的影响力表现为基于当期客流量的对客流增量的促进作用(A中的元素aij),而这种促进作用的正负性和强弱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通过加大对某个集聚区(黄山、九华山集聚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可进入性,减少另一集聚区(天柱山集聚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减弱负向促进作用,以实现相应的发展目标。

    四、主要结论和讨论

    本文从安徽所处经济区域和皖南地区两方面着手,研究了安徽旅游发展的定位问题,并对皖南地区旅游发展的规划做了简单的讨论。

    在第一部分讨论中,通过比较与安徽在经济和空间区位上有密切关系的六个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江苏和浙江2000年-2011年各年份GDP中旅游收入占比,分析了安徽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水平,借助因子分析法打破了传统上对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旅游收入增长率进行因子分析,从数据本身抽象出影响因素对安徽和所研究的六个省份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安徽与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旅游业发展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的结论。

    在第二部分讨论中,本文借助产业经济学的集聚理论重点讨论了一个客流集散模型,并将模型的分析结果运用到皖南地区旅游客流集散的分析研究中,得出了两点关于客流集散平衡的结论:充分考虑客源地第市场和调整区域影响力以实现皖南地区不同景点集聚地客流集散的最佳状态。

    当然,本文也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首先,在关于安徽旅游发展水平定位的研究中,虽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但这两个影响因素的实际含义还有待明确;其次,本文建立的客流集散模型只考虑到了不同景点集聚地之间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这对模型的解释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更复杂的非齐次和非线性模型,当然这样所进行得到讨论也要更为复杂。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另一方面,即便存在均衡解但由于惯性客流量的作用使得 X1>0且X2>0不满足从而不满足实际意义,客流的集散实际上也不存在稳态均衡,此时旅游场内的客流集散将处于动态的变化状态。

    这是场内仅含两个景点的情形,如果场内含有多个景点,客流集聚表现出的均衡点依然可以通过求解相应的线性方程组得到,但对均衡点本身的稳定性的分析要更为复杂,各景点的客流量变化解析表达式理论上虽然可以求出,但这种分析对皖南地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二)皖南地区客流集散的分析和一些建议

    综合皖南地区现有景点分布格局来看,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有安庆、池州和黄山,三个城市由西北-东南方向呈线性分布,形成了以安庆天柱山为中心和以黄山、九华山为中心的两个景点集聚区。相关数据和研究表明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流多集中以上两个集聚区,并且两个集聚区由于空间分布和接壤省份的差异而面临着不同的客源市场,从而有稳定的惯性客流增量,所以对皖南地区而言,旅游客流集散的稳定状态决定于这两个集聚区形成的竞争机制和惯性客流增量。换言之,相关部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充分关注旅游集聚区的客源市场

    通过以上的模型分析可知,旅游客流的集散均衡与惯性客流增量有关,而不同集聚区的惯性客流增量取决于各自的客源市场。当两个集聚区的客源市场均表现出正的惯性客流增量时,均衡解为负值,换言之,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客流的均衡。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极坏的情v况,当理论上的均衡结点是发散的两向结点时,各集聚区的客流量均表现出正向增长,说明旅游场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积极的态势。因此对于决策者而言,应根据客源市场客流的变换情况适时地调整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维持客流量的稳定还是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调整集聚区影响力

    无论是维持客流量的稳定还是促进全行业发展的目标,由于客源市场客流的自发性,相关部门更多的操作空间在于调整各集聚区的影响力,即调整模型中的系数矩阵 。具体来说,在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各集聚区的影响力表现为基于当期客流量的对客流增量的促进作用(A中的元素aij),而这种促进作用的正负性和强弱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整,通过加大对某个集聚区(黄山、九华山集聚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可进入性,减少另一集聚区(天柱山集聚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减弱负向促进作用,以实现相应的发展目标。

    四、主要结论和讨论

    本文从安徽所处经济区域和皖南地区两方面着手,研究了安徽旅游发展的定位问题,并对皖南地区旅游发展的规划做了简单的讨论。

    在第一部分讨论中,通过比较与安徽在经济和空间区位上有密切关系的六个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江苏和浙江2000年-2011年各年份GDP中旅游收入占比,分析了安徽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水平,借助因子分析法打破了传统上对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旅游收入增长率进行因子分析,从数据本身抽象出影响因素对安徽和所研究的六个省份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安徽与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旅游业发展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的结论。

    在第二部分讨论中,本文借助产业经济学的集聚理论重点讨论了一个客流集散模型,并将模型的分析结果运用到皖南地区旅游客流集散的分析研究中,得出了两点关于客流集散平衡的结论:充分考虑客源地第市场和调整区域影响力以实现皖南地区不同景点集聚地客流集散的最佳状态。

    当然,本文也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首先,在关于安徽旅游发展水平定位的研究中,虽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但这两个影响因素的实际含义还有待明确;其次,本文建立的客流集散模型只考虑到了不同景点集聚地之间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这对模型的解释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更复杂的非齐次和非线性模型,当然这样所进行得到讨论也要更为复杂。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相关文章!
  • 新形势下国企政工工作路径优化

    葛译谦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3-02摘 要 在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变迁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

  • 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探索

    马苹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都

  • 口味之争首先是抢占最普世的口

    稍早时一篇报道曾称道“一瓶辣酱支撑中国一个贫困省份火爆的经济增长”对贵州“老干妈”赞不绝口:“中国卖得最火的辣酱名叫‘老干妈。别小看